第一章江三絕全隱雲台山談忘憂偶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摩詰山莊坐落於雲台山茱萸峯,莊主江逐號稱“三絕居士”乃是中原武林一帶有名的風雅之士。據説其人一向仰慕唐時王摩詰之風骨氣度,否則也不會舉家遷到茱萸峯上,做那山中隱士。
江逐膝下有一子兩女,另外還有一名養子,因是至
之子,自幼父母雙亡,因此便為其所收養。
這一,江逐
命人將養子劉清玄召至書房,詢問近
山下生意經營等事。
那劉清玄不過二十出頭年紀,人才出眾,温文爾雅,更對經商事務頗為通曉,相較之下,江逐的親生兒子江水清反倒不對家中產業上心,成
裏只是練武做詩,江逐
夫婦對劉清玄早有招贅之心,眾人亦皆心知肚明。
見劉清玄入內,江逐便笑道:“這幾
山下的生意還好麼?”劉清玄恭恭敬敬垂首侍立道:“一切如常。”江逐
見他靦腆,便道:“你成
裏在山下打點,也該時常回家來看看才是。”劉清玄仍舊垂首道:“清玄受義父大恩,時刻不敢相忘,不過略盡綿薄之力而已。”江逐
嘆氣道:“你這孩子心事還是如此重…你父親和我乃是至
,你既父母雙亡,理所當然由我們來照顧你。”二人正説着話,卻聽一個女子笑道:“可是清玄回來了?”江逐
和劉清玄同時向門口望去,見一中年貴婦正笑盈盈地立在門口,卻是江逐
的夫人水凝碧。
劉清玄叫了聲義母,水凝碧笑道:“水清他們在後園等你呢,還不過去?”劉清玄向江逐夫婦各自施了一禮,這才退下。
望着劉清玄離去的身影,水凝碧向江逐笑道:“清玄這孩子還真是不錯!張總管和我説,山下生意的賬目他都理得清清楚楚,分毫不差…還是老爺有眼力。”江逐
笑看着夫人“怎麼?又改主意了?你從前不是還説…”水凝碧打斷他道:“那些都是陳年舊事了!虧你還記在心上!”她走進書房,向江逐
道:“依我看,水寒這孩子也大了,不如早點將她和清玄的事情辦了…”江逐
沉
道:“我看這事不能
之過急,還沒問過清玄的意思…”水凝碧嗔道:“他的意思?他能有什麼意思?以咱們家水寒的人品才貌,難道還配不上他不成?”江逐
“咳”了一聲,道:“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説清玄這麼長時間以來都在山下打點生意…有道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難保不看上哪家千金…上次張總管不是還説永豐錢莊的李老闆一直有意將他女兒許配給清玄的麼?依我看,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摩詰山莊後花園內。
劉清玄正和江家兄妹相談甚歡。
江水清和劉清玄同年,自幼便一處長大,更是親密無間。他生得極是俊秀,談吐舉止皆是武林世家公子的風範。
江家兩位小姐坐在兄長身畔,二小姐江水寒年方十八,玉面雪肌,雲鬢花顏。三小姐江水柔年紀更小,還不到十六,卻比姐姐活潑十倍,半裏只聽她嘰嘰喳喳説個不停。
江水清見劉清玄仍如先前一般少言,便笑道:“我只道你這些時一直忙着生意往來,至少能練出口才,怎麼仍舊如先前一樣?”他話音未落,卻聽江水柔“噗嗤”一聲笑了出來。眾人詫異,不知此言有何可笑之處。卻聽江水柔打趣道:“哥哥你忘了,上次我們看到清玄哥和人家談生意,口才可好得很呢!”江水清聽她話裏有話,便笑道:“你這丫頭有話何必藏着?還不全説出來給我們聽!”江水柔道:“哥哥你怎麼忘了趙國的‘陌上桑’?”她一面説着,一面站起身來,搖頭晃腦地
道:“
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鈎。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
帽着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她尚未
完,一旁坐着的江水寒卻早已飛紅了臉。江水清早知其意,卻不説明,反故意問道:“這和‘陌上桑’又有什麼干係?”江水柔見哥哥故意打岔,便道:“大哥你好不捧場!你將‘秦氏樓’的秦字改成咱們家的‘江’字不就説得通了?依我看,清玄哥哥不是口才不好…只怕是被姐姐的美貌給驚呆了呢!”江水清不
