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不周山八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五章不周山(八下)晚飯後,王洵又派出人手,連夜去拜訪軍中其他幾位家住在長安附近中級將領的親眷,以免他們因為沒有做充足準備,受到戰亂的波及。然後再委託方族長者收購軍中常用藥材,以備不時之需。接着再召見襄郡夫人和她的丈夫,瞭解朝中各方勢力錯綜複雜的關係以及一些重大決定的起因和經過。待把一堆無法迴避的緊要事情處理完了,時間已經到了後半夜。這才了一口氣,拖着疲憊的身軀去自己的臨時住處休息。
雲姨和白荇芷、紫蘿三人一直眼巴巴地在房間內等着,見王洵終於忙完了正事兒,趕緊端了茶點過來給他解乏。一家人邊吃,邊斷斷續續地講述幾年來各自的經歷。有些事情本來王洵於家書中曾經提到過,此刻被追問着再度重述,依舊令幾個女人紅了眼睛。説到最後,無法迴避地就涉及了封常清的慘死,以及王洵自己對朝廷痛恨和失望。雲姨擦了擦眼角,低聲説道:“你封四叔為大唐戎馬半生,誰料到最後竟落到如此下場!聽到消息之後,朝野當中,但凡心裏頭還有點兒良知的,有誰不悄悄扼腕?可咱們老王家幾代人都領朝廷的俸祿,總不能在危難關頭,反倒從背後捅陛下一刀吧?!那樣的話,即便安賊將來真的成了氣候,你也跟着封茅裂土,在兒孫面前提起今天的事情來,也未必會覺得問心無愧!”
“看您想哪去了!我是什麼樣的一個人,您還不瞭解麼?!”聞聽此言,王洵趕緊低聲解釋“我當然不會跟叛軍攪合在一起!可有封四叔的前車之鑑在那,將士們人人齒冷,再着他們跟叛軍拼命,我下不了這個狠心,自己也覺着不值得!”看着王洵過早憔悴的面孔,雲姨心裏很是不忍,點點頭,用極其緩和的語氣追問“那你打算怎麼辦?即便掉頭西返,躲遠遠地去靜觀時局發展,表面上總得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我也不知道。暫且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王洵咧了一下嘴,苦笑着搖頭。
“孩兒本事實在有限,能夠保證自己的家人平平安安,已經心滿意足了。至於將來,呵呵,誰知道將來還會有什麼變化。反正眼下就憑孩兒手中那一萬多弟兄,即便全衝上去,也不夠安祿山一次牙縫兒!”
“那倒也是!”即便不通軍務,雲姨也明白眼下叛軍風頭正盛,無論是誰帶着萬把兵馬上去阻擋,都等同於自己找死。沉了片刻,又嘆了口氣,低聲道:“國家大事,作為一個女人,我實在干涉不了。何去何從,還是你自己拿主意吧!總歸咱們一家人能夠平平安安在一起就好。但家裏頭的事情,我卻得摸着良心嘮叨你兩句。你也別怪姨娘人老多事兒。”
“哪能呢?!您儘管説就是!。”王洵被後半句説得有些心虛,偷偷看了白荇芷和紫蘿兩個一眼,低聲回應。
“那姨娘我可就不客氣了!”雲姨抿了口茶水,慢慢坐直身體“我今天看見襄郡夫人跟在你身後,恨不得立刻將她的兩個女兒給你侍寢。我們那桌酒席上,方家的幾個女眷,也一直追着我問長問短。你也老大不小了,家中需要有個替你主持內宅的人。不能老這麼拖着,否則拖得越久,找上門來的麻煩就越多!”
“嗯!”王洵又看了白荇芷,不想現在就把問題擺在明面上談。雲姨遵重長安人的傳統,一直主張門當户對。可自己見過那些門當户對的女子,要麼膚淺張狂得如風中敗草,要麼麻木不仁得如行屍走。哪有一個像白荇芷這般,既懂得自己心裏在想什麼,又能為了自己拔出刀子來跟別人拼命?!
“當然,像你這樣的人,也不可能要求你只娶一個女子。”雲姨笑了笑,繼續緩緩説道“可家中主事的正,只能是一個。否則內宅就不得安寧了。我覺得荇芷這孩子就是不錯的人選,你説呢?!”
