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橫掃須彌巔濕婆神滅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須彌山,是印度神話中最高的山,也是世界的中心,濕婆神界的整個神境,都是依着須彌山而建立起來的。
這個須彌山,不是佛界的須彌山,兩者同名而異物。被濕婆神界驅逐出了自己的老家,卻意外的在中華大地上得到了發揚光大的佛界,跟濕婆神界有着千絲萬縷,恩怨難分的關係。打斷了骨頭連着筋,分了家卻仍然分不了同樣對須彌山的情。
須彌山不是人間的物事,佛界的須彌山可以納於介子,濕婆神界的須彌山卻只能跟濕婆神界一塊兒,獨立於現實世界而存在。
滿布屍體腐爛後屍水和天下間幾乎所有可能存在的垃圾的恆河發源地,其實就是須彌山跟現實世界的一個出口。
恆河是阿三的聖河,天河、神河,只可惜印度阿三自己不好好愛護,現在也已經完全有資格角逐世界最髒亂江河的行列,列入吉尼斯記錄並非難事。阿三們生在恆河畔,喝這恆河水長大,然後排在恆河,死亡在恆河,連屍體腐爛,也都在恆河。
果然是神河。
莊子雲,道在便溺中,神,自然也就在垃圾和污水中了。
有道理,十分有道理,簡直太有道理了。
幸好佛界早早地撤離了印度。不然有潔癖的佛菩薩們佶計會首先把恆河毀掉。
站在恆河畔,一股令人作嘔的臭氣撲面而來,把濕婆神界的偉大光榮向四面八方傳遞着。
恆河邊上,密密麻麻住的都是人。有人在裏面洗澡,有人在裏面大小便,也時而可見三兩具屍體在河中起伏。
恆河水,已經變成了徹底的黑水。
但就是這樣的黑水,阿三們居然搶着喝。爭着喝,黑水,在他們心中就是聖水。
能夠在這種環境中愉快的生存,阿三們地本事着實不小,值得佩服。相信真要打起仗來,只要把那恆河水往敵人身上一潑,阿三們就可以歡慶勝利了。世界上還有幾個人能夠像他們那樣忍受這樣的環境?
搖搖頭,龍翔隔絕了自己的呼,在人羣所不經意當中,已經逆
而上了。
以他的修為。並不在乎這樣的髒亂,不過他到底還沒有成為虛界存在,在心理上自然也無法容忍這種連神仙也無法容忍的髒亂,所以也只好避而遠之了。
這樣的髒亂,濕婆神界不會不知,不過估計他們認為在這樣的髒亂中,居然還有人能夠虔誠信仰他們,實在太有成就了。所以捨不得讓恆河恢復到原來的清澈。
當然,這都是龍翔不懷好意的臆測,真實情況究竟如何,除了濕婆神界那幫人自己。那就誰也不知道了。現在是,未來也是。
因為濕婆神界在這個世界上能夠存在地子,已經到頭了。
有宗教信仰的人是狂熱的。
基督教如此,伊斯蘭教如此,印度教,仍然如此。
而印度教恐怕還要比其他人更加厲害一點。能夠讓印度人在殘酷的種姓制度下心甘情願的被剝削被壓榨甚至擁護,印度教功不可沒。
種姓制度就是極端化的等級制度。在其他國家,等級制度可能也有,而且也可能很厲害,但讓那些老百姓接受這等級制度的。是強權,而不是心甘情願。不要説個人主義思想十分嚴重的西方,就算在伊斯蘭地信徒中,也很少見到如此極端的種姓制度和如此温順的老百姓。
怪不得西方列強曾經把印度列為最容易被征服的國度,這不是沒有道理地。
在宗教蠱惑下的温順,也可以在宗教的蠱惑下變得極端和殘忍。
這一點,從印度國內的宗教衝突,印巴衝突。都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
換句話説,他中國可以
併印度,但是要想漢化印度,只怕是千難萬難。那麼為了分裂印度而佔領的印度領土上,將會成為中國的一個泥潭,一個不得不花大力氣,卻得不到多少成果的泥潭。
這是不能被接受的。
唯一的辦法,就是徹底摧毀他們地神和信仰。
這一決定,是龍翔再看到恆河畔那密密麻麻,卻有着可怕韌的阿三們,驚訝之後做出的決定。而他原本的意圖,僅僅是削弱濕婆神界,而不是徹底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