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情之所鐘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元寧實錄amp;#822;順宗卷》崇明五年十月十二,仁宣太后突報疾病,懿旨下,令欽明殿議政,尹朔主議,皇帝親決,改硃批為藍批;駁按察司彈劾,令謝清復入議政廳,主持一應政務。

崇明五年十月十七,齊朗歸京,太后旨下,令議政廳裁決政務,報諸兩宮帝后。

崇明五年十一月初三,仁宣太后病癒,奏章復為硃批。

順宗一朝的實錄中,這一段是最詭秘的,短短二十天中,成越風雲變幻,任誰都可以從那淡漠的文字中讀出死生一線的緊張,可是,卻沒有人讀得出真相,歷史總是如此,你只能看到串起的一個個珍珠晶瑩透亮,卻不知那無形的線到底是從何處穿到何處的。

仁宣太后的病畢竟是好了,即使臉仍然蒼白,即使仍無法與人長談,她畢竟可以處理政務了,那麼,一切也就回到了以往的模式。

“你要去平陽郡?”靠在躺椅上,一手搭在雕刻美的扶手,一手端着藥盅,紫蘇苦笑着問站在旁邊的齊朗。

鮮豔的官服也掩不住齊朗眉目間的疲憊,他只是垂手立在躺椅邊,平靜地回答“臣已告假,只是事態緊急,臣不得不奉召回京,現下事已畢,臣自然要前往母親身邊盡孝。”將藥盅給一旁伺候的宮女,紫蘇擺手讓宮人退下,只留下齊朗與趙全在殿內。

趙全默默地退到儘可能遠的角落,隨即背過身去,低頭侍立。

“你這麼説,我自然得讓你走,不過,走之前,告訴我,你認為此事應該如何落幕?”紫蘇的聲音中帶着一絲冷酷,但是,顯然不是針對齊朗的,齊朗抿了抿嘴,心中暗暗嘆息,皺着眉道“這是皇室的家務事,臣不便進言。”紫蘇冷笑一聲,回答“帝王無私事!他敢做,就要敢擔當!”這回,齊朗反倒鬆開了眉頭,淡淡一笑,道“太后娘娘,您只有一個兒子,不是嗎?”

“而且,您也達到目的了,想來,陛下再不敢違逆您的意思,或者挑戰您的權威了。”沉了一下,齊朗又補充了一句。

“你以為這是我的目的?”紫蘇心中十分失望。

齊朗沉默了一會兒,才開口“難道不是嗎?”

“…”紫蘇無言以對,只是靜靜地盯着齊朗的眼睛,好一會兒,她才轉開目光。

“我不喜歡血,這件事就此揭過吧!”紫蘇嘆了口氣“我希望你早點回來,皇帝的心思已經出現偏差了。”

“是!”齊朗沒有猶豫,立刻恭敬地回答了她。

“你可以退下了。”紫蘇閉上眼睛,轉開頭,淡淡地吩咐。

齊朗行禮退下。見他離開,趙全才走近紫蘇,不解地詢問“太后娘娘,您為什麼任齊相誤會?”

“也許他並沒有誤會!”紫蘇卻笑了。

“可是,您明明才是…”趙全還是不懂。

紫蘇搖頭,淡淡地道“趙全,你離哀家最近,哀家也最信任你!知道為什麼嗎?”隨即也不等他回答,便道“因為你無牽無掛,哀家對你好,你自然有心,可是,很多人都有很多很多的顧慮,即使知道哀家對他們的好,他們有時也不得不忽視。”

“太后娘娘…”聽着紫蘇冷淡的聲音,趙全不心驚。

“皇帝怎麼樣?”紫蘇忽然轉移話題,趙全一愣之後,才回答“陛下還是一個人呆在昭信殿內,不讓人隨侍。”

“準備軟輿,哀家去看看皇帝。”紫蘇嘆了口氣,吩咐他。

“是!”昭信殿的周圍是嚴密佈防的宮廷侍衞,但防守的對像卻是殿內的皇帝,這一點讓皇宮內的人心神驚悸,不知所措,可是,所有宮廷中有身份的人都被太后嚴令籠閉本殿,不得擅出、往,而皇宮內的宮人一直就在趙全的掌控下,自然是緘口不言,所有人也只能耐心等待。

紫蘇是乘軟輿直接進入昭信殿的,身上蓋着錦被,因為涼風的關係,她的臉上更沒有血了。

“太后娘娘駕到!”趙全揚聲通報,聲音在昏暗的殿內格外刺耳。

“母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陽玄顥終是從內殿走出,行禮駕。

“千歲?哀家這條命能活到現在已經是幸運了!”紫蘇輕輕一笑,自嘲似地答了一句。

“皇帝起來吧!趙全,你帶其他人退下,讓哀家與皇帝好好談談!”她淡然地吩咐。

紫蘇的神如常,陽玄顥的眼中卻有驚恐之一閃而逝。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