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簡在帝心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元寧史記amp;#822;后妃列傳》。崇明六年四月,朔因管教之失受申斥,妃於宮中閉門自省,皇太后嘉許之,晉昭儀,正三品,列後宮之首。。因為軍械的問題,尹朔受到前所未有的責難,紫蘇發下的硃諭幾乎讓人以為尹家就要被滿門抄斬,但是,也就僅此而已了。。兵部的官員,尤其是軍械司的官員,幾乎清洗一空,兵部本就是齊朗的職權範圍,現在更是水潑不進。。正在尹朔擔心自己會被彈劾,從而失去議政首臣的地位時,宣政廳傳太后懿旨,以恭謹嫺雅晉慧婕妤為昭儀,正式位列後宮之首,這讓尹朔恢復了稍許信心。。幾天後,紫蘇對尹朔所上的請罪表批覆為“家門不幸,卿亦受責,何罪之有?”並以硃諭明發議政廳,表明尹朔乃至尹家都不會因軍械一案受到牽連,議政首臣之位自然不會有任何變化,朝中本來有些紛亂的氣氛再次平靜下來,不過,只是表面上的平靜。。按元寧的傳統,協管各部的議政大臣七年一換,各部與地方官員任期五年,不許留任,按吏部考核的成績決定平調還是升遷,當然,也有可能免職不錄。這是文官,武將則分屬兵部、吏部與議政廳,三品以上的武將由議政廳調派,兵部與吏部都不得不干預,五品以上由吏部調派,以下才歸兵部掌管,就連這也只是書面上的東西,事實上,軍隊五品以上的將領都由皇帝親任,七品以下的軍職,可以建立幕府的將軍便可任免,兵部只是登記而已,即使如此,兵部仍然舉足輕重,因為,所有兵餉與軍資皆歸兵部掌管,所以,協管兵部的大多是議政首臣,不過,例外也很多,齊朗並不是第一個。。朝廷平靜的表面之下是洶湧的暗,起源便是議政大臣七年一換協管所部,最先提出這件事的是三司的諫官,理由是冠冕堂皇的“維護制度”。崇明六年,成越的平民是最開心的,先是皇帝的元服禮,再是風越海峽的大捷,接着是兵部弊案,現在又輪到議政大臣的爭權了,天氣越來越熱,戲卻是更熱鬧了。。平民百姓不懂得朝廷重臣的想法,在他們看來,三司諫官們的不斷上書,不過就是在為不同的議政大臣爭權奪利,不能説錯,也不能説對,只能嘆一聲,天子腳下無凡夫啊!。其實三司的正堂何嘗想淌這個渾水,可是,三司向來是清士子的地盤,在他們看來,朝廷的制度不能違背,而且,官員輪換之制是為了避免久任一處、結黨營私,既然地方官員的輪換是正常進行的,議政大臣協管之權就不能例外。。所有的奏章都被紫蘇扣在中和殿,不詔、不發,其它事情一切照常,只有近身服侍的宮人知道,太后已經非常不悦了。。三位議政大臣保持了沉默,尹朔閉門自省,謝清在處理軍械案,齊朗要統籌戰後的安排,在這個被人認為是爭權的事件中,三個當事人實際上本沒有摻和。。身處水深火熱的夾縫中的三司正堂對此不可能無所知覺,並不常在一起的三人坐到了一起,商議之後,吳靖成被要求去見齊朗,誰讓所有人都知道他是齊朗一系的人呢?。齊朗沒有給他好臉看,不過,也許更多的是因為他的子臨盆在即,而沒什麼心思見客人。。

