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於是劉邦立即調頭向北進攻平陰(河南省孟津縣),切斷黃河渡口,並且在黃河邊上橫刀立馬擺開陣勢,司馬卬有膽就放馬過河給我看看,我不把你的頭砍下來當壺我不姓劉!
當司馬卬兵馬趕到,看到黃河南岸劉邦一幅氣勢洶洶的樣子,心都涼了半截。他隔着黃河對劉邦喊道: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黃河路,攔我路幹嘛?
劉邦冷笑:你要搶我生意,我當然要攔你。
司馬卬:誰規定咸陽只讓你姓劉的一個人獨?
劉邦:是我規定的,不服就上來幹一架再説。
司馬卬:你人多,我怎麼幹得過你?
劉邦:你知道就好。你現在有兩個選擇:要麼咱們列陣開打,要麼從哪裏來回哪裏去。
司馬卬無語了,碰上這麼一個氓加無賴,倒八輩子的黴都嫌少。但是他好不容易打到黃河北岸,怎麼能説走就走呢。於是司馬卬就賴在北岸駐軍觀望南岸,兩軍不打也不鬧,就這樣僵持着。
但劉邦已沒時間跟司馬卬耗下去了,他教人守住渡口,立即率軍調頭打洛陽東。真奇怪,劉邦為何不揮師西去攻打函谷關,何必費那麼多周折又打回來?
其實劉邦也是無奈呀,如果現在馬上去打函谷關,前有守兵,後有重兵,司馬卬又在北岸虎視眈眈,他如果敢冒然而動那麼就只有死翹翹了,要想高枕無憂地進入咸陽城,必須把後方秦軍這些垃圾打掃乾淨。
但劉邦洛陽東這一戰打得真夠鬱悶,越打形勢對他越是不利。不能再打了,再打可能連褲子都要被人掉了。劉邦想來想去,只好再次忍痛放棄穿過轅關繼續南下。這時候張良引兵助劉邦來了。
劉邦看到張良是又驚又喜,有了張良,就等於看到了啓明星,這一路肯定踏實多了。這時,啓明星張良給劉邦重新制定了一條入秦路線,為混沌的劉邦指明人生方向。張良張劉邦提的建議是,先打南陽,後破武關,武關是秦國門户,只要一入關,便可直指咸陽城。
事實證明,這是一條可行的路線。函谷關深險牢固,俗稱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如果你沒有絕對兵力,想都沒想去碰那個關口,不然函谷關只會變成劉邦生命中的鬼門關。劉邦有自知之明。自家軍隊兵不強馬不壯,資本不夠雄厚,他只能舍近而求遠曲線入城,這樣不但可以爭取時間多打掉幾座城,還可以多搶些兵草,為打咸陽城做好相應準備。
就按張大師定的路線走下去吧。六月,劉邦大破南陽,南陽守將退守宛城(南陽郡政府所在地·河南省南陽市)。如果説南陽是一座碉堡羣的話,宛城就是一個小碉堡。大碉堡都破了,小碉堡算個什麼東西?劉邦為爭取進攻武關時間決定不打宛城,從它身邊繞過直接撲向武關(陝西省商南縣西南)。
這時,天才張良突然把劉邦喊住道:沛公且慢。
劉邦奇怪地問張良:“怎麼啦,發現有什麼不對勁了?”張良説道:“是有點不對勁了。請你想想,我們如果不攻下宛城就打上去的話,前面武關人多易守,宛城秦軍又從後頭搞我們,那不是很危險嗎?”劉邦心頭一震,張良説的無不有道理。差點又走彎路了,打,必須把宛城這座小碉堡先除而後快。
此時,大軍已路過宛城,劉邦決定也要讓秦軍嚐嚐當生牛被煎熬的滋味,他把大旗全收起來,趁着夜
另外一條小道悄悄返回宛城。等到天亮時,劉邦已經把宛城密密麻麻地圍了三層。
郡守先生,縱使你有一千雙翅膀也飛不出來了,是死是活,你自己看着辦吧。南陽郡守一夜醒來,發現外面的世界到處都是紅旗的海洋,完了,一切都完了,除了投降,還有更好的路子可走嗎?
