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詳紅樓夢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但是甲辰本寶黛釵三人制謎下有批註:"此黛玉一生愁緒之意","此寶玉之鏡花水月","此寶釵金玉成空"。大概也就是改寫此回的人自批,免得讀者不懂。批語與正文中明點又不同些,因為不過是批者的意見,讀者可以恍恍惚惚將信將疑。
改這一回的,如果不是作後四十回的續書人,至少有續書的計畫,而且也是寫寶玉娶寶釵後出家。他不是夢覺主人,因為此本的"夢覺主人序"是這樣結束的:書之傳述未終,餘帙杳不可得;既雲夢者,宜乎留其有餘不盡,猶人之夢方覺,兀坐追思,置懷抱於永永也。
不是蓄意續書者的話。
這篇序開始説:辭傳閨秀而涉於幻者,故是書以夢名也。夫夢曰紅樓,乃巨家大室兒女之情,事有真不真耳。紅樓富女,詩證香山;悟幻莊周,夢歸蝴蝶;作是書者藉以命名,為之"紅樓夢"焉。
顯然書名"紅樓夢",通篇沒提"石頭記"。而且此本目錄前、每回前後、每葉中縫都標明"紅樓夢"三字(見周汝昌著“紅樓夢新證"第一o二五頁)。迄今誤作"甲辰本石頭記",大概是因為當時(一七八四年)"石頭記"膾炙人口,"紅樓夢"沒人知道,書商見是同一部書,另加題頁,採用"石頭記"書名。
當然,續書人也用"紅樓夢"這名字。這一個巧合,與甲辰本改第二十二回的人與序之間的矛盾,有一個可能的解釋:此本是續書人的前八十回,後四十回還沒寫完,或是起初不被接受,但是此書的八十回本是有市價的,十分昂貴,所以已經傳抄了出去,成為一個獨立的單位,輾轉落到夢覺主人手中。
戚本賈政猜惜制謎後,自忖四姊妹制謎都是不祥之兆,個別分析,這一段太
骨,破壞了預言應有的神秘氣氛,文筆也乏弱。下接寶釵制謎。庚本在惜
的謎語後截斷,回後附記寶釵制謎,不管是作者自己還是批者寫給作者的備忘錄,都是摘錄刪文中保留的一個謎語,並非摘錄一回本背面破損的闕文,其理甚明。因此庚本此回與全抄本第二十四回同一情形,都是回末改寫
換,而缺改稿。
畸笏似乎不會沒看過原有的第二十二回,但是因為一貫的不提改寫,只説"此回未補成而芹逝矣","補"可能是指回尾破失,也可能是,完全無視於戚本此回的存在。
第二十二回與第六十三回同是從最早的早本里保留下來的,而太虛幻境的預言寫得比較晚,相隔的年數太久,因此一部份與這兩回的預言重複。太虛幻境在此書是後進,再加上賈瑞的故事中的線索,可知太虛幻境是跟著“風月寶鑑"一起搬過來的,原名"太虛玄境",收入此書後改名太虛幻境。這是在十載五次增刪中。有了太虛幻境,才有金陵十二釵簿籍,有紅樓夢曲。因此"增刪五次"後,書名改為"金陵十二釵",畸笏又主張用"紅樓夢"為總名。
金陵十二釵都屬於薄命司,因此預言湘雲早寡。本來她是與衞若蘭白頭偕老的。"因麒麟伏白首雙星"是從早本保留下來的回目。這大概就是"白首雙星"的謎底。
一七六七年畸笏惋惜"後數十回"內的衞若蘭圃文字遺失了,顯然"後數十回"其他的部份尚在。次年一七六八,乾隆三十三年,永忠作"因墨香得觀紅樓夢小説吊雪芹"詩三首。墨香名額爾赫宜,是曹雪芹的朋友敦誠敦
兄弟的叔父,但是比敦誠還小十歲(見趙岡著“紅樓夢新探"第一三四頁)。他沒有"庚辰秋月定本"的八十回本"石頭記",只有一七五四本前的百回"紅樓夢",裏面想必缺衞若蘭
圃回,像"庚辰秋月定本"之缺第六十四、六十七回。
百回"紅樓夢"裏賈家沒有抄家,獲罪後榮府仍聚居原址,"散場"在獲罪前,寶玉遷出園去,探遠嫁,黛玉死了。
