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天河二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章天河(二上)這個問題,讓楊玉環着實有些為難。李隆基今年已經六十有八了,無論放在哪朝哪代,何時何地,都不能再算做年青。然而即便在普通夫之間,實話實説都未必永遠是條美德。況且此刻她面對的還是一個隨便説句話就可以決定楊家興衰榮辱的人間帝王?!
“算了!就當朕沒問?!”地察覺到了寵妃心中的猶豫,李隆基突然又嘆了口氣,幽幽地
慨。
“其實,老與不老,不能單憑年齡上算!”見李隆基今天的舉止一再反常,楊玉環心裏沒來由的一軟,笑了笑,柔聲開解。
這本是一句寬的話,聽在有心人耳朵裏,卻無疑於天外梵唱。頃刻間,李隆基臉上又閃現了陽光之
,低頭看向楊玉環的眼睛,帶着幾分期盼追問“是麼?莫非你那裏,還有其他算法?”
“當然!”不忍讓李隆基失望,即便是編瞎話,楊玉環也得努力往圓滿編了“臣妾曾經聽聞,老天給每個人的壽數都不一樣。有人不過才二十出頭,卻滿臉都是皺紋,走幾步路就要停下來大氣。而有人即便活到九十開外,卻依舊耳不聾,眼不花,攀山越嶺健步如飛。若不問其年齡,單從身體與
神上看,誰能説他們哪個更老一些,哪個更年青一些!”
“哦?”李隆基聞聽,臉上的陽光越發濃郁,將先前的灰敗之剎那間又被沖淡許多。
“並且這些,還與個人福澤息息相關。越是福澤深厚的,越是老得慢。甭説活到九十,即便活到一百到數百歲,也不足為奇。至於那些福澤淺薄者,能活到四十歲,已經算長壽了。”終於從突然降臨的難題之中將自己解了出來,楊玉環的嘴巴越來越靈活。順着隱約猜到的對方心思,她將甜言
語編得絲絲入扣“臣妾還聽人説過,昔
的三皇五帝,動輒都是幾百歲,甚至上千歲高壽。而在戰國時期,老將廉頗七十幾歲,每餐依舊能食飯半鬥。持槊上馬,斬將殺敵!至於本朝,託歷代明君的福,身子骨幾乎不受歲月影響的人就更多了。光臣妾能説出來名字的,就不下二十幾位!”後半段話,已經是明顯地在混淆年齡與身體狀況二者之間的差別了,偏偏李隆基還越聽越順耳。笑了笑,主動順着楊玉環的話頭補充道“是啊,本朝開國高祖,古稀之年依舊能彎弓
雁。太宗他老人家雖然去得早,可也是龍行虎步。朕的福澤雖然不能跟高祖比,然而在治國方面,也沒令他老人家蒙羞!”(注1)“豈止是沒讓高祖他老人家蒙羞!外邊百姓口中,也一直
口稱頌您的功業。都説您在位這些年,大唐無論國力和民間殷實程度,遠邁仁壽與貞觀呢!”楊玉環向對方投過去讚賞了一瞥,笑着補充。
雖然明知道這是一句恭維話,李隆基卻依舊覺得心裏頭非常舒坦。搖搖頭,笑着謙虛道:“那些村夫村婦的言論,又豈能當得了真。他們不過看到自家米缸裏多了幾升餘糧罷了,怎會體味到高祖當年平定亂世之艱難!”
“可陛下當年,也曾力挽天河啊!”楊玉環抬起頭,眼中崇拜之意清晰可見。
“臣妾聽長輩們説,當年韋后和太平公主輪番折騰,把大唐江山得搖搖
墜。多虧了陛下果斷出手,才力挽狂瀾於既倒!”李隆基心中最得意幾件的事情之首,便是年青時先輔佐父親誅殺韋后奪取大位,然後又在眾人幾乎都認為不可能取勝的情況下,將父親的盟友,自己的親姑姑太平公主誅殺。徹底扭轉了大唐朝廷內部的連年動盪的局面。
那年他不過才二十八歲。神和體力都旺盛過人。對大局的掌控和判斷能力,也遠遠超過其他幾位做過皇帝的父親和叔叔們。在姚崇、宋璟等人的輔佐下,整肅吏治、選拔良材、廣開言路、勇於納諫。前後不過短短五年,就使得大唐重新煥發了活力。不但令百姓生活
益富足,而且通過一系列惡戰,重新收回了在武后當政年間逐漸失去的西域、遼東等大片疆土。
可現在,他已經六十八歲了。一想到這其中四十年的差距,李隆基的臉上的陰雲就又開始重新匯攏。自己老了,想不承認都不行。四十年前,自己即便大事小事都親力而為,也不會覺得絲毫疲憊和厭倦。而現在,即便經楊國忠等人再三挑選過的奏摺,自己批閲起來依舊覺到筋疲力竭。
看着李隆基臉又開始發沉,楊玉環慢慢地將身體靠上去,依偎着對方的肩膀,軟語説道:“其實陛下看上去年齡真的不大。倒是臣妾,最近容顏漸衰,今早照鏡,居然看見了幾
白頭髮!唉!”
