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南寄月的幸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秦院士,您能幫我和中為的任總聯繫一下嗎?就説我想和他見個面。”陳逸走到公離的角落中,拿出手機給秦院士打了個電話。
倒不是陳逸要刻意規避南奇月,如果要這麼做,他應該是去外面打電話。
之所以走到角落中,也只不過是打電話的個人習慣和對其他人的尊重。
“行,我現在就和老任去説。”電話中傳來秦院士朗的聲音。
之前在秦院士和自己提起中為任總時,陳逸其實就猜出來了這位院士應該和中為任總的私人關係很好。
所以他才會希望自己去找任總,和中為合作。
這其中當然沒有什麼坑自己的,因為仔細算算,整個國內適合自己合作的公司還真就是中為最好。
對方在國內軟件方面的技術比較領先,而自己現在作為申城微電子的二把手,理論上也是一把手,是擁有自己的選擇權的。
陳逸最終選擇和誰合作都可以,但中為確實是最好的那個選擇。
如今的陳逸思考範疇已經是以國家的層面去思考,而不是以個人。
對整個國家而言,片的研發相比於光刻機的製造,雙方的重要
本就不是一個維度的。
説白了手機電腦之類的本就是民用,哪怕國外全部限制進口,對國民而言也不是影響生計的大事。
國家也可以用比較籍的技術代替。
況且如果真的這麼做,反而可能是那些國外生產片的企業會出現問題,所以這種事幾乎不可能發生。
哪怕是合眾國,也只是會將令發佈給中國幾家大企業,想要殺雞做猴而已。
世界最頂尖技術光刻機的研發,其重要是在於軍事領域。
雖説現在的軍事技術實際上對片集成要求不高,65納米就可以解決,這是國家之前就有的技術。
但是軍事技術是新月異發展的,如今的技術越來越高科技,對
片的要求當然也就越來越高。
如果不想被合眾國的高尖端軍事技術徹底甩開,光刻機的最高端研發是必須要完成的。
現在國內已經沒有了技術瓶頸,於國家層面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已經解決,剩下的都是細枝末節。
這才是陳逸最大的底氣所在,國家大事上輪不到陳逸做主,但是細枝末節上的東西自己是可以做出決定。
他可以選擇中為,甚至他都可以選擇紅米。
這就是陳逸的格局,這就是陳逸的視野,站在國家這個巨人的肩膀上,利用國家大勢去前進,才能真正的無往不利。
陳逸已經漸漸有了這樣的能力。
和秦院士聊完後,陳逸就是掛斷了電話,接下來只要等着和任總見面就行了。
想必有秦院士在,任總會欣然接受自己的邀約。
當然假如任總覺得自己年輕而不見的話也無所謂,反正選擇權在他陳逸身上,大不了去找別人。
而對中為而言,那將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我是中為的貴人,而不是中為是我的貴人。
陳逸現在很清楚這些,現在的他也有資格有能力去説出這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