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清談誤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闢家趙佶的這種做法本就是很狹隘的復仇意識,連漁翁得利的神都沒領會透徹,沒有大局觀念,也不是真正地懂得政治。遼國此時被金國打得節節敗退,已經無力南侵,正可成為金與宋之間的緩衝處,如果遼國滅亡,大宋將與金國土接壤,兩國之間的摩擦和衝突將難以避免。而正因遼國這個金國的世仇被除去,金國才能無後顧之憂的直大宋。儘管大宋被遼國侮辱了百年,但百年時間都等了,還在乎這一兩年麼?

林沖問明瞭馬植的住所,徑直去見。林沖見馬植也就是儘儘人事,並不報什麼太大希望。自己儘管知道此次談判最終的結果,也知道以後將會發生的事兒,可如果直接説出來,定會被人當成怪物亂打死。只是不説又不行,總不能眼睜睜看着宋金聯盟成功,金國勢大之後又來侵擾大宋吧。有時候林沖其實真的佩服小説裏的傢伙們,隨便幾句話便把對方説服了,連皇上都跟着當雜役,股後頭跟的小弟一幫一幫的…怎麼輪到自己就不行了?莫非人品不好?

馬植距離林沖所住的東十字大街不遠,見了面,馬植一身傳統漢家服飾,國字臉,濃眉大眼,雖然略微上的鼻子透出來那種不服輸的神采,卻也有點破壞中國人的傳統審美,不過整體來説,也算一表人才。

林沖的事蹟馬植早就聽説過,作為一個仰慕大宋文化的遼人,馬植卻對林沖的印象極好,他總覺得林沖以前的所作所為,以及今天這樣出人意表的拜訪,才深得大漢民族的髓。

“不知林指揮使找在下有何吩咐?”一口地道的大宋國語,彬彬有禮。

林沖決定直言“吩咐不敢,林沖只是莽夫,喜歡開門見山,只斗膽問馬兄一句,是否即將出使金國?”見馬植出警戒的神,林沖一笑“這件事兒將明兄告訴我的,林沖雖然不才,卻也是從四品輕車都尉、御營兵馬指揮使。”林沖這個官名簡直成了糊人的招牌,時不時都要亮一下才行。

馬植:“恩,即出發,不過我只是與金主聯絡一下私,談不上出使,畢竟大宋跟遼國還有澶淵之盟的盟約。”林沖見馬植謹慎,也不以為意,誰能指望剛見面還沒有三分鐘的倆人就心的,何況還事關機密。

“林沖只是想奉勸馬兄,宋金聯盟並不可行,恐怕結局便是與虎謀皮。”原本的好煙消雲散,馬植眉頭深皺“林指揮使只管帶兵打仗便是,管這麼多作甚?”

“林沖不敢幹涉朝政,但還算有一顆報國之心,望馬特使三思,金國益勢大而遼國式微,咱大宋朝便應坐山觀虎,甚至暗中支持遼國,等遼金兩國兩敗俱傷,才到我大宋撿便宜。”馬植聽了輕蔑的一笑:“你便以為兵法上最常見的坐山關虎就能漁翁得利?荒謬!先秦時,秦用遠近攻的策略一舉平定六國,而後唐時狄夷遍地無人能治,最終導致中原無主而天下淪喪,如不是太祖皇帝奮起一擊,現在天下雖大,安有你林沖立足之地!”嚯,言必例舉。林沖見馬植,本意就是想看看這個外大使是個什麼模樣。原以為是個鑽營的佞小人,如今看來,這位馬兄倒是位一心為國的清談家,以為效法蘇秦張儀便能合縱連橫又或者遠近攻。估計是書讀多了腦子秀逗,卻偏偏沒聽過農夫與蛇的故事。

“那馬兄以為此事定然能叫我大宋得到許多益處?”

“那是自然,我雖曾為遼人,但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我大宋熱土,馬植心中,只想還我大宋一個天朝之位,只要能達到目的,我寧願以身報國。況且,林兄的大名馬植早聽説過,不失為堂堂大丈夫,林兄如有疑惑應該上疏朝廷,而不是來找我。”果然説的冠冕堂皇。林沖一陣氣結。的,我能上疏朝廷還用得着來找你麼。就目前這種狀況,看起來還算是左右逢源,可蔡京在一邊揮眈眈,梁師成死太監靠不住,高俅不能靠,王黼腹內空空,原本趙環還能進言一下,無奈趙環年幼,只喜歡舞槍而不問政事,枉論朝政只會被官家斥責,何況就算官家聽她的,隨便反問那麼一兩句就能把她得啞口無言,我自己還未得到官家信任,冒然進言只能適得其反,夠得着官家説話的也就你了,你還給我這外辭令?