“齊相,這次三司…”吳靖成不敢和齊朗繞圈子,坐下後便直言以告。。

“諫表上你署名了?”齊朗打斷他的話,略顯訝異地問道。。吳靖成連連搖頭“下官自然沒有!”。

“那有什麼問題?”齊朗顯然不是很在意這件事。。

“下官擔心,這件事會不會讓太后娘娘不悦!”吳靖成憂心忡忡,小心地問他。。

“不會。”齊朗答得快,吳靖成正要鬆一口氣,就聽齊朗淡然地扔出一個晴天霹靂。。

“太后娘娘都已經怒火沖天了,哪來什麼不悦!”。

“齊相!”。

“沒署名,你怕什麼?”齊朗皺眉,對吳靖成的驚呼十分不滿。。吳靖成一時語。。

“好了,沒事你先回去吧!”齊朗下逐客令“這件事與你們無關,下面有官員想如何便如何吧!你們不必管!”。這句話,吳靖成就安心。。讓人送吳靖成離開後,齊朗便沒有離開大廳,反而倚向椅背,靜靜地思索什麼。。

“少爺…少爺…”管家走進大廳,見齊朗深思入神,皺了皺眉,卻也只能硬着頭皮出聲。。

“什麼事?”齊朗淡淡問道。。

“老夫人吩咐,少夫人臨盆在即,應該請少夫人的孃家人過來了。”這是世族的傳統,不過只有正室或寵妾才有此待遇。。齊朗擺擺手,好笑地道“這種事母親決定即可,問我做什麼?”。管家自然也知道,內宅的事不必齊朗過問,有些尷尬地回答“老夫人的意思,讓少爺親自去夏家請人。”。這次,齊朗微微揚眉,手指輕釦扶手,淡淡地問道“夏承思外放,岳母身體不好,夏家有誰值得我親自去請?”。不是齊朗自恃身份,而是的確沒有這個道理,以他如今的身份,夏茵的孃家的確不夠資格要他親自去請,再説,姑爺是嬌客,到岳家便是上賓,更何況夏茵是高攀了呢?。管家支吾半天,才道出老夫人的話“老夫人説,少夫人臨產,身邊沒有孃家人會被輕視的,要少爺走一趟永寧王府。”。齊朗的手重重地拍在扶手上,半天沒出聲,好一會兒,他才輕輕搖頭,苦笑不已“母親實在多慮,不過,也罷…備車吧!”。

“是!”管家低頭領命,掩去額頭的冷汗,他是看着齊朗長大的,很多事都是心知肚明,因此才格外緊張。。永寧王妃正陪着夏承正的生母説話,雖説這位誥命夫人的出身不高,又只是妾室,但是,永寧王妃的禮數還是很周到,又請她幫着照看世子,倒也舒心,今天是出了點小事,王妃才特地過來的,沒説兩句,便聽下人稟報齊朗求見。。永寧王妃有些不解,但是,還是起身離開,路上問下人“將齊相安置在哪裏了?”。

“奴才不敢專擅,按舊例,請齊相在書房東偏廳等候。”。王妃點了點頭,轉了個方向,往書房走去。。

“景瀚怎麼有空過來,你應該忙的吧!”自小識,王妃也不客套,直接就將心中的疑惑問出口。。齊朗苦笑“王妃也知道,內人臨盆在即,需要請孃家人在側。”。

“不錯,是應該如此。”王妃自然明白,但也更加不解了“可是,你對我説這些做什麼?”。

“家母不放心,想勞動王妃關照一下!”齊朗道明來意,永寧王妃立刻愣住了。。好一會兒,她一臉要笑不笑地問道“景瀚,夏茵只是永寧王府的旁系,還不是近支,你要我去做她的孃家人?”。

“不是我,是家母,是你的姨娘。”齊朗也苦笑。。聽到齊朗再次強調,永寧王妃便明白他的意思了,點了點頭,又問他“你問過太后娘娘了嗎?”。齊朗搖頭,見狀,王妃也搖頭“景瀚,你知道的,永寧王府我當得了家,夏氏宗族的事,可是要太后點頭的,你不問太后就來王府,不好吧?”。

“沒什麼不好,我本就不希望你答應!”齊朗平靜地道出本意。。

“為什麼?”那可是他的嫡長子,抬高點身份也是正常的。。齊朗搖頭不語,王妃卻在話甫出口就恍然大悟,抱歉地看着他。。

“這樣吧!”倩容有了一個靈“景瀚,讓你的嫡長女就永寧王世子妃吧!”。齊朗一怔,就聽倩容繼續道“太后希望世子的婚事謹慎些,也的確是的,不過,不管怎麼樣,你的嫡長女都是個極好的人選!這樣,姨娘那裏也好代!”。

