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君臣定計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剛剛回到朱僖的府邸,厲風他們立刻就被宮太監重新招回了皇宮就在朱棣寢宮外的院子內,朱棣換了一身紫
的武袍,揹着雙手站在台階上,呆呆的看着院中的幾顆大樹。僧道衍卻是早就來了,一本正經的站在了一顆大樹的下面,抬頭從樹枝的縫隙裏面看烏沉沉的天空。
最後一片黃葉從樹梢頭落了下來,朱棣突然開口説到:“你們來了?唔,這裏有幾份文章,你們好好的看看。”呂老太監從袖子裏面出了幾個卷軸,抬手扔了出來,那幾個卷軸穩穩的在空中
向了厲風等人,在距離他們還有兩丈許的時候突然分開,剛好每個人手裏落了一份下來。厲風先是看了看朱棣,這才打開了手中的那小紙卷。
“嘿,倒是字字珠璣,但是用來罵皇帝,這不是找死的行徑麼?
…
看看,這些名字,似乎我也聽説過,都是當今有名的文人啊,他們不怕全家砍頭麼?”厲風很是奇怪的看向了朱棣,朱僖他們也看完了手中的紙卷,臉一時都陰沉了下來。只有水元子嘻嘻哈哈舉着手中的紙卷説到:“這是罵誰呢?好像這人殺了那寫文章的人全家一樣,差點就痛哭
涕的叫天下人一起把這人殺了一樣。”朱棣滿臉的猙獰,沉聲説到:“這些文章,都是天下文人偷偷摸摸的罵朕地。好手筆啊,看他們的文章。倒也都是有才學的人,奈何一個個針對着朕來?莫非朕就真的不如朱允玟,能當一個好皇帝麼?厲風,按照那名錄上地名字。把他們都給朕抓起來殺了,就説他們誹謗朝政,該死,順便把他們的九族也給滅了,省得留下一些叛逆的
子。”不就是殺幾個人麼?大明朝的錦衣衞每天殺的人多了,厲風也沒有猶豫,直接應承了下來。
旁邊那僧道衍卻是輕聲的笑起來,手指一彈,一片地上的黃葉被柔力起,飄蕩進了他的手中。帶着一種極其憐惜的慈悲神采。僧道衍依舊用他那特有的陰柔嗓音説道:“陛下,這次殺這十五人。天下還有這麼多地讀書人,他們依舊會有不怕死的人跳出來罵陛下地。這樣一輪輪的殺過去,到底要殺多久才能殺乾淨啊?”朱棣眼神一亮,連忙追問:“那大師以為,該如何處置?”僧道衍瞥了一下手中的葉片,葉片突然的炸成了粉碎。
“出頭的椽子先爛,陛下不妨讓所有的對陛下心有滿的人都跳出來。然後麼,再做該做地事情。那些書生不是喜歡指責陛下麼?那陛下就乾脆下,讓他們彈劾朝政就是,那些文人士子,自然以為此乃晉升的東南捷徑,就讓他們跳出來吧,事後,就由得陛下怎麼處置他們了。”他的臉很古怪,似乎這些話
本就沒有任何分量一般。
“一次殺十幾個。會讓那些文生受到陛下的威嚴,只有一次殺他一百個,一千個。殺得天下士子都害怕了,他們才會老老實實的做陛下治下的順的。俠以武犯
,而文生們,一張嘴胡説八道,卻是把天下百姓的人心都給
糟蹋了,還不如讓他們安靜下來,大家都得一個清淨。”厲風退後了一步,和小貓,水元子站在了一起。張玉,廴能等幾個重臣也朝着厲風他們*了*,這種決策
的東西,張玉他們自知是沒有資格去
嘴地,他們打仗還行,動腦子可就不擅長了。至於厲風麼,他已經背上了一個殺人魔王的美名,不願意再扛上一個心黑如墨的黑鍋。
朱僖則是上前了一步,有點不解地看着僧道衍問到:“那大師以為,殺了這批士子之後,又該如何?就殺了他們,天下文生可是會害怕麼?”僧道衍搖頭,一本正經的説到:“天下的讀書人,最是無聊過,他們以為自己繼承了儒家的威武不能屈的大義神,所以,儘可能有一些讀書人會不怕死的,一個個跳出來繼續辱罵陛下的。這殺人麼,不過是現在的從權之策,總不能讓他們的這些逆反的文章
