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十王宅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四百零九章十王宅(3)十王宅中,沒有一個活人或者活物,只發現了178具冰冷的屍體,而從大理寺有關屬員和京兆府衙門仵作及軍有關人員的驗屍情況來看,這些人的死亡時間已經超過了10個小時。

假傳聖旨犯案的38名神龍衞賊人,李輔國以下皇帝昔東宮臣屬140人,悉數被害,無一例外,全部都是中毒身亡。

也就是説,這批人早在昨晚間就已經死亡。而從那時起,顯赫一時的十王宅就變成了一座死宅。而隱藏在黑夜之中的殺戮,無形中籠罩在十王宅的上空。

滿朝文武震動驚駭!

當真是駭人聽聞的大血案!

犯案的神龍衞,皇帝昔的臣屬,十王宅,興慶宮,178具死屍和一百多匹駿馬的屍身,滿湖的鮮血盪漾,這一幕幕的慘狀和關鍵詞串聯起來,幾乎讓在場所有人都下意識地倒了一口涼氣,覺到了無與倫比的寒冷!

自李唐開國以來,百年以降,從未發生過如此驚世駭俗的大血案!

即便是孔晟,也心神震動!

眼前的一幕,超乎了他的想象和預期。而皇帝的震驚就更加不用提了,皇帝在軍和神龍衞的護衞下進入十王宅,直奔後園,他只往滿是馬匹屍體的湖面上掃了一眼,臉就變得煞白無比。

眼看着李輔國臃腫的屍身被兩名神複雜的軍士卒抬出十王宅,與地面上排滿了的諸多皇帝昔年舊屬的屍身一起擺在地上,皇帝的嘴角慢慢劇烈地哆嗦起來。

起先是震撼,震驚,旋即是震怒,暴怒!

犯案的神龍衞,興慶宮太上皇的駿馬,十王宅中的故人,這幕後黑手的目標哪裏是孔晟或者其他什麼人,簡直就是針對他這個皇帝來的!

李輔國再失勢,那也是內侍省掛名的名譽省監,也是皇帝曾經的心腹,當年的老部下,更有國公的封爵。而李輔國以下的這些太監宮女們都已經退出內宮爭鬥、遠離權力中心、垂垂老矣,他們與世無爭,為何引來了如此突兀的殺身之禍?

這個人到底是誰?他能調動神龍衞,心狠手辣,又具備在長安城攪動風雨的能力…如果李輔國這些人有一個活口,或許很快就能尋究底查出真相,但李輔國等人統統變成冰冷的死屍,線索其實又斷了。

而很顯然,對方這是提前下手殺人滅口了。

皇帝陰沉的目光漸漸投向皇太子李豫的身上,到了這個時候,儘管他不認為自己的長子能幹出這種卑鄙無恥的事來,但事實擺在眼前——能具備如此能量者,皇帝算一個,孔晟算一個,皇太子李豫算一個,其他人都難。

但孔晟不可能將自己推進風口尖上去,皇帝也知道不是自己,那麼就只有李豫存在嫌疑了。

其實此刻對李豫產生懷疑的豈止是皇帝一人,包括很多朝臣在內,都暗暗用狐疑震驚的目光緊盯着李豫。李豫嘴角一,心裏憤怒至極又鬱悶之極。

他無法分辨,也懶得解釋。沒有做過的事情,無論怎麼都賴不到他的身上。只是一連串的事情發生,一環扣一環的陰謀圈套,都將所有人關注的目光轉移到他的身上。

這至少會影響他的清譽名聲,對他後執掌皇權不利,容易成為儲君的污點。

李豫懷疑是孔晟所為。

在李豫心裏,只有孔晟有這個陰謀手段,也具備掌控全城局面的能力。而最終的禍水在無形中被引向東宮,在李豫看來,這也加劇了孔晟的嫌疑。

李豫與孔晟冷冷對望着,目光平靜卻擦出不少火花來。

孔晟知道太子在猜疑些什麼,但孔晟心底無私卻也不怕。

咳咳咳!

皇帝陰沉的咳嗽聲在寂靜無聲的當場顯得頗為刺耳。

皇帝緩緩走向了自己的鑾駕,但沒走兩步,他就猛然轉身環視眾人,神無比的冷厲憤怒:“十王宅是朕昔的藩邸,朕今之行宮別院。而李輔國等人,又是朕昔年東宮故人,是朕命李輔國安置此處隱居,與一干故人頤養天年。他們與世無爭,卻不料惹來殺身之禍!”

“為什麼?!豈有此理!”

“太上皇御用駿馬,被這些賊人假傳聖旨盜走,如今又被殺在十王宅之內。”

“178人神秘慘死十王宅,堪稱為自大唐開國以來的第一慘案!無論是朕,還是爾等,都明白,有人在幕後控主使了這一切,犯下了驚天動地的罪行!這是對朕、對大唐社稷、對朝廷肆無忌憚的挑釁!既然如此,朕就親自督查,不查明真相、不將幕後元兇繩之於法,朕誓不罷休——孔晟!”皇帝爆喝一聲。

孔晟快走兩步,躬身下去:“臣在!”

