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事急從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宋佔據江南富饒之地,東京汴梁更是號稱富甲於天下,金國現正與遼國開展,無力南下侵犯,但垂涎大宋國土之心已早見端倪,宗澤知金國狼子野心,不會善罷,遲早會對大宋不利,實乃一大威脅,私底下宗澤也不知道寫了多少名錶密奏,可總如石沉大海。
無奈之下,宗澤一邊上表朝廷告老還鄉讀書著述,一邊遊歷四方,廣結天下豪傑之士,要為後抗金打下堅定基礎。
宗澤相國寺偶遇魯達,知道有林沖這麼一號人物,即欣然來見。見面後林沖果然英勇不凡,宗澤心中甚喜,頗有勸勉林沖之意,哪知林沖竟説出大逆不道的言語。宗澤並不迂腐冥頑,原本翻剜眼只是裝模做樣,想把林沖收入帳下以備後大用,沒成想卻聽了林沖如此有見地的話語,頓時大驚,要知此刻的林沖,只不過弱冠之年。
“此乃天賜我大宋良將,今必要説服林沖!”宗澤看着燈光下林沖的臉
,三分傲氣,三分無奈,三分被誤解的焦急。他知道,凡是有才之人,必然恃才傲物。這林沖原本是個傲氣十足的傢伙,確實是因為朝廷政治腐敗無處使力,卻也不能完全怪他,自己這兩年的遭遇,不是也讓人寒心麼。而林沖為給自己解釋而
口説出當今的實時弊政,卻很不簡單。
大宋朝有遠見的人少啊。
前幾年宗澤雖做縣令卻沒閒過,來回調任幾番,已遊遍大宋的山川河澤,眼中所見,雖不能説是餓殍遍野,十室九空,可百姓的疾苦,確實是有的。前年宗澤在大名府暗地裏解決了十四起命案,統統都是當地惡霸貪官勾結,草菅人命的案子,去年在應天府殺了十六名強搶民女的惡賊,今年在汴梁城,更是見多了那些個天皇貴胄們的仗勢欺人的醜像。
要知道宗澤今年業已六十歲,窮盡一生之力為大宋朝盡忠,經歷了三朝天子,他眼中所見所明即代表了大宋朝的事實真相,而林沖能一口説出黨勾結,百姓疾苦這個道理出來,足見林沖對時事政治了然於
,對治國平天下必然有自己的一套理論,怎能不叫宗澤欣喜。
可惜,宗澤受到忠君思想的毒害也恁深了些。
“兄弟的話雖然不錯,然你我身為大宋子民,自應當竭盡全力為國效忠,報效朝廷,雖有黨擋道,我等也要不顧艱難險阻,那怕聖上叫我等去死,我等也不應皺半點眉頭…”然後就是絮絮叨叨的一大堆,什麼忠君愛國啊,什麼死而後已啊,什麼肝腦塗地啊,什麼馬革裹屍啊,全是這等不吉利的大道理,林沖聽得眉頭越皺越深,到了最後,林沖終於忍不住了。
“哥哥大錯特錯!林沖是很敬重哥哥的,在此之前,林沖只認為臣當道,一己之力不足以改變我大宋國運,遂偶爾貪圖風月,但林沖確實一直都在等候機會。如今見哥哥老則老矣,卻老而彌堅,就只為我大宋之憂而憂,林沖佩服,但有幾句話,林沖還是要説,請哥哥莫要怪我
淺言深,口出狂言。”宗澤正説到忠孝仁義禮悌廉恥,鬚髮飄舞,口沫四飛,卻被林沖打斷,原本有些個不高興,卻也無法,只得耐着
子聽林沖説話。
“身為大宋子民就一定要去死麼?死,可以,高俅蔡京這種無恥敗類可以去死,可這幫蠅營狗苟的就是活的輕鬆自在,每裏拍着馬
就能享受榮華富貴。而真正一心愛國的文臣武將們則一味的往前衝,也不管能不能行得通,也不管這個皇帝老兒值不值得,就想落下個好名聲,就想
傳英名於千古,他們這些人,包括哥哥在內,都是自私!”林沖果然口出狂言!
宗澤嚇了一跳,暗自琢磨一番而不得解,只得出口詢問林沖:“兄弟快人快語,雖對聖上不敬卻也是出於無心。只是我宗澤一生為國,自討沒有拿過朝禿祿之外的一兩銀子,沒有錯殺任何一個好人,沒有徇私情,枉正法,只是想叫我大宋朝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怎麼就自私了呢?”林沖點點頭:“哥哥的為人的確令人佩服萬分,小弟説的自私,不是所行所為之私,而是所思所想之私。”見宗澤不解,林沖繼續言道:“敢問哥哥,如若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哥哥必須要送出自己的項上人頭,來解救某座城池的全體百姓,哥哥當如何做?”宗澤毫不猶豫的回答:“宗澤自當親手了卻,奉上頭顱!”林沖重重的點頭:“哥哥忠義愛民,小弟佩服。”説罷林沖拱手高舉,處上而下,很正式的給宗澤作了一個長揖,才接着問到:“那麼如若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哥哥必須要送出另外一個人的項上人頭,來解救某座城池的全體百姓,哥哥當如何做?”宗澤猶豫了一下:“如若實在情非得已,也只好以少換多了。”林沖點點頭,繼續問到:“如若這個人是哥哥的父兄長官,嫂子女呢?”宗澤這次倒沒有猶豫,直接説道:“情非得已,也只好忍痛為之。”林沖眨了眨眼睛:“如若此人是高俅蔡京呢?”宗澤哈哈大笑:“那就更好了,老夫正好藉機除卻鼠輩!”林沖又點點頭:“那麼,如果是當今聖上的皇子嬪妃呢?”宗澤猶豫了半天,腦門上都見了汗了,才閃閃躲躲的説到:“昔年唐玄宗李隆基安史之亂而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説是因楊貴妃之堂兄楊國忠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玄宗只好賜綾,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三丈白綾變紅綾。由此可見,如若為了江山社稷,就是皇子嬪妃也可以權宜割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