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我要扼殺俄人向東的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9世紀中期,中亞浩罕**官阿古柏在英國的支持下率軍入侵新疆並建立了清真王政權,高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旗幟,公然佔據大清帝國領土。1877年,已經66歲的清軍名將左宗棠率軍勝利收復新疆,摧毀了竊據新疆達13年之久的阿古柏哲德沙爾殖民政權,挫敗了英國在新疆的擴張陰謀,並使俄國藉助與新疆為鄰的有利地勢而鯨
新疆的美夢成為泡影,捍衞了大清帝國領土的完整,顯示了中華民族抵抗外侮的決心和力量,也促進了新疆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
俄國滅亡後,新成立的蘇俄疲於應付國內戰爭,無暇他顧,大清帝國整個西北邊疆的軍事威脅得以消除,而隨着北寧政府對這一地區控制力的迅速增強,新疆更是來了一個美好的發展時期。
而康凡在繼承左宗棠將軍衣缽的基礎上更是加以雄心的發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期間,命令北寧陸軍進佔伊犁河的注入處——水面面積達1萬8千多平方公里的巴爾喀什湖,並將自1864年起就被俄國佔去的伊犁河
域和巴爾喀什湖、齋桑泊、伊
克等3大湖泊以及周邊將近5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重新收歸新疆版圖,恢復了大清帝國的原有國界線。後來,從太原至新疆首府迪化的鐵路開通,進一步加強了西北地區與內地的聯繫。再後來,太-迪鐵路幹線延長至巴爾喀什湖岸邊,將美麗、富饒的伊犁河谷與內地連接起來,使太-迪鐵路成為當代大清帝國通車裏程最長的鐵路,也是極具戰略意義的鐵路,其工程之艱鉅與浩大,舉世罕見。
而由於修建這條鐵路,北寧內衞工兵部隊的威名也因此蜚聲世界。
1916年,北寧軍隊終於渡過石勒喀河,進佔了俄國涅爾琴斯克城。該城就是原中國城市尼布楚,是當年大清帝國康熙皇帝在位時與俄國侵略軍簽訂停戰協定的地方,也就是《尼布楚條約》。佔領尼布楚城後,北寧陸軍迅速將該城建成為一個功能完備的軍事基地,隨後以這裏為大本營,派出多支以裝甲機械化部隊為主的先遣部隊在陸航大批戰機的空中掩護下翻越興安山,沿西伯利亞大鐵路向西推進,包圍尼布楚城西面3百公里處的俄方重要城市赤塔,
迫赤塔俄國守軍不戰而降,大軍一直進
到貝加爾湖才停下。
此時俄軍在歐洲戰場正與德奧聯軍進行着殊死搏鬥,戰局危如累卵,遠東地區的俄軍大部分調往西線作戰,兵力極為薄弱,無法組織起像樣的防禦,而國內革命運動也是風起雲湧,一片混亂,本沒有能力在遠離其歐洲中心萬里之遙的這片被他們稱為“西伯利亞”的亞洲領土上與裝備更
良、戰力更強悍的北寧軍隊相抗衡,只能任由北寧陸軍進
。
在又一次迫勒拿河邊俄方遠東重鎮——雅庫茨克城的俄國守軍投降後,北寧陸軍兵分3路,北路軍沿勒拿河兩岸向北一直突進到北冰洋的拉普捷夫海濱;東路軍向**進到白令海峽西岸,並在海軍的配合下,從陸路和海上包圍了堪察加半島上最大的城市——首府彼得羅巴普洛夫斯克市,使這座始建於1740年的俄國遠東港口城市中的十幾萬俄**民陷入恐慌和危機之中;西路軍繞過貝加爾湖,攻陷西伯利亞大鐵路重要樞紐城市——伊爾庫茨克,並沿西伯利亞大鐵路繼續向西突進。
3路大軍中,以西路軍的作戰任務最為艱鉅。因為西伯利亞地區俄軍主力大部分都集中部署在西伯利亞大鐵路沿線,依託設施完備的城市和防禦體系能夠給西路軍制造不少麻煩,所以,西路軍全部是擁有強大突擊威力的重型裝甲部隊,主戰裝備都是能更好的“虎”式和“豹”式履帶式裝甲戰車的改進型“虎-乙”和“豹-乙”北路軍和東路軍則是以主要裝備“鐵馬”以及“鐵馬”改進型輪式裝甲運兵車的輕型機械化部隊為主,再配以少量的重型裝甲部隊合編而成。在北路和東路軍身後跟進的大量後勤部隊一邊為兩路大軍提供着不間斷的後勤補給一邊沿途擇址修建可供“大鵬”運輸機起降的機場,然後以機場為中心建立臨時後勤補給基地,構成了以陸路和空中運輸線構成的立體後勤保障網絡;西路軍則充分利用奪取來的現成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建立後勤補給線。
這3路大軍以平均每天超過3百公里的推進速度高歌猛進,鋭不可當!
“有幸”與他們照面的那些俄軍官兵看見的只是噴雲吐霧、隆隆開來的鋼鐵怪物,連個人影都看不到!而漫山遍野湧來的這些鋼鐵怪物本無視俄軍的綿軟阻擊,就那樣不管不顧、從從容容地衝上來,碾碎了營房、碉堡、戰壕、火炮、機槍、人體等等的物事,然後頭也不回地繼續前行。簡直不是在打仗,而是一次純粹的大規模機械化遠程行軍演練!