之死大概也在這時候。太虛幻境預言
婚後"一載赴黃粱","嘆芳魂豔魄,一載盪悠悠。"她是秋天出嫁的。合看第二十六與第七十九回批語,後文有瀟湘館"落葉蕭蕭,寒漠漠",是黛玉死後"對境悼顰兒"。"落葉蕭蕭,"又是秋天了。
自一七五四本添寫抄家,一七六o初葉寫獄神廟,關於"抄沒、獄神廟諸事",代替原有的獲罪一回。八十回後獲罪前的幾回不受影響,不需要改。這幾回其實是百回"紅樓夢"的高。因為避諱抄家,寫榮府受的打擊較輕,而將重心移到時間的悲劇上,少年時代一過,都被逐出樂園。此後禍發,只毀了寧府,榮府的衰落不過加速與表面化。第七十二回林之孝已經在説"家道艱難",建議遣散一部份婢女奴僕,出事後實行遣散,導致襲人之去。去後終於與蔣玉菡一同奉養寶玉寶釵夫婦,成為末一二十回的一條主線。
直到一七六八年,作者逝世後五六年,自八十一回起的這幾回定稿還保存在百回"紅樓夢"裏,結果竟失傳了。
在長期改寫中,早先傳出去的抄本一直亦步亦趨,跟着
換改稿。為了節省抄工,各本除了甲戌本都可以稱為百衲本,回為單位,或是兩回為單位,原是一大回;也有幾回連在一起的整大塊早本,早本中又有保留下來的更早的本子。連甲戌本也原封不動收編了一冊搭一回的一七五四本──頭五回。
早本陸續換,一一變成今本,只有百回"紅樓夢"也許因為是較晚的本子中唯一完工的,有些書主捨不得拆成八十回本,所以遲至一七六o末葉還有。八十回後的幾回定稿,與改抄家後有問題的幾回,以及"花襲人有始有終"、"撒手"諸回的初稿,都保存在百回"紅樓夢"裏,而終於散失,不能不歸罪於畸笏等一兩個還在世的人。畸笏只在忙着收集散批為總批,大字抄作正文,抬高批者的地位,附驥
傳。
因此遺稿分三批:?一七六o初葉寫的"五六稿":茜雪紅玉──有別於巧姐的──獄神廟回──至遲也在一七六二下半年前──與賈芸探庵回;"花襲人有始有終"等改寫的三四回;為借閲者遺失。改寫的末回"懸崖撒手"大概不在內,那就一共遺失了六七回。?自八十一回起數回,定稿。?自八十幾至九十幾回,除獲罪一回為茜雪紅玉獄神廟回取代,寫榮府敗落後仍住府中,與"五六稿"不連貫。內有"薛寶釵藉詞含諷諫,王熙鳳知命強英雄"一回。
第二、三兩項在百回"紅樓夢"裏,一七六八年尚在。
永忠一七六八年寫的"因墨香得觀紅樓夢小説吊雪芹"的詩收在他的"延芬室集"中,上有瑤華眉批:"第紅樓夢非傳世小説,餘聞之久矣,而終不一見,恐其中有礙語。"出詩集距作詩,中間又隔了一段時間。瑤華所説的紅樓夢恐怕已經是三十年後的刻本了──抄本出名的是"石頭記"。永忠明義所見的"紅樓夢"抄本"世鮮知者"。瑤華不會"聞之久矣"。
八十回本"石頭記"出了名,而未完,很神秘,書中又暗示後文有抄家,當然引起種種傳説,以為是後部有問題,被刪去,或是作者家裏人不敢拿出來。瑤華甚至於都不敢看,怕裏面有礙語。作此批的時候永忠如果還在世,就可以告訴他百回"紅樓夢"裏賈家並沒有抄家。其實加抄家後內容也絕對無礙。
來總結一下:一七五四本前,書名"紅樓夢"時期已有林紅玉,一個怡紅院的丫頭,難得有機會接近寶玉。第二十四回寶玉初見紅玉一節內,晴雯有母親,是晴雯與金釧兒的故事還沒分裂為二的早本,因此寶玉初見這一場是舊有的。此外明義"題紅樓夢"詩中詠小紅的一首寫寶玉替她梳頭,這一場今本改為第二十回麝月篦頭一段。
一七六o本改寫紅玉與賈芸戀愛,脂硯在一七五九年冬批書,顯然到意外。有個批者推測賈芸後來"榮府事敗,必有一番作為",可見原有的"後卅回"
"後數十回"內沒有賈芸,是一七六o本新添的一個人物。
