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或投降叛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江寒青堅持認為,京城中的最後一搏無論如何是必須進行的。為了長遠的打算,不能讓敵人輕易得手。他勸説家人道:“以後的局勢不可避免地將演變成為爭霸天下的大規模戰爭。
在這樣的戰爭中,幾千名家族武士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他們的作用只能存在於京城的家族問小規模武鬥中。
現在為了保存這樣一支在將來註定不會有太大作用的力量,卻在京城遭受全面的慘敗,江家會成為被天下人嘲笑唾棄的無膽匪類。
所以,就算是最終要全部犧牲掉這支力量,只要能夠為江家在京城的鬥爭中換來一個壯烈的名聲,也是在所不惜的。
我們平時建立這樣一支武士隊伍,不正是為了這種時刻能夠派上用場嗎?養兵千,用兵一時。到了該使用的時候,卻又捨不得犧牲,那還能幹什麼大事啊?”江寒青雖然貴為家族少主,可他的話還是引起了其他人的
烈反對。畢竟江家在京城的數千武士,大部分都是江家血脈相連的親人。
其中大部分人和家族首腦都有這樣那樣的親緣關係,甚至還有不少人在五、六代以前的祖先和江寒青一脈的袓上竟是直系至親呢!
有這樣千絲萬縷的親緣關係的情況下,江寒青居然豪言壯語説要犧牲掉他們,來博取一個看上去虛幻的結果,自然是引起其他人強烈的反彈。
一時間眾人對江寒青的冷嘲熱諷是層出不窮,如果不是因為他家族少主的身份,也許早就將他給趕出了家門。
面對家族內部的烈爭論,江浩羽在猶豫了兩三天之後,終於還是採納了主
的意見,開始安排將家族的眷屬撤離京城。他將老、弱、婦、幼每六個人編成一組,每組再分配兩個武士保衞,化裝成平民悄悄潛出永安府,向西域轉移。
十天之內,江家有將近四千多幾乎相當於全部數量的家眷,還有一千五百多幹的武士陸陸續輸撤離了京城,通過各種大小道路向西域潛逃。家族內部稱頌家督英明的聲音此起彼伏,而江寒青卻整
鐵青着臉悶悶不樂。
在他看來,在這麼緊要的關頭,反倒將一千五百多訓練有素的家族武士撤離京城,無疑相當於砍掉了自己的一隻手臂。他從內心裏十分反對父親的這種做法。
“還沒有與敵人展開正面鋒,就先自膽怯。這種主動撤退的做法,百弊無一利。與其這樣做,還不如干脆明明白白告訴王家的人,我們江家認輸了丨不跟你們鬥了!你就饒了我們一家的小命吧!”私下裏,憤懣不平的江寒青忍不住對林奉先這樣抱怨道。
林奉先又能有什麼辦法呢,只能是強自安江寒青道:“青哥…這個…反正形勢對我們不利。能夠保存-些勢力,從長遠來看也是好的啊!”他不説還好,一説之下江寒青反倒更加震怒。
“你懂什麼!我們難道就一定會輸給王家嗎?只要熬過這半年時間,天下形勢又將大變。
到時候等母親在西域的軍團緩過勁來,全天下咱們又會畏懼誰呢?唉!現在這樣將自己的兵力分散開來的做法,自古就是兵家大忌啊!戰還沒有開打,自己卻將接近一半的戰力給主動調離了戰場。瘋子!全是他媽的一羣瘋子!”盛怒之下的江寒青完全失去了平裏的風度氣質,忍不住就當着林奉先的面破口大罵起來,可是再怎麼憤怒,江寒青也沒有能力改變事貿分毫,畢竟他還不是江家的家督,真正當家作主的還是他的老爺子。於是江寒青繼續憤怒,而江浩羽則繼續安排手下撤離京城。這一切一直持續到了太平貞治六年七月二十八曰。這一天清早,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通過八百里加急快遞傳到了京城永安府。
