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杏兒的席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您剛才提到的山楂。後山山坳裏有很多,每到秋天紅彤彤的一大片。還有一種小一點的山裏紅,更紅更豔更酸。每家每户都會儲存一些,到了天吃不完會爛掉很多。小姐,這個山楂可以做點什麼麼?‘‘杏兒打蛇隨上。新問題又來了。

這個問題寶寶把雨薇當成辭典,當成全知道了。雨薇還真是知道,姥姥的消化不好,每年秋天都會買很多的山楂,在家裏自制山楂卷和山楂糕。從小跟着幹到大的活計當然知道啦。

“杏兒,讓你娘她們繼續做菜,你去找一些山楂來,我們做一些山楂卷和山楂糕來吃。不知道能不能賣銀子。

對了,那個山楂也可以做成山楂酒。和葡萄酒一樣的做法。

等我教會了你做葡萄酒,以後這山裏所有的的水果都可以做成果酒賣錢。高興吧,財。”雨薇説道;若干年後。這個財小姑娘真正成了大銘朝的果酒女王,兩個女人都成了大銘朝女人成功的典範。不可逾越的標籤。

“啊哈哈,太好了,小姐,太好了,你等着我去拿山楂。現在就做。”杏兒一蹦三跳的走了。

雨薇繼續看三個女人做菜。這次有了經驗,三個女人開始注重菜的賣相,着重的搭配。

黑黑的木耳配紅紅的辣椒,橘紅的胡蘿蔔,紅蘿蔔的紅皮,青蘿蔔的綠皮。夏天曬乾的綠豌豆粒。大白菜的綠葉,菜幫削成薄薄的片。枯燥的菜桌變得五顏六,奼紫嫣紅,熱熱鬧鬧。

杏兒風風火火地跑了回來。手裏是一籃子山楂,又大又圓,人一看見它,嘴裏本能地冒起酸水。雨薇帶着杏兒,楓華和雪月三個人把山楂劈開,去子,去剃。了一小盆,然後洗淨,放上一層的白糖,攪拌均勻,讓杏兒拿去灶上蒸

然後趁熱把山楂搗碎,用棉布過濾,下一步是烘乾,晾乾,卷卷或切片。實在懷念簡單好用的烤箱微波爐。現在只能是把步驟説好,讓這些土著自己想辦法了。

雨薇回到後院,留下杏兒和三個女人一起研究烘乾法。柔嘉正在整理今天的病人資料。挨個細緻的研究。

雨薇走進來説道;“柔嘉,今天辛苦你了。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嗎?”

“公主,不辛苦,只是有幾個病人稍微有些嚴重。伴有別的病症。明天我繼續多關注這幾個人一些。

公主,這個表格真是實用,方便多了,要不然診脈不累人,看這些資料也會累死人的。那個秀才整整研究了一下午。樂顛顛的走了,也算是夠聰明的了。

你們今天上山一定有收穫,看杏兒那小妮子樂得那樣就知道了。”柔嘉一邊整理一邊説道。

“算是有收穫吧,好了這個小村子過上富裕的子還是不難。等你手頭的工作輕鬆了,也帶你去山上玩玩。看老俠客和車伕打獵真是過癮,石頭一扔一個準。彈無虛發,百發百中。”雨薇説道;杏兒娘帶着兩個妯娌送來了晚餐,雨薇和九王爺分男女在兩個屋子裏吃晚飯。幾個挖井的人在天黑之前早已回來,明天還得繼續挖一天才可以。柔嘉和楓華對黑木耳很興趣,口稱讚。

晚飯後,鄭世明來恭請客人去前廳敍話。來到前廳,只見村子裏德高望重的族老正襟危坐,神態嚴肅。像是要研究軍國大事兒一樣。地上放着一竹筐山葡萄。這個時候還有山葡萄實屬稀奇。每個人的臉上都寫着疑惑。

雨薇伸手拿起兩串看看。品質不錯,保存的也很好,藉着翻動的時候收到空間裏一串品質好的。

鄭偉濤原原本本説了這些葡萄的來歷。表達了希望釀酒,種植木耳,銀耳的想法。

雨薇看到身邊的林逸詠和姜維烈閃閃發光的眼睛。知道他們家的山上也一定有這東西。

雨薇拿出兩朵銀耳給大家看,村子裏的人都搖頭表示沒有見過這東西,雨薇詳細説了這東西新鮮時候的樣子。

“小姐,我們家的山上有這個,但是也不常見,誰也不知道能吃。這個難種麼,我們可不可以也種種看。”林逸詠説道;“小姐,鄭族長,我們兩家相距甚遠,不存在相互爭利。或者,我們可以劃定一定的界線,簽訂合約。比如説我們佔據南方的市場,鄭家村佔據北方的市場。可以麼。”姜維烈怕引起誤會,畢竟還在人家的地盤上,與人爭利有點説不過去。

