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驚雷十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紅的、綠的、藍的、白的、紫的,一道道閃電劃過天空,照亮在暴風中來回晃動的營帳。天上的雲很厚,厚到遮住了所有星星的光亮。四下裏暗得伸手不見五指,只有在每一道閃電落下的瞬間,天地間都會驟然亮一亮,待到霎那間的光芒散盡,一切又沉入墨一般的黑暗中,無邊無際。

“去,把格將軍請來{”右垂相伯顏從一堆戰報中抬起頭,大聲向外邊吩咐道。一道閃電恰巧在此刻把天空照亮,映得他的臉青黝黝的,宛如剛睡醒的惡鬼。

“是l”親衞答應一聲,小跑着去召喚下萬户格。蒙古人名字少,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幾個。但侍衞們絕對不會錯伯顏希望見的是哪個格。那個薛糧格部的小子最近在伯顏面前炙手可熱,風頭己經把諾等世襲的武將都壓過了。

又在陳吊眼手中災了跟頭,這是昨天送李治亭等人走後,伯顏收到的最新消息。也是他召喚格的原因,如今,一場針對南方的佈置己經展開,伯顏不願意兩淮再出現其他變數。

片刻後,滿身是水的格出現在軍帳裏。外邊的雨很大,他的蓑衣本擋不住這麼大的雨水,百十步的距離,布袍子己經濕得貼在了身上。這下更顯得他身材勻稱,一條條有稜有角的肌塊從衣衫下透出來,幾乎漲破洗得發白的徵袍。

“去,給格將軍取一套新綢袍子來!”伯顏推開身邊的公文,大笑着站了起來。眼前青年將軍就如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雖然外表陋,在行家眼裏卻處處透着與眾不同的光。每當看到他,伯顏就想起自己少年時與忽必烈初次相逢的時候。那時候自己亦是如此樸,如此不拘小節。是忽必烈慧眼挖掘出自己,從此君臣二人在這世界上書寫了一段傳奇故的澤實事格身上,唯一和自己不同的就是血統。自己出身於高貴的巴鄰氏,而格出身於一個草原與雪域相處的小部落。

“不知大帥喚末將前來,有何吩咐?”在侍衞的幫助下掉了蓑衣,格衝着躬身施禮,然後低聲問道。

“諾又輸給陳吊眼了,損兵三千。再這樣下去,本帥給他的五萬人馬就丟盡了!”伯顏笑着,遞過幾份機密戰報“如今,兩淮大亂,我想看看你有沒有什麼好辦法?”格愣了愣,接過戰報,在燈下一份份翻看起來。水滴順着他的袍子角下,一會兒就把地毯潤濕了一大片。伯顏的侍衞很不滿,走上前想請格先換了袍子再看戰報,卻被伯顏用手勢攔住了。一個好統帥要的就是這份對戰爭的痴,舒適的地毯與華貴的徵袍影響不了戰爭走向,而主帥在戰局投入程度,卻直接關係到戰爭的勝負。

一字不落地翻了兩遍,格放下了戰報,快步走到伯顏的帥案後。那裏掛着一份新繪好的羊皮地圖,地圖上,敵我雙方位置、攻擊遷回的路線和方向,標識得清清楚楚。在淮南東路靠近六合附近,接連打了幾個紅叉,其中有兩個力透紙背,顯然是伯顏帶着怒火打上去的格以大拇指和食指為尺,在幾個紅叉之間量了量,又估算了一下陳吊眼部與諾所部人馬之間的距離,沉片刻後,搖着頭髮出幾聲苦笑。

“來,先換了戰袍,彆着了涼。你可是咱們蒙古軍中唯一還穿布袍的將軍了!”伯顏亦搖了搖頭,不問格對策,而是將話題扯到了他處。

“謝垂相賜袍!”格施禮,接過承相親衞遞過來的綢袍。地道的蘇綢貼在皮膚上有一種非常細膩的覺,很舒服。隨着帳外吹進來的風,衣角前後飄擺,居然把一個沙場武將襯托得身上生出了幾份儒雅氣。

