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碧遊宮探三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由於三霄已是“張”家之人,又選定了逍遙仙府的新居所,所以那顆得自準提道人的菩提靈樹種子也無需在三仙島上種植,直接用於了逍遙仙府。

逍遙仙府的“前身”岱輿仙山不愧是五仙山之一,傳説是盤古五指所化,靈氣充沛無比。準提道人的那顆菩提靈樹的種子才一栽下,就以驚人的度生長成參天大樹,張紫星按照準提所授的方法催動靈樹,靈樹頓時朝周圍散落出無數種子,再生出無數顆靈樹,按照主人心意,朝指定的方位四周蔓延開來,整個島嶼的外圍地帶迅佈滿了菩提樹林,這種靈樹神奇無比,不僅帶有奇異的妙用,能阻擋入侵,還能祛除百毒,只要中央的那顆主靈樹完好無損,就能無限次再生。

準提的菩提樹林加上老子所賜的太清旗門,逍遙仙府可謂防護周全,張紫星也徹底地放下心來,在逍遙仙府逗留了幾後,終是決定動身離開,返回朝歌。

由於瓊霄與碧霄的傷勢已漸近康復,仙府中大量的靈氣正好供元神之力納,促進痊癒,若有機緣,甚至還可使元神之力更加進,從而因禍得福。所以儘管瓊霄和碧霄不願意離開張紫星,但還是聽從了雲霄的意見,在逍遙仙府留下來修煉,暫時就居於龍吉公主的青鸞鬥闕中。

雲霄由於還要和張紫星雙修治傷,故而此次與張紫星、龍吉公主一同返回朝歌,姜文薔、楊玖與黃飛燕好不容易盼來了張紫星,卻又要分離,心中着實傷,忍不住落下淚來。張紫星心中也是一陣不忍,雲霄在一旁規勸三女:如今已是金丹期修為,當可壽元長生,與千百年的歲月相比,眼前的數年並不算什麼。所謂來方長,三女眼下宜好生修煉,將來自可長相廝守。

姜文薔素識大體,知道雲霄説得有理。忍住淚水,勸得楊、黃兩位妹妹,雲霄向瓊霄與碧霄囑咐了一番,讓她們平有空時。^^^^多與三女相處,並在修煉方面指點一二。二女知道如今已是一家人。自是欣然同意。

張紫星與雲霄、龍吉公主回到朝歌后,向商青君説出了逍遙仙府之事。雖然商青君沒有明説,但張紫星看得出,她也很想去仙府中看看。商青君是他第一個“自由戀愛”所喜歡上的女子,在心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既是小青兒有願,先生自是要千方百計滿足。張紫星當即主動提出。下一次一定帶她前去,商青君見夫君如此善解人意,芳心自是歡喜。

雖是“老夫老”但那動人的美麗笑容還是讓張紫星無比心動,心中的善解人意不由自主地“進化”成了“善解人衣”的不良念頭。

又過了一段時,張紫星與雲霄的雙修終於也快到了那最後的階段了。自從上次在逍遙仙山確認了張紫星願捨棄權勢與子們歸隱廝守地決心後,雲霄對他態度似也有了很大轉變。從原來的若即若離,漸漸變得情投意合,隨着雙修進度的進行,兩人的情也在與俱增。就算沒有這療傷之故。要突破男女之間那最後一關也是水到渠成地事情。

就在這個“關鍵”的當口,袁洪忽然“不合時宜”地來到朝歌。説是師父孔宣等人已回到碧遊宮,通天教主特請張紫星前往一行。

張紫星原本一直擔心三皇一行的安危,如今聽聞此消息,趕緊問袁洪,孔宣與刑天是否安然無恙。袁洪的回答是,六人回到碧遊宮後,立刻開始閉關,除通天教主外,所有地門人都不知其中的具體情況。

