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八月辛酉,遣步帥陳奕率馬軍舟師巡邏江防。壬戌,邊報警急,詔諭呂文德等申嚴防遏。乙丑,太師、武康、寧江軍節度使、判大宗正事嗣榮王與芮進封福王,主榮王祀事。壬申,久雨,命在京三獄、赤縣、直司、籤廳擇官審決獄訟毋滯。

九月乙未,詔郡縣折收民田租,毋厚直取贏,違者論罪。癸卯,知邕州總統譚淵、李旺、周勝等繇特磨行大理界,率兵攻建水州,禽其知州阿孱以下三百餘人,獲馬二百餘,焚穀米、器甲、廬舍。師還論功,各轉官三資,軍校補轉有差。

冬十月庚申,復開州,賜四川策應司錢百萬勞軍。甲戌,大雷電。

十一月丙申,故左丞相吳潛追復光祿大夫。壬寅,賞知房州李鑑調遣路將夏喜、統領馮興等均州武陽壩戰功。十二月丙辰,呂文煥依舊帶行御器械,改知襄陽府兼京西安撫副使,丁卯,台臣言敍復元官觀文殿學士、提舉霄宮皮龍榮貪私傾險,嘗朋附丁大全,乞寢新命。詔予祠祿。

四年正月癸未,賜呂師夔紫章服、金帶。己丑,呂文德言知襄陽府兼京西安撫副使呂文煥、荊鄂都統制唐永堅蠟書報白河口、萬山、鹿門山北帥興築城堡,檄知郢州翟貴、兩淮都統張世傑申嚴備禦。癸巳,故守合州王堅賜廟額曰“報忠”癸卯,沔州駐紮、潼川安撫副使昝萬壽特升右武大夫、帶行左驍衞大將軍,賜金帶。己酉,印應雷改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庚戌,詔曰:“邇年近臣無謂引去以為高,勉留再三,弗近益遠,往往相尚,不知其非義也。亦由一二大臣嘗勇去以為眾望,相踵至今。孟子於齊王不遇,故去,是未嘗有君臣之情也,然猶三宿出晝,庶幾改之。儒者家法,無亦取此乎。朕於諸賢,允謂無負,其弗高尚,使人疑於負朕。”閏月庚午,賜夏貴金帶。

夏四月壬午,湯漢三辭免刑部侍郎、福建安撫使。庚寅,乾會節,帝御紫宸殿,羣臣稱賀。上曰:“謝方叔託名進香,擅進金器諸物,且以先帝手澤,每系之跋,率多包藏,至以先帝行事為己功,殊失大臣體,宜鐫一秩。”於是盧鉞等相繼論列方叔昨蜀、廣敗事,誤國殄民,今又違制擅進,削一秩罰輕。詔削四秩,奪觀文殿大學士、惠國公,罷宰臣恩數,仍追《寶奎錄》並系跋真本來上。丙申,右正言黃鏞言:“今守邊急務,非兵農合一不可。一曰屯田,二曰民兵。川蜀屯田為先,民兵次之,淮、襄民兵為先,屯田次之,此足食足兵良策也。”不報。丁酉,詔故修武郎姚濟死節,立廟,賜額曰“忠壯”五月辛酉,樞密都承旨高達再辭侍衞都虞候,乞歸田裏,命孫虎臣代之。壬申,賜陳文龍以下六百六十四人進士及第、出身。丙子,賈似道乞骸骨,不允。

六月辛巳,葉夢鼎再乞歸田裏,不允。詔罷浙西諸州公田莊官,募民自耕輸租,租減什三,毋私相易田,違制以盜賣官田論。

秋七月戊午,有星出氐宿,西北急入騎官星沒。己未,淑妃楊氏親屬楊幼節以下百三十四人推恩進秩。

八月壬寅,奉安《寧宗實錄》、《理宗實錄》、《御集》、《曆》、《會要》、《玉牒》、《經武要略》、《鹹淳曆》、《玉牒》,賈似道、葉夢鼎、馬廷鸞各補轉兩官,諸局官若吏推恩有差。

九月癸未,太白晝見。大元兵築白河城,始圍襄、樊。

冬十月戊寅朔,有食之。子憲生。參知政事常六乞歸田裏,詔予郡。己亥,已減四川州縣鹽酒課,詔自鹹淳四年始,再免徵三年。

十一月癸丑,樞密院言:“南平、紹慶六郡鎮撫使韓宣城渝、嘉、開、達、常、武諸州有勞,繇峽州至江陵水陸措置,盡瘁以死,宜視沒於王事加恩。”詔宣守本官致仕,任一子承節郎,仍贈正任承宣使。丁巳,詔知江陵府陳奕,裨將周全、王德等戰西山、南谷口、田家山有功,各以等第推賞。戊午,子鍠生。丙寅,福建安撫使湯漢再辭免,乞祠祿,詔別授職。辛未,以文武官在選,困於部吏,隆寒旅瑣可閔。詔吏部長貳、郎官趣銓注,小有未備,特與放行,違者有刑。自是隆寒盛暑,申嚴誡飭。常卒,贈少保。壬申,行義役法。十二月辛卯,以夏貴為沿江制置副使兼知黃州。癸巳,史館狀《理宗實錄》接續起修。張九成、孫象先力學飭行,不墜家聲,其免一解示表厲。命建康府建南軒書院,祠先儒張栻,戊戌,汪立信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職任依舊。乙巳,詔賞京湖總管張喜、趙萬等石門坂堰戰功。

五年正月丁未,以李庭芝為兩淮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揚州。壬子,京湖策應司參謀呼延德領諸將張喜等遇北兵,戰於蠻河。癸亥,葉夢鼎累章請老,留之,固辭,依前少保、判福州、福建安撫使,封信國公。以馬廷鸞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甲戌,以江萬里參知政事。