“王妃娘娘,家母可盼着是個嫡長孫呢!”齊朗笑出聲。。

“那麼你呢?你希望是嫡長子還是嫡長女?”永寧王妃笑着問他。。齊朗搖頭“我無所謂。不過,既然王妃有此意,還是女孩好些吧!”。倩容對他的話一陣愕然,隨即笑出聲“難怪清表哥説你絕情!難怪姨娘如此擔心!”。齊朗不由皺眉,隨即訕訕一笑,明白母親的真正用意了。。女人的直覺是非常可怕的,倩容的話一針見血,若不是齊朗表現得太過漫不經心,齊老夫人也不會如此不放心。。

“我想,這件事我可以處理了。”齊朗微笑着起身,卻被倩容攔住“不給個信物嗎?”。齊朗一愣,隨即搖頭“我哪來的信物?”他可沒想到走一趟王府,就訂了一樁婚事。。倩容卻不肯鬆口“雖然不必行六禮,但是,你方才答應了,就該給我個約定的信物吧?我也好向王爺與太后説啊!”拗不過永寧王妃,齊朗看了看身上,只有上掛的琥珀墜飾可以當信物,只能解下來遞給她,王妃也沒什麼不滿意,接過來把玩了一下,便從頭上取下一鑲着紅寶石的金簪,笑着遞給他,齊朗也只能接過,一笑置之。。送齊朗離開後,王妃便回到內院,將琥珀掛到世子的脖子上,逗了逗兒子,便吩咐下人“準備車駕,本宮要入宮。”。永寧王妃有出入皇宮的令牌,很順利地就見到了紫蘇。。

“大嫂很久沒入宮了。”紫蘇很高興見到家人,放下手頭的事,招呼大嫂坐下説話。。倩容沒有客套,坐下後便道“太后娘娘近來的心情不好嗎?方才,一路上的宮人,神都很緊張。”。

“一點小事。”紫蘇無意多説,王妃便轉開話題。。

“臣妾與景瀚約定,讓他的嫡長女為世子妃,特來稟告太后娘娘。”。

“那很好啊!只是,這一次,齊老夫人更想要個男孫吧!”紫蘇愣了一下,便笑着點頭。。王妃微笑依舊,恭敬地回答“臣只説要嫡長女,其它的,世子還小,也無妨。”。紫蘇點頭,臉也沒什麼變化,只是笑着頜首,沒有説話,倩容有些不安了。。

“大嫂怎麼想起與齊家結親的?”飲了一口茶,紫蘇問了一句。。倩容笑了笑,斟酌着回答“太后以為有什麼不妥嗎?”。

“不,很妥當!”紫蘇微笑,眼中閃過一抹犀利之。。

“太后娘娘,您滿意就好。”倩容低頭。。紫蘇點頭,隨即笑道“大嫂對皇后的人選有什麼看法?”。倩容一愣,心中不由苦笑,明白這句話並不是問自己,而是問所有世族的意見。。

“太后娘娘,臣妾以為,皇后的人選必須按傳統出自世族家門,除此以外,再沒有任何能夠左右您與陛下決定的條件了。”這麼長時間的王妃當下來,倩容説話也變得滴水不漏起來。。紫蘇點頭,對此十分滿意。。

“太后娘娘,臣妾有個疑問。”見她愉悦,倩容試探着開口詢問。。紫蘇抬手阻止她繼續説話,微笑着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想問,議政大臣的職權是否會有變化,對嗎?”。

“太后聖明,臣妾的確有此疑問。”。

“大嫂,你不是有決定了嗎?”紫蘇很平靜地反問“有永寧王府的,誰動得了景瀚的相權?”。

“太后明鑑,王府絕無此意。”倩容可不想紫蘇認為永寧王府在要挾朝廷。。

“哀家也無此意。”紫蘇淡淡地回了一句“哀家歸政前,都無意變動內閣的職權。”。

“…”倩容一時無話可説,只能看着紫蘇滿臉興味盎然的笑意,哭笑不得。。

“臣妾惶恐,太后娘娘!”最後,倩容沒好氣地回了一句“誠惶誠恐”的話,也讓紫蘇大笑出聲,她自己也好笑不已,好一會兒,兩人才止住笑聲,殿外伺候的宮人面面相覷,葉原秋沉聲斥責之後,才恢復平靜之,在殿外垂手而立。。