俄方無力阻止北寧軍隊的進,為換取東方的安寧,更是為了避免與這個比本國的歐洲死敵——德國還要強大得多的敵人作戰,全力保衞西線歐洲國土,主動向北寧政府遞
了新的國界劃分方案:雙方以勒拿河一線劃界,以西歸屬俄國,以東歸屬大清。
但康凡沒有同意,這個國界劃分方案早在1689年《尼布楚條約》談判時,當時的清政府就曾向俄方提出過,但沒有得到俄方同意。現在,時隔2百多年後,康凡怎麼會同意?他的目標不只是勒拿河以東地區,他還要奪取勒拿河以西直至葉尼河的那片廣袤陸地。這片總面積達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地域深處西伯利亞腹地,位置偏北,終年氣候寒冷、人煙稀少,九成以上屬於原始無人區,拿下它並不困難。
俄方一退再退,最終退回了葉尼河以西。康凡隨即下令北寧陸軍停止進擊,沿葉尼
河河谷-薩彥嶺一線構築防線,就地轉入防禦。
而此時,西路軍早已攻陷俄方葉尼河
域的行政中心——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渡過葉尼
河上游,翻越薩彥嶺,其左翼已與新疆軍區的北寧駐軍會師,直接得到了來自大清帝國本土的強力支援,實力大大增強,正
繼續向西進軍。
北路軍的後勤部隊在尼布楚城以北一直抵達葉尼河中、下游直至北冰洋沿岸、東路軍的後勤部隊在雅庫茨克城以東一直抵達白令海峽西岸的廣闊地域內分別建成了各由多個相距5百到1千公里不等的臨時後勤補給基地構成的基地網,大批“鷹-乙”、“大鵬”運輸機以及“鐵馬”系列輪式運輸車隨後進駐這些基地,迅速構建起了一條穩固的運輸線,各種物資、設備和工兵部隊源源不斷地運來,展開了將這些臨時後勤補給基地進一步建設成為永久
基地的艱鉅工作,一方面鞏固勝利成果,另一方面也為今後和平開發這一地區創造有利條件。
1916年10月,俄方匆忙與北寧政府談判代表重新確定了俄國與大清帝國的國界:雙方基本以葉尼河河谷-薩彥嶺一線分界,俄方在西,中方在東。隨後,北寧軍方為了儘快達到實際控制這片廣袤陸地的目的,主動協助俄方將其自願撤離的僑民全部遷入俄方控制地域,並全程提供了
通、飲食、被服、醫療等方面的人道主義援助。
這樣,北寧軍隊就將進到大清帝國的頭頂——北部邊疆區的俄軍全部趕到了西面,重新建立了一條南起新疆北至北冰洋沿岸的中俄邊界線,實現了康凡掃除大清帝國北方軍事威脅、向北直通海洋的戰略意圖。北寧政府隨即將奪回的這片西伯利亞中、東部遼闊地域更名為安遠轄區,意為“安定遠方”使安遠轄區一舉超越北寧轄區而成為大清帝國目前所轄面積最大也是最北的一個轄區。
安遠轄區所屬地區自古便是中國北方各個遊牧民族的生存繁衍之地,唐朝時被首次納入中國版圖。16世紀後期,俄國勢力侵入這一地區。至此,中國才開始逐步喪失對這裏的控制。而在安遠轄區成立後,也就表明北寧政府終於將俄國自17世紀後半葉以來佔去的大清帝國領土全部予以奪回,擁有了大片北部太平洋和北冰洋沿岸地區,徹底扼殺了沙俄政府數百年來一直向東尋求出海口的擴張企圖,將大清帝國的疆域向南擴展至赤道、向北擴展至北極圈,貫穿了半個地球!極大的拓展了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實在是讓康凡受到了強烈的成就
!
北寧政府組織的對安遠轄區的科考活動從該轄區成立那天起就開始了,並且一直在繼續。這不但是因為該轄區陸地面積和海洋麪積遼闊,而且因為這一地區常住人口很少,當地各個土著民族人全部加起來也不過區區數十萬人,原始地域廣大,科考任務艱鉅。但經略考察數據表明,這一地區其實寶貴到足以用寸土寸金來形容!
單從位置上來講,安遠轄區北面屬於北冰洋沿岸地區,最北的海防基點是位於北冰洋中的新西伯利亞羣島,是深入北極的觸角;南面與黑龍江、吉林省陸地相接,和堪察加半島、千島羣島、庫頁島以及吉林海岸環抱鄂霍次克海,使鄂霍次克海成為繼渤海之後大清帝國的第二個內海;東面延伸到了亞洲大陸的最東端——白令海峽西岸;西面隔葉尼河與俄羅斯對峙,極大的壓縮了俄羅斯、
本、美國、加拿大等國的戰略空間,為大清帝國增加了巨大的戰略緩衝區。
而從自然資源上來講,安遠轄區就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未經開發的自然寶庫”!境內擁有廣袤的原野、連綿的山脈、數萬條河與數千個湖泊,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和海洋以及星羅棋佈的島嶼,野生動植物種類及數量極為豐富,北寧轄區目前社會大發展所需的各種自然資源幾乎都能在這裏找到,尤其是貴重金屬和非金屬貴重礦物例如黃金、白銀、金剛石等,而且儲量巨大!
這次,康凡藉着陪同梅香巡視疫情的機會,乘坐“陸軍1號”來到庫頁島光復市後改乘當地海警部隊執行科考任務的“雪龍-2”號破冰船沿安遠轄區西部海岸線進行了一番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