閉關?是否受了重傷?不然怎麼會如此?張紫星想着,不由憂心忡忡,打算立刻動身,與袁洪一同前往碧遊宮。雲霄得知此事,自忖三姐妹既與張紫星結為道侶,也當想師尊與兄長稟明,當下提出與張紫星一同前往。****張紫星答應了下來,三人當即一同前往無名仙山而去。到達紫芝崖後,袁洪將張紫星引入碧遊宮,雲霄知道師尊通天教主與張紫星必有隱秘要事相商,故而並未跟隨一同前去,而是徑直去尋兄長趙公明。

或許是出於通天教主地命令,一路上居然看不到平聚集的那些門人,到達碧遊宮中後,袁洪向通天教主覆命,然後退出宮去。

通體教主示意身邊的水火童子退下,並關上宮門,宮中大殿僅餘張紫星與通天教主二人而已。

通天教主打量了張紫星一陣,目中掠過異,説道:“陛下,你的修為境界似已退至真仙上階?不知力量有何變化?”對於通天教主,張紫星沒有隱瞞的必要,説道:“我也不知具體如何,估計也就在玄仙下階左右,若施展那四靈之訣,威力當在中階之上。對了,聖人,請問我兄弟與多寶道友、三位聖皇地境況如何?”張紫星這種估計是以孔宣當所説的話未基準,孔宣曾説,那自成乾坤地神通要大成,至少也是玄仙中階,屆時便能將逍遙仙府收入自己的“乾坤”之中,如今他尚無法辦到,故而認定自己的實際力量相要低於玄仙中階。

“陛下勿要心急,他們並無大礙,一會自可相見。”通天教主打量了他一陣,問道:“陛下於那陷仙劍氣領悟得如何了?”張紫星微微一笑:“承蒙教主信任,傳授那劍意,近來已有小成。”通天教主目中神光一閃,心念微動,張紫星的身前頓時多了一把古劍來,懸浮在空中,正是陷仙劍。

“陛下,可以此劍一試。”張紫星伸手握住陷仙劍,只覺一股血相連的奇異覺傳來,彷彿陷仙劍原本就是他身體的一部分,上回那種被陷仙劍引的驚恐覺完全不同。****他運出融合太極仙訣的陷仙劍意,陷仙劍頓時出一片朦朧的光芒來,張紫星隨意舞動了幾下,只覺與定商劍的覺截然不動,不僅得心應手,而且還能人劍合一。以更少地力量消耗揮出數以倍計地威力來。

通天教主見到陷仙劍上的朦朧之氣,面上掠過驚喜之,手中多出一把青地長劍來,也不起身。就盤坐着朝張紫星虛點而去。張紫星覺那青長劍雖是遙指自己,卻出一股凌厲無比的青光來。聖人出手,果然不凡,光是這劍氣的強度。就是張紫星生平所見。若是受實,就算是無上魔體。只怕也是會四分五裂。

通天董事長,又要面試?拜託別那麼認真好不好,要是不小心少個關鍵零件,連仙法都修復不了,那麼你老人家那三位女徒兒豈非要守一輩子活寡?

張紫星暗暗嘀咕。手上卻不敢怠慢,將所悟的陷仙劍氣施展開來。只見那朦朧之氣漸漸消失,而身前地空間卻出現了奇異的扭曲,似乎是朦朧之力融入了空間之中。那青光進入那扭曲的空間後,似乎被萬千只無形的牽扯分裂,最後竟散落成萬千點青光,反朝通天教主而去。

通天教主對那萬點青光恍若未覺,那青光還未靠近,便已消弭無形。通天教主出稱許之,點了點頭,青長劍再次凌空點來。張紫星頓覺壓力驟然增強了千百倍。手中地陷仙劍比數十座大山還要沉重。仙力與劍氣幾乎被壓制到了最低點,劍勢一下子變得凝滯、緩慢起來。