傳出去,讓天下百姓以為陛下是個暴君吧?先殺一批帶頭的文人,剩下的人,卻也就有了框框讓他們鑽了。”朱棣似乎聽出了什麼味道,連忙拱手到:“還請大師指點,這文人麼,天下少不得,卻也多不得。沒有這些文人,天下百姓如何治理?可是放任他們肆意的抨擊朝政,議論朕本人,卻也是會讓天下不穩啊。”僧道衍慢
的,滿臉笑容的説到:“這計策麼,就分三步,一殺,以立威;二,以收其心;三惑,以亂其志。三步之後,貧僧保證,大明朝的天下,再也沒有文人士子會議論朝政了。”朱棣等人都看着僧道衍,等着看他到底如何的一殺、二、三惑。僧道衍高深莫測的笑了笑,深深的眸子裏面閃過了一道藍光,輕聲説到:“所謂一殺,就是方才所計議的,先讓這些士子跳出來肆意的評論朝政,哪怕他們直接的攻擊陛下,也讓他們指責就是,三月之後,一舉而擒拿之,滿門抄斬之,殺雞給猴看,就可以換得一時的太平。”
“二籠麼,就從那些士子中挑選一些有才名的,卻又肯聽朝廷令諭的,讓他們整理有史以來的所有典籍,命名為《永樂大共,什麼經史子集,都由他們篩選收入。這可是可以名傳千古的好勾當,還怕這些書生聽話麼?整理前朝所有典籍的事情,沒有十幾年的功夫,可由不得他們能完成。”
“嘿,天下士子就都看着這大典的進度呢。這就是以聲名引誘之,不怕那些文人士子不入彀。只要他們聽了陛下地徵召,開始整編這典籍了,還有他們發文章抨擊陛下的時間麼?陛下還可以賞他們幾個小小的官兒。嘿!”院子裏面的人都出了會意地神
,這讀書人,除了真正的大聖大賢,有幾個渴望功名俸祿的?這整理前朝所有典籍,可是足以
芳百世的事情,怕沒有人不爭搶着來辦,這起碼就可以讓數百名最有名的文士老老實實的充當朱棣的看門狗,他們還有時間罵朱棣麼?加上幾個無關緊要的官職作為誘餌,怕他們乖乖的聽話啊。
“三惑麼,就是徹底的用功名富貴亂了天下士子地心。如今的士子。一個個飽讀經書,自以為才高八斗、學富五車。都是一羣不安分地,喜歡對着天下事情指手畫腳的傢伙。呵呵,他們不安分,那陛下就讓他們安分吧。這科舉之事,陛下乾脆徹底的改過來,什麼六藝之類的一律罷考,專門考按照陛下制定的規則所要求的文章。只要文章寫得好的,就授予他功名富貴。”
“陛下還可以規定試考地經書的範圍,如此一來,那些文人士子,就只能按照陛下的意思讀書了,他們會老老實實的看一些忠君報國的典籍,哪裏會看那些亂七八糟的玩意?等過得幾年,天下士子看到按照這樣的法門可以輕鬆的當官兒了,誰還去寒窗十年。讀那浩如煙海的經史子集啊?書讀得少了,自然腦袋裏面花心思也少了,害怕他們胡説八道麼?”厲風后心一片冷汗。他有點敬仰地看着僧道衍,心裏倒是對他有了些許的崇拜之情。這法子惡毒啊,先殺一批,嚇唬這些文人士子不敢亂説話;然後用現實的利益收買一批,再來一個工作量極大地美名千古的大工程消耗一部分士子英的
力;最後再用科舉制度瓦解士子們的抵抗心理,
得他們必須按照朝廷所劃分的方向走,十幾年後,天下文人士子都只會一心死讀書去考功名了,哪裏還有傑出的人才出來呢?
那時候考的可就不是你的才學、道德如何了,就是考的你的文章做得好好,是否合乎帝王的心意,輕輕的一刀,卻斬殺盡了天下士子的血氣,這一套三連招,果然是歹毒、犀利到了極點。恐怕天下士子都被閹割之後,還要朱棣的大恩大德呢。
張玉,廴能等人面喜
,朱元璋所在之時,文武傾軋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局面,如果
後的文官都是無能之輩的話,他們武將可都要出頭了。小貓一臉的不為所動,似乎他
本就沒有聽懂僧道衍的話,正和水元子在那裏擠眉
眼的做鬼臉呢。
朱僖鼓掌讚歎到:“大師果然是好計策,好計謀,如許計算,三五年之間,天下民心可就徹底的歸順了。省得…”剩下的話,朱僖看了朱棣一眼,不敢説下去了。他總不能説,現在天下百姓,對於朱棣的‘篡位’,很是心有不滿吧?
