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以後和青春道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賈雪迪“而那樣的年華終於被淹沒在時光的河之下。

“我們再也尋不回。”我在陰暗濕的宿舍裏讀《青耳》。世界在不知不覺之間安靜下來。好像不久前一個人在市區中心等車時在某一刻所受到的。擁擠的城市空曠。悉的面容陌生。喧囂的街道沉寂。遠去的場景重現。暮中忽然落下的雨。

不止一次地説,我非常喜歡這部作品。

是清淡的文字,有安靜而隱忍的疼痛。

戀那些貫穿於整個作品始終的清冷的意象和清晰的疏離。灰的城市與穿過城市的風。紅綠燈替閃爍的十字路口。光線下飛舞的塵埃。黃昏裏的雲朵。徹夜不停的大雨。

是黑白膠片記錄的少年時光。在荒無人煙的角落裏自開自敗。絢爛和凋零。而一切都不會再回來。如同一場靜默的祭奠。祭奠那些屬於我們的歲月,遠去或者離開的人們。

我記得那些少年。

紀言。炎櫻。小夕。川夏。謹瑟。周西西。以及錦明。

錦明。他的白衣衫。他佇立頂樓時的模樣。滑落他面容的淚水。他身上安靜的絕望。以及故事的最後倉促地離開。

錦明。我默唸他的名字。人們手中的蓮花燈,微弱地照亮水面,它們漂浮於時光的河之上,向某些未可知的所在。

我也戀《青耳》敍述故事的方式。在各個章節中逐個出場的人物。他們相識或者未曾相識,切近或者陌生,各自曲折和悲哀,擁有專屬的細微幸福和希望。他們是狹窄仄的生活空間中彼此淡漠的背景,是錯身而過的深海游魚。看似毫不相干,也可能真的毫不相干。然而軌跡卻在某一點錯,影響彼此。因而向前追溯的時候,那些我們以為彼此孤立的事情卻在不經意的時候串聯在一起,最終無可挽回,無從救贖。天蒼黃,神明在雲端微笑不語。

我想起那一天讀完書稿的時候正好是傍晚,隔壁宿舍有人在大聲讀着古詩十九首的句子。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我知道總是有一天,我們要走上道別的路。道別之後,無數的未知洶湧而來。而每一條路,都註定沒有歸程。最後的最後,只能自己一個人走下去。最好的温度,不過是左手握住右手,以此取暖。

就像某一刻天光逐漸熄滅,夜晚即將在不久之後不可挽回地降臨,我們卻依然只能遙遠地佇立於彼此身旁,孤單地存在於人羣之中。而暮兀自蒼茫。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