“唉!”李隆基心有慼慼,嘆息着回應。
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自己看到楊國忠等人的奏摺裏,為了防備封常清、哥舒翰這一代名將的老去,主張大肆提拔年輕將領,進而心有所觸,怒不可遏。玉環又何嘗不在擔心着年老
衰,寵愛漸退。想到這兒,他心裏與對方的共鳴更強。笑着捧起對方的臉,低聲説道:“盡説傻話,你才多大,就敢喊老!”(注2)“陛下不會因為臣妾老了,就不再寵愛臣妾吧!”楊玉環用雙手蓋住李隆基的手背,彷彿祈求般,低聲囈語。
“不會。你不老。朕也不會嫌棄你老!”李隆基的心緒立即軟得柔可繞指,點點頭,鄭重許諾。
“那臣妾也永遠不會嫌陛下老。即便有朝一陛下真的老了,也不會嫌棄!”彷彿突然變成了小孩子般,楊玉環閉起眼睛,自顧説着傻話。
望着眼前那嬌豔的紅,李隆基的心裏柔情翻滾“行。朕跟你約定。咱們這輩子,誰都不會嫌誰。一起相守終老!”
“謝陛下!”楊玉環突然傷起來,珠淚順着眼角滾滾而落。
“有陛下這句話,臣妾即便現在就死,也值得了!”
“傻孩子!”李隆基伸開拇指,輕輕抹去寵妃臉上的眼淚。淚很熱,他的血也被燒得慢慢發燙“你可真是個傻孩子。咱們誰都不嫌誰,不就行了麼?你不嫌朕,朕亦不嫌你。一起老,一起死,一起羽化,昇天,如何?”
“臣妾的確有時會犯傻。”楊玉環哭得愈發傷,抱住李隆基瘦稜稜的身體,將頭埋進去,嗚咽有聲。
“陛下莫嫌臣妾。臣妾亦不嫌陛下。這輩子剩下的子就一起廝守着過,誰也不辜負誰!”
“嗯!”李隆基笑着用大手慢慢拍打美人的玉背。自己剛才真是犯痴了,楊國忠他們也是為這個國家的長遠着想,自己怎麼無端就發起了火來?!連累得玉環也受了池魚之殃,差點被被自己給嚇壞了。自己應該考慮到,她一向膽小。怕擔上後宮干政之名,從來不敢對朝中的事情發半句議論。包括這次提拔楊國忠為相,她知道後,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委婉向自己表白,不願意因為家事而影響到國事。更不願意因為楊國忠在朝中犯了什麼錯,無端沖淡了自己對她的寵愛。
越是往細裏琢磨,李隆基越是後悔。越是後悔,他心裏頭越發柔情四溢。帶着幾分歉疚,他俯下頭去,在對方耳邊柔聲説道“玉環,還記得去年七夕,朕跟你一道把酒賞月之時,朕跟你説過的話麼?也許你已經忘了。同樣的話,朕這輩子除你之外沒對任何人説過。”聞聽此言,楊玉環的眼淚噶然而止。梨花帶雨般的臉上,又是動,又是愧疚“臣妾今天犯傻,陛下不要怪罪!臣妾以後再也不會了!”
“傻話,朕怎捨得怪罪你!”李隆基笑着捏了捏對方的鼻子,溺愛地説道“記得那句話麼?也許你已經忘了,但朕自己卻牢牢記在了心裏!”
“臣妾怎敢忘!”楊玉環揚起臉,雙目之中波光瀲灩“在天願做比翼鳥…。”
“在地願為連理枝!”李隆基雙臂猛一用力,將對方穩穩地抱了起來。有些吃勁兒,但這幅自幼練武的身體還撐得住。
“朕不會忘,你也不準忘!”
“陛下!”楊玉環嬌聲呼喊。無論她對李隆基的情有幾分是真,至少在現在這一刻,她被對方深深地地給打動了“這裏是御書房啊。您還有一大堆奏摺呢。啊、呀——!”
“去他孃的御書房,去他孃的奏摺!”李隆基順口罵了一句,臉上沒有絲毫九五之尊的穩重。趔趄着急行數步,將楊玉環壓在了御案後寬大的胡牀上。誰説朕老了,朕就是沒有老。六十八歲算什麼,朕這就試給自己看!
“吱呀——”書房門被人從外邊輕輕關緊。碧瓦紅牆內,幾株晚桃開得正豔。
注1:李淵是有名的神手。年青時去竇家求親,曾經
中屏風上的孔雀眼。憑此神
一舉壓服眾多競爭者,如願抱得美人歸。後世野史為了突出李世民的功績,對李淵的形象貶損過多。但
藝卓絕方面,卻始終保留了下來。
注2: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此語出處不詳,最早被記載於清代。小説中就當它早就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