五天前,北雁自統區的女郡王玉冰心率領十萬騎出現在了距離京城東北面八百里的地方,並且正趙續向京城
進。按照帝國的法令,沒有皇帝的聖旨,在京城一千里範圍內絕對不允許任何一支人數在一千人以上的軍隊擅自調動。
而現在玉冰心的十萬鐵騎居然出現在距京城僅僅八百里的地方,其意義自然是不言而喻。在這就算是普通老百姓都能夠到一絲緊張氣氛的非常時代,突然傳來這樣一個爆炸
的消息。
頃刻間,永安府內就像一個火藥桶一樣被徹底炸了開來。已經對帝國江河下的現狀有所察覺的民眾們。
突然驚恐地發現原來形勢比他們想像的還有惡劣許多,大夏帝國這輛破車不知什麼時候已經順着陡峭的山路衝到了萬丈深淵的邊上,怎麼也剎不住車了。
在這紛紛擾擾之中,京城的大街小巷裏男女老少都在議論著玉冰心叛亂的事情,而江、李、王三家更是亂成了一鍋粥,他們誰都沒有想到玉冰心居然會如此膽大,公然敢進軍京城永安府。
她是自作主張,還是有鄒家在背後做指使?所有的勢力都在互相打探消息,希望能夠對事情有一個清晰全面的認識。
而他們所收集的資訊也千奇百怪,有的消息説玉冰心的北雁騎兵沿途打垮了碰到的所有地方部隊,也有消息指各地的地方部隊本沒有抵抗就全部投降了玉冰心,還有的消息竟然説有地方部隊已經加入玉冰心的叛軍中,主動擔任前鋒撲向京城而來。
所有的消息雖然千差萬別,卻還是有那麼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所有人都認為玉冰心確實叛變了!而在舉城混亂之中,處於漩渦中心的鄒家卻表現得是出乎眾人意料之外的平靜。
鄒家的大院門緊緊關閉,看不見有任何人進出,但也看不出有全力戒備的樣子。只是到近中午的時分,才看到靖國公鄒嗣業的馬車在大隊武士的護衞下從院子裏馳出,最終在萬眾矚目中進入了皇宮。
顯然鄒嗣業此行是急忙去向皇帝老兒表忠心的,而更加確切的消息也在晌午過後傳到了京城。玉冰心的鋭騎兵從北雁自統區出發向西南進發,沿途兩千餘里居然沒有遇到任何抵抗。
大軍所到之處,各地腐敗無能的大小官員-個個各顯神通,或棄城而逃,或投降叛軍,更有甚者還主動為叛軍效命,替叛軍引路的、幫叛軍勸降其他官員的,可以説是無奇不有。
到了傍晚時分,鄒嗣業居然從皇宮中全身而退,而鄒嗣業回到家不到-個時辰,皇帝的聖旨就傅到了江、王、李三家,和其他的朝廷要員府上。
並且還派軍用貼出皇榜的形式將聖旨的內容通告全城。在聖旨中,皇帝宣稱靖國公鄒家是世代忠臣,玉冰心之生母雖是鄒家出身,出嫁之後卻已並非鄒家一員,其叛變行為與鄒家毫無干係。
皇帝要求京城的官員百姓停止對鄒家的非議,同時還聲稱再有妄議叛賊之事者一律就地正法。皇帝還安民眾説,朝廷已經派出特使向各地徵調援軍,並要求石嫣鷹和太子率領的南征軍迅速回師平叛。
可是已經大亂的人心哪裏是這麼容易就能夠平息下來的呢。當天夜裏從一更起,京城裏居然零零星星的出現了搶劫和盜竊的事件。
而事件發展到後來,居然演變成了亂民哄搶東西的亂象。繁華的永安府曾經是大夏王朝輝煌國運的生動寫照,如今在大廈將傾之際,卻又先於各地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混亂景象。
京城裏發生民眾騷亂的消息剛一傳入宮城之中,又驚又怒的皇帝就立刻命令軍大隊人馬出動鎮壓。於是
軍部隊就奉旨全城戒嚴,捕殺“夥同叛賊作亂之悍匪”一時間整個京城裏面,馬蹄聲、警鑼聲、追殺聲、慘叫聲此起彼伏。大街上不時會奔過幾個狂奔疾馳的
軍騎兵,而明火執仗的大隊士兵更是隨處可見。凡是在街上被士兵撞上的百姓,不問青紅皂白全都被當作亂民給當場格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