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鐵上和高中同學撞衫後 第7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但這其中,林瑞陽倒是個異類。

  他正用心地拍攝着每一件展品,間隙抬頭,看到舒杳,他的表情明顯一愣,但很快又恢復如常。

  他微笑着和她打了聲招呼,眼裏卻帶着戒備。

  “杳杳,你怎麼也來了?”

  總編把寶物記的選題給了她,估計已經令林瑞陽不滿,所以才有點草木皆兵。

  舒杳淡聲解釋:“只是興趣過來看看,我不寫這個選題。”

  “哦。”林瑞陽説,“沒想到你還對這些手工藝興趣啊。”

  舒杳沒接他話茬,只輕輕“嗯”了一聲。

  一點整,開幕式正式開始。

  策展人導覽結束後,除了個別記者在展廳裏席地而坐開始寫稿,更多人直接就離開了。

  小眾的技藝,不出名的手藝人們。

  好像並沒有花大力氣報道的價值。

  見策展人在一旁和館長説話,林瑞陽沒有去打擾,但目光卻一直追隨着。

  舒杳想了想,還是提醒了一句:“花絲鑲嵌是相對比較小眾的技藝,這個展覽能出的選題不少,我覺得你沒必要糾結在專訪上。”

  “你是覺得我約不到?”

  “不是你約不到,是江岸從來不接受任何人的採訪。”

  林瑞陽不屑地輕哼:“這種話,不過是你們這些資歷不夠的記者用來掩飾能力不足的藉口,在我這兒,沒什麼人是約不到的。”

  其實在此之前,情況也的確如此。

  林瑞陽雖然文字功底一般,但勝在社能力強,人脈也廣,作為記者,這是不可否認的優勢。

  不少難約的採訪對象,在他的努力下,都成功約下來了,比如上週的壁畫修復大師鍾老。

  所以,他信誓旦旦,也可以理解。

  林瑞陽見她不説話,以為是被自己説服了,諄諄教誨道:

  “藝術家嘛,都清高,何況是這種初出茅廬,沒受過名利誘惑的藝術家,但人都是這樣,只要保證能給他吃到甜頭,沒人會不心動,以後説不定,求着讓人採訪。”

  尊重他人命運。

  舒杳在心裏告訴自己。

  好不容易等館長離開,林瑞陽立刻朝策展人走了過去。

  舒杳聽不到倆人在説什麼,隻眼見着林瑞陽臉上的笑意,漸漸變淡,最後消失無蹤。

  很顯然,他碰壁了。

  舒杳把手裏的門票放進包裏,轉身離開。

  殊不知就在她走出門的同時,策展人周枚的目光,落在了她的背影上。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