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大清洗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四百五十五章大清洗(1)孔晟救出了老皇帝和皇帝,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説,也算是粉碎了皇太子李豫的陰謀。對於李豫的事兒,關乎這層窗户紙,卻沒有人去捅破。當時在場的很多朝臣其實都心知肚明,只是既然皇帝不知,因為事關重大,就鬥沒有人敢妄言。

反正這是皇帝和皇太子父子之間、李唐皇室成員之間的那點破事兒,大家心照不宣,僅此而已。

當時魚朝恩率數十太監持刀逃出大明宮,卻被正在承天門外封的南霽雲抓了一個正着。

失敗之後,魚朝恩其實自知死路一條,但所謂垂死掙扎,他也不能坐以待斃。哪怕是隻有一線希望,也不想放棄。這是人保命的基本心理狀態。

然而,他能跑到哪裏去呢?出了宮,還有長安城,跑出了長安城,這全天下都是李唐的天下,只要在李唐帝國的疆域上,他一個太監,哪怕是亡命天涯都不可能。

抓到魚朝恩之後,南霽雲不敢擅專,沒有任何遲疑,連夜將魚朝恩等人扣押在神龍衞衙門大獄中,急報在宮中陪伴皇帝善後處置的孔晟。為了防止出現意外,南霽雲親自坐鎮大獄,看守魚朝恩這批閹賊。

宮中太監謀反,差點害了皇帝的命,迫皇帝退位,這對於皇帝來説,是一次深刻的教訓,同時也給李氏皇族敲響了警鐘。

但宮中不可能不需要太監來服務,完全將宮裏太監誅殺殆盡也不現實,除非皇帝事事都要親力親為。但只要是與魚朝恩等人有牽連的,統統一概誅殺。皇帝這回可是下了狠心了,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按説李亨本不是太心狠的人,但任何人任何事都有底線,觸碰了底線,誰都不能無動於衷。對於李亨來説,他的底線就是皇位和皇權不可侵犯。不要説魚朝恩一羣地位低賤的太監,就是宗室權貴,只要有人敢碰這紅線,那絕對會引起皇帝的雷霆反擊。

對於皇帝的憤怒報復,孔晟也有些無可奈何。

其實大多數太監都是犧牲品,真正帶頭的罪魁禍首還是魚朝恩幾個。只是孔晟也知道,如果不讓皇帝將這口惡氣給發出來,恐怕會殃及天下臣民。

這絕對是一口惡氣,誰在這個時候不長眼,撞到皇帝的槍口上,那絕對是自認倒黴啊。

內侍省暫代省監朱輝光列出了一個龐大的名單,只要是跟魚朝恩有些牽扯的,都名列其中。而神龍衞按照名單抓人,等皇帝處置——其實無非是兩條下場,要麼就地格殺,要麼逐出宮去放三千里,沒有第二條路好走。

一夜之間,大明宮內血雨腥風鬼哭狼嚎,數千深宮太監宮女有些都不明白是怎麼回事,還在睡夢之中,很多人就被抓進了神龍衞大牢,有些人甚至在亂哄哄的形勢中因為反抗而被當場杖斃。

當然,朱輝光難免會藉此排除異己,樹立自己的權威,培植自己的親信。

孔晟旁觀者清,對朱輝光的小動作他是一清二楚。只是孔晟裝作什麼都不知道,任由朱輝光處置。除掉一個魚朝恩,肯定會起來一個朱輝光,即便不是朱輝光也肯定有其他什麼人,這是必然的。

除非皇帝廢除太監製度,否則,太監專權禍亂內宮的隱患就始終存在。這毫無疑問。現在的朱輝光看起來似乎還沒問題,但誰知道後呢?掌握大權以後的朱輝光會不會像魚朝恩一樣權力**膨脹,都是不好説的事情。

但皇帝經此教訓,對身邊的太監權力必然要進行變革的限制和監控——除非皇帝不想自己的安全,否則——如果孔晟沒有猜錯的話,最近皇帝就要改革內宮制度,對內侍省的職責權限進行梳理、重新界定。

孔晟覺得,這倒也是一件好事,對於防止太監干政具有不可低估的巨大價值。如果是孔晟,就會將內侍省變成純粹的服務機構,剝離他的權力職責。內侍省就是內宮服務部門,只能賦予太監辦事的責任和職能,沒有必要賦予其過高的權力。

同時,引入非太監的宮廷護衞服務機構,不用新設,神龍衞就在其責。只是皇帝不可能讓非太監的男人員進入宮廷,宮內宮女嬪妃數以千計,男男女女混雜一起,漸情深,難免會出問題。皇帝不會讓自己的後宮存在第二個男人,這是必然的。

因此,孔晟樂見其成。而要加劇皇帝改革的決心和勇氣,實際上還缺乏一個必要的誘因——朱輝光背後的小動作或者就會起到刺皇帝的作用。

要知道,現在的皇帝過度,對於身邊太監的任何蠢蠢動和權力野望,都會倍警覺。有了魚朝恩的惡例在前,皇帝絕不會再養虎為患或者姑息養了吧?