“大嫂是不是看到三司言官的風頭太過,有些擔心啊?”笑過了,紫蘇便不再做戲,直言詢問,畢竟永寧王府是她最可靠的後援,有些事還是要解釋清楚的。。

“殿下遠在北疆,臣妾不敢讓糧資落於他人之手,景瀚總比外人可靠些。”倩容也是無奈,紫蘇之前就説過,希望永寧王府韜光養晦,避免捲入朝中的爭鬥,現在她的所為無疑是將永寧王府的安危壓在了齊朗身上,因此,她才擔心紫蘇是否會不悦。。

“大嫂費心了。”紫蘇安了一句“其實大嫂無需太過憂心,我也不會將兄長的命脈於他人之手的!之所以不壓制三司的言論,不是因為我做不到,而是另有打算,大嫂可以安心。”。

“可是,三司諫官的説法也的確有理…”。

“有什麼理?”倩容的話被紫蘇冷冷地打斷“想宮嗎?陛下剛滿十齡就要哀家歸政嗎?難道是想借皇帝年少胡作非為嗎?”。三個反問讓倩容目瞪口呆,心道“怎麼扯上歸政與否了?”。其實,仔細研究一下就可以發現,齊朗雖然是以議政大臣的身份協管吏部與兵部,可是,那道旨意加蓋的是國璽與皇太后印,而非國璽與御印,按元寧的制度,這表明,齊朗的職權並非由議政大臣而來,而是由內閣成員而來,因為無論是否由后妃攝政,能夠任免朝臣的只有皇帝。。從章德皇后攝政開始,元寧后妃垂簾攝政,政出內閣,議政廳並不是真正的決策機構,內閣由顧命大臣組成,而議政大臣一般都是先帝顧命之臣,所有也就沒有什麼人會在意這一點,紫蘇也一直無意強調內閣與議政廳的區別,可是,兩者無疑是有區別,最顯著的就是,內閣成員的職權絕對談不上輪換,只有在皇親親政,撤內閣,政歸議政廳之後,才會調整議政大臣的職權,所以,紫蘇如此説並沒有錯,只是,很明顯,她有意擴大事態。。見倩容萬分不解,紫蘇也無意進一步解釋,只是端起手邊的茶,優雅地飲下,也示意倩容用茶。。倩容端起茶,又放下,皺着眉開口“太后娘娘,朝廷的事我不是很懂,不過,按照慣例,吏部、户部、與兵部之中,必然有皇帝親自掌管的一部,既然您考慮皇后的人選了,那麼,若是皇帝親政,您考慮過陛下掌管哪一部嗎?”。紫蘇微微揚眉,搖了搖頭,回答“這是皇帝要考慮的事,我不可能連皇帝想掌管哪一部都替他決定好,等皇帝親政之後,自己決定吧!”。倩容低頭不語,表示明白了。。

“若是景瀚有了嫡長女,我想,皇帝會親自下旨賜婚的,不過,這樁婚事,大嫂先不要對外公佈,等最近的事情平息,再對外説吧!”紫蘇回到最初的話題,也就表示,這次見面快結束了。。倩容明白紫蘇是不想永寧王府授人以柄,恭敬地答應。。

“太后娘娘,南疆會繼續用兵嗎?”倩容道出自己最後也最想問的問題,紫蘇顯然也知道她的心意,笑了笑,很肯定地回“等和約送到到我面前,南疆的戰事就會平息了,我也不打算繼續用兵了。”紫蘇信任倩容不會對外亂説,因此實言相告。。

“所以,大哥不會在北疆待多久了!”這才是永寧王妃最想知道的答案。。s快畢業了,事務繁雜,更新不多,請見諒!。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