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章施恩圖報真善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與趙禹商議過後,元總舵主抬起雙手擊掌幾次,待將眾人目光都引過來,才施施然道:“眾位江湖朋友,今咱們齊聚一堂,都算是難得緣分。諸位且稍安勿躁,我這裏有一件要緊事情,要與大家商談一番。”聽到元總舵主這句話,眾人皆放下手頭上杯盞筷子,收起臉上笑容,換上一副鄭重神。正如趙禹所言,此時眾人對不畏楊完者苗軍兵鋒、悍然攪動揚州大亂的海沙幫生出許多欽佩之,連帶對這位原本在江湖上名聲不顯的元總舵主也高看一眼。因此,對於元總舵主,他們皆不敢輕慢。

見此一幕,元總舵主心中分外滿意,轉頭對趙禹微微頷首,謝他提醒得及時。待廳堂中變得安靜,他才開口道:“今次得眾位江湖朋友相助,我海沙幫一舉挫敗不可一世的楊完者苗軍氣焰,繼而給誠王創造出一個千載難逢攻克揚州的機會。區區一杯酒水,卻也不足答謝眾位朋友相助之恩。”眾人聽到元總舵主如此謙卑和氣的語氣,皆覺受用得很,卻也不敢大咧咧就此居功,忙不迭起身道:“元總舵主客氣了,除暴安良乃是我輩江湖俠義之士的本分。況且誠王仁厚義師之名我等早有耳聞,此番能有機會與眾位海沙幫義士共襄盛舉,正合了心意,相逢一笑共舉杯,着實當不起總舵主鄭重其事的道謝。”得了趙禹的提醒,元總舵主也收起目中無人的姿態。態度變得謙恭和氣,舉起酒杯與眾人一道一飲而盡,又笑道:“這話講得好,若説江湖上有什麼值得人去景仰,不是無人能敵的武功,不是一呼百應的威風,而是這‘俠義’二字!誠王舉義兵,撥亂反正,解救天下黎民於水火之中。有功當賞,有過當罰。掃蕩宇內。肅清乾坤。諸位既然於誠王有大功,理所當然要大賞。來人,且將在座眾位江湖朋友姓名籍貫輯錄成冊,待我呈與誠王。必有封賞!”元總舵主吩咐下來。自有侍立一旁的海沙幫眾尋來筆墨紙硯。便在席間遊走,要記錄下眾人的姓名。

眾人只當元總舵主客氣一番,未料他竟説到做到。微微錯愕之後,心中卻飛快泛起思量。誠然,張士誠與海沙幫的風光,在座眾位有目共睹,然而講到底,張士誠不過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反賊,更何況被韃子朝廷招安後,現在反跡覆,總給人反覆無常的覺。

拋卻這些都不談,若換個時間換個地點,若能與張士誠這樣風光之人保持一個良好私誼,留下一份香火情分,眾人也樂意至極。然而現在卻非是一個合適的時機,眼下四海客棧雖一時無虞,城外卻仍有楊完者數萬大軍,眾人不似元總舵主那樣樂觀,認為張士誠大軍一至便會必勝。此時留下自己的姓名籍貫,若是落在韃子朝廷手中,只怕會招惹橫禍累及親朋。