哈哈大笑,江水寒卻紅着臉嗔道:“你這丫頭越來越不像話!連我也打趣起來!”她一面説着,一面起身要走,卻被江水柔一把拉住“姐姐別走!”江水寒衣袖一翻,已然掙
了她,仍是向內院走去。江水柔一拽落空,見姐姐已然走遠,便頓足道:“姐姐好生沒趣…”轉眼見劉清玄仍是怔怔地,忍不住又笑道:“清玄哥,我姐姐走遠啦!還不去追她!”劉清玄被她這一句驚醒,方才自覺失態,當下訕訕道:“水寒妹子的功夫當真越來越好了!”江水柔故意大聲咳嗽,又道:“清玄哥你好偏心,我的功夫差姐姐很多麼?”劉清玄見她挑理,便也笑道:“水柔妹妹自然武功高強。”江水清和江水柔對視了一眼,相對莞爾。
治平四年,。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摛錦,朝漙漙。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微
罷,憑徵鞍無語,往事千端。
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閒處看。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鬥尊前。”此際正值陽
三月,汴梁城內城外,街頭巷尾,商販雲集,柳岸楊堤,遊人遍佈,一派盛世景象。垂楊繫馬處,卻有一位年約弱冠的少年公子正在低聲
誦,似乎滿懷心事。但見他一身雪白長袍,形貌清雋,容顏俊美,手中卻把玩着一枚透徹晶瑩,薄如蟬翼的玉佩。此時遊人雖多,其中亦不乏英俊風
之人物,但眾人的目光卻似在那少年公子身上生了
一般,動也不動。尤其是那些綺年玉貌,盛裝出遊的美麗少女們,更似是被攝取了神魂。
那公子正在低低誦當時大才子蘇軾之詞,一時未察,待得回過神來,卻見周遭千百人俱都直勾勾地望向自己,竟不由得臉上一紅,便解開馬繮,上馬匆匆而去。這一去不打緊,只惹得桃花人面,都換做了薄怨輕嗔。
輕舟逆而上,雲台山茱萸峯屹立在彩雲之間,隱約可見。
談倦的目光在這玉佩上連了一會兒,便轉向別處。
他輕輕抬頭,仰望天空,心中不知在想些什麼。
兩岸奇峯高聳,漫山遍野的山花,幾乎染紅了半邊天空。這山花在風的吹拂之中竟是如此悽豔動人,觸目驚心。
此時距其父撒手人寰已是三載有餘,他早已不是當年那個未經世事的懵懂少年。江湖中的劍雨刀光、明灘暗礁令他漸成
起來。
三年多來,他謝絕了來自乾坤堂一次又一次的邀請。談倦知道,這邀請的背後,滿含着師伯師兄們對自己的保護和關愛。
——莫非在他們心裏,自己永遠都是需要被人保護的麼?
微微苦笑了一下,談倦收起了手中的玉佩。
舟已靠岸,茱萸峯近在眼前。
此峯俗名小北頂,又名覆釜山,因其形貌似一隻倒扣的大鍋由而得名。其峯頂有真武帝廟、天橋雲梯。相傳,唐代大詩人王維之千古名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隹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茱萸少一人。”即於此峯有
而作。
談倦悄悄行至雲台山腳下,仰頭望去,但見一座座山峯拔地而起,雲霧繚繞。山中綠樹掩映,山壁如削,超然卓立,宛如從天外飛來一般。
落眼于山腳,但見一條石階相連的羊腸小路盤恆而上,想來便是進山之路。
談倦緩緩進山,此間山空濛,細雨如煙。
“這位公子且請留步。”背後一個聲音傳入談倦耳中,他轉身向聲音之處看去,只見一個道人正立在自己身後不遠處,身披鶴氅,手持拂塵,倒真有幾分仙風道骨。
見談倦轉身,那道人拂塵一擺,向他施了一禮,笑道:“貧道在此山中閒居已久,少見外間之人,敢問公子從何而來?去往何處?”談倦見那道人舉止飄逸,當下還了一禮,道:“在下應友人之邀,要往茱萸峯上一遊。”道人聞言,似乎早在意料之中,便道:“公子儀表絕俗,乃是神仙一般人物,那茱萸峯上山高風冷,只怕不宜久處其中。”談倦聽他語帶雙關,話中有話,迴心一想,便微微一笑道:“多謝道長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