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英雄救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百七十一章英雄救美朱棣決定發動了。
歷史上的大事件,往往並非主動,野心佔了一部分,當今嚴峻的天下局勢也佔了一部分。
軍制變法的推行拿捏住朱棣的七寸,儘管朝廷沒有做出任何針對藩王的削藩動作,反而經常下旨安撫寬藩王,朱允炆對着蠟燭發誓説絕不削藩,可惜朱允炆的這番鬼話沒一個人相信,早在洪武帝在世時,朝堂便傳出削藩的聲音,如今朝廷改革軍制,大開武舉,開辦講武堂,這些舉措不正是為了給朝廷削藩提供強大的武力後盾嗎?你説你絕不削藩,騙鬼去吧強烈的危機
令朱棣
到惶恐不安,他知道朝廷一旦開始實行削藩,他這個實力最強,擁兵最眾的四皇叔絕對首當其衝,削了他便能製造出殺雞儆猴的效果,其他的藩王們絕不敢妄動一兵一卒跟朝廷相抗,換了他是朱允炆,他也會這麼幹。
他也知道,一旦朝廷軍制變法見了成效,朝廷軍隊戰力變強,他的勝算就會越來越小,最終他的野心永遠也不可能實現,而且還很有可能被軟京師,關在某個大宅子裏嚴加看管,終其一生再也無法走出那座大宅子。
那樣的子還不如讓他去死他無法想象,一個坐擁十餘萬
兵的戍邊藩王被解了兵權,終
坐在大宅子的天井邊百無聊賴曬太陽的情景。
怎麼辦?
反了有沒有勝算都不管,必須反了自古成大事者,誰不是被出來的?
朱棣風風火火準備發動之時,京師卻一片寧靜。
該做的安排都已做好,蕭凡靜下心,只等朱棣起兵了。
朝廷現在缺什麼?缺的就是一個名分,一個鎮壓叛亂的名分。這也是蕭凡一直不敢讓朝廷大軍搶先發動的原因。
有道而伐,天下景從,無道而伐,萬眾背離。子曰:“攻無道而伐不義,則福莫大焉。”朱棣不先動手,朝廷舉兵伐之,只會讓朝廷失了民心,一個小小的理由看似並不重要,實則不然,古代人非常看重大義名分,師出無名乃不義之戰,必遭天下人詬病指責。
如果朱棣先動手,朝廷以鎮壓叛亂為名出兵,那麼朝廷便在道義上站住了腳,讓人覺得出師是理所當然之事,民心自然不會偏向朱棣那邊了。
後發制人或許失了先機,但衡量利弊,得到的更多。
朱棣謀反的子越來越近,錦衣衞從各地傳來的情報量也越來越多,蕭凡每
在衙門裏忙得腳不沾地,一段時間下來,整個人都瘦了一圈。
家中幾位夫人心疼不已,除了陳鶯兒,別人都幫不上忙,畫眉和江都紅着眼圈進宮見朱允炆,柔柔靜靜的女子竟如潑婦一般,在文華殿指着朱允炆的鼻子罵他不懂體恤臣下,不知分擔憂勞,滿朝文武成百上千人,難道都是吃乾飯的?憑什麼別的官兒每天大魚大,下館子逛窯子,
子過得逍遙賽神仙,而她們的相公天生勞碌命,忙得每天連睡覺的時間都不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朱允炆面對皇姐和堂妹的指責,只能乾笑不已,你們相公勞碌確實是勞碌,不過你們睜着眼睛説胡話那就不對了,滿世界問問去,除了你們,誰會覺得你家相公是老實人?有他那樣的老實人嗎?誰敢欺負你家相公?
面對嫡親的家人,朱允炆不敢擺皇帝架子,作揖打拱,細聲細氣賠了禮,並且當着她們的面命宦官去鎮撫司衙門傳旨,強制命令蕭凡放假三,畫眉和江都緊繃的俏臉這才稍有緩和。
陪着小心送二位姐妹走,畫眉跨出殿門時又狠狠瞪了朱允炆一眼,然後毫不客氣的將擺放在門旁的一株南海紅珊瑚順走了。
朱允炆苦笑着目送二人離去。
回家滿足的睡了一整天,蕭凡起牀剛伸了個懶,宮裏又來了旨意。
旨意簡潔而幽怨,只有一句話:“蕭侍讀,你還記得玄武湖畔的英雄救美嗎?”蕭凡一楞,接着拍了拍腦袋,怎麼把這事兒給忘了?朱允炆這沒用的傢伙還等着自己幫忙勾女呢。
當即蕭凡叫來了曹毅,二人竊竊私語一番,曹毅便離開蕭府,按蕭凡的吩咐安排去了。
黃昏時分,京師西城外的玄武湖旁一片寂靜。
朱允炆死皮賴臉的又將黃瑩約了出來。
自從上次朱允炆跟黃瑩説了一番道理之後,不知為何今黃瑩的態度卻好了許多,一路低垂着頭,顯得非常温順。
朱允炆與她並肩走在玄武湖畔的小徑上,不時説幾句剽竊自蕭凡的冷笑話,説完了一個人樂得哈哈大笑,而身邊的黃瑩卻只是抿了抿嘴角,然後抬頭送給他一個嬌俏的白眼兒,盈盈二八少女盡顯嫵媚風情。
黃瑩微微有些奇怪,她對朱允炆的身份隱隱有些察覺,平素他出來時都是前呼後擁,明裏暗裏無數侍衞保護,不知為何今二人附近卻空無一人,她總覺得今
的氣氛透着幾分詭異。
血紅的夕陽投映在玄武湖上,湖面波光粼粼,微風拂過,水波盪漾着血的光輝,一閃一閃,如星辰般璀璨。
朱允炆穿着一身白的儒衫,
間掛着一塊碧綠的玉如意,面若冠玉,
紅齒白,摺扇輕開輕收,一派富家公子的模樣,瀟灑不羣,卓爾不凡,拋開他皇帝的身份不説,他本身也是個具有陰柔魅力的翩翩濁世佳公子,絕對有勾引萬千無知少女的實力。
把玩着手中的摺扇,朱允炆有一句沒一句的跟黃瑩閒聊,眼睛卻骨碌碌的四下張望,彷彿在尋找着什麼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