驀地。通天教主眼中的讚許變成了驚異,紫星地劍勢雖然凝滯緩慢,卻帶着一股玄奇的力量,將那威力倍增的青劍氣接了下來,並再次朝回引來。通天教主手一抖,那返回的劍氣再度光芒大盛,急朝陷仙劍氣中彈去,一陣輕震過後,那空間的朦朧之頓時彷彿碎裂了一般,又恢復了成常態。****張紫星以陷仙劍支地,口劇烈地起伏着,似是耗力極巨。

通天教主雖然以青苹劍破去張紫星的陷仙劍氣,面上卻出由衷地讚賞之:“好一個人界天子,短短時,竟能悟到如此程度。縱是你那位義弟孔宣,也不及也!如此資質,當令那些所謂的奇才無地自容。”張紫星勉強地出一個笑容,藉機迅回覆體內紊亂的仙力:這位老大每次“考核”就是毫無徵兆地動手,而且還真下狠手,事後再來句空頭表揚,讓人啞巴吃黃連,有苦説不出。不過這稱讚出自聖人之口,聽着還是甚為受用。

方才那第一劍倒還罷了,有陷仙劍在手,陷仙劍氣威力倍增,成功地將青苹劍氣化解並反彈而回。但第二劍的力量着實恐怖無比,幾乎令整個劍勢崩潰,若非他運出清心訣,進入“空明”之境,全力以太極仙訣催動陷仙劍氣,以心行氣,以氣貫身,以四兩撥千斤的技法,總算將那股可怕的青劍氣勉強牽引開來,但嗎更強的第三劍卻是再也抵擋不住,劍勢終是被瓦解。

通天教主知他耗力過巨,等他略作平復後,手一張,將那陷仙劍又收了回來。張紫星眼睜睜地看着還沒捂熱的陷仙劍又被通天教主收了回去,不由暗暗鄙視某位聖人吝嗇。

通天教主示意他坐下,讚道:“陛下的進境驚人,若是一直這般下去,假以時,只怕連我那位大弟子都不是你的對手了。”假以時?這話倒有技巧…張紫星倒沒心情理會這個,一心想問孔宣等人地狀況,哪知通天教主就是一副不緊不慢地樣子,説道:“陛下,你如今的修為進境與常人相逆,似是外表境界愈倒退,實際地力量愈進,實在舉世罕見。\依貧道看來,你似是將蓮台往生與五煉化一處,結合自身力量,產生異變而成。若是普通境界,貧道還可略為指點,但陛下這等奇異的逆反境界,與普通仙人大是迥異,故而只能靠自身悟所得。可以預知的是,你的境界越到後面,越是困難。今你乃真仙上階,隨後當逐漸退至煉虛、化嬰、金丹、凝元、築基之期。按你如今境況看來,若能一路退回常人之境,當可返璞歸真,神通大成。屆時力量只怕能越玄仙境界也説不定。”這話倒引起了張紫星的注意:“越玄仙?莫非能達到聖人境界不成?”通天教主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大道三千。皆可至混元。只要有大機緣,任何一法皆可至聖人之境。只是話雖如此,古往今來,成功也就區區六人而已。可想而知。你那境界必是越倒退至後越艱難,切不可急進。當世之中大凡修煉一心追求力量,久遠縱有千、百萬年修為積累,卻始終難臻至高之境。卻不知。大成之境最重心之明悟,千載埋頭苦修。有時尚抵不上一朝頓悟。”張紫星知道通天教主是點撥於他,暗記在心,想到自己當與雲霄“約會”時,那種突然的心境開悟,致使境界再次“後退”不由點了點頭,説道:“多謝教主指點。只是我這等境界比不得尋常,就算我想急,也不知該如何倒退。”通天教主嘆道:“以陛下的心智,只要保持平常之心,進境當不成問題。陛下此番用的好計,竟使得闡教與西方教反目成仇,闡教的實力也減弱了不少。只不過,那西方教新得闡教與我教的力量,益坐大,只怕後還有隱患。”張紫星將自己借大乘、小乘兩種思想來分裂西方教內部的計策説了出來。通天教主聽得眼中神光大盛。良久方才長嘆道:“此刻方知用智之可怕,竟然連聖人都逃不過謀算!萬幸陛下與我教是友非敵。否則就算是我截教都…!”張紫星微微一笑道:“教主過獎了,若非天機顛倒,聖人仙人皆失了算計,又怎能如此輕易成功?無論怎樣用計,最終還是要以實力勝之,否則枉費心機,也只為他人做了嫁衣裳!”通天教主點了點頭,見他言又止地模樣,説道:“陛下如此坐立不安,想必是心牽那兩位結義兄弟。也罷,此刻想必他三人已為三皇療傷完畢。你自往這後方內庭的知衍軒而去,自可相見。”療傷?張紫星吃了一驚,問道:“三位聖皇如何受了傷?傷勢如何?”通天教主面上出凝重之:“這三位聖皇為你,為天下眾生實是付出良多,此番不惜冒命之險,雖成事卻力量大損,令人欽佩。陛下,希望你不要辜負三人對你的厚望。”張紫星雖不明就裏,但見通天教主説得慎重,還是認真地點了點頭,告辭往知衍軒而去。

