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取捨二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才跑出的西城牆陰影範圍,宇文士及就看到對面有一匹戰馬匆匆忙忙的向自己衝來。馬背上的人正是張秀,看見宇文士及,他連禮也顧不上行,趴在馬鞍上氣吁吁地喊道:“宇,宇文大人,將軍請你趕緊,趕緊帶人增援城,城東,敵軍,敵軍,殺,就要殺進來了!”

“啊!”宇文士及驚得身體晃了晃,差點兒沒從馬背上栽下去。

“李將軍呢?”他用馬鞭指着張秀大聲追問“李將軍在哪?他還説了什麼?”

“李,李將軍已經帶着親兵去,去堵城門了,讓,讓我來求援,快,快,慢了就來不及了!”張秀抹了一把汗,邊喊,邊撥轉馬頭。

西城外又傳來劇烈的喊殺聲,敵軍開始了第三次強攻。宇文士及顧不上回頭,跟在張秀馬後直向城中心衝。縣衙附近,還集結着一千多名雄武營弟兄。那是他和李旭留在備用的最後家底。除了無法親自趕回來調兵的李旭外,只有他這個監軍有權差遣這波兵馬。

“我怎麼這麼笨啊,連這麼明顯得聲東擊西計謀都沒看出來!”宇文士及一邊瘋狂地縱馬狂奔,一邊懊悔地想。昨分配防守任務,李安遠主動請纓,拿下了任務最艱鉅的西城防衞工作。諸位核心將領中實戰能力最差的長史趙子銘,被宇文士及和李旭安排在了東城。大夥都認為李密着急奪糧,決不會捨近求遠,不攻城西而攻城東。誰料到反賊李密最擅長玩的就是陰謀,他今天下午這手聲“西”擊“東”不但成功引了城中防守者的主意力,並且恰巧打中了黎陽城的防禦薄弱點。

宇文士及知道自己過於輕視了李密,此人既然能攛掇着楊玄造反,手中肯定不止下午所表現出來的那點兒實力。如果不是旭子反應得快,恐怕黎陽城現在已經落入敵手。急中生亂,宇文士及就打算從南北兩門就近調人馬,剛把這個命令吩咐給自己的家將,跑在前面的張秀然又回過頭來,大聲喊道:“李,李將軍命令你只帶預備兵馬。不得從其他城牆向下撤軍!”

“知道,你趕快去保護李將軍!”宇文士及用非常不耐煩地語氣回答。張秀在話中用了命令一詞,讓他到非常刺耳。無論按大隋軍規還是眼下官職,作為主將的李旭都沒資格向宇文士及這個監軍發號施令。但眼下顧不得爭這些虛禮,守城要緊。一旦東城門被敵軍攻破,大夥就面臨戰敗,什麼主將,監軍,落到李密手裏都難逃一劫。

李旭的判斷有道理,叛軍之中有用兵的高手。如果出現在東城外的兵馬也是佯功,敵軍的重點放在南門或北門附近,撤下來的兵馬可就再也派不回去了。想到這,宇文士及皺了皺眉,收回從南北兩門調兵的亂命,徑直衝向縣衙。好在此刻城中百姓都被李旭嚴令關在家中了,否則他真難在長街上跑這麼快。戰馬距離衙門口尚有數百步距離,就看到一千多名作為預備隊的雄武營弟兄已經列隊站在了長街上。

“隊伍已經集結完畢,請監軍大人下命令!”明法參軍秦綱看見宇文士及的身影,上前,大聲彙報。

“弟兄們,跟我來!”宇文士及手指城東,衝着袍澤們大喊。

“增援李將軍!”

“增援李將軍!”一千多名弟兄齊聲吶喊,邁動腳步,跟在宇文士及的戰馬後向東門方向狂奔。

從遼東到黎陽,處事公證,待人厚道,每戰必身先士卒的雄武郎將李旭早已成為大夥的主心骨。即便宇文士及不趕來,弟兄們也要冒着被軍律懲罰的危險去救援郎將大人。郎將大人在疆場上不肯丟下一個袍澤,大夥在關鍵時候自然也不能背棄他。

