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孫武無從知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寶藏裏包含兩個部份,西門朱玉的武功再怎麼厲害,也不會強過四大神功,再説這些神功練起來都要很久,緩不濟急,但如果寶藏所包括的法寶是洛書,我能運使神掌的話,對付銀劫就不是問題了。

孫武這樣想着,與路飛揚、妃憐袖加快腳步,趕回慈航靜殿,希望能在有限時間內儘量多做一點事。

而當他們回到慈航靜殿,尚未進門,就聽到寺院後方金鐵之聲大作,孫武吃了一驚,以為銀劫不守信諾,先發制人了。

妃憐袖皺眉道:“不像,這種金屬敲擊聲不似兵器互碰,倒很像是某種金鐵之物的敲擊鑄造聲。”要比起聽覺之靈,那當然沒人比得過妃憐袖,孫武相信這個判斷,只是想不通慈航靜殿為何會動起土木、鑄造東西。

而當他們循聲趕往寺院後山,在藏經閣的遺址旁,孫武突然看到一個好大的鷹架,上千名工人正在鷹架上攀爬繫繩結,手腕與頭上猶自纏着繃帶的香菱,就站在鷹架底下,見到孫武回來,連忙趕了過來。

“少爺,抱歉,小殤小姐一醒來就催着我們開工,我們也不曉得她要做什麼,您…應該不會有意見吧?”孫武抬起頭來,只見小殤頭戴工程帽,手上拿着一張好大的工程藍圖,正踩踏在鷹架最高的那一層,與旁邊同樣戴着工程帽的赤魃村長説話。

而鷹架中所搭建的物體,似樓非樓,似塔非塔,主要結構全是金屬,當孫武定睛看去,赫然發現那好像是一個超大型的金屬巨鍾。石壁遺刻上最後一幅的金鐘!

孫武又驚又喜,差一點就跳起來了,很難得有這樣的覺,但是當自己遇到難關,小殤不來搗蛋,而是主動配合時,那真是一個可抵千人的超強力助手。自己還在發愁該如何修練石壁遺刻,小殤已經採取行動,開始建造壁畫上的那個大型金鐘了。

“幹得好!小殤,你這一下真是幹得太漂亮了!”陡得強助,孫武神振奮,立刻請小沙彌去找來各堂各院首座,告知他們事情的最新發展,請他們早做防備。緊急會議很快便召開,眾長老高僧見到孫武無恙歸來,傷勢大好,無不詫異,但是當孫武轉告銀劫的話後,頓時掀起了一陣風波。

“銀劫親自出來了?這怎麼可能?那個銀面具不是一向喜歡藏在幕後的嗎?他説這些話會不會有什麼詭計啊?”

“強攻慈航靜殿?不至於吧!本派弟子在朝野都有巨大影響力,朝廷雖然一直迫本派屈服,但從來也不敢恃強攻打,掌門人會不會理解錯了?”

“銀劫的作風,很難得采用這麼強勢的正面攻擊,或許他這麼説,是為了讓我們杯弓蛇影,不得安寧,暗地裏卻用別的方法來對付我們也不一定,諸位同門不可不防啊!”各堂各院首座俱是見多識廣、江湖閲歷豐富之人,一經討論,千百種不同意見出籠,孫武聽在耳裏,覺得每一條都很有道理,但每個人各執己見,那麼多意見紛至沓來,就不曉得該用哪一條才好了。

場面一時間顯得很亂,眾説紛紜,而在這樣的混亂氣氛下,一句不應開口的語,在無意間被人説了出來。

“這、這真是失算了,明明都已經讓皇子當掌門,為什麼朝廷還不滿足?他們到底要進到什麼程度才夠?”這句話只是單純地口而出,可是在這話出口的瞬間,進行中的討論一下子沉默下來,所有高僧都用一種指責的目光,望向那名老僧。

而那名老僧也自知失言,慚愧地低下了頭,最後,所有高僧都用一種很尷尬的歉疚眼神,望向孫武。

“這個…掌門人…呃…我等…”

“算了。不用解釋,我明白的,現在這不是什麼問題,我們還是討論退敵策略吧!”孫武微笑着搖搖手,消解了這個尷尬的場面,然而,儘管外表平靜無波,少年的內心卻不平靜,一直以來,他都以為眾高僧擁戴自己,是因為自己承諾為慈航靜殿擋災,接下呼倫法王的挑戰。

或許有些人擁戴的理由是因為苦茶方丈遺命,但不管怎麼説,那都與自己的身世謠言無關,可是,從剛才的反應看起來,恐怕大多數高僧承認自己掌門之位的理由,正是看中了自己的身世疑雲。

甚至完全認為自己便是武滄瀾之子,所以才讓自己坐上掌門位置。換句話説,這也就代表在慈航靜殿內部,有許多人認同對朝廷作一定程度的服從,換取和平與安寧。

(唔,武滄瀾那邊大概不這麼想吧?銀劫會宣告要強攻,一定是經過他的同意,這個天子可還真是辣手無情,只要是阻擋自己霸業的人,即使是自己的兒子也不放過啊!所謂的皇帝都是這種人嗎?孫武搖了搖頭,這樣的結果真是始料未及,不過從某個方面來説,等於是一切回到原點,而且…不知道為什麼,碰到這樣的情形,自己反而有一種躍躍試的心情,這還真是…好奇怪啊!***整個情勢的意外轉變,讓孫武在短短時間內,明白了許多事情,這些都是他之前不曾想過的問題。

