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謀反在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百六十九章謀反在即北平燕王府,花廳。
道衍和尚仍舊穿着一身灰的僧袍,垂瞼坐在左側,手中緩緩轉動着一串檀木佛珠,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自從被張三丰一腳廢了之後,道衍到自己越來越老了,原本六十多歲的年紀,現在看起來跟七八十歲的耄耋老翁一般,行走思考皆有些力不從心,相比當年已遲緩了許多,張三丰那一腳踢得陰毒,令他的下面每天受盡痛苦折磨,當那種尖鋭清晰的痛楚湧現時,他心中對朝廷,對蕭凡的恨意便更深了幾分。
不滅的只有道衍那顆熊熊燃燒着的抱負。
他從來沒覺得自己是英雄,他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楚,那種殺伐果斷,睥睨天下的蓋世英雄絕不是他能扮演的角,人生的舞台這麼大,能當英雄的只有那麼一兩個,更多的是籍籍無名的配角和路人甲。
道衍覺得自己扮演的是一個陪襯英雄的配角,這個配角或許沒有太多的戲份,沒有太多的台詞,可他能引導一個故事的情節,幫助主角實現他的野心和**,在這之前,他所要做的,便是在茫茫人海中發現那個值得自己效忠一生的英雄。
很幸運,十幾年前,他便已經發現了。
這些年來,道衍看着朱棣一步步成長,一步步壯大,欣的是,他親手點燃了朱棣心中那把融合了野心和**的燎原之火,而且他的實力也配合着他的野心增長,不可抑制,終成氣候。
這就夠了,他道衍要向世人證明,他絕不僅僅只是個和尚,他有經天緯地之才,有藏宇宙之機,當年京師道錄司的一場試考名落孫山
本不能説明任何問題,他道衍的才能不是通過試考體現出來的,要做便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推翻先帝欽定的皇位繼承人,敢教
月換新天,這事算不算大?
當然算是大事,客觀的説,道衍如今絕對有這份實力證明自己。
若先帝泉下有知,會不會後悔當年道錄司試考時沒有錄取他,賞他個小官兒當一當?或者…乾脆直接殺了他?
那麼多無辜的人死在朱元璋的屠刀下,偏偏漏過了這個真正的禍患。
習得文武藝,禍害帝王家。
這大概是道衍的人生理想,很有點損人不利己的意思,或許連他自己都不明白,心中那股對朝廷對先帝莫名其妙的怨恨從何而來,道衍不求名,不求利,他一生清貧,不愛錢財,不近美,更無心官場,他的目的其實很單純,只是想證明自己不是個沒用的人,如此而已,只不過證明的方式有點禍國殃民。
這世上沒有好人或壞人,只有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
微微扭過頭,他看到坐在上首的朱棣,朱棣穿着暗黃王袍,面無表情,淵渟嶽峙般端坐不動,看起來像一隻亮出了利爪,蓄勢待發的下山猛虎。
道衍笑了,這是他選中的蓋世英雄,終有一天,這隻嘯傲山林的猛虎必將化作金光閃閃的飛龍,翱於天際宇宙,興雲佈雨,左右風雲。
這一天很快便會到來了。
花廳沉默很久,朱棣嘶啞着聲音道:“長史葛誠入京後再無消息,本王在京師佈下的眼線説,他已投靠了朝廷,他背叛本王了”道衍渾不在意的一笑,道:“區區一個長史,左右不了大局,王爺何必介懷?”朱棣憤怒的狠狠一拍身旁桌案,怒聲道:“本王素來待葛誠不薄,他竟敢背叛本王教我如何不介懷?他知道本王許多不為人知的隱秘,如今投了朱允炆小兒,恐怕正好給了朝廷問罪的藉口…”道衍笑道:“王爺身在局中,怕是有些糊了,朝廷問罪?誰敢問王爺的罪?王爺別忘了,你如今可是坐擁幽燕之地,麾下十餘萬
