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明破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弟子:知道。
是什麼?
弟子:古時候用鐵片連起來,箭不進去的那種衣服,它有的是用金絲織的。戰爭時騎着馬,穿着的那個鎧甲。
金的,我是不能用了,大家都不能用了。
弟子:説是金的,其實是銅的。再一個是獸皮,那都不清淨。
還有誰知道什麼是鎧甲?
弟子:就是在戰場上保護自己的身體不會受傷的那種皮。
誰還能説一説?
弟子:智慧。
智慧。還有誰能説一下?你説。
弟子:修行人,戒律是鎧甲。
我們真正的鎧甲就是戒律。
我們出門作戰,第一步,你披上戒律的鎧甲。這個戒律的鎧甲就像古時候穿的那個護心鏡,保護你的法身不被傷害。古時候作戰,都是先把自己保護得好好的,他不是怕死,因為他得需要有鋭利的武器才能戰勝對方,鎧甲也是武器的一部分。我們説的鎧甲指的是戒、定、慧,所以你得披上這個鎧甲。
第一個鎧甲就是戒。戒是無上菩提的本,我們有了這個戒,才能夠有出戰的資格,要不你沒有出戰的資格,你怎麼出戰?你去了,還沒等作戰,一箭就把你
在那塊了,是不是?你想有出戰的資格,首先要有戒律。有了戒律,你才會戰勝魔軍。修道如果不持戒,那純粹就等着被殺、被砍,沒有啥意義。你看他人活着,那隻不過是俗人一個,將來上哪去還不知道呢。有戒律的人,龍天都護持,沒有不敬佩的。
原先我都擔心,説:“咱們這中一食、不摸金錢,誰能理解?人家那都是吃三頓飯、摸錢,能理解你嗎?”你看看,這個事就怪了,不可思議!人家雖然沒做到,他不是不想做,可能是機會沒成
,但是他真心稱讚你,恭敬你。這個恭敬,他想恭敬也好,不想恭敬他也得恭敬,戒律就有這麼大的威力。
所以親舟師出外去開會,就有倆人在那議論,説:“你説你修行,先別跟我談修行;要説你修行,先上大悲寺住三年,然後你再説你修不修行,住三年你才能有資格談修行。”現在形成了這麼一個標準了。這個標準要是出來,可就麻煩了,大悲寺將來就住不下了,是不是?有人説:“我得修行啊!”
“那好,你上大悲寺吧!”左一個派,右一個派,都派到我這來了,那得蓋多少寮房啊?是不是?
所以我們得按照戒律去做。現在有這麼個説法,目的也是鼓勵大家,同時也是大家對戒律的認可。我一看,不光我們修行,人家也在修行,人家就算做不到,他也會隨喜讚歎哪。暫時做不到,也有可能明天做;明天做,可能比咱做得還好,是不是?
所以我們應該把這個戒律抓得牢牢的,這個基礎打得好好的,別怕枯燥、煩躁。説:“我現在學得也差不多了,我基本都明白這些意思,而且還能背下來。”那不行。説:“不但能背下來,我還能講。”能講下來,那還不行。
“我能做到。”説“我今天做到,明天做不到還不行,我永遠地做。”而且做到這行不行?也不行,我得需要所有的人都做到了,這才行。最後,所有的人都做到了還不行,得所有人都成佛,那才是我的目的。
我們想走出這個生死的大門,你首先就得持戒,你不持戒連這門邊都找不着。在世間上,你想做件善事、做點好事,你都不知道怎麼去做,你上哪找門去?用什麼來做你的武器,你都不知道,你本就不懂得。別説作戰了,跟誰作戰都不知道,光生煩惱、痛苦。
對於這個我是深有體會,所以一聽到有戒,生起的歡喜心無量無邊哪。確實是,有了這個武器還怕什麼?什麼都不怕,就是死了都心甘情願了,因為我已經聽説了有戒,生起歡喜心了,就是來生再修或哪生修,那是以後的事。就是馬上死,我心裏都有一個滿足的願,太滿足、太滿意了,總比那種糊塗死不知道強了多少萬倍。
我們有了戒,才能找到門,沒有戒你找不到門。那時候你想修行,你就想好,都不知道怎麼去好,沒人幫你好。現在的人,你説那個當“小姐”(注:指世間從事情服務的女人)的,哪個不想清清淨淨地過
子?沒辦法,讓人牽着走,欠人錢、被人誘惑,因為她沒有這個鎧甲,也找不到出路,就像無頭蒼蠅似的。
咱們看得明明白白,説:“你這人出家就完事了唄。”
“不行啊,放不下呀!”因為他沒有戒律,沒有這個戒、定、慧。所以你看,也沒人攔着他,但他就是出不來;你瞅着他,他非要在那賺錢不可,成天跟人混,成天去做生意,跟人家磨嘴皮子,成天去搞那個,把那個東西(貨物)搬來搬去的。一天就在那混着,混到老,死了,他也就那麼地了,他就是不知道出來。
不是出不來,也不是他不想出來,是他找不着門,就像俗話説的“鬼擋牆”晚上就在那轉起來了,心裏想走,就是轉不出來,怎麼轉也轉不出來,所以很可憐的。人的時候是找不着道的,怎麼找也不好使,就算沒人攔着,他也出不來。
所以只有佛法,依靠佛的戒律才能找到門。我們既然找到門,就不要有“意或怯弱”疑惑和怯弱,這都不應該有,你不要懷疑和懦弱,懦弱都不行。有人説:“我膽小,膽突突的。”你既然有了這無價之寶,你應該勇敢地承擔如來家業。你有一分膽量就有一份產,多大膽多大產,你有多大的心,就會承擔多大的如來家業。
説:“我能把天下人都度盡嗎?我最後才成佛?”你別害怕。有的人就害怕了“萬一真是那麼回事,我怎麼辦呢?人家都成佛了。”你放心,都成佛了,誰能放下你呀,是不是?早就把你提着走了。
“那他先成佛,還不如我先成佛,我先成佛再度他多好。”完了,你看説得好聽,實際上已經離開成佛的道了。因為你先有“我”字,就不能成佛了。看着是口説成佛,他反而不能成佛。那個是讓別人先成佛,自己後成佛,好像是沒有想先成佛,而第一個真正成佛的可能就是他,因為他沒想成,所以才成的。他心裏早成了,行的是菩薩道,外面你看不見,這叫密行。
所以你不能軟弱,要發大心,更不能“半路而退”如果打仗,你要是半途而退,也是死路一條。修修道,剛想進,那面又給自己安排一個後路“我還有個去處啊,反正人家對我
尊重的,你尋思我就死在一條路上了,實在不行就換一種生活方式。”實際上,你就等於在修道上半途而退了,有那一念,半途都得退了,那是危險的事情。退了只有死路一條,看着是有路,實際上都是懸崖,都是絕路,那路是通不了的。看着有種種的方便,那都是禍患,都在騙人。所以你的意不能軟弱,不能半途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