有這樣一番疑慮,眾人的表情皆變得微妙起來,左右觀望,卻遲遲不肯提筆。

趙禹將眾人表情變化收於眼底,略一思忖,便對他們的遲疑念頭若觀火。他有心促成此事,自然不許冷場,索站起身離席而起,擺擺手道:“諸位施恩不圖回報,誠然俠義所為,在下着實佩服。但若換一個角度來看,你們今不肯在紙上留下自己的姓名,委實做了一件大大錯事!”此言一出,眾人臉皆變了一變,便連那位元總舵主臉上也出驚詫之。他知趙禹足智多謀,看待問題總有自己獨特角度,然而對趙禹直斥眾人錯誤的話,卻仍到好奇無比,開口道:“白兄弟,你這話講得連我都好奇起來。我雖有心厚報諸位江湖朋友,可若他們真打定主意不肯受下,正是高風亮節的義舉,只該衷心佩服,怎的成了大大錯事?”不獨元總舵主,那些被趙禹指着臉面呵斥的江湖人士也都憤憤不已,皆冷笑道:“倒要聽一聽這位少俠有何高見?若只是胡言亂語,我等可不答應!”趙禹笑了笑,朗聲道:“我倒有一個典故要與大家講一講,説的是戰國時期,諸侯混戰,各國多有與戰火中離失所者。這其中魯國有一條善法,凡其國人於諸侯之國遇見本國為奴者,若肯將他們贖回來,可到國庫中報銷贖金。孔夫子有一個學生名為端木賜,他家中豪富,累有萬金,在國外贖回一個同胞後,卻拒絕了國家支付的贖金。大家覺得,這位端木賜此舉,到底對是不對?”在座眾人皆是江湖草莽,了不起通文墨,對趙禹所講這典故卻是聞所未聞,不過他們也都曉得孔夫子大名,待趙禹講過之後,紛紛開口道:“這位端木賜自然是大大的善舉,做了好事不求回報,不愧是孔夫子的高徒!”趙禹聽着眾人異口同聲的褒獎之詞,輕笑一聲道:“在我看來,這位端木賜自然做得極好。可是,他回國之後,孔夫子他老人家卻狠狠訓斥了這位弟子一番,大家可知為何?”眾人聽到這話,皆好奇無比,而後便有人喝道:“哪有做了好事還要受到斥責的道理!孔夫子一代聖人,怎麼會這樣不辨是非。我看這件事多半是你自己杜撰出來!”對於眾人的懷疑,趙禹並不回答,而是繼續説道:“孔夫子訓斥端木賜道,你自己家有千金,自然不在乎這些微贖金。可是魯國中大多數人都不似你這般富有,國家制定這個善法,是希望所有國人皆能惠而不費的做一件好事,幫助落在異國他鄉的同胞。可是你今拒絕國家的補償,眾人皆會稱讚你的義舉,並且會要求別人向你學習。這樣一來,雖然國家節省了一部分開支,但是許多家境不富裕的國人卻會因為顧忌金錢的損失,而不再自己出錢贖回同胞。所以,雖然你做了好事,但是卻會有許多同胞因你而失去了得救的機會。所以,這件事你做錯了!”眾人聽完這番話,皆蹙起眉頭,仔細琢磨起趙禹所講的這個典故。趙禹用詞通俗易懂,他們也能聽個明白,心中越思忖,越覺得孔夫子這番話有道理。

待眾人沉思之際,趙禹繼續説道:“諸位江湖朋友今次做了善事,理當要接受獎賞。若你們拒絕了,旁人只會以為做了善事也沒有好處,甚至還會貼補進去,這樣一來,哪怕遇到做善事的機會,他們也會停下來思考一番這件事到底值不值得做。長此以往,武林俠義將蕩然無存,諸位罪莫大焉!而且還會累得誠王仁厚之名受損,連累到其大業!”趙禹話音剛落,元總舵主便霍然起身,雙手猛拍,大聲道:“白兄弟講得真好!今聽到你這番話,我才豁然開朗,原來武林中那些施恩不圖回報的大俠士,底子裏原來是真正的大惡人!”趙禹遙遙對元總舵主拱拱手,接過海沙幫眾手中的紙筆,説道:“我便拋磚引玉,寫下自己的出身籍貫,等待誠王封賞!”説罷,他便揮筆寫下了自己杜撰的名字。

元總舵主對趙禹點點頭,而後望着各自沉的江湖人士,神不善冷聲道:“諸位幫了我,我自然要有回報,這是兩利的好事,可你們若拒不接受,那便是瞧不起我,瞧不起海沙幫,瞧不起誠王!既然不想做朋友,那便不好同席而坐了!”聽到元總舵主這語氣強硬的一番話,饒是眾人心中仍有遲疑,卻不敢再拿捏,只得順從得寫下自己的名號。聊以自的是,哪怕是自己這些人真會因此遭殃,最起碼排頭還有一位華山派的白少俠頂在前面!

ps:寫這一章的時候,心裏真有一些觸。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張無忌能冠上一個好人的名頭,翻遍倚天全書,也只是覺這個人真糊塗。其實許多道理,我們的祖先已經講得很清楚。偏偏現在這個時代,能夠引眼球的是來自星星的思密達,真正的瑰寶卻被視而不見…

一個時代,道德標尺越高,那麼實際的道德水平越低劣…看完了電視上善長仁翁的表現,然後再糾結於扶或不扶,會不會覺很可笑?所以,既然已經恢復了更新,那麼求一求各種票是一種很合理的情況,看在我這麼深沉的份上,求大家施捨幾張推薦票…另,貼吧更新的兄弟們,你們辛苦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