二月戊子,江萬里辭免參知政事,不允。

三月丙午,北帥阿術自白河以兵圍樊城。甲寅,葉夢鼎辭免判福州、福建安撫使,詔不允。乙卯,皇后歸寧,族姻推恩,保信軍節度使全清夫以下五十六人各進一秩,鹹安郡夫人全氏以下三十二人各特封有差。大元兵城鹿門。己未,詔浙西六郡公田設官督租有差。辛酉,京湖都統張世傑率馬步舟師援襄、樊,戰於赤灘圃。戊辰,以江萬里為左丞相,馬廷鸞為右丞相兼樞密使。己巳,以馬光祖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吳革沿江制置使。

夏四月丙子,賞張世傑戰功。辛巳,江萬里、馬廷鸞辭免,詔不允。壬午,知渠州張資上蓬州界白土、神山、蒲渡等處今年戰功。丙戌,以安西都統張朝寶、利東路安撫張珏領兵護錢粟餉寧西軍,還至水磑頭,戰有功,詔推賞。己丑,劉雄飛依舊樞密都承旨、知沅州兼常德、澧、辰、沅、靖五郡鎮撫使。癸巳,李庭芝特進一秩。高郵縣夏世賢七世義居,詔署其門。

五月己酉,馬光祖依舊觀文殿學士、提舉霄宮。乙卯,程元鳳薨,贈少師。庚申,有星自鬥宿距星東北急向牛宿,至濁沒。壬戌,詔:信陽諸將婁安邦、朱興戰千石畈,呂文煥、呼延德戰福山,楊青、李忠戰石湫,俱有勞效,推賞有差。壬申,京湖制司言:故夔路安撫徐宗武沒於王事,乞優加贈恤。詔致仕恩外,特官其一子承節郎。

六月庚辰,以呂文福為復州團練使、知濠州兼淮西安撫副使。甲申,皇子昰生。辛卯,家鉉翁辭免新命,詔別授職。庚子,李庭芝辭免兼淮東提舉,不允。

秋七月己酉,觀文殿學士馬光祖乞守本官致仕,詔允所請。庚申,祈雨。壬戌,東南有星自河鼓距星西北急,至濁沒。

八月戊寅,詔郡縣收民田租,毋巧計取贏,毋厚直折納,轉運司申嚴按劾。詔襄、樊將士戰御宣力,以錢二百萬犒師,趣上其立功姓名補轉官資。

九月丙午,祈晴。辛酉,祀明堂,大赦。丙寅,明堂禮成,加上壽和聖福皇太后尊號冊、寶,太師、判大宗正事、福王、榮王祀事與芮加食邑一千户。

冬十月甲申,子憲授檢校太尉、武安軍節度使,封益國公。己丑,呂文德進封崇國公,加食邑七百户。以湯漢為顯文閣直學士、提舉玉隆萬壽宮兼象山書院山長。

十一月戊辰,少傅文德乞致仕,詔特授少師,進封衞國公,依所請致仕。十二月癸酉,文德卒,贈太傅,賜諡武忠。己卯,以范文虎為殿前副都指揮使。壽和聖福皇太后尊號冊寶禮成,侄謝堂、侄孫光孫等二十八人各轉一官,餘姻推恩有差。甲申,以錢二百萬命京湖帥臣給犒襄、郢等處水陸戍士。戊子,詔安南國王父陳煚、國王陳威晃並加食邑一千户。大元兵築南新城。

六年正月壬寅,以李庭芝為京湖安撫制置使兼夔路策應使,印應雷兩淮安撫制置使。己酉,以錢二百萬賜夔路策應司備禦賞給。庚戌,以高達為湖北安撫使、知鄂州,孫虎臣起復淮東安撫副使、知淮安州。辛酉,行《成天曆》,丁卯,上制《字民》、《牧民》二訓,以戒百官。戊辰,以江萬里為福建安撫使。

二月辛未,檢校少保、安德軍節度使與萊加食邑五百户。丁亥,陳宜中經筵進講《秋》終篇,賜象簡、金御仙花帶、鞍馬。丁酉,以呂文福為淮西安撫副使兼知廬州。己亥,朱禩孫權兵部尚書,仍四川安撫制置、總領夔路轉運、知重慶府。

三月庚子朔,有食之。癸丑,詔曰:“吏以廉稱,自古有之,今絕不聞,豈不自章顯而壅於上聞歟?其令侍從、卿監、郎官,各舉廉吏,將顯擢焉。”癸亥,詔:“贛、吉、南安境數被寇,雖有砦卒,寇出沒無時,莫能相救。宜即要衝立四砦,砦屯兵百,使地勢聯絡,禦寇為便。從三郡擇將官領之。”夏四月戊寅,以文天祥兼崇政殿説書。

五月辛丑,以吳革為沿江制置宣撫使。

六月庚午,詔《太極圖説》、《西銘》、《易傳序》、《秋傳序》,天下士子宜肄其文。戊寅,賈似道託疾退辭,疏十數上,上留益堅,禮異之,曰師相而不名。馬廷鸞洎省、部、台諫、學館、諸司,連章請留似道。庚辰,子憲薨。庚寅,詔以襄、郢水陸屯戍將士隆暑處,出錢二百萬,命京湖制司給賜。

秋七月,復開州。己亥,更鑄印給之。

八月甲申,瑞安府樂清縣嘉禾生,詔薦士增四名。壬辰,詔:郡縣行推排法,虛加寡弱户田租,害民為甚。其令各路監司詢訪,亟除其弊。詔擇監司、守令,監司察郡守,郡守察縣令,置籍考核,歲終第其治狀來上。癸巳,以夏貴能舉職事,進一秩。詔似道十一朝。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