凌晨。

皇帝受驚後小睡了一個時辰,就又醒來。寢宮之外,皇太子李豫、孔晟、李泌杜鴻漸這些核心大臣都沒有離開,就在殿外飲茶商議,等候皇帝召見。

殿外風和煦,夜幕沉沉。

雖然是凌晨時分,但氣温還是蠻高的。稀稀疏疏的星光灑落下來,孔晟幾個人面凝重,靜候在座。有的垂首不語,有的仰望宮殿美的飛檐,還有的默然望着寥廓的星空暗做思量。

宮中出了這麼大的事,被怒的皇帝,難免會因為魚朝恩的事情遷怒於朝臣,如此種種,朝中局勢顯然會有新一輪的洗牌。要在這樣的政治鬥爭中安然無恙,需要極高的政治智慧,還需要站隊正確。

殿中影影綽綽,朱輝光急匆匆出殿來,向李豫等抱拳拱手恭謹道:“太子殿下,各位王公大臣,陛下有旨,宣諸位進殿覲見!”在李豫等人面前,朱輝光保持着應有的甚至是刻意偽裝出來的恭謹。

李豫匆忙起身,率眾人進殿。

殿內升騰着明亮的燭光,皇帝披着薄薄的毯子,趺坐在金黃的軟塌上,神陰沉憔悴。一旁伺候着的幾個小太監誠惶誠恐,面帶恐懼。魚朝恩帶頭叛逆,宮裏一羣太監差點把李唐的天給翻了,暴怒的皇帝對於這些小太監來説,就是即將爆發的火山口。

而另外一方面,經此,皇帝身心受創,臉上更顯蒼老之

但這也觸發了皇帝內心深處的一絲暴戾。

實事求是地講,李亨本不是一個暴戾的皇帝,格偏陰柔。但再軟弱的人,到了關鍵時刻,也會暴走,何況是皇帝。

皇帝陰沉的目光在皇太子李豫的身上掃過,李豫心頭靈一聲,卻是裝作神如常。

皇帝是何等心智,他又不是傻子,只要他稍加平靜理智下來,先前李豫那些彎彎繞就會盡在他的判斷之中。只是他也不會去主動捅破這層窗户紙,而即便降罪,李豫也不會認罪。魚朝恩叛亂、老皇帝試圖復位的風波尚未平息,再平添一個儲君的煩惱,實在是沒有必要。

皇帝很快就將目光移開。

皇帝望向了孔晟,他之所以在睡前留下孔晟這些人,主要就是為了善後。而要抓好善後,孔晟當然是最主要的人選。

皇帝的聲音有些嘶啞,帶着隱隱的顫音:“孔晟,朕問你,那閹賊可曾抓到?偌大京城,數萬軍和神龍衞,若是再讓一個閹賊逃,朕唯你是問!”孔晟拜了下去,朗聲道:“回陛下,軍在承天門外已經將魚朝恩等36人抓獲,當前正扣押在神龍衞大獄之中。而宮中參與叛逆之人,共計658人,除宣政殿內被東宮衞率和軍就地斬殺者,其餘218人,悉數被抓,無一漏網。等候陛下處置!”這個時候,朱輝光在一旁突然補充了一句:“陛下,奴婢將所有內侍省與魚朝恩有勾結者,已經悉數拿下,等候陛下裁處!”自己説話被打斷,孔晟眉頭一皺,卻神不變,收回了本來還有的下文,靜候皇帝吩咐。他心裏很明白,這種關鍵時刻,正是朱輝光上位的良機,此人一定會竭盡全力表現,爭取皇帝的恩寵信任。

“你做的很好,朕沒有用錯人,希望朕也不會看錯人。”皇帝陰沉的話讓朱輝光聽了有些心裏只打怵。

他畢恭畢敬地退了下去,凝立在皇帝身後,垂首,不敢再半句話。剛才他的話行為,已經引起了皇帝的不滿。朱輝光自知機會難得,但同時也是容易引發皇帝猜忌,必須要掌握一個恰到好處的度。

朱輝光此時突然想起了定王李侗的話。李侗在事變之後匆忙來見了他一面,再三叮囑他要低調謙卑,務必不能在皇帝或者其他朝臣面前表出任何上躥下跳的痕跡。否則,他的一切努力,都要前功盡棄。

皇帝掃了朱輝光一眼,緩緩點頭,聲音冷酷憤怒:“孔晟,傳朕的口諭,魚朝恩等閹賊賊首凌遲處死,九族連坐。宮內從賊叛逆者,按律處以極刑梟首示眾。所有與叛賊有牽連者,一概逐出宮門,放三千里西南蠻夷之地。”(未完待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