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夫妻神箭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就在柳朝語率援軍到達後的第三天,赤國又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攻擊,攻城力度非常強,雲梯、巨弩車都用上了,士兵也是不要命地一波又一波地往上衝。幸好守關的官兵已經換上了柳朝語帶來的人馬,關上的城牆也連夜加固過了,赤國軍隊面對新的防守力量毫無辦法,一個時辰後,只得停止進攻撤了回去。
一個時辰的烈攻防戰,讓邯固關上下又增添了不少暗紅的血跡和冰冷的屍體,戰事停止後,關上關下都忙着搬運屍體,清理戰場,治理傷員。戰爭中損失的不僅僅是人的生命,還有人的
情。默默搬運屍體的軍卒們,臉上連悲容都沒有,雖然他們很明白,今天倒下的是自己的同伴,明天就可能是自己,可這就是戰爭,生死都是不由他們做主的。
坑坑窪窪的城牆,暗紅發黑的血跡,疲憊沉默的士兵,戰爭的慘烈把本應該是人間美景的邯固關變成了修羅的地獄場。將這些看入眼中,柳朝語渾身上下都憤恨痛苦,不僅僅為自己的臣民,還有對方那些年輕的生命。每個人都是父母養大的,十多二十年的心血,希望與幸福在一瞬間就成為泡影,功績是個人的,痛苦卻是大眾的,為了個人的所謂夢想,就讓千萬的人失去生命,讓無數的家庭失去笑聲。
站在傷痕磊磊的關隘上,凝望着不遠處的敵軍營盤,柳朝語臉上充滿了悲憤。越看越悲,越想越氣,柳朝語實在忍不住了,衝關外的旌旗大聲怒吼:“哈蘭達。你這個混賬王八蛋,你不是爹生娘養的嗎?”邯固關上的將領們此時都默默站在柳朝語背後,他們是軍人。生與死對他們來説,是本不用去想地概念。那是命運的安排,最多,他們為留下生命做過努力而已。他們能理解太子殿下的悲憤,卻無法理解太子地怒罵,發動戰爭的人也是爹生娘養地呀。哈蘭達也不會例外吧!
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是最平常不過的,不能理解柳朝語的真實想法,這些將領們自然不會附和柳朝語的怒罵,只是互相看看,在心裏嘆口氣:太子殿下呀,您太仁慈了。當然,這只是對柳朝語本人格上地
慨,對他的能力,這些將軍是很佩服的。在他們心目中,柳朝語這個太子做的非常好,非常稱職。
從燕州道邯固關。數百里行程,三天三夜的急行軍。可以説是夜兼程。不眠不休。不是軍人的柳朝語,沒半點太子的架子和身體上的羸弱表現與大家一樣死命向前趕路,中間,他的休息時間甚至還沒有普通小兵地長。雖然,大家都知道,太子殿下的大腿被馬鞍磨出了血,發紅的眼中帶着怎麼也掩飾不去地疲憊。
趕到邯固關的當天,隨軍地將軍們請求他去休息,但柳朝語卻沒有答應。他親自部署軍隊換防,親自繞城牆一週檢查防備情況,親自和官兵一起把破損嚴重地城牆加固好,親自詢問關內百姓的生活情況,親自去視察傷兵地情況。
在行軍路上,在城牆上,在軍士面前,柳朝語表現的就像一個優秀的軍人,信心十足,充滿了必勝的信念,他用自己的行為告訴軍士們,這場戰爭,他們一定是贏家;在參與守城的勞工面前,太子是最好的官員,太子和他們一起扛石頭,壘沙包,太子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他們的付出是值得的,邯固關絕對不會被敵人攻破。
而來到百姓和傷兵中間的柳朝語,則是另一種形象。他走遍了關內每一條小巷,進入百姓安居點親切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向他們許諾戰爭結束後,國家會記得他們的付出,從而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走到傷軍營裏,他親自察看傷員的傷口,仔細詢問用藥情況,笑着和這些同齡的軍士開玩笑,説笑話,讓充滿痛苦的地方傳出了笑聲。
而在真正的戰場上,柳朝語則表現出榜樣的力量。當赤國的強弩向城牆的時候,柳朝語的眼睛眨都不眨;當赤國的巨型戰車那巨大的撞擊力打在城牆上時,抖動的城牆上是柳朝語巍然
立的身姿;當赤國的雲梯架上城牆時,第一時間衝上去掀翻它的人中,一定有柳朝語的身影。