整個計劃應該是從自己到慈航靜殿時就已訂下,當時慈航靜殿因為連串內憂外患而得天翻地覆。

這羣僧侶既對功名利祿不興趣,也不擅長權力鬥爭,面對朝廷的長年進,明爭暗鬥不斷,因此早就有做出以部分妥協來換取安寧的想法,不過,這“部份妥協”要做到什麼程度,就很難拿捏了。

要怎麼做得不太過明顯,卻又恰到好處,分寸的拿捏一直讓慈航高僧苦惱不已,此時,就在這節骨眼上,一個負傷求醫的少年來到慈航靜殿,他撲朔離的身世,對慈航靜殿而言正是奇貨可居,整個計劃也就在這時形成了。

如果讓武滄瀾之子接掌慈航靜殿,那麼,慈航靜殿就等於在朝廷的掌控中,朝廷也就沒有理由再強迫慈航靜殿屈服,而這個計劃更妙的一點,則是這位皇子自小失散民間,個沒有沾染到其父的暴戾之氣,推舉他坐上方丈之位,非但可以當作朝廷與慈航靜殿的緩衝地帶,更可以用佛法教化於他,後也不用擔心又出一個武力至上的暴君。

乍然想來,這條計策面面俱到,確實是個兩方面都能雙贏的好方法,沒有人會受到傷害的好計略,然而…(這…這條計策好鳥,而且好蠢,本就是一條會死得很慘的絕户計!

失敗的理由是…對方從來就只喜歡獨贏,才不接受雙贏咧!去見呼倫法王時,妃憐袖曾對孫武解釋過御前侍衞的戒慎恐懼,當時他就已經有所領悟,受到武滄瀾的為人與作風。

這個暴君的個,至尊無上,最恨的事情就是遭人算計,無論敵人退讓到什麼程度、彼此能夠得到什麼好處,只要他覺得有人膽敢臆度他的心意、算計於他,那就會引來他的憤怒,寧願不顧利益計算,玉石俱焚也要給予對方懲罰。

所以,想出這條計策的人,壓算錯了武滄瀾的個,現在巧成拙,武滄瀾非但不領情,反而授權銀劫,恃強對慈航靜殿發動最後攻勢,一場大禍迫在眉睫了,想到這一點。

孫武嘆了口氣,把自己所想的東西説了一遍,在座本來表情尷尬的眾高僧,目瞪口呆,既錯愕又扼腕,顯然是想不到會招致這等結果,而這情形看在孫武眼中,則是更慨嘆慈航靜殿雖非無人。

但卻沒有擅長計略規劃的人才,否則,武滄瀾的個這麼明顯,設計者怎麼會沒有想到這一點?

“各位大師,現在後悔已無濟於事,還是認真想個辦法,看看怎樣能解決問題吧!”孫武的坦率態度,令一眾慈航高僧無地自容。

可是説到實際的應變策略,沒有人能提出什麼建設提案,討論了老半天,唯一聽起來比較有可行的,就是向同盟會求援。

“掌門,向同盟會求援吧!同盟會是當今天下第一大幫,會中的本派弟子佔了一半,若是我們請求援助,他們必會趕來,屆時結合兩派之力,聲勢浩大,無論朝廷怎樣恃強迫,我們都有足夠本錢應付。”苦巖法師的提議,乍聽之下極有道理,但是當孫武詢問在場眾高僧,卻發現人人面面相覷,這方法似乎有難以實行之處,細問之下,才知道同盟會的成員雖然有一半是慈航子弟。

但另一半卻是河洛門生,若是河洛劍派配合朝廷,扯起後腿,同盟會的行動便告癱瘓,恐怕無法及時來援。

事實上,正是因為慈航、河洛兩派的暗中較勁、相互牽制,同盟會這個所謂的天下第一大幫,近幾年來已經難有作為,在連續的內耗中消磨了實力,聲勢大減,這次要指望同盟會有所行動,單單靠少盟主袁晨鋒是不夠的,除非是不問世事多年的主席親自出馬,才有可能打破僵局。

孫武皺眉道:“但是,我入江湖不久便已聽説,陸大俠幾乎已經處於半退隱狀態,要請他出來主持大局,恐怕不太可能,還是各位大師有什麼方法,可以請動陸大俠出山呢?”事出必有因,陸雲樵號稱天下第一高手,五絕神劍世上無雙,照理説應該再沒什麼事能難到他,為何他要在聲望如中天的時候,撒手不管同盟會事務,這點到現在還是一個謎團,孫武也無從知曉,只有期望年長自己許多的眾僧能給出些情報。

起初,室內陷入一片令人不安的沉默,跟着,似乎是到慈航靜殿的危機迫在眉睫,眾高僧努力回想各種蛛絲馬跡,哪怕是多荒誕不經的傳聞,現在都成了救命的稻草。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