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十五元宵吃了湯糰,年便算過了。
出了正月,盛知豫通知盛樂胥,請他告知林管事要的東西已經做好,約了時間見面。
盛知豫不得不説梅天驕給的那兩顆夜明珠幫上了大忙,這才讓她有辦法夜趕工,不致傷了眼睛又能提前
差。
“小姐,芽陪你去送貨。”見自家小姐
夜不分的趕工,她心疼極了,偏生刺繡這活兒她一點忙也幫不上。
誰叫小時候小姐被老夫人拘在屋子裏的時候,她正在屋外的門坎上打瞌睡口水呢。
“有婢子看着你,路上小姐也可以安心睡上一會覺。”
“那就走吧!”她想趕緊了差,可以回來補個好覺。
石伯套了驢子把主僕倆送到盛樂胥的小店,那位從未謀面的林管事已經等在那裏。
盛知豫讓芽留在她三哥的店裏,而她坐上林管事的車,前往那貴婦的宅子。
小半個時辰後,馬車停在一處人家的後門,盛知豫下車一看,她站的地方竟是縣衙後門。
看門的人是認得這位管事的,不用牌子便讓他領着盛知豫進了內院,誰知道他並不往後院裏走,而是繞過月瓶門和垂花廊,遊廊中掛着好幾只鳥籠,天氣依然冷着,鳥籠裏的鳥也顯得有些無打采,正當盛知豫覺得自己快被繞昏頭了,就看見一間十分氣派的小廳。
這位縣官好大手筆,居然把縣衙門的後院往後推,推出一幢富麗堂皇的屋舍。
林管事瞧她不四處打量,認着路,跟着他的腳步,覺上是微小謹慎的,但細細一看又不盡然。
這位林管事也是個活泛的人,一邊走,一邊説着話,談不上親熱,卻也不讓人覺得生疏,關係不遠不近,拿捏得恰恰好。
他把她帶進小廳,裏面十分暖和,穿着一服裝的婢女很快上了熱茶,她又等了片刻,縣令夫人才在丫頭的簇擁中款步從小卑門走了出來。
盛知豫起身屈膝福了福。
這位縣令夫人把官家派頭做得很足,發上珠翠環繞,衣着講究鮮豔,可以見得縣老爺的油水還肥的。
據她所知,縣令相當於地方上的小皇帝,品級不高,卻什麼都要管,因此,除了俸銀和祿米,還有其它收入,冰敬、炭敬,其中就數別敬的收入為多,印結銀、鄉賢祠外官捐銀、學院束脩,名目多着。
相公的進項多了,當家的主婦手頭自然寬鬆,這位縣令夫人之前給銀子給得這麼快,其來有自。
“小熬人給夫人請安。”
“聽説你把我要的東西送來了?”
“是。”盛知豫攤開包袱,裏面有荷包、帕子、鞋子、衣服、襦裙、帶,全是一整套的。
“想不到你的手藝這麼好,害得我直想把這些東西自己留下來了。”縣令夫人也不做作,將盛知豫帶來的繡品翻了一遍,繡工嫺,繡面
彩絢麗,繡線配
鮮豔,針法
細,用
典雅,竟隱隱有京繡的影子,那絨線劈得比髮絲還細,平光齊韻和順細密,她摸了又摸,愛不釋手。
“小熬人想説既然是京裏的夫人,應該喜歡這類大氣的繡法。”她掏出一個小靠枕繡品,“這是要送給夫人的一點小意思,希望夫人笑納。”那繡枕是地道的蘇繡手法,線條明快,圖案秀麗,繡在上頭的牡丹,濃淡暈染效果生動,人倚在那上頭就像倚在一小叢的牡丹花堆裏,美不勝收。
“這繡品,老實説,我喜歡。”她揮手讓人把盛知豫的東西收下去,又讓人重新沏了新茶上來,抬手接過另外一個婢女拿來的荷包,放到盛知豫面前。
她指揮若定,紋絲不亂。
盛知豫起身稱謝,準備告辭。
“你不點點裏面的銀子嗎?”
“夫人是一城縣的官夫人,哪有謳我們這小民的道理?”何況那荷包分量看起來就不輕。
聽盛知豫不鹹不淡的拍了馬,她很受用,“那些多的,算是賞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