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普通人(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但對當時的周益延來説,這個已經是一個他這輩子不敢想象過的籌碼。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個籌碼之上,是他和張勇終於建立起了一個「合作伙伴」的關係。張勇對這個看起來唯唯諾諾,很好控制,且用簡單的代價就能收買的中年人有了長期合作的想法和念頭。

招標結果出來,得益於五個評委的高分,張勇順利拿下了這個項目,賺得盆滿缽滿。

事後,高鵬也想過要對周益延進行報復,但卻發現,這個中年人敢和自己對着來,原來底氣在於他確實是個光腳不怕穿鞋的。白道上想整點他的黑材料去舉報,卻發現這個人在學校過去實在混得太差了,是個本沒人在乎,也沒人會去送禮和賄賂的小角,一下子本整不出材料來。而黑道上,想給他一點教訓,卻發現這個人常年住在學校宿舍,連校園都不出,而想從他家人下手,打聽了下卻發現他和老婆早就貌合神離,綠帽子都被戴上了,孩子也沒有,父母也在難找的深山老林裏。

高鵬自己都不得不慨,這個人是他見過混得最差的中年人,差到連別人想威脅他,奪走他擁有的東西,卻發現他啥都沒擁有過。

但對周益延而言,這件事卻確確實實成了他人生的轉折點。

這單招標結束後一年,周益延就在張勇的作下,從教職轉管理崗,先是成為學校的教導主任,很快又被扶到這所三中學的校長。張勇打算通過控制這個聽話的中年人,吃掉這所學校後續所有的項目。

但這個時候,周益延再次做出一次改變他命運的決定,他主動向高鵬伸出了橄欖枝。

這個一年前還是懦弱得連學校的清潔阿姨和保安都不敢得罪的中年人,隨着地位和權力的膨脹,開始有了一種不想只做棋子,也想做棋手的慾望。

他的想法很簡單,這所三學校的校長,能夠拿出來的資源,撐死也就這兩年校舍改造和擴充的一些基建項目,但項目總有做完的一天,而對張勇來説,一個沒了項目權的中年校長,自然就失去了價值,慢慢變成棄子。而以周益延的背景和履歷,沒了張勇的支持,想靠自己再往上就很難了,也就是他的風光期只剩這眼可見的最後兩年,然後又會再次變回普通人。

但普通人一旦嘗試過權勢的滋味後,就再也回不去他從前普通的生活了。

所以周益延的目光看向了本市最好的中學,那裏才有着最好的資源,可以供他繼續發揮。而要從三學校去到最好的學校,只有張勇一個金主還不夠。

所以他私下接觸完高鵬後,擺了一桌酒席,讓張勇和高鵬兩個互相不對付的本地惡霸,都心平氣和坐到一起來。兩人坐定後,周益延沒有寒暄,而是直接提了一個在他權力範圍內,他認為最好的方案:這間學校裏,之前張勇已經拿下的工程不變。但餘下的其他工程,五五開,一半給張勇,一半給高鵬。

在張勇聽到這個安排後,所有的憤怒、不滿即將爆發前,周益延迅速甩出了幾份審計報告和舉報信息到桌面上,冷靜的眼光投向了張勇

「已經有關於我們學校工程的舉報信了,今年的審計檢查,也指出了一些問題。假如繼續由你一個人中標所有工程,審計和紀委那邊都代不過去的」

一句話,將張勇的怒氣和不滿摁了下去。

兩個惡霸靜下心來想了下,發現這確實是一個多贏的方案,高鵬和張勇每次爭搶,都不得不來上幾次競價,才能拿下所謂的「關鍵人物」,等年底一盤算,其實兩個人能拿到的項目也是五五分,但付出了不少額外的代價,肥了的是那些搖擺的中間人。

但一旦按照份額約定好,無非是這次我陪標,還是下次你陪標,功夫都能做足,在審計上好代,呈現出一種「公平公正」,對兩個人也省出不少相互競爭打點的成本。

但對兩個金主來説,這個只是「眼前的利益」,更讓他們無法拒絕的,是周益延還給出了未來的計劃,一個要在市裏最好的中學,構築更廣闊的利益換的宏圖大計。

再一次,周益延賭對了。

在他之前,不是沒有人想過,要在張和高之間尋求平衡和利益最大,但大部分人掂量着自己是其中一方扶起來的,多少有點顧忌,導致事情沒做成。周益延原本就是爛命一條,一窮二白,毫無基,和張勇也是各取所需的關係,自然沒有顧忌,這使得他做成了大部分人沒做成的事情。

多年後,當週益延被法警押下囚車時,和張勇、高鵬在法院的通道上擦肩而過。

他忽然想起了那個改變了他一生的夜晚,那時的他在這兩個有權有勢的惡霸中間,是如此的淡定,卻又如此的意氣風發,當他舉起酒杯時,兩個惡霸竟然都下意識也舉起了杯子。往那種唯唯諾諾和擔驚受怕,在周益延臉上都一掃而空,只剩下前所未有的意氣風發。

在三中學呆到所有工程做完後,四十出頭的周益延,在兩個本市最大的包工頭的作下,成功調到了本市最好的中學擔任教導主任,沒幾年又從教導主任升到主管基建和招生的副校長,再次登上新台階。

從來到新學校的第一天起,周益延就意識到,平台的差距是要遠遠超過人的差距。周益延也在這所新學校裏,開始了他人生中最輝煌,但對一些人來説最黑暗的一段歲月。

在這所最好的學校裏,周益延第一次發現,原來學校可以利用的資源不只是基建和金錢,還有學位本身,在這樣一所學校裏,無論是入校資格,領先班的班資格,還是保送參加名牌大學自主招生的資格,甚至小到給一個班級放什麼老師,背後都有巨大的貓膩和油水。

下到小老百姓,上到權貴,對子女的教育都有近乎病態的需求,前者需要通過教育這條路實現逆天改運和翻身,而後者則需要這樣一個外在的牌子,來使得後面的鋪路更加簡單和順利。

而周益延深知,自己沒有能力,沒有本事,沒有專長,在這樣一個充滿機會和資源的地方,他唯一能戰勝他競爭對手的,就是四個字

「沒有底線」

不要小看沒有底線這四個字,很多人成不了大事,就是越不過心裏那道底線。但周益延的優勢太明顯了,他前半輩子幾乎都是活在被蔑視、輕侮、恥笑而抬不起頭的老好人陰影下。所以當他有朝一獲得無限大的權力後,他身上便體現出了一個普通人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達到的最大的「惡」。

雖然他知道這有一天會葬送自己,可是一旦走上了這條路,品嚐到這種做老好人時不曾有過的巨大收益,就再也回不去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