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期:2008-8-120:32:11在漢朝那幫進取的官僚看來,曹參簡直就是個異類。他保持蕭何的規矩當然沒錯,可是曹參和蕭何的工作作風比起來,簡直就是南轅北轍。想當初,蕭何勤勤墾墾,鞠躬盡瘁。如今,只見曹參同志
飲夜飲。説他偷懶,那還是往輕處説了。他這簡直就是消極怠政,誤國誤身。
不行啊,曹參同志。哪有不管事的管家,中央和地方不是同一個概念,相國本就不是這樣子做的,您應該學學蕭模範的做事風格嘛。於是,漢朝眾多官僚都帶着一股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極想勸親自登門和曹參講為相之道。可是他們奇怪的發現,每有人登門,曹參總備着豐富的酒宴待客。不管三七二十一,曹參總讓他們先灌三杯再説。
好了,酒也喝了。咱們該談點工作了吧。然而,曹參看看同僚想吐言之時,突然又舉杯勸酒,人家到嘴的話只好回。一來兩回,來一個被灌醉一個,本來想説的話,全被灌回肚子裏去了。久而久之,幾乎無人不知道他的招客原則,酒喝多少都能奉陪到底,想給我談工作,沒門。
曹參這種工作態度,實在讓人嘆不已。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
受,那就是好混,實在太好混了。眾官員慢慢
悉曹參工作態度後,也不再去追求什麼政績和進步。對大家來説,説得好的,不得閉上嘴的。幹得好的,不如喝得好的。既然如此,還追求個
呀。大家有事喝酒,沒事也找事也喝酒混
子唄。
那時,曹相國後面就是官舍,中間只隔着一個後花園。在曹參的薰陶和帶領下,官員們把官舍出了一個吃喝玩樂的地方。白天,這裏是酒館,猜拳吆喝,不醉不歸。夜晚,這裏是燒烤園兼
天歌舞廳,想跳舞的,想卡拉ok的,就盡情表演吧。
官員這派作風,只能作一個詞來形容:墮落。
不能不説他們墮落。所謂公務員,首先應該自我約束,充當表率。哪有領國家工資把吃喝玩樂當作是常工作的。不要説漢朝那幫老古董,就連曹參身邊的隨從官員都看不過去了。於是,他們一致認為,這股吃喝之風,該讓曹相國來殺殺了。
但是,要對曹相國提這個意見也是個難題啊。如果非要求見,説不定又是一頓美酒,最後又是被曹相國灌得暈頭轉向,最後還要被抬着回房了。那麼,有沒有一種絕妙的辦法,既能逃過曹相國灌酒,又能讓他主動去管那幫以喝酒爛醉為事業的官員呢?
從官們馬上想到了一個辦法。
一天晚上,他們聞聽官舍那又大開pray,於是假裝請邀請曹相國去後花園散步賞月。這當然是個好主意。只要曹相國進了後花園,肯定能看見他屬下那幫官員**的醜相。到時趁機請他出面管管,那可是一舉兩得之事。
然而,從官們的馬上發現自己做了一件吃力極不討好的事。當曹參在自家後花園裏聽到官舍裏傳來大呼小叫之聲時,從官們立即拋出一大堆批評。曹參聽完,不但不咬牙切齒,反而高興地翻過圍牆,加入吃喝隊伍,和眾人一起舉杯相和呼歌。
完了,曹相國,我們管不了你了。只想管得了你,就非得請劉盈出面來了。
世間沒有不透風的牆,對於曹參不管事的做事風格,呂雉知道,劉盈也是知道的。然而,呂雉母子倆的反應極不相同。呂雉心裏高興,放任自。劉盈是心急如焚,手足無措。
呂雉高興是因為,曹參越是不管事,就説明他越是沒野心。越是沒野心,自己就越能掌握大局。劉盈心急如焚,是因為想管,又不敢管。老孃看在眼裏都不表態,自然他也不敢輕易妄動。況且,自己因為資格淺薄,不知説了還會等個用不。
但是,繼續放任自,也不是辦法之事啊。於是,劉盈想到了一個人,這就是曹參的兒子曹窋。曹窋時任中大夫,掌議論。劉盈把曹窋召來,問道:“你知道你老爹不管事嗎?”曹窋很老實地答道:“知道。”劉盈又説:“那你覺得他這種工作態度到底是端正還是不端正”曹窋:“極不端正。”劉盈:“你作為掌議論的中大夫,對於這種人該不該進諫?”曹窋:…
劉盈看着曹窋一幅啞口無言為難的樣子,有成竹地拍着他的肩膀説道:“不要害怕。我這不是叫你為難老爹,只是希望你能對他旁敲側擊,讓他幡然醒悟,做個明白事理人。至於説辭,我已經替你想好了,你就拿回去私底下問問他。但是請注意,千萬別對他説是我告訴你的哦。
曹窋:陛下放心,我絕不透你的訊息。請問,您的説辭是?