與西城外那半真半假的戰鬥相比,東城門附近傳來的吶喊聲格外蕭殺。離城門越近,喊殺聲越強烈,伴着嘈雜的兵器撞擊聲和羽箭破空聲,一陣陣令人頭皮發麻。當宇文士及終於帶着人衝到城門口的時候,透過重重人牆,他已經能看見敵軍的鎧甲。

叛軍不知道採用了什麼方法,居然在頃刻之間攻破了甕城和主城兩道城門。眼下,大股的叛軍正水一般從城門口湧進來,而雄武郎將李旭正帶着自己的幾百兵卒,分三個方向堵在城門附近的街道上。

令宇文士及到欣的是,那個平時最喜歡一個人衝在前頭的楞小子這回終於有了幾分主將的模樣,沒有親自提刀與人對劈,而是理智地坐鎮在距離城門六十步左右的地方擔任指揮。只是在調度兵馬的時候,楞小子也沒忘了殺敵。只見他手持一張步弓,搭箭而立。站在他身邊的親兵隊正周大牛,抱着半壺羽箭,正隨時準備向將軍手裏遞箭。

“啊!”有名叛軍將領慘呼一聲,被李旭發出的冷箭倒。敵軍的攻勢停滯了一下,守城的官軍立刻奮力前衝。砍翻數名因將領慘死而分神的叛軍士卒,將防線向前推了四、五步。很快,又有一面新的叛軍將旗在城門下豎起,恢復了士氣的叛軍士卒吶喊着,再度將守城的官軍從城門附近退。

這夥叛軍的裝備和戰鬥力簡直和西城外擔任佯攻的那些傢伙有天壤之別。他們每個人右手中用的都是清一的大隋橫刀,左手中提的則是以厚重堅實著稱的大隋步盾,身上的頭盔是開皇年間製造的鑌鐵盔,就連皮甲也是經過多層牛皮加厚的大隋軍鎧。武器優勢一失去,由雄武營老兵和黎陽城降卒混編而成的守軍就再擋不住對方攻擊。雖然此刻擠在主城門口的他們人數足有對方的三倍,卻被叛軍得接連後退。若不是作為主將的李旭親自帶着人在身後督戰,恐怕黎陽城內門早已落入叛軍之手。

雖然平時總被李旭傻頭傻腦,並土氣十足的舉止氣破肚皮。看到對方安全,宇文士及還是神一振。眼見自己一方防線吃緊,他趕緊加快腳步,急衝到李旭附近,大聲喊道:“弟兄們莫慌,援軍來也!”

“弟兄們莫慌,援軍就在你們身後!”跟在宇文士及身後的一千多名老兵齊聲吶喊。城門附近的空間過於狹窄,大夥一時半會兒無法衝上前幫忙。因此,只能對自己的袍澤進行聲援。聽見來自背後的呼喊,正與敵軍接戰的官兵士氣大振,齊心協力,再次又將敵軍推向了城門

“你速帶五百人上城,城頭危急!”這時候,李旭也看見宇文士及,大聲命令。

“好,你小心些!”宇文士及答應一聲,喊齊兩團老兵,沿着馬道直奔城頭,壓沒顧得上計較自己和李旭到底誰該指揮誰的問題。

長史趙子銘倒在與城牆相接的馬道上,被一羣親兵圍着,不知道是生是死。大部分身穿大隋雄武營號衣的老兵都被擠了下來,站在馬道上束手無策。不斷有失去了膽氣的新兵從城頭跑下來,又被馬道上的老兵們攔住了去路。

“為什麼不准我們下城!”絕望的新兵們哭號着,拼命向前擠。攔路的雄武營老兵毫不客氣,直接用刀刃來回答他們的質問。

“住手!”宇文士及大喝。帶領着家將,快速擠到馬道與城牆相接處。

“怎麼回事?”他大聲質問,沒等周圍的士卒回答,一夥新兵已經哭喊着向他擠了過來。

“監軍大人,你不説既往不咎了麼?”帶頭的新兵一邊哭,一邊指責。

“你説話不算。借刀殺人!”

“什麼?”宇文士及被問得一楞,這才發現,城頭上本沒有他預料中的敵軍和雲梯,只有無數身穿民壯服的雄武營新兵拿着菜刀、木“乒”、“乒”、“乒”相互亂砍。沒有人在乎自己的對手是誰,彷彿不砍翻身邊所有人,他們就沒有了生路。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