“啊!”王洵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望着雲姨兩眼發直。白荇芷已經搶先一步拜了下去,泣着道:“能和二郎比翼雙飛,已經是孩兒我的福氣。孩兒出身卑微,實在不敢再奢求更多…”
“傻孩子!”雲姨低聲笑了起來,伸手輕輕撫摸白荇芷的頭“長安城都沒了,還扯什麼出身富貴貧賤?即便是萬户侯又能怎樣?大難臨頭之際,還不是也得像陰溝裏的老鼠一般東躲西藏?!以前是姨娘想不開,可這幾天,你做的事情,姨娘件件都看在了心裏。明允當初有眼光,這點上,姨娘真的不如他!”白荇芷苦盡甘來,又悲又喜,只管着淚搖頭。雲姨從胡牀上慢慢站起身,又信手扯過紫蘿“照理兒,你跟明允最早,應該排在荇芷前邊。可你
子太柔,眼下又恰逢亂世。所以只能受些委屈,做一個平
。姨娘以後保證天天拿眼睛盯着,讓明允一碗水端平就是!”紫蘿自打十三歲起就跟了王洵,明白大户人家的規矩,平素只求自家主人成親之後,新婦能容得下自己這個舊人,不敢指望更多。此刻聽雲姨安排白荇芷做王洵的正
,安排自己做平
,心裏雖然覺得有些酸楚,可更多的是輕鬆和
,
了
眼睛,緩緩跪倒:“紫蘿一切都聽您老的安排!”
“關鍵還得看你家郎君,老身也未必能做得了他的主!”雲姨一手模着一個女孩子的頭,笑着打趣。
王洵終於從震驚中緩過神來,滿臉歡喜“孩兒是您一手拉扯大的,當然一切都聽您的安排。況且,況且荇芷,荇芷跟紫蘿兩個,都是,都是一等一的好…。”
“一等一的好,你還在大宛納什麼穀子、麥子!”雲姨用手指戳了他額頭一記,笑着數落“跟你阿爺一樣,除了仕途上拿得起放得下之外,其他方面,多時也不知足!你們兩個今後得好好看着他,否則再過幾年,芝麻、高粱、黍子、糜子就都有了,甭用再請佃户種地,自己家裏就是個吃不完的大谷倉。”白荇芷和紫蘿含着羞點頭,目光看向王洵,卻滿是温情與敬慕。又聊了幾句家常,雲姨推説自己年老體罰,需要早點兒休息。卻拒絕了兩個年青女孩子的殷勤,自己捶着走了。屋子中剩下小夫
三個,自然是説不盡的相思,訴不盡的柔情。直到東方發白,才胳膊挨着胳膊,沉沉入夢。這一覺,竟是若干天來,少有的
。
第二天,派往聯絡其他將領家眷的士卒陸續返回。結果與在方氏一族獲得的大同小異,除了幾個將領的直系親屬之外,其他族中長輩都是説故土難離,婉言謝絕了王洵的好意。順帶着把族中最年青,最為機靈的男孩子送了過來,請求大將軍多多提攜。
王洵無奈,只好拍着脯答應了下來。然後整頓車馬,繞路去跟大軍匯合。遠遠地再度看到了長安城,濃煙依舊沉重地壓在城頭上空。路上逃難的人卻稀少了許多,想必是邊令誠等人為了討好安祿山,動手封鎖了所有城門。即便如此,搶劫、殺戮和姦
等暴行,在路上依舊隨處可見。王洵仗着自家隊伍的規模足夠大,出手殺散了幾夥暴徒,但對於整個災難而言,只是杯水車薪,作用實在有限。
由於隊伍中有很多女眷和兒童,所以也不可能走得太快。好在邊令誠正忙着考慮如何討好新主子,倒也沒時間再廣派人手追殺王洵這條漏網之魚。大隊人馬走走停停,第一個晚上怕遭受什麼不測之禍,不敢進任何城鎮休息,只能在野外紮營過夜。第二天早早地爬起來咬着牙繼續趕路,直到沿途已經很少見到大股逃難人羣了,才偷偷鬆了一口氣,打出方記商隊的旗號,到醴泉城中補給。
醴泉城中,倒也還算平靜。由於不在聖駕西狩的必經之路上,逃往這個方向的長安百姓不多。而當地縣令昨天下午也接到了咸陽縣令用快馬送來的示警,提前做足了應變準備。王洵等人進城後,非常輕易地便找到了適合投宿的客棧。隊伍中幾個膽子大的少年耐不住旅途寂寞,還向方子陵告了假,結伴去集市上逛了逛,帶回來了許多地方特產和稀奇古怪的小玩意。
只可惜,這份寧靜僅僅持續到了傍晚時分,便徹底宣告結束。一陣蒼涼的銅鑼聲,突然從城頭的敵樓上響起,瞬間將恐慌灑滿了全城“鐺鐺,鐺鐺鐺鐺-----”暮中,有縷暗黃
煙塵由遠而近。曾經從漁陽打到長安,留下一路屍骸的曳落河,殺過來了!(注1)注1:曳落河,安祿山帳下
鋭,由契丹、奚族等遼東部落武士組成。在安史之亂的前期,殺孽極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