“這,這可比我那棉袍子涼快多了,也乾多了!”格用大手摸着自己的袖口説道。

他族裏窮,人又清廉,數年來征戰所得大部分送回了部落,所以手頭一直沒什麼積蓄,無錢享受南方漢人的奢侈品。這倒讓他在諸多豪門出身的將領中顯得與眾不同,少了幾分浮華,多了幾分沉穩。

“綢緞這東西,在咱們草原上穿,又滑又涼,絕對沒棉和來得實在。在大江兩岸,卻是最適合不過,乾透氣l不同的東西,就要用在不同的地方。用人麼,也要量其才,取其長而避其短!”伯顏笑呵呵地説道,如不是滿帳篷的兵戈之氣襯托着,光看神情,真的像一個老人跟自己的子侄輩在嘮家常。

+承相説的極是,格受教了!”下萬户格無端紅着臉,汕汕地答。數前他曾獻計,勸伯顏以重兵先擊潰陳吊眼以穩定後方。伯顏採納了他的計策,卻不肯讓他領軍,而是讓上萬户諾帶兵前往。這讓格覺得很不公平,私下裏也沒少抱怨伯顏處事不公。聽今天伯顏關於“絲綢使用地點的”的評論,格知道,自己那些牢騷話己經被人添油加醋報告給垂相大人了。

正在忐忑不安間,又聽見伯顏笑着問道:“若是我派你去替代諾,你能快速剿滅陳吊眼麼?”聽了這話,格的心猛地一跳。本能地想大聲説一句“末將願往!”可話到了嘴邊,又被理智強壓了回肚子。伯顏為什麼不派自己而派諾領軍,其中原因格也很清楚。統領五個萬人隊,需要主將有足夠的人望,否則無法讓大軍步調一致。而人望方面,正是他自己所欠缺的。以他低微的出身和官職,絕對指揮不了塔賴等血統高貴的老將,不好,沒等跟陳吊眼手,自己人內部己經亂成了一鍋粥o“如果現在我派你把諾換回來,你能保證我的後路不出閃失麼?”伯顏見格半晌不説話,知道他己經明白了自己當初的用心,換了個方式問道。

“垂相恕末將無能!”格紅着臉,後退了半步,説道。

“唉!當初雖然你一再提醒,本帥還是小看了陳吊眼!”伯顏長嘆了一聲,説道。內心深處,他現在也很後悔當初派諾領軍前往的決定。如不是這個不知深淺的傢伙被陳吊眼耍得團團轉,自己擺在江畔的兩路大軍也不至於處境如此it尬。

但現在的蒙古軍不是當年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軍,那時候整個蒙古族是在高速擴張時代,兵越打越多,地盤越打越大,無論你出身哪一個部落,只要善戰,就可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而現在,蒙古族的積蓄了幾百年的力量己經用到了極限,東西方的大汗們己經斷絕了聯繫。隨着擴張的速度放慢,一些部族內部的0疾也跟着顯現出來。管理一個國家與管理一個部落不同,其人才選拔不應該依照血統而應該依照才幹。大元朝卻恰恰做不到這一點,在這個快速崛起的國家中,幾乎保留着部落的所有陋習。

作為大元右垂相,伯顏深知大元朝現在人才益凋零的狀況和用人過分注重血統不無關係。朝廷沒有宋朝那樣規模宏大的科舉制度,立國以來時斷時續的幾次科舉,都是針對蒙古貴胃子弟的。作為培養軍官的怯薛制度,也是豪門大族的專利。像格這樣小族出身的人無緣涉身期間,自然也無法快速被人賞識提拔起來。

但伯顏對這種惡習本無能為力,説實話,除了忽必烈汗之外,其任何人都無法違背傳統,否則必然被習慣的力量碾得粉身碎骨。所以,在明知道格比諾更適合領兵戰陳吊眼的情況下,他只能向傳統妥協。