走投無路的南陽郡守只好派人約降。
從南陽郡到武關,一路有諾干城縣相連,然而南郡守一投降,其他城縣就好像發生了骨諾牌效應一樣紛紛投降。劉邦像揹簍的漁夫沿着河堤,拾着被太陽曬暈的魚蝦,一路上降妖除魔,把這路牛鬼蛇神的軍隊通通收編全部帶走。於是,劉邦像得意地哼着小調輕鬆地打到了武關外。武關之內,就是傳説中的帝王之都。
多少年來,劉邦苦苦等待的就是進城這一天。如果沒有記錯,從他見秦始皇后,就再也沒進過咸陽城了。咸陽城,它是地球上最繁華的大都市,咸陽城,它是地球上所有的鄉巴佬都渴望進去的偉大皇城,如今天就像傳説中的海市蜃樓展現在眼前。
然而,鄉巴佬劉三不僅僅是懷着進城趕集就走人的心情來到武關的,他是懷着楚懷王的承諾和偉大的夢想來征服咸陽的。咸陽城,你總是讓我魂牽夢縈夜不成眠,總是勵着我勇往直前飛越坎坷,總是讓我兩眼模糊無限牽念。今天,我要在刀鋒底下接受考驗,誰才是這座城市真正的主人。
是的,我的到來,將要讓咸陽城刻上劉三的名字,讓這片土地所有的牛羊和女人歸劉三所有,讓關中這片殘淡無光的天空,從此煥發太陽最強的光芒!
咸陽城,你準備好了嗎?
三、章邯叛秦歷史就像一部彩的蒙太奇電影,讓我們暫時離開武關,把鏡頭再次切回趙國。
在北方,項羽幹掉王離後,休整軍隊與章邯對持暫時不戰。然而,王離戰敗的消息已傳到了朝廷狗皇帝秦二世耳裏,他三翻兩次派人來罵章邯道:媽的,連個小小的趙國都拿不下,你是咋整的?
真是站着説話不怕痠。你皇帝整天在後宮喝酒泡妞,都不瞭解實際情況,戰爭又不像街頭鬥歐,不是人多就能打贏。當初我打敗周章,陳勝及項梁,你連個獎狀都不發給我,一打敗仗你就罵東罵西,這是什麼道理嘛!
章邯滿腹牢騷,但也無可奈何。沒辦法呀,打工的就是這樣,領導眼裏沒看到你的好,卻總是看到你的不好。幹得好真不如混得好,趙高在宮裏憑着一張舌頭就高升直上,我在外面拼死拼活的還要時時捱罵,真是同人不同命。
實踐證明,牢騷是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秦二世這個人從來只愛聽好消息不聽壞新聞,凡是戰敗逃亡的將領他通通要斬首,如果章邯再不拼命,下一個斬首的就是他了。
然而在章邯看來,不是我軍無能,而是敵軍太強。為了讓秦二世瞭解前線戰況不易,他只好派秘書長司馬欣回朝廷彙報工作。司馬欣是當初秦二世派來輔助章邯打陳勝的,同時還有董翳。那時候通工具落後,基本還停留在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狀態。司馬欣離開咸陽城也有一年半載,對朝廷政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也無所瞭解。他回到咸陽後,趙高已升為丞相一人專政,所以他只能向趙高彙報工作。
然而,司馬欣都秦宮外等了三天了,趙高仍然不肯接見他。
這就很奇怪了,我司馬欣不是回來探親的,也不是來賄賂的。北方戰場瞬息萬變,你趙高即使有天大的事也要騰出時間來商討事情呀,不然等人家打進咸陽城來了,大家都只好喝西北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