紅玉調往鳳姐房中,也是個新發展。調去後只有第二十九回清虛觀打醮大點名與第六十七回鶯兒口中提到她。戚本第六十七回此處作豐兒,沒有紅玉。戚本此回異文既多又壞,但是異文中的吳語"小人"與第五十六回相同,所以戚本此回還是可靠的。顯然是一七六o本添寫紅玉去伏侍鳳姐之後,才把此回的豐兒改為紅玉。但是"庚辰秋月定本"缺第六十四、六十七兩回,因此是一七六o年後改的。一七六二年冬作者逝世前,此回又改寫過一次,而且已經忘了上次興兒改在二門上當值,總至少隔了有一兩年。豐兒改紅玉該是一七六一年左右。
第六十七回分甲(失傳)、乙(戚本)、丙(全抄本)、丁(武裕庵本,己卯本抄配)四種。甲銜接今本第六十八回,回內鳳姐發現偷娶尤二姐時,賈璉還沒到平安州去。
參看此回與第六十三、六十五回各本歧異處,可知作者生前最後兩年在提高尤三姐的身分,改為放蕩而不輕浮。
第五十六回有一點與第六十七回乙矛盾。此點經第六十七回丙改寫,而仍舊與第五十六回矛盾。第五十六回顯然與第六十七回乙、丙都相隔很久。第六十七回是二尤的故事。"風月寶鑑"收入此書之後才有二尤。收入之後,此回又還改寫過一次,由甲變為乙,因此第六十七回乙已經不很早了。丙更晚──一七六一年左右才改寫的。第五十六回在時間上與二者相距都遠,只能是最早的早本。
第五十五回內鳳姐平兒談話中兩次將惜算作賈政的女兒。戚本第二回介紹
的一句異文,"政老爹養為己女",是解釋
為什麼住在賈政這邊。但是因為賈政領養
不大合理,所以另加解釋,是賈母"極愛孫女,都跟在祖母這邊一處讀書",刪去賈政領養
,只有全抄本漏刪。此後惜
改為賈珍之妹,但是勉強還可以歸入賈母孫女之列。顯然惜
本來是賈政幼女,否則賈政領養
這句變得毫無目的──還有個寧府的人更需要解釋。
看來早本賈家家譜較簡,"風月寶鑑"收入此書後才有寧府,才將惜改為賈珍之妹。第五十四、五十五回原是一大回,至一七五四本分作兩回,所以第五十四至五十六這三回同屬早本。一七五四本改去第五十八回元妃之死,刪去第五十六回賈母等入宮探病,這一回不夠長了,因此在回末加上甄夫人來京一節,橫跨回尾與下一回回首──裝釘最便的改寫法。甄家一段從早本別處移來,移植中改寫過,因此夢甄寶玉一節兼有早本與一七五四本的特徵:吳語"小人"、"長安都中";"
"、回末沒有"下回分解"之類的套語。
下一回元妃託夢也刪去,所以庚本第五十六回末句下批註:"此下緊接慧紫鵑試忙玉"提醒作者移植另一回填空檔。
第五十六回內探提起到賴大家去的事,指第四十七回賴家慶祝賴尚榮得官。第五十六回來自早本,因此早本原有第四十七回薛蟠在賴家戲柳湘蓮。
第四十八回脂硯有一條長批,説明香菱這人物不可不入園,以及賴尚榮與戲湘蓮都是為了香菱入園而設。但是第六十七回乙的異文透薛蟠本來每年下江南經商。其實香菱隨時可以入園。添寫第四十八回香菱入園這一回,才把薛蟠改為向不出門,並利用原有的戲湘蓮事件,促使薛蟠南下一次,造成香菱入園的唯一的一個機會。脂硯那條長批不過是理論,並不
據這一個事例裏的事實,因為此書批者都絕口不提改寫──刪天香樓是例外。
一七六o本又添了個墜兒替紅玉賈芸穿針引線,後文就利用墜兒偷蝦鬚鐲,代替另一個怡紅院小丫頭篆兒。篆兒改為疑犯,邢岫的丫頭。
第二十四回回末紅玉夢賈芸,與下一回回首借噴壺途中遇賈芸,是在一七六o本後添寫的,脂硯一七五九年冬批書的時候還沒有這兩段,因此否認紅玉"為芸兒害相思"。全抄本第二十四回缺回末紅玉的夢,是一七六o本經過改寫換,而缺改稿。截斷處正在敍述她父母的職務,下句應是她哥哥在儀門外書房該班,以及昨
尋兄遇賈芸的事。改寫加夢的時候誤刪此句,忘了這是補敍她在書房門口叫"哥哥"的原因。