“朕將此案全權予神龍衞和軍具體查辦,大理寺、刑部、京兆府全力配合。朕親自署理,每一步案情,朕都要親自過問,朕給你一個月的時間,你要限期破案,把幕後主兇給朕揪出來!”

“持朕金牌,無論涉及到誰,膽敢抗拒查案,汝都可以先斬後奏!”

“你們給朕記住,只要讓朕查出來,一定將此賊碎屍萬段,九族連坐,一正綱紀!”皇帝的聲音清冷低沉,殺氣騰騰。

孔晟朗聲應諾。

皇帝憤憤而去,在場羣臣也悻悻而走,皇太子李豫回頭瞥了戒備森嚴的十王宅一眼,然後悄然退走。

這個時候,誰敢多説一句話。哪怕是一句無心之言,都容易將自己陷於泥潭之中!面對如此血案,唯有保持沉默,避免發表意見,這才是最大的自保之道。

十王宅血案沖天!

但因為皇帝的嚴命,孔晟命人封鎖住了消息,沒有擴散到民間去。否則,這絕對會引發長安城坊間的一場地動山搖。

漸漸恢復了往繁盛的長安城中,暗湧動,似乎醖釀着一場鉅變。有些的商賈百姓也意識到了一些細微的跡象:比如這兩軍一反常態開始加大巡城力度,而京兆府萬年縣長安縣的衙役捕快出現在市井坊間巡查的頻率是過去的幾十倍,更重要的是,身着錦衣手持制式陌刀的神龍衞時時從城中縱馬馳過,而原先連於歌舞樂坊尋歡作樂的權貴子弟們的身影漸漸消失。

很多長安權貴府門緊閉,閉門謝客。原先經常被權貴們包場的曲江池芙蓉園,最近也人跡冷落無人問津。

即便是經常出現在長慶樓上的太上皇李隆基,這兩也不見了蹤影。李隆基似乎意識到事情的各種不妥,他乾脆留在興慶宮不出,****與玉真公主等人酒宴歌舞,免得再次出行惹出事端來。

東宮那邊自十王宅慘案爆發之後就緊鎖宮門,嚴閒雜人等外出,這兩李豫甚至都沒有上朝,稱病不出。

十王宅和安國寺被軍派兵封鎖,沒有孔晟的命令,任何人不允許出入這兩個地方。之所以連安國寺一起封鎖,主要是孔晟考慮到十王宅與安國寺緊緊相鄰,只有一牆之隔,他就不相信,十王宅中如此鉅變,安國寺的僧人就沒有一點察覺。

但安國寺是御用寺廟,不到萬不得已,孔晟不想驚動安國寺的僧人。

儘管軍、神龍衞和京兆府大理寺這些衙門的人把整個長安城都翻了一個底朝天,對各種嫌疑人等和各種查案細節進行明察暗訪,但實際上,孔晟深知這樣本很難查出什麼實質的結果來。

要想揪出幕後元兇,還是要從深宮內和權力的高層漩渦內下手。

此人究竟是誰?孔晟這兩一直在苦思冥想,大為頭疼。擺在明面上的最大嫌疑人是皇太子李豫,但孔晟卻覺得有些離譜。

李豫為什麼要這麼做?針對太上皇李隆基不可能,如果是針對自己的話,那李豫就完全沒必要搞出這麼大的風波來——誅殺皇帝昔的東宮舊人,這所承擔的政治風險太大了,得不償失。

更重要的是,孔晟認為李豫在長安雖然手眼通天,但還沒有滲透進自己的神龍衞來。調動神龍衞犯案,無非是給孔晟身上潑髒水。但對於李豫來説,要給孔晟身上潑髒水,從神龍衞下手是最低級、最明顯、最容易將自己牽連進去的手段,李豫沒有這麼下作、無恥和弱智。

那就剩下一個皇帝了。

但皇帝似乎更沒理由這麼做了。

孔晟越想越是頭疼,這幾乎亂成了一鍋粥,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難以理出一個頭緒來。

但這事必須要出一個結果來,否則孔晟無法向皇帝代,更無法向朝野代。這堪稱是孔晟入仕以來所面臨的最大的一個謎題,其棘手程度,遠遠比當時他在河南平叛所面臨的壓力要大得多。

神龍衞上下已經自查了好幾遍。很明顯,這犯案的38名神龍衞是通過正當渠道混進神龍衞來的“細”這讓孔晟意識到,神龍衞的招納絕對不能輕易放開,今後必須要加強審核把關。為此,孔晟專門召集神龍衞官衙和武將體系所有人員集會,發佈了神龍衞招納審查令,同時設立擔保責任追究制度。

神龍衞進人,各級層層把關,必須要有擔保人。哪一個人出了問題,倒查擔保人,倒追擔保人責任。(未完待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