“並非垂相之過,陳賊有各而來,我軍倉促應戰。開始難免處處被動,只要耐住子與其周旋,時間久了,陳賊未必討得到好去!”格見主帥嘆氣,趕緊出言勸解。

“你且説説,我軍要如何才能勝得了陳賊?”伯顏搖搖頭,把所有不相干的憂慮趕出腦海,帶着幾分鼓勵的表情問道。

“垂相且看陳賊的行軍路線,幾乎是一道鋸齒,總是不肯離開江畔太遠,總是不時的要回到岸邊!”格本不是小肚雞腸之人,受到伯顏點撥,又見垂相如此賞識自己,心中的些許怨氣早己煙消雲散,指着帳壁上的羊皮地圖,大聲説道。

“據諾所言,陳吊眼每次到江邊,都將大批挾裹的百姓送往江南!”伯顏沒看明白格的意思,按戰報解釋道。

“恐怕來往都不是空船。戰報上説,陳吊眼軍中手雷,小炮,還有稀奇古怪的東西甚多。他與我軍比拼速度,顯然無法帶那麼多m重在身邊!”格搖搖頭,説道。

“所以他每戰之後必然到江畔兜***,實際上是進行補給!”伯顏的眼神刷地一亮,驚叫道。

這是他一直沒注意到的問題,收到諾的戰報後,他一直懊惱破虜軍的攻擊犀利和行動迅捷,卻沒想到,維持如此強大的攻擊力需要什麼條件。隨着降將黎貴達等人的努力,火炮、手雷等新鮮產品對大元將士來説以及不是神秘之物。雖然這次南征兵馬沒帶太多火炮,但火器在戰場上的優勢和弱點,伯顏還是瞭然與的。

“所以,要打敗陳吊眼,首先不是追他,而是切斷他與南方的聯繫,着他向北走l”格重重地敲了下地圖,大聲道。

這是他目前想到的最佳方式,一旦陳吊眼與江南的聯繫被切斷,他的補給就會出問題。

沒有了補給,也就沒有了犀利的攻擊力。沒有了犀利的攻擊能力,陳部也就無法保持那麼高的移動速度。

“以諾將軍目前的追擊方式,永遠也追陳吊眼不上。末將聽人説,文賊把耽羅島上的馬匹,大部分給了陳吊眼,那都是三、四歲口的良駒…”順着最初的思路,格的分析越來越貼近事實。江南的濕天氣不適合養馬,所以破虜軍的騎兵很少。但陳吊眼部這次跨江北進,帶的居然全是騎兵。破裂軍的戰馬要麼是與乃彥易而得,要麼是從耽羅島大元的牧場打劫而來。無論是哪個來源,馬匹質量都高於諾所帶的騎兵。伯顏這次集結大軍過於倉促,很多蒙古武士的戰馬都是自備的,家養的戰馬當然跑不過耽羅島上那些千挑萬選出來的良駒,所以從身後追,累死諾也追陳吊眼不上。

“有道理,可諾現在兵馬大損,士氣低落,怎樣才能擋住陳吊眼,不讓他靠近江岸?”伯顏搏着鬍鬚問道,目光裏除了讚賞,還有對後生晚輩的成才的期待。

“依末將之見,兩淮那麼多新附軍,見了陳吊眼的旗號就躲,實在太過分。野戰攔不住陳吊眼,但他們駐堡壘而守,等待援軍還做得到吧。要他們盤查路人,別讓人給江南帶信總做得到。如果這點力都不肯出,恐怕這些人的心思早已經不屬於大元了!”格的語調一轉,陰陰地説道。

蒙古軍人多,如果再挾裹上足夠數量的新附軍做傀儡,打造一道封鎖線並不難。關鍵是讓那些新附軍找不到消極避戰的藉口。處理這種事情,任何蒙古將領都很在行,不過是一個“殺”字。不力戰者殺,臨陣逃者族誅。伯顏所部都是蒙古族將領,對於新附軍和兩淮百姓,他不會心存一絲憐憫。

“甚好,你去以本帥的口氣寫封信。把詳細戰法都告訴諾,告訴他,如果他依然攔不住陳吊眼,就不必領兵了!”伯顏拍打着格的肩膀,説道:“本帥今天才發現,沒讓你去追陳吊眼是多麼正確的一個選擇。本帥老了,這場仗還不知道要打多久,將來,還要多憑你們這些年青人!”話説到這個份上,格若再不明白伯顏的栽培之心,就等同與白痴了。他動地再次向伯顏施禮,拜謝垂相大人的知遇之恩。剛剛跪下去,卻被伯顏一把拉了起來。