紅玉第二十六回才看見賈芸拿着的手帕像她丟了的那塊,第二十四回倒已經夢見她遺失的手帕是他拾了去。這夢能前知,與第五十三回賈蓉已經知道第七十二回鴛鴦借當的事,同是改寫中誤將次序顛倒。
一七六七年,畸笏指出脂硯在一七五九年冬不知道後文有"獄神廟回"──"茜雪紅玉一大回文字",寫"抄沒、獄神廟諸事",茜雪"獄神廟寶玉",紅玉"有寶玉大得力處"。此回與"花襲人有始有終"等"五六稿"在作者生前被借閲者遺失了。
第十九回批李嬤嬤的話"上次為茶攆茜雪的事":"又用一攆,屈殺寶玉。…"但是讀者怎麼知道茜雪是自動走的?書中隻字不提,未免太不清楚。茜雪只在第七、八兩回出現,兩回回末都有詩聯,屬詩聯期,約在一七五五年定稿。第八回內寫寶玉擲茶杯發脾氣後,岔開去寫秦鍾伴同入塾的事,下兩回是鬧學與鬧學餘波,接寫秦氏病、死、出喪、秦鐘的戀愛與死亡,元妃省親,直到第十九回才有機會提起茜雪已去。
一七六二年刪第十三回"秦可卿
喪天香樓"一節,下半年在第十、十一回補加秦氏病,擠出這兩回原有的內容:薛蟠戲秦鍾。賈璉有事出門也連帶的刪了。第十或第十一回一定原有茜雪求去,這兩回經過改寫,因為秦可卿的病,背景一直在東府,無法
入茜雪的事,只好也刪了。
寫獄神廟回的時候,茜雪之去想必還沒刪,不然讀者不知道她怎麼走的,無法接寫她"寶玉"。因此寫獄神回在一七六o至六二上半年之間。
第八回有早本回目"擲茶杯賈公子生嗔",可見早本已有遷怒茜雪的事。但是如果發展下去也有"寶玉",不會在獄神廟,因為抄家才把家屬暫時寄押在獄神廟中。巧姐在獄神廟重逢劉姥姥,大概也與買賣人口的官司有關。一七五四本添寫抄沒,到一七六o初葉才把茜雪紅玉寫在一回內,提前借用獄神廟作背景,從這兩個不念舊惡的丫頭身上寫出破家的辛酸。
畸笏暗示獄神廟中寶玉紅玉的談話內容,聽上去紅玉還沒嫁給賈芸。顯然紅玉去鳳姐處後,直到此回方才重新出現。原來紅玉外調不過是遣她出園,正如脂硯批的"婢豈是怡紅應答者,故即逐之",也符合宋淇關於大觀園的理論。畸笏代紅玉辯護:"鳳姐用小紅,可知晴雯等埋沒其人久矣,無怪有私心私情",照當時的觀點看來,是把才德混淆了。
紅玉是林之孝的女兒這一點,與她在怡紅諸鬟間的地位不合,與晴雯對林之孝家的態度也不合,顯然是後改的。第二十四回寶玉初見紅玉一節內,第二十六回紅玉佳蕙的談話中,晴雯都不是孤兒,二者都是早本,經一七六o本改寫,但這兩場的紅玉都與林之孝之女的身分不合。顯然直到第二十七回鳳姐紅玉的談話中方才觸機將紅玉改為林之孝的女兒,純粹為了對白的效果,並與獄神廟回的情節無關。
畸笏一七六二年初夏的一條總批提起賈芸仗義探庵,因此探庵寫成的下限是一七六二年初夏。探庵營救的女尼不會是妙玉或芳官,情形都不合,淘汰下來唯一的可能是惜。由於賈芸紅玉的關係,此回應在"五六稿"內,與獄神廟回同是一七六o初葉寫的。探庵、獄神廟回的背景都不在榮府。看來抄沒後的背景仍舊成問題,沒有能代替破敗的大觀園的。
一七五四本保留下來的第二十八回舊總批提及後回襲人與蔣玉菡供奉寶玉寶釵夫婦,"得同終始",可見百回"紅樓夢"中這後回回目也就是"花襲人有始有終"。畸笏不會沒看過這一回,但是作者去世後,畸笏聲稱"花襲人有始有終"這一回他只有一次謄清後看到,隨即"五六稿"都被借閲者遺失了。當是指一七六o初葉改寫的"花襲人有始有終"回,因為批者諱言改寫,從脂硯批香菱入園的態度上可以看出來。
襲人夫婦養寶玉寶釵,當在榮府"子孫
散"後,所以背景也不在榮府。"五六稿"內,其餘的大概也是改寫敗落後背景不在榮府的兩三回。
據有關的脂批,"紅樓夢"第一百回"懸崖撒手"寫寶玉出家是先削髮為僧,然後才經渺渺真人帶到青埂峯下"證了情緣"。同回稍後,賈雨村