兵悍將的強藩,這樣的實力,天子怎敢貿然問王爺的罪?”朱棣眉頭緊鎖,沉
道:“可是葛誠終究向朝廷告了密,本王與朝廷如今算是徹底撕破了臉…”道衍搖頭笑道:“王爺此言差矣,時也,勢也,王爺與朝廷現在各自厲兵秣馬,其實二者心照不宣,遲早會刀兵相見,葛誠告不告密,對朝廷説了多少王爺謀反的證據,都不重要,朝廷現在需要的是時間,不是證據,一旦時勢為朝廷所用,便是沒有絲毫證據,朝廷照樣會對王爺下手,若是時勢未至,縱然鐵證如山,朝廷亦不敢妄動一兵一卒,大局才是最重要的,葛誠,一朵小
花而已…”朱棣神
陰晴不定,最後終於長長嘆氣,苦笑道:“千秋功業,行則如履薄冰,想成就一番大事竟然如此之難,先生,朵顏三衞那裏…”道衍的笑容漸漸陰沉,冷聲道:“貧僧又約見了
魯忽察爾一次,他的胃口越來越大,這回居然開口索要三萬兩黃金才肯出兵…”朱棣倒
一口涼氣:“三萬兩黃金?”道衍陰沉着臉點點頭。
朱棣呆楞了一下,接着然大怒:“這狗*養的
魯忽察爾,他怎麼不乾脆當響馬打家劫舍算了?”重重
了幾口
氣,朱棣果斷的一揮手,咬牙道:“罷了,朵顏三衞咱們請不起,放棄吧”道衍沉默了一會兒,道:“貧僧又順路去大寧府拜訪了寧王,並且自作主張,送了寧王五千兩黃金,唯一所求者,請寧王約束好朵顏三衞,就算請不起他們,也不能讓
魯忽察爾在咱們背後添亂。”朱棣點頭道:“先生做得很對,這羣蒙古人實在貪得無厭,三萬兩黃金,哼他們竟然好意思開這個口不過…朵顏三衞向來桀驁不馴,寧王能約束他們嗎?”道衍苦笑道:“寧王是他們名義上的主人,多少總會受點管制,不過
魯忽察爾忽然提了價碼兒,貧僧總覺得這裏面是不是有什麼陰謀…”
“先生也許想多了,本王與寧王向來好,與朵顏三衞也經常一起聯兵征伐殘元,朵顏三衞就算不願出兵,至少也不會給本王添亂才是…”道衍嘆道:“或許是貧僧想多了吧,王爺,如今天下局勢愈發明朗,特別是蕭凡一力推行軍制新政,眼看朝廷大軍的戰力漸漸提升,時間越來越緊迫了,王爺,若真讓朝廷大軍成了氣候,咱們可就真的沒機會了…”朱棣皺眉道:“先生的意思是…”道衍眼中
光一閃,接着瘦削的臉上湧出一片興奮的不健康的
紅,連呼
都變得急促起來。
“王爺,時機到了,遲則生變呀”朱棣吃了一驚,渾身竟有些顫抖:“先生莫非要本王…”
“起兵南下王爺,起兵南下時機到了,京師的那張龍椅等着王爺去坐,王爺,現在就反了吧”
“現在就反…?”朱棣差點一頭從椅子上栽下來。
這些年總是在馬不停蹄的準備,募兵,練兵,囤糧,謀劃…膨脹的野心和**支撐着他做着許多大逆之事,他的眼睛盯着京師奉天殿裏那張金黃的椅子,腳下飛奔不停,太快了,快得連他都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原來自己已經羽翼豐滿,可以與朝廷一戰了…
朱棣的呼也變得
重起來,瞳孔漸漸張大,又急劇縮小,眼睛佈滿了血絲,平素泰山崩於前都能保持淡定的心跳現在也不爭氣的開始劇烈跳動起來。
原來…自己可以反了是啊,這麼多年的隱忍準備,不就是為了這一天麼?我還在猶豫什麼?
“可是…我的三個兒子還在朝廷手裏…”道衍了
乾枯的嘴
,道:“王爺還是沒想清楚,你若不反,三位王子也許
命真的有危險,王爺若是反了,他們反倒安全了…”
“為何?”
“自古揭竿而起總有大義的理由,我們也不例外,天子喪德,扣押藩王之子,這本就是咱們興兵的理由之一,當檄文佈告天下之時,全天下的士子,百姓,他們的眼睛便會盯着朝廷,萬眾矚目之下,朝廷焉敢妄殺三位王子?這不是徒惹天下人詬病嗎?”朱棣猶豫許久,思索之時,偉岸的身軀竟止不住的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