朱棣揹着手,閉着眼睛沉默了良久,這才突然睜眼問到:“如許一來,天下文人都成了一個模子裏面印出來的模樣,他們還能協助朕治理天下麼?而且,那編撰所有典籍的大事,耗費多少,卻是否值得呢?”僧道衍微笑着上前了三步,朝着朱棣施禮到:“陛下以為,現在天下的官員,卻不是同一個模子裏面倒出來的一樣麼?陛下,實際而言,他們治理天下的時候,可有用上經書的東西?讀書,不過是開他們的智化,後他們出任地方官,只要不是傻到了極點,他們能夠公正執法,這天下自然就得大治了。”
“至於編撰大典的事情,陛下,文治武功,您的武功天下僅有,莫非陛下不想留下一些…”朱棣猛的鼓掌三聲,滿臉笑容的説到:“道衍果然是知曉朕的心意,罷了,就依照此辦理吧。僖兒,明你就召集相關各要部官員,把這一套措施實行下去。厲風,你給朕盯緊了,
後三自之中,凡是敢出口指責朕纂位逆反之人,嘿。三月之後,朕抄了他們的家,滅了他們地門,看這些人還敢指責朕否?莫非。他們真的以為朕能治理好天下麼?朕就非要給他們看看。”頓了頓,朱棣有點遲疑的命倉到:“這文章之事,就説到這裏。但是朕心頭還有一件大事,不知道諸位卿家可否為朕分憂啊?”厲風他們連忙行禮,恭聲説到:“這乃是臣等本分,但憑陛下吩咐則是。”朱棣抬頭看了看天,説到:“諸位卿家以為,這應天府和燕京城比較起來,卻是哪一座城好?”厲風他們互相看了看,摸不清頭腦。朱棣問這話是什麼意思?莫非他嫌棄應天府不好,所以要把都城搬遷到燕京城麼?這可是大事啊。遷都,嘿,這可是不知道要耗費多少錢糧,牽動天下多少百姓的事情。雖然以前燕王府曾經在北平大動土木,修建了一些宮殿等等,但是如果要説把燕京城定為都城,燕京城地規模。還不夠吧?
朱僖緩緩的問到:“父皇的意思是?”朱棣快速的説到:“如今北疆不字,東北有女真遊牧部落騷擾,北方有蒙古殘黨時時侵擾。雖有居庸關守住了長城的緊要所在,但是長城已經破損不堪,很多地方,不足以抵擋瓦刺的南下。朕的意思就是,以燕京城為都城,改名為北平,取平定北方之意。以舉國之力,滅掉元蒙最後一點苗裔,讓我大明朝的江山萬世永固。”朱棣越説越興奮。在地上大步的走了起來,繞着院子走了幾圈,朱棣猛的停下,沉聲喝問到:“你等意下如何?”厲風不傻,他才不會在這種問題上嘴。如果他地意見是正確的,這是臣子地本分罷了,沒有任何功勞。如果他的意見
後被證明是錯誤的,那就是大大的一條罪名。畢竟你這一遷都,起碼就要牽連到數萬户百姓的遷徙,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厲風思忖到:“我不過是一武將,偶爾充當狗頭軍師的角
也就罷了,這朝廷上大的策略制定,可是我厲風應該多嘴地時候。”所以,厲風繼續很堅定的退後了一步,把自己高大的身材徹底的躲在了小貓的身後,細細的開始計數小貓背心處那一塊布料到底有多少
紗線的問題。僧道衍看到了厲風這一舉動,不由得朝着厲風
出了一個瞭然的笑容。
張玉則是大聲的叫嚷起來:“陛下,這燕京城麼,可是比應天府要好多了。燕京城做都城地話,要打仗出兵可都方便多了,哪裏象在應天府,如果從應天出兵,怕是路上就要花費一個月?耽誤了軍機,可不是小事情。”朱棣出了欣賞的微笑。
“張卿家能從軍務上來考慮這問題,果然是深得朕心。僖兒,你有什麼看法?”朱僖看向了朱棣,很乾脆的説到:“燕京城乃是父皇昔封地,百姓深
父皇恩寵,如以燕京城為都城,怕是要比應天府更適合一些。且兒臣竊以為,應天府風
繁華,京官在此,怕是不易收斂其心,説不得會受外物誘惑,做出些敗壞朝綱地事情來。燕京城處於北方較為荒僻之地,卻也
得京城官員清靜守心,好好的
持國事,這也是一大好處。”朱棣更是歡喜,他連連點頭説到:“僖兒最近的見識倒也有了長進,朕心大
,嘿,若是…嗯,嗯,罷了,道衍,你有何看法?”僧道衍神
動的説到:“遷都燕京,乃是有利天下的大事。一則,正如張玉將軍所説,可以鎮守北方,穩固天下。二則,則如大殿下所言,可以方便各部大臣處理天下事務,不易受外物動心。這乃是大好的事情,奈何…怕是…”朱棣微皺眉頭,問到:“奈何什麼?怕是什麼?”僧道衍看着朱棣,小心的説到:“奈何那一幫文臣,怕是祖宗家法不能胡亂變改…這應天府,乃是太祖皇帝定下的都城,若是要遷都,怕是那些文臣第一個就不肯答應。陛下初登大寶,怕是還不能對他們太過於嚴厲,短短時間內,嘿嘿,恐怕遷都一事,只能紙上談兵,無法真正的把都城遷過去罷?”‘碰’的一聲巨響,院子裏面的人都嚇了一跳,卻是朱棣聽得個祖宗家法這個詞,立刻面
猙獰的一掌拍碎了門口台階上的幾塊大條石。他雙目中兇光閃動,冷冰冰的説到:“又是祖宗家法,嘿,若不是祖宗家法,哪裏掄得到朱允玟三年前登基?朕哪裏需要費這麼多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