放期滿入山修行,見青埂峯大石上刻著“情榜",也並不欣賞。他在第二回大談秀氣所鐘的人物可能乖僻
謬,似是寶玉的知己,但是"只能識得阿鳳寶玉黛玉等未覺之先,卻不識得既證之後"。情榜當然是與"石頭記"全書合看的,否則就不能怪他不瞭解。因此寶玉來的時候也已經都刻在石上了。"證了情緣"就是看"石頭記"。
一七六二年季,畸笏已經看過了"末回情榜",榜上有正副、再副、三四副十二釵人名。百回"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分類顯然與今本不同;第五回的十二釵冊子只分正副、又副冊──由六十人減為三十六人。一七六七年畸笏又慨嘆看不到末回"撒手"了,當然是指改寫的末回。此回大概不在"五六稿"內,但是也丟了。
此外畸笏只説還有衞若蘭在圃的一篇"俠文"遺失了,在"後數十回",似是榮府敗落後,寫寶玉那隻金麒麟落到衞若蘭手裏,因為若蘭與湘雲姻緣天定。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雙星"回目與太虛幻境關於湘雲早寡的預言衝突。第十二回賈瑞的故事裏有"太虛玄境",庚本眉批內注應改"幻"。這來自"風月寶鑑"的故事,如果是搬入此書的時候將原名"太虛玄境"的太虛幻境寫了進去,怎麼別處從來沒有一個漏網之魚的"太虛玄境"?看來此段是原封不動搬過來的;"風月寶鑑"中原有"太虛玄境",
收入此書的時候方才改名太虛幻境。
太虛幻境的預言與第二十二、第六十三回的預言有一部份疊牀架屋。第六十三回來自元妃還是王妃的早本。第二十二回是否也是極早的早本,與後加的太虛幻境相隔太久,所以重複?
庚本第二十二回未完,戚本此回已完,回內同將"婆子"誤作"婆娘"。戚本此回有兩個吳語"嗄"字,第一個"嗄"庚本已改為早期白話的"
"字,第二個"嗄"在戚本獨有的回末一節內。因此戚本這一回也可靠,來自半文半白、間有吳語、最早的早本。
庚本此回回後的備忘錄記下寶釵制謎,是保留刪文的一部份,顯然刪去戚本回末一節預備另寫。畸笏向不提改寫,所以只説"此回未補成而芹逝矣",戚本此回本不算。
甲辰本此回由另人增刪戚本回末一節──程甲本據甲辰本而參看戚本,又恢復了刪去的兩節──預言寶玉娶寶釵後出家。顯然計畫續書。此人不是夢覺主人──甲辰本"夢覺主人序"的結論是此書未完反而"有餘不盡",回味無窮。
夢覺主人是為"紅樓夢"作序,此本回首回末與每葉騎縫中又都有"紅樓夢"三字,因此甲辰本原名"紅樓夢",書商改名"石頭記"。後四十回的作者也用"紅樓夢"書名,這是甲辰本改第二十二回的人與續書人之間的又一連鎖。
第二十二回與第六十三回同屬極早的早本,與太虛幻境顯然相隔年數太久,以致有重複。"風月寶鑑"收入此書的時候,書中始有太虛幻境。金陵十二釵都屬薄命司,因此湘雲改為早寡。"因麒麟伏白首雙星"是保留下來的極早的回目。
遺稿除了遺失的"五六稿"──不包括末回"撒手"就是六七回──還有八十回後賈家獲罪前數回,定稿,寫寶玉遷出大觀園,探遠嫁黛玉死;獲罪後數回,背景在榮府,待改;以及"花襲人有始有終"、"撒手"諸回的初稿。以上都在一七六八年左右永忠所見的"紅樓夢"裏。只缺衞若蘭
圃回。但是這本子終於失傳了。
免費的八十回本"石頭記"未完,不免引起種種猜測,以為後文寫抄家有礙語,不能面世。其實加抄家前後的兩條路線都安全,癥結在有一點上二者無法妥協,不然這部書也不會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