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皇帝大行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蕭凡站在殿外,看着朱允炆像個無助的孩子般進了殿,背影那麼的孤獨,惶恐,還透着幾分對未來的茫然,跌跌撞撞的消失在殿內暖閣,不由沉沉嘆了口氣。
朱允炆…還是太小了啊,他本沒做好當皇帝的準備,他瘦弱的肩膀
本擔不起整個大明王朝的興衰,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皇帝,他能將接下來的建文朝廷帶到多遠?
蕭凡使勁甩甩頭,將這個嚴峻的問題暫時拋到腦後,現在他要做的,是守護好這個宮殿,讓這對祖孫做最後的話別。
“錦衣衞聽令”蕭凡站在殿前,吐氣開聲大喝。
站在大殿外四周的錦衣校尉同時抱拳行禮:“在”蕭凡的目光緩緩掃過黃子澄和一眾清大臣的臉,沉聲道:“關閉殿門,嚴加防守,任何人不得靠近殿門十丈以內,違者,斬”
“是”站在廣場中間淋着雨的黃子澄聞言一雙眼睛憤怒得似噴出火來,清大臣們,包括那些六部的尚書,侍郎們紛紛怒視蕭凡。
蕭凡冷冷一笑,轉過身面對大殿,負手而立,一派權臣當道,一手遮天的囂張模樣。
你們既然把我當臣,我若不擺出點
臣的威風來,這
臣的名號豈不是白受了?
武英殿內。
祖孫倆正在做着最後的告別。
朱允炆跪在朱元璋的龍榻前痛哭失聲,雙手不停的捶着地,此刻的他,心中的悲傷哀痛確實無以復加。
一直倚以為天的祖父,今晚便要離他而去,從此天人永隔,留下他一人在世上,孤獨的面對朝堂大臣,獨自擔負起朱明王朝的興衰重任,而這位一直疼他愛他的祖父,他的音容笑貌,以後只能活在朱允炆的回憶裏了…
想到這裏,朱允炆愈發悲傷難抑,哭泣聲更大了。
朱元璋早已醒轉,可他明白自己時間不多了,他覺到身體裏的生機正飛快的離他而去,很快,他就只剩一副沒有靈魂的軀殼,從此永瞑於地下。
含淚看着榻前大哭不止的朱允炆,朱元璋心中泛起許多的不捨。
他牽掛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他要做卻還沒做的事情也太多了,可惜,天不假年,壽數即盡,人之一生,貴極如帝王者又如何?最後難免落得個飲憾而終。
伸出顫顫巍巍的手,朱元璋慈愛的撫摸着朱允炆的頭,他的膛起伏急促,喉頭嘶嘶作響,像個殘破的風箱,竭盡全力的呼
世間最後一絲空氣。
“孫兒…朕的好孫兒…朕,要與你告別了…”朱元璋微笑着斷斷續續道。
“皇祖父,您不會死的…您若死了,留下孫兒一人該怎麼辦呀?”朱允炆大哭道:“數年前,父王離開了我,今,您又要離開我…從此這世上只剩孫兒孤零零一個人,孫兒這輩子都不快活了…”朱元璋長嘆,眼睛一閉,兩行渾黃的老淚順腮而下。
“人生無不散之筵席,孫兒…只是苦了你啊朕捨不得你,捨不得這人世,捨不得這錦繡江山,壯美山河,這是我朱明之天下啊…”朱允炆聽着朱元璋話中決別之意,頓時放聲大哭起來,空蕩蕩的大殿內,哀傷悲痛的哭泣聲悠悠傳揚…
朱元璋努力撐起身軀,半坐起來,着
氣虛弱的道:“孫兒,好孫兒,祖父時辰快到了,有些話…祖父必須叮囑你。”朱允炆淚
滿面的點頭。
“如今擱在朕心裏最大的心事,便是藩王…朕想了很久,當年行藩王之策,並無錯處,其時天下動盪,兵政大權散亂,江山社稷不穩,用我朱家子孫駐守各地,以統大明,集中皇權,那個時候,藩王之策是沒有錯的,是必須要實行的…”
“到了如今,皇權已統一,無旁落之憂,各地藩王多生怠慢,甚至…野心,對朝廷造成了威脅,時也,勢也,同樣的國策,卻因時勢,導致利害顛倒,這個時候,藩王之策已不宜再繼續實行下去了…孫兒,削藩之事關係社稷國本,不可之過急,當緩緩圖之,莫用…黃子澄的削藩之策,他那是書生之見,太過
進,將來必會害了我朱明江山,…切記,切記”朱允炆哽咽點頭。
朱元璋艱難的轉過身,從身旁的繡被中取出一個黑的小木匣子,顫抖着遞給朱允炆,眼中漸生複雜之
。
朱允炆一楞,接過木匣子,好奇的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示意他打開匣子。
開匣子上方鏤空雕龍的木板,裏面赫然放着一把剃刀,一個度牒。
朱允炆大吃一驚,愕然道:“皇祖父,您…這是何意?”朱元璋垂下眼瞼,似乎有些愧意的扭過頭去,聲音嘶啞低沉:“孫兒啊,朕疼你愛你,發自朕真心,沒有一絲虛假,可是…孫兒啊誰叫你出生在帝王家天家非一人之家,承擔的是整個天下啊若然…若然有一天,你守不住這江山,被你某位皇叔佔了去…事已不可挽救之時,你便自己剃度為僧…出家避禍去吧”朱允炆不敢置信的望着朱元璋,整個人呆楞住了,如遭雷擊一般,視線很快變得模糊。
祖孫之情竟摻入了這許多政治的殘酷冷血,心地單純的朱允炆很不適應,他不知道朱元璋為何會為他留下這一步退路,難道他已預料到自己守不住江山嗎?
朱元璋蒼白的面孔浮上愧意,沉默良久,仰天長嘆道:“物競天擇,孫兒,你是個好孫兒,是個孝順有禮的孫兒,朕一直都知道,朕願意在九泉之下看到你順順當當做一輩子皇帝…可是,孫兒,你能做好一個皇帝嗎?能守得住江山嗎?世事總是殘酷的,若然你守不住江山,被你的皇叔篡了位,朕…實不忍見你死在叔叔手下,孫兒,答應朕,若事不可為,天命不在之時,好好保存自己,出家避禍吧朕只希望你平平安安活到老,這天下誰當皇帝,並不那麼重要,朱明天下,還是朱明天下,你只要活得好,活到老,朕便寬心了…”一位老人如泣如訴的述説,令朱允炆心神俱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