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葉落知秋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元寧實錄amp;#822;順宗卷》崇明十三年四月,帝墜馬。皇后夜守於太政宮,親奉醫藥,帝傷愈方返長宮,天下自是稱賢德。其間,議政廳主政。

崇明十三年五月二十,尹朔逝於家。

齊朗聽到紫蘇那般吩咐時,並無驚訝的表示,只是點頭應下。她説“燕州的事情儘早了斷吧!”四月十六,宜嫁娶的好子,議政廳頒下對燕州世族的裁決,陽玄顥默許了,因為裁決中未提及雲氏,只言“雲氏之案尚在議中。”燕州世族很平靜,燕州上下都很平靜,因為,所有人都在等下一道旨令,果然,五天後,議政廳正式頒文敍功,立下戰功的軍士與燕州各家有獎賞,唯有云氏沒有。

陽玄顥質問,謝清答得坦然“雲氏之案未結,功過難定,獎賞只能及人,無法加於家門。”不少人看出了其中另有深意,但是,這不是京中上下關注的焦點,更多的人將關注的目光投於齊府——四月二十八,齊府傳了喜訊,齊相夫人誕下嫡子,母子均安。

議政大臣的嫡出子嗣是有恩賞的,一般多在三朝之降旨,但是,四月三十那天,宮中無旨。這是一件很特別的事情。雖然後來在五月初二那天,所有應有的恩賞都降下,也説了是因為皇帝的傷事,宮中一時未及佈置,但是,這個理由有多牽強,所有對宮廷有了解的人都知道。

這種恩賞與蔭封什麼的不同,不需要經禮部,直接由宣政廳與少府辦理,最後由皇帝降旨頒賜,世族更是從側有孕時就需要呈報有司。宣政廳與少府不可能等孩子出生才準備恩賞的事情,一般從知道消息就開始準備了。像齊朗這樣兼着太傅的身份,還需要準備兩套,因為無論男女都是有恩賞的。要知道,齊書莞出生時,齊朗尚在丁憂,應有的恩賞也是在三朝這天到齊府。

皇帝對齊朗的不滿幾乎未加任何掩飾。

朝廷上下為此人心浮動。

謝紋卻是知道皇帝為何如此——不僅是對齊朗不滿,也是對太后不滿。

人在病中總是想要特定的人陪伴,陽玄顥想見的是雲沐雪,而不是她,紫蘇卻用一句話令雲沐雪本不能見駕,皇帝如何不惱?

四月三十,謝紋依着規矩請皇帝用璽頒賜,陽玄顥口上答應,卻就是不用璽,她不好反覆地催,便只能任由皇帝拖過當天,她面上不動聲,心裏卻冷笑,比誰都明白皇帝的意思——想與太后“談談”罷了。

不過,謝紋沒有想到紫蘇本不來見皇帝。

第二天,慈和宮便報太后染了風寒,陽玄顥還得呈請安的書箋過去。當天,皇帝收到了一份直呈御前的奏章——宗正的奏章。

宗室的奏章,尚書枱未得旨不能啓封,皇室的家事,知道得越多,越危險!因此,這類奏章素來都是呈送得最快的。

謝紋不用看內容,只看陽玄顥的臉,便大約知道內容——八成是不遵師道什麼的。

果然,陽玄顥半晌來了一句“給齊家的恩賞怎麼沒有頒下?”謝紋能説什麼?她只能跪下“臣妾惶恐,竟忘了取用過璽的旨意。”皇帝擔不得罪名,只能由別人領下,她責無旁貸。

皇帝受傷,皇太后微恙,議政廳真正是權重一時,齊朗告假身,謝清與王素只能無奈地硬撐。

誰都清楚,權重一時永遠不會是什麼喜事!

議政大臣權重天下,卻也是動輒得咎的位置。

這個時候,尹朔的死訊傳來,即便是謝清,也不能説自己沒有一絲物傷其類的悲嘆。

尹韞歡把自己鎖在寢殿,無聲地哭得悽慘,宮人遠遠站着,不敢聽也聽不到。葉原秋奉命到啓祥宮,看到這樣的情景,一擺衣袖,沒有進去,只是對尹韞歡的親信尚宮道“太后娘娘有旨,尹相乃國之良臣,特允慧貴妃娘娘素服三。”

“奴婢代主子謝太后娘娘恩典,定讓娘娘前去謝恩。”

“不必了!”葉原秋擅自做了主“娘娘有恙,不會見的。素服從今開始,你們好好服侍,謝恩之事,三之後再説吧!記着,只是慧貴妃素服,你們卻不可。”

“奴婢省得!”尹朔離開朝廷只不過三年,但是,對朝廷的人來説,那已經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了。謝清卻在這個時候表現出了難得的寬厚。

不是太傅,而是皇子外家,似乎有意提醒着什麼。

尹韞歡是第一個覺出不安的人,素服三之後,她以前所未有的恭敬、謙順向紫蘇致謝,連紫蘇都嚇了一跳,趙全藉着奉茶的機會稟明緣由,紫蘇才凝了神,不語地看着尹韞歡。

“韞歡,你坐下!”紫蘇語氣平淡,卻是温和的,彷彿多年前讓年少的尹韞歡在身邊侍奉時的語氣。

思忖了好一會兒,紫蘇才道“我想你可能誤會謝相了!謝相的用意不在皇子身上。”尹韞歡鬆了一口,卻斂着神,不敢表

“皇子都是哀家的孫子。”紫蘇點到為止。

“是!”尹韞歡總算是放心了“臣妾愚昧,謝娘娘提點。”離開慈和宮,尹韞歡恢復了一貫的高雅淡漠,乘輿去看自己的兒子。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