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真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七百一十章真相?

孔晟沒有再提起骨雲被行刺的事兒,也不談緝拿兇手。而對於宋家父子,他只説其人潛逃,也不提追捕的事兒。沒有人敢問,哪怕是孔晟身邊的這些心腹之人,也不敢。

宋家自宋寧父子以下百餘口被羈押在府中。羅勇率神龍衞很快就將宋家查抄乾淨,當然查抄出大量的財富。宋寧執掌鹽漕這麼多年,這種肥的油的職權崗位,早就讓他和宋家積累下無法估量的家財萬貫。

孔晟扭頭望着楊奇和江寧郡守劉平山,以及新任的觀察使張曉,淡淡道:“楊使君,劉郡守,張大人,宋家父子貪墨鹽漕,罪在不赦,其人已經潛逃,對於宋家的這些內眷,先行羈押在大牢,然後將本案詳細行文呈報朝廷,由朝廷裁斷!”

“此外,查抄宋家所得之資財,悉數封存,命人立即押運進京,充為國庫。江南,不截留半文。宋家所有田產,全部重新登記造冊,由官衙重新授田於民。”

“張大人,江南鹽漕事關重大,不可一無人管理。宋寧父子潛逃,但鹽漕不可停。本王思之再三,還是由你署理鹽漕,兼任江南鹽漕轉運使之職。”眾人吃了一驚。江南鹽漕轉運使雖然品階不高,但卻是肥缺,孔晟將如此肥缺給了一個從京城來的監察御史張曉,很多人心裏都有些豔羨和嫉妒。

但此刻對於這些江南官僚來説,他們最擔心的是…宋寧父子犯案,孔晟已經果斷對宋家下了手,查辦江南鹽漕失大案,一旦深挖下去,他們這些素都從鹽漕中分一杯羹的人,結局都不堪設想。

這些人雖然在現場面不改心不跳,實際上心裏緊張到了一個極致,包括劉平山在內。

張曉躬身下去:“多謝郡王信任,下官將恪盡職守,不辱使命!請郡王放心!”孔晟點點頭:“當務之急是穩定鹽漕,江南鹽漕轉運長安,不能斷。張大人,請你費心了!”孔晟又轉頭望向了楊奇和劉平山等人:“楊使君,劉郡守,你們以為本王如此處置可否?”楊奇尷尬一笑,點點頭:“但憑郡王處置。”劉平山則是勉強笑了笑,躬身恭謹道:“下官自當從命!”這個時候,羅勇帶着神龍衞從宋府內抬出了一個大箱子。神龍衞將箱子放在宋家府門前的空地上,打開,顯出其內一摞摞的青黑賬冊來。

孔晟緩步上前,彎取過一本賬冊來,隨意翻了翻道:“這是宋寧貪墨鹽漕和結黨營私的賬本,這些年,宋寧無視朝廷律法森嚴,損公肥私,導致朝廷鹽漕大量失…這上面,清清楚楚記錄分明,每一筆、每一項出處和去處,都一目瞭然。”孔晟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在全場久久迴盪,在場江南官僚聽得心驚跳,很多都控制不住,臉變得蒼白起來。

宋寧肯定掌握了他們的一些把柄,他們早就心知肚明。但沒想到的是,宋寧竟然全部記錄成冊,還留下了賬本,如此一來,他們這些人沒有一個人能漏網,一旦孔晟將這些賬本作為證據公之於眾或者上報皇帝和朝廷,他們這些人必將死無葬身之地!

皇帝對於江南鹽漕無比重視。一旦查明有人貪墨瓜分江南鹽漕,他們的結局可想而知。

孔晟捏着賬本,神淡淡地環視眾人,沒有再説半句話。

楊奇心裏嘆息一聲,對於江南鹽漕,他和楊家也未必就一定乾乾淨淨,常在河邊走,焉能不濕鞋,他不知道孔晟會如此處置此事,若是公開和上報朝廷,江南官僚體系就要全軍覆沒。

現場一片死寂,只能聽見眾人急促的呼聲。所有人的目光都驚懼無比的落在孔晟的身上,但孔晟卻是倒背雙手,昂首向天,良久不發一言。

如何處置宋寧和鹽漕這個案子,孔晟其實早就拿定了主意。將這個案子辦到一個什麼程度,關乎着江南的穩定。一旦窗户紙被捅破,江南官場整體動盪,他在江南推進的土改新政要受到阻力。

更重要的是,宋寧記錄的賬冊中,大多數都關乎和指向了京城各路權貴。孔晟其實也大抵猜出了這箱證據到了京城之後的結局,皇帝固然要震怒,但未必就一定會按照證據和賬冊依圖索驥逐個問責。

而那樣做的結果,會讓京城權貴整體地站在孔晟的對裏面,包括一些不在太子李豫隊列中的京官,恐怕也會因此將孔晟視為生死大仇。

孔晟再三斟酌權衡,決定適可而止。

江南鹽漕過去的事兒,一概不予追究。將所有罪責推在宋寧父子身上。而將宋家查抄所得萬貫家財,送往京城充公,也算是消弭了皇帝的怒氣。至於更深層次的東西,適可而止吧。

“取火把來!”孔晟爆喝一聲。

羅勇神複雜,將手裏的火把遞給了孔晟。這箱子賬冊記錄了什麼,羅勇並不知道,但也猜出了幾分。就算是剛來江南上任的張曉,也心中明鏡兒一般。他們都在等待孔晟的決斷。

孔晟淡然笑着,環視眾人淡淡道:“諸位,江南鹽漕事關朝廷命脈,皇上和朝廷非常重視,宋寧盤踞江南貪墨鹽漕無法無天,證據確鑿,斷然沒有半點翻案的可能。不過,權衡斟酌,本王還是認為,此案莫要牽連太廣。”

“過去的既往不咎,希望張大人後執掌鹽漕,能秉公執法,還江南鹽漕一個清白。”孔晟説完,將手裏的火把隨意扔在箱子裏,一點就着,火光熊熊燃起,眾人先是呆了呆,旋即心內狂喜。

“諸位以為然否?!”孔晟朗聲而言,神威嚴。

包括楊奇在內,現場所有江南各級官員一起躬身拜伏下去,齊聲道:“郡王英明,下官等豈敢不從命!”孔晟笑了笑,揮揮手,“本王累了。楊使君,張大人,劉郡守,這宋氏鹽漕一案,就給你們三位審理,早行文呈報朝廷,聽候朝廷裁斷吧!”孔晟説完,從李彪手裏接過追風的馬繮繩,翻身上馬,馳馬而去。李彪率護軍緊隨其後。一行人馬蹄奔騰如雷,在夜中漸漸遠去。

楊奇望着孔晟的背影,又望望化為一團灰燼的賬冊,心頭微微有些慨。他心裏很清楚,孔晟此番網開一面,表明了他的態度,也是施恩於江南各級官員。但反過來説,誰又知道孔晟會不會留下相關證據,宋寧的這些賬冊誰又知道孔晟有沒有抄寫備份下來。

從今開始,江南這些官員都有把柄落在了孔晟的手裏,再也不敢抗拒孔晟的任何軍政命令。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自然都好,可一旦再出現宋寧這種背後蠢蠢動的人,孔晟會做出怎樣的事來,誰也無法保證。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