太子和一個普通士兵一樣,履行着一個軍人的職責,這種行為,大大鼓勵了鄴國官兵,他們的奮不顧身,讓一個時辰的攻防戰完全成了鄴國軍人的表演,赤國在這種高昂的士氣下,只能扔下數百士兵的屍體撤兵而去。
如果説,戰場下的柳朝語是凝聚人心的旗幟,戰場上的柳朝語則是一柄出鞘的寒刃,他粉碎了敵人的兇殘,加強了己方勝利的希望。太子堅強的身姿,頑強的神,太子温柔而體貼的關懷,不僅堅定了軍士們必勝的決心,也洗滌了百姓心中的恐慌和傷兵的傷痛,堅強而温情的太子如同一劑安魂湯,讓所有邯固關的人們看到了鄴國的勝利,看到了戰爭後的美好生活。
短短几天,太子殿下的旗幟,就成為邯固關上凝聚百姓和軍士的力量。這樣的太子,自然也博得了這些將領們的敬重。
可他們誰也無法理解柳朝語的悲哀,他不想參與戰爭,不想面臨殺戮,卻不能不接這樣的挑戰,不得不去親手結束別人的生命。聯想到那一個多月的逃亡生涯,聯想到為了權力燻心的這些人,人
的卑劣,讓柳朝語頗
無力。
金湘玉的到來是幾天後的事了,在這幾天裏,赤國沒有再發起進攻,他們頻繁進行着軍隊的調動,後退了數里下營,不知道是要改變作戰方式,還是另有陰謀。柳朝語也想不通哈蘭達要幹什麼,但他慶幸對方的鬆懈。這樣,邯固關就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加固,江雲的大軍到來前。他們才能支撐地更久。
深秋初冬的季節,邯固關上的風也夾雜了不少寒濕地氣。打在人的臉上、身上,説不出地寒意。柳朝語默默地站在關上,凝望關外隱隱能看到的赤國軍營裏的火光,一動不動,任憑涼風將他衣袂吹得獵獵作響。就在他努力思考解決敵軍的方法時。身上一暖,一件夾袍披在他身上,一句關切的話語同時響在他耳邊:“殿下,關上風大,出來該多穿一件衣服。”柳朝語聞聲一笑,回身把身邊地人拉到眼前:“湘玉,你來啦。”金湘玉嗔怪地看着他道:“豆子他們不如金菊她們會侍候人,你也不該這麼不顧惜自己的身體。大冷的晚上,就這麼站着。萬一着涼,豈不是讓大家難過。”柳朝語
地回她一個微笑:“我不冷,謝謝你。”輕聲説完這句。看看周圍軍士遞過來的瞭然目光,柳朝語臉上有些發燙:“湘玉你看。關上的將士長年累月守在這裏。他們的臉,他們的手。都比同齡人老的多,那是經年的風吹雨打造就地。他們沒有多出一件錦袍,也沒有一個人在我面前叫一聲苦,比起他們,我吹點風算什麼?”説到這裏,柳朝語衝左右的將士喊到:“你們冷不冷?”
“不冷。”柳朝語充滿關切而的話語聽在這些將士耳朵裏,一下子鑽到他們心坎裏去了,多年地付出在這一刻得到了最上層的肯定,那種自豪
油然而生,故此,回答柳朝語地聲音整齊而響亮,震地關下的馬匹也嘶鳴起來。
柳朝語非常滿意這樣地回答,又高聲問道:“你們不冷,我也不冷。將士們,你們有沒有信心把關下的敵人殺的落花水?”
“有,我們有。”將士的回答也提高了聲音。
柳朝語卻似並不滿意,又大聲道:“有沒有信心?你們的聲音太小,我聽不見。”
“我們有信心。”再次的回應聲音又大了許多,關上關下的將士熱血沸騰地看着他們的太子殿下。
“大家都信心十足。我們一定能打敗敵人,讓他們從哪兒來,滾哪兒去。湘玉,你看,大家多勇敢,本太子對取得戰爭的勝利是信心十足,嘿嘿,只得表揚吧!”前一半明明是熱血沸騰的豪言壯語,後面一句,聽在金湘玉耳朵裏,卻像是柳朝語在得意地衝自己撒嬌賣好。
金湘玉撲哧一聲就笑了出來:“你少得意,就算把敵人打的落花水,也不是你的功勞,而是這些邊關將士的本事好,你就是撿現成便宜的,別想我誇你。”柳朝語眨眨眼,剛想説兩句,卻聽得旁邊的將士們哈哈大笑,就有人高喊道:“打敗敵人就是太子的功勞,我們服氣。”
“太子英明。”
“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我們相信太子。”熱烈的呼聲此起彼伏,帶着滿腔的熱血,在四周的山谷中久久迴盪。在這樣的呼聲中,柳朝語和金湘玉相視而笑,一雙手也緊緊握在了一起。
太子殿下和俠女金湘玉的故事這些邊關將士也聽説了,讓那些老將最為動的還是金湘玉的身世,這些老將中不乏當年參與了皇甫仁德傳奇之戰的人,對皇甫大人的敬佩也讓他們能順利接受金湘玉踏入軍營的事實。從這天起,金湘玉那一身火紅的武服,就成為柳朝語身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