一路空蕩蕩的,並無一人,快要走到那知衍軒時,前方走來一人,正是那位多寶道人。張紫星連忙上前去:“多寶道友,別來無恙?”哪知多寶道人面古怪地看了他一眼,説道:“陛下,還瞞我到何時?想不到,昔朝歌所見地凡間太子,今卻已是身懷大神通的道友!怪不得你與孔宣有那般淵源!可嘆!可嘆!”張紫星心知必是通天教主或三皇告之了多寶道人自己的身份,不過他也不打算瞞多寶道人太久,因為將來誅仙陣中,四人還要齊心協力,共御強敵,自當坦誠相對。

“道友,此間隱秘,自有苦衷,欺瞞之處,尚請見諒。當年多蒙你賜寶之德,我至今猶未忘懷。”張紫星笑道:“只要道友不嫌我乃俗世之人,當年之約,依然有效,道友若願移法駕來朝歌相會,我必虛席以待。”這“虛席以待”正是當年張紫星在東郊對多寶道人所説,多寶道人本就對他心有好,見他依然毫無拘泥之態,依然是道友稱呼,當下出讚賞之,點頭道:“既是如此,來自有絮叨道友之處!”張紫星與他對視一眼,兩人屆時撫掌大笑,張紫星問起孔宣的情形時,多寶道人搖頭道:“那孔雀素來命大,如何會有事?只是三位聖皇還有妨礙…我須得往宮中向師尊覆命,陛下請往軒中而去,自可見分曉。”張紫星是第二次聽到三皇有礙了,想到三位聖皇往多有照拂,還救他命,心中也不由擔憂,與多寶道別後,趕緊加快了前進地腳步。

走入那知衍軒中,就見孔宣與刑天在庭院之中的石凳上盤腿而坐,閉目養神。

孔宣應到有人前來,一見原來是兄長,趕緊與刑天一同起身,了上去。

“二弟、三弟!”張紫星仔細地看了看孔宣與刑天,覺兩人神完氣足,果然無恙,頓時放心不少:“此番你們前去那秘地,為兄好生擔心,如今見你二人無事,甚是欣。”

“那處雖然兇險,但有河圖洛書在,合六人之力,要出也並非難事。”孔宣説着,面上出憂,“只不過,三位聖皇…”張紫星心中一緊,問道:“那三位聖皇陛下如何了?”孔宣正要開口,就聽那樓閣內傳來伏羲地聲音:“可是陛下來了?請進屋一敍。”張紫星擔心三皇安危,趕緊朝樓閣走去。走入室內,就見三皇呈品字形坐在蒲團之上,而三個蒲團中央,有一個奇怪的底座,上面放置着一樣物件。

這物件為鞭形,材質似木非木,有二十一節;每一節有四道符印,共八十四道符印!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