林沖耐着子做最後一次努力:“馬兄一心報國自然不假,小弟只想給馬兄談論一下此行利弊。遼國與我大宋邊境綿長,其佔據的幽雲十六州乃是天然屏障,此時遼金開戰,遼國畢竟不會再犯我邊境,我大宋正該趁此機會休養生息,厲兵秣馬而一戰定乾坤,此時冒然出擊,只會令得遼國反撲,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恐怕到時候好處沒撈到,反而傷了元氣…”馬植不耐煩的揮揮手:“你説幽雲十六州?好,我就跟你説幽雲十六州。自太祖皇帝以來,我大宋那位皇帝不想收復這天然屏障?百餘年來大宋邊疆不靖為那般?還不是因喪失了這塊地面而把一馬平川暴在遼國鐵蹄之下!這次天賜良機,我大宋得以有千古難逢的機會收復幽雲十六州,為何還要舉棋不定?”林沖深深的嘆了一口氣“馬兄可知道我大宋軍情?”馬植下巴一抬:“自然知道,這些年我大宋國富民強,十停歲入就有八停入了軍費,兵甲充足,短缺的馬匹也有了足夠補充,何況將士用命上下一心,樞密使童貫用兵西夏為那般?還不是為了要錘鍊將士們的士氣殺氣,為早收復大宋北方疆土打下準備!馬某話已至此,林沖請回不送。”一轉身,竟然撇下林沖一個人在花廳內,走了。

,這剛愎自用的笨蛋。林沖重重罵了一句,沒吃過豬還沒見豬跑麼?大宋朝那叫兵甲充足?我足你個的腿!老子自從見識了天子腳下的驍騎營是什麼模樣,便再也不相信大宋朝軍事力量強大了。還説甚麼馬匹夠用?的數量夠,質量呢?大宋的馬跟遼國的馬能比麼?清談誤國,林沖徹底服氣這句話了。暗想跟這種善於清談而不善於納言的傢伙們辯論徒費時間,林沖拍拍股走人。

其實他來找馬植的路上還曾想過要在半路上劫殺馬植,好毀了這個所謂的宋金聯盟,不過終究知道阻止不了,大宋朝的人多了去了,你殺了一路使節,未必就殺得了第二路,就那麼點驍騎營的人手還不夠人家大隊人馬牙縫的,而且未比個個衷心,算了罷。

東京城説大,那是比此刻地球上任何城市都大,説小,也就只能叫我林指揮使領了這五千人馬入駐外城外圍,再多點,嘿嘿,恐怕就要引起猜忌被殺頭了。

自從那天自有鳳來儀樓見過趙佶之後,林沖對趙佶也不報太大的希望。這個在藝術上有着高超成就的君王,完全沉浸在風花雪月之中,也許少年的時候還有些許雄心壯志,但如今幾十年過去,本就失了鋭氣,也聽不進『大宋正處於危難』這樣的説辭。至於過幾年就能成為欽宗的趙桓,林沖雖沒見過,但自幼便在趙佶身邊,受趙佶的影響極大,簡直跟他老子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而趙構呢,現在不過十三歲,連康王都還不是,要説教育從娃娃抓起,也許趙構還有希望,無奈時不我待,眼看着都兵臨城下了,再在趙構身上費時間,還不一定能成,那便也罷了。

曲線救國,林沖突然覺得自己當時未免太異想天開了點。一箇舊的體制,特別是大宋這種臃腫繁雜佞當道的舊體制,從上到下已經無葯可救了,要麼適應這種體制,要麼就被這種體制淘汰。

想到這裏,林沖暗自下定決心,要趕快賄賂一下蔡京高俅梁師成這幫人,趁着幾個月後朝廷軍換防,帶着驍騎營的兄弟們去山高皇帝遠的邊疆地帶個土皇帝噹噹,加快速度備戰,否則幾年後兵臨城下,五千驍騎營兵將就算補充到了七千,又能擋住完顏家的大軍多久?

林沖信馬而行,還未走到家門口,便見吳玠拍馬匆匆趕來,驚了路上不少的尋常百姓,林沖納悶,等吳玠走近了勒馬問:“怎麼了?慌慌張張的模樣,驍騎營譁變了?”説罷忍不住就想笑,就算全天下的兵馬都譁變了,我的驍騎營也不會。

吳玠一臉凝重“爺莫要問了,咱快回府。”林沖見吳玠有點目眥盡裂的意思,知道定出了大事,帶着吳玠趕回輕車都尉府,進了偏廳揮退左右“到底出了什麼事?莫要慌張。”吳玠惡狠狠地了口氣“爺,咱們恐怕要殺官造反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