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突襲與反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你們戰隊一共來了幾個人?”柳晨的臉黑下來。
“加上我一共6個。”
“都什麼等階?”
“兩個超階,四個高階”
“那你們小隊的其它四個人呢?”
“跟我們戰隊在一起,一個超階三個高階。”柳晨撓了撓腦袋:“看樣子我們遇上了一個不接規矩出牌的對手呢。”老許:“那有什麼,來了就****唄。”青青推了老許一下:“他們可有三個超階呢,許大叔,你剛才沒聽到嗎?”
“我當然聽到了,不就是三個超階嗎,我們上一次四個超階都幹掉了。”老許有些不在意。
“可是布克死了。”柳晨輕輕的道:“我再也不希望看到任何一個隊友死掉了,雖然我知道這個想法有些奢侈,但我一定會努力作倒。”老許的樣子有些懊惱,可能是因為柳晨提起了布克:“我…”老許也不知道怎麼來解釋,轉頭看了地上被綁着的傢伙,突然間手裏化出一把綠的大錘,對着沃利斯猛敲:“都他嗎怪你們,怪你們…”老許突然間的瘋狂柳晨三人倒沒什麼反應,可是差一點就把沃利斯嚇死,猛然間看見那麼大一片陰影對着自己砸過來,沃利斯以為自己一定活不了了,沒成想卻是不痛不癢。他有些詫異的着看老許,老許猛得甩過來一鞭,這一次卻直接卻真是有了效果,直接
得沃利斯滿臉開花,嚇得他再也不敢直愣愣的看老許了。
老許看看他,再看看手裏的草繩子:“嗯鞭子覺還不錯,雖然我不喜歡用。”這時候柳晨突然一揮手:“快進廢墟,有德軍過來了。”説完直接躍進了邊上的一棟破樓裏,青青和隼緊隨其後,只有老許抗起沒有人管沃利斯跟着進了破樓。
遠處緩慢走過來一隊德軍士兵,看樣子是剛從戰場上撤上來的,其中還有少傷員,幾個警戒哨分佈在四周。
柳晨通明術發動,德軍普通士兵,擊殺獲得榮譽值1點,在隊伍裏也發現了幾個德軍軍官,卻也是低級軍官,擊殺獲得榮譽值5點。
柳晨從戒指裏取出一把79微衝,這個現在算得上柳晨手裏威力最小的槍了,斯彭德這傢伙可算是為柳晨作了大貢獻,在他的戒指裏,除了大型機械,像車呀,飛機呀,機甲什麼的,小的武器彈藥是數不勝數。按柳晨的估計,光這些槍械,買個五六萬積分是一點問題也沒有,更別説裏面還有許多機甲配件以及一些輕機械呢。
柳晨對着遠處的隼一揮手,隼心領神會,巴雷特開始咆哮起來,隨着巴雷特和聲怒吼,放哨的幾個士兵幾乎全被隼給幹掉了,隼是天生的從林殺手,每擊斃一個敵人就換一個地方,所以底上的這支小分隊本沒找到阻擊手的位置,完全亂成了一團。
柳晨輕輕拿起手裏的79微衝,這支槍的評價只能勉強算箇中階,如果不是自動火器,連個中階都算不上,巴雷特的攻擊如果能達到200的話,這槍的攻擊可能連100都達不到。隨着柳晨的一聲槍響,樓下的軍官倒在了血泊中。不過沒有死亡,柳晨只是對着他的上身開了一槍,以柳晨的眼力完全可以看到,雖然擊中了低階軍官,但子彈本沒有穿透軍官的身體。也就是説,這些低級的軍官自身的防禦效果要比普通士兵高許,按這個定義走的話,高階軍官恐怕用普通的自動火器都難以擊殺。
明白了這些之後,柳晨又揮了揮手,這一次就輪到老許發威力了,老許端着一把火神炮對着街道兩邊的德軍瘋狂的掃。只一會功夫,這接近一個排的德軍小隊基本全部陣亡了。
柳晨再次作了幾個手勢,所有人開始後撤。
其實從這邊的戰鬥開始之前,其實更處的槍聲已經漸漸的密集起來,估計其它的覺醒者們已經開始動手了,這時候一陣強烈的危機傳來,柳晨和對隼對視了一眼,兩個人同時飛速度的奔跑起來:“快跑,是炮擊。”好像是為了印證柳晨喊話一樣,一排排的炮彈在柳晨幾人所在的區域炸開,天空中劃過一道道的彈痕,在天空中劃過一道道火線,然後才是呼嘯而至的轟鳴聲,爆炸聲與呼嘯聲此起彼伏,柳晨和隼分別拉着青青和老許,眾人躲過一排炮擊之後,直接跳進公路邊上的一處炮坑,老許直接在彈坑上編織成一片綠網,現在憑老許的洋牡荊的防禦,只要不是重炮在洋牡荊上直接爆炸,其它的
彈或者碎片都不會給眾人帶來傷害。
隨着炮彈的漸漸推進,幾人甩在的區域漸漸的安靜下來,幾個人跳出坑,柳晨從戒指裏扔出兩輛摩托車,向着炮彈的攻擊方面前進。
老許:“為什麼向着炮彈攻擊的方向呢,這不是往德國人的炮口下送嗎?”這時候很少説話的隼説話了:“從剛才那一小夥德軍的樣子來看,他們是剛剛人前線上撤退下來的,我們與他們戰鬥的時間正好推延了他們撤退的時間,從炮擊的時間上來着,德軍前線的推進並不順利,很有可能前線戰場已經易手,這個時候我們上去,正有可能遇到是蘇聯紅軍,但如果我們往反方面前進或是原地不動,我們馬上就會遭遇德軍的進攻部隊。”老許傻掉了,眼睛直愣愣的半天沒有説話,又看了看柳晨:“這傢伙被什麼附體了,什麼時候説話這麼遛了?”
“我只是不愛説話,不代表我不會説話。”隼馬上白了老許一眼。
柳晨哈哈笑了幾聲:“隼是一名非常優秀的阻擊手,你知道阻擊手的第一要點是什麼嗎?就是沉默和冷靜。你會選一個成天廢話連天併成天發狂的阻擊手嗎?隼分析的很對,我們如果留在原地的話,最有可能遇上的不是德國人步兵,很有可能是德國人的機械化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