劉盈:説辭很簡單的。你就私下問他,高帝才崩,惠帝年紀又小,而您作為相國,不但不管事,還整天喝酒作樂,請問你有什麼辦法管治天下?
劉盈這個疑問,亦是滿朝官員的疑問,可便是沒有一個能夠知道答案。前面講過了,想知道答案的,不是被他屢屢灌醉,就是無可奈何,哭笑不得。看來,如果曹窋擺不平他老爹,就再沒人知道相國到底要偷懶到什麼時候了。
於是,曹窋立即答應劉盈,一定會規勸老爹。
至於怎麼規勸老爹,曹窋首先想到了一個絕佳的辦法。首先,等待放假,騰出空閒時間陪老爹多多聊家常。其次,循序漸進,挑明事由。曹窋是這樣想的,他也是這樣做的。然而,當他放假回家,把劉盈教的那席話從自己的的嘴裏對曹參説出時,卻當即換成來一個結果:捱打。
這是誰都想不到的結果。曹參一邊狠狠地笞打兒子,一邊教訓道:好小子,你有什麼資格教訓老子。我打你,是讓你狠狠地記住,你離管國家大事還遠着呢。
曹窋整整挨二百大板。這二百大板,打在曹窋的身上,更是疼在劉盈善良的心上。第二天,當曹參上朝後,劉盈當即逮住曹參大聲問道:“是我叫曹窋去規勸你的,你憑什麼把他打得那麼狠?”曹參聽得一愣,轉而覺悟。哦,原來我兒子的膽是被陛下撐起來的。曹參立即下官帽,連忙向劉盈謝罪。打都打了,謝罪有個
用。劉盈悶了一肚子氣,卻又不知該如何發作,只好鬱悶地看着曹參。
好了,該是揭開謎底的時候了。我曹參今天不説出答案,天下人還真以為我只是個好吃懶作的相國呢。
曹參問劉盈:“陛下自我評價一下,您和高帝比起來,哪個厲害?”劉盈一愣,曹參到底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我怎麼敢和高帝比,這可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
曹參再問:“請問陛下,您認為參與何相比,誰更厲害呢?”這個問題倒是有些難度。正所謂,寸有所長,尺有所短。不過,總的來説,似乎蕭相國要比您強一點點兒。
劉盈這兩個答案,恰是曹參的答案。於是,曹參繼續闡述道:既然高帝和蕭相國都比我們倆強,而他們都規定好了法令和發展方向。陛下和我都只是忠於職守,不能隨便修改和離軌道,這不就是很好了嗎?
劉盈聽得一愣,忽而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傳説中的無為而無所不為啊。這簡直太玄妙了。做,是為了不做。不做,是更好的做。難道不是嗎?高帝和蕭何那麼辛苦打拼,不就是為了今天不讓劉盈像他們那樣辛苦嗎?劉盈只得好好地守住他們的功業,不等於做了一件積德積善的國家好事嗎?
劉盈當即被曹參折服,從此之後,他再也不能説曹參是一個不管事的相國了。而曹參,亦平靜地完成自己歷史使命。公元前190年,曹參薨。他的美德化成空中的白雲,飄向了遠方;化成了動聽的歌謠傳向四海。歌曰:蕭何為法,講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
載其清靖,民以寧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