雨薇和九王爺,凌風三人互一個眼神,心照不宣。這樣最好,讓你們自己走從良的道路。俗語説,上山容易下山難,當年為了致一口氣。拋棄一切上了山,現在,下兩代已經沒有了當年的盛氣。需要融入人類的社會。人畢竟是**的動物,需要生活在同類中間。

“現在還不知道這個銀耳適合在哪個地方生長,這個不是我們人為所能決定的。任何一個行業也不可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壟斷,這銀耳和黑木耳你們兩家都做,各自作出自己獨特的標籤。

我們在京城馬上要開一個綜合的商場,給你們兩家各留一個櫃枱。有競爭才能有市場,老百姓認為好的東西才能站住腳。大銘朝的疆域這麼大,僅憑你們兩家還真不能供應足了。”雨薇説道;“這個東西價格定得太高,是能掙到銀子。但是普通老百姓買也是巨大的市場。不如你們兩家商量着來,先以各大城市的的酒樓飯莊為主,等以後生產量上來了,再商議着一起標價,妹妹,你看呢。”九王爺説道;“是的,俗話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個植物也是一樣,不一定哪個地方出產的會好。葡萄酒也是一樣,你們兩家一起做,鄭族長,您看呢。”雨薇對着鄭世明問道;“全聽小姐吩咐,小的昨天已經表態了。鄭家村願意追隨小姐鞍前馬後。”鄭世明馬上説道;“好啊,逸詠哥哥,維烈哥哥,我們可是同時起步,不要被我們鄭家村拉得太遠歐。我們可是很有信心做到最好。是不是呀,爺爺,”鄭杏兒像是吃了興奮劑一樣,這兩天她已經和兩個大哥哥相處的非常好。

“小財,比比看,我們絕不會被你們拉下的。”逸詠和維烈也很喜歡這個古靈怪的小丫頭。

“鄭秀才,你現在有多少這樣的葡萄。做這酒需要高點的的温度,發酵的時間是越長越好。只能試試看。如果不做你這些葡萄也會爛掉。更可惜了。”雨薇轉向秀才問道;“大概五六十這樣的竹筐吧。這筐是最上面的。還不知道底下的怎樣。”秀才答到。

這時候沒有温度計,有些嚴格的東西只能憑經驗,這是個大問題。還是老辦法吧,只能是把程説出來,具體的細節還是留給土著自己解決比較好。畢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自己可不是萬能的菩薩,難題需要他們自己在攻克的過程中成長。

“這邊以林逸詠和姜維烈二人全權代表,鄭族長選幾人為代表,聽我口述配方和技術要領,你們邊聽邊記錄,有很多經驗還需要你們自己慢慢摸索。”雨薇説道;鄭族長看看身邊的人,挑了自己,秀才,兩個老莊稼把式。一個會釀米酒的老人家,一個會釀醋的壯年。鄭杏兒左看看,又看看,一言不發,哇的一聲大哭出來。眼淚汩汩的像是爆發的河。很快的濕了衣襟。

雨薇懂得,這個時代的女人本沒有話語權。任你是再聰明能幹也是家族的附庸品,沒有展示的舞台。輕輕的拉着杏兒的手站在前面。沒有説一句話。眾人先是驚愕,然後沒有説出什麼。

雨薇知道,這是出於對自己的敬畏才沒有阻攔,但是今天,自己只有用這個方式,才能為這個小女孩掙得一席之地,掙得一片天空。柔嘉,楓華,雪月用鼓勵的眼神看着脊背得直直的二人。

鄭族長把大家請到隔壁的房間,拿出四分紙筆。分別放在秀才,逸詠,杏兒和雨薇的面前。這一行動本身表示了對雨薇庇護杏兒的承認。

雨薇先詳盡地説着釀製葡萄酒的過程,發酵,温度,過濾。然後看着每個人的表情,暗自發笑。沒想到吧,就是這樣簡單,如果姐不説,你們一輩子也琢磨不出來。看着杏兒認真記錄的樣子,耐心地回答她提問。

接着又説了木耳的制種過程。成功的看到眾人成了表情帝,太誇張了有木有,不就是簡單地超乎了每個人的預想麼。其實雨薇自己第一次聽到這樣答案的時候也是這樣的。現在就像是看到了當時的自己一樣。太惡趣味了。

“哈哈,小姐,就是這麼簡單兩種方法啊。就是把老的成的木耳放在水裏洗洗,碎了倒在木頭上面,然後木頭上面就能長出木耳啦。哈哈!”杏兒到底是小孩子心,剛剛還哭得一塌糊塗,馬上就笑的陽光燦爛了。

ps:求收藏推薦互粉啊!謝你的支持!跟書!簽到!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