“不必謝,本帥為國,而非為私也。我會保你為上萬户的摺子己經送到了大都,監國太子很快就會批覆。你將來好自為之!”伯顏笑着説道,隨即,把幾分南邊送來的情報到了格手邊。

“這是南方細作發來的情報,還有一些緊急軍情,你先看看,然後仔細給本帥一個説法!”格鄭重地接過了情報,以他一個下萬户的身份,在參與局部軍事決策之外,還能參與對整個戰局分析,這是一個他做夢都不敢想的殊榮。垂相伯顏的培養之心清清楚楚,這份厚愛讓他動之餘,更覺得肩頭責任重大。

的所有表情,伯顏都看在眼裏。憑一人之力,難以改變整個蒙古族傳統的選才方式。但憑一人之力為國家培養一些棟樑,伯顏覺得自己還能做到。與南方漢人之間的戰爭也許是一個長期的僵持,漢人的韌強,人數龐大,其中像李治亭這樣的打着儒學名義謀一己之私的偽道學和張宗演這類裝神鬼以求富貴的教主、神固然不少,但像文天祥、李庭芝這樣的民族脊樑更多。這一代的爭鬥結束後,還要看下一代,戰爭未必全部在疆場上,一個民族的懷、抱負、對世界的認知和治國之道等,都是競爭的手段之一。蒙古人和漢人之間必然有一方被另一方擊垮,哪怕是戰爭延續幾百年。

“達大帥己經無法救,垂相打算如何應對江南戰局?”過了一個多時辰,格才將面前的情報看完,想了一會兒,皺着眉頭道。

“若你領兵,如何?”伯顏不答,反問。能一眼看出達無可救便放其為棄子而不顧,格的冷靜和鎮定比起其他叫囂着三之內殺到樂安城下的其他將領,己經很是難得。但伯顏更期待格能給自己一份詳細的答卷,能站在大局角度快速擊垮殘宋的答案。大元己經消耗不起了,臨南征時找盧世榮催糧,伯顏在盧世榮的賬本上清晰地看到帝國的窟窿有多大。阿合馬靠掠奪民間財物支持國庫,盧世榮比他高明一些,靠處處增設關卡,把官道和路橋變成收錢站斂財。這樣下去,民間早晚會承受不起,大元早晚會像歷代王朝那樣毀於活不下去的暴民手中。

“如果達將軍己經不可救,整個江南戰局就得重新考慮。當年我軍把殘宋打得如何,破虜軍最近戰績如何,都己經是過去。這盤棋,咱們需要重新來過!”格指點着己經成為破虜軍囊中之物的兩江南部,神采飛揚地説道。

第一次統籌全局,雖然是紙上談兵,依然讓他覺到豪氣滿懷。彷彿自己就是天生就該統帥千軍萬馬,戰事越大,越是遊刃有餘。

“破虜軍半年之內連取兩浙、兩江,來勢洶洶。但其五年之內以一城之內擴張到四十餘州,恐怕深後麻煩不少。我大元剛擊潰乃顏,草原上麻煩亦是多多。雙方這次盡全力一戰,恐怕所憑藉的不是誰戰鬥力最強,而是誰的疏漏更多了。垂相剛才給我的情報中,着重提了兩個人,不知道二人的任務,垂相能否告知末將?”格越説,思路越清晰,有條一戰而定江南的策略,己經在其腦海裏慢慢形成。

“那兩個人,作用不大,為本帥製造一個機會而己!”伯顏欣賞地笑了笑,把自己給李治亭和張宗演的命令復了一遍。

“恐怕,那就是決戰之契機了!”格冷笑着説道。

文天祥不是岳飛,岳飛只有一鎮之兵,而文天祥有統領天下兵馬的大權。但伯顏取勝的寄託也不在李治亭等人身上,他們只是需要提供一個讓殘宋陷入短暫混亂的機會。

在兩國傾力對決的關鍵時刻,一個機會己經足夠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