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日落九原城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浩瑜不敢怠慢,當偵緝盡數出動,全城搜捕,三之內捕拿嫌犯一百四十三人。劉山審訊後定卡姆多一人死刑,其餘十七人鞭刑,少衝核准。李浩瑜將一十八人押至校軍場當眾執行刑法。

少衝領眾人在校軍場祭拜餘已己等死難的九十四人。

少衝匯聚眾人道:“華立平已在一百八十里外的鵝湖山站住腳,我意分兵兩處,一路由劉使親率東去與華立平匯合,另一路由我親率駐守在九原城。只要堅守到開,沼澤地冰雪融化,便可以南下滇黔。”劉山道:“九原城背靠梵冢山,東南是沼澤地,城小糧寡,不可久守。首座何不親率大軍一起東進?”少衝道:“張默山之所以暫時不過沼澤地,是料定我冬天無法翻越梵冢山北去,他若見我東去,必拼死來追,那時不光我等自身難保,便是華立平也不能立足。反之,我留在城裏,他必然會按兵不動。你會合華立平後立刻整備山寨、修築關隘,明我棄城上山憑險據守,將張默山所部困在山中。他糧草不繼,必然退去。”劉早道:“首座乃我教本,豈可身處險地?望三思。”少衝擺擺手道:“情勢所,不得已才如此,諸位不必多言。”當下只留下鐵心堂八百人駐守城池,其餘人馬由劉山、湯玉二人率領東赴鵝湖山,張默山得知少衝沒走,果然沒有追擊二人。

正月將盡,這一少衝正在巡城,廣南總舵傳來消息:宋帝趙昺與左丞相陸秀夫和太傅張世傑至崖山,隨行二十萬眾,其中十數萬為文官、宮女、太監和侍從、僕役,各類船隻兩千餘艘。元將張弘範、李恆合兵十萬,戰船數百艘尾隨而至。少衝聞訊眉頭緊鎖,李道:“宋軍二十萬,韃子才十萬,三個打一個,就算打不贏,也來得及逃命啊,爹何必擔心?”少衝道:“賬不是你這麼算的,這二十萬人中只怕有一大半是文官、宮女和太監,這些人怎麼能和久經沙場的老兵手?便是逃也跑不上二三里就走不動了。我看他們是有大麻煩了。”李道:“皇帝輪坐,明年到我家。這等昏庸無能的朝廷滅亡就讓他滅了,也沒什麼可惜的。”李本意是寬父親,但她突然發現少衝目視南方,臉蒼涼凝重,便把剩下的話都嚥了回去。

少衝身體越來越差,時而心神不寧,時而煩躁不安,時而長坐幽思。自離開落髻山時起,少衝便不肯再服藥,身上惡臭不絕,先前要靠近了才能聞到,到這時,距離一丈遠便覺臭氣人。為遮蓋身上惡臭,李浩瑜在少衝居所前擺放了十幾筐醃菜,又將他所傳衣服用香料浸泡,這才勉強矇混過去。

回大地,冰雪開化。張默山下令諸軍度過沼澤,陳兵一萬於城下。密密麻麻連營十幾裏地,到了晚上城外燈火通明,鼓樂聲徹夜不歇,反觀城中李少衝重病多不起,眾人每以小米粥果腹,個個面黃肌瘦,惶惶不可終。李登城遠望西北高聳入雲的梵冢山不住憂心忡忡。忽聽城外號角嗚咽,城頭守軍大喊:“韃子攻城啦!韃子攻城啦!”但見天空中的箭雨遮天蔽,守軍固然早有防備,死傷不多,可憐的是城中百姓,雖此前也曾教導他們如何躲避箭攻,但事到臨頭,多半人仍舊慌亂不知所措,第一波箭攻,守軍只傷了七八個人,百姓卻死傷過百人。

三波箭雨過後,城中死傷百姓過千人。凡是草木等能受箭的此時都被成刺蝟一般。城外數千人排列成數十方陣到城下,距城有一之地突然停了下來。一騎來到城下,喊道:“我家王爺有親筆書信一封拜呈李首座。”説完來一隻翎箭,兵士撿了書信急忙報入少衝所在大帳,眾將都列隊在帳外,等候帳中少衝的示令。帳中久久沒有回應。李浩瑜問道:“敢問首座,信裏都説些什麼?”少衝道:“張默山約我參加梵冢山英雄大會。”眾人皆面面相覷。

周南道:“張默山詭計多端,這其中必然有詐,首座不可去。”眾人皆附和。李浩瑜道:“如今我們已被圍孤城,他只要驅兵攻城便是,為何要首座去參加什麼英雄大會,這其中難道有什麼古怪嗎?”少衝笑道:“這也沒什麼好驚怪的,他要借中原武林的手殺我,讓天火教與中原各派永成水火之勢。”周南道:“這廝好深的心計,首座偏就不去,讓他的詭計不能得逞。”少衝呵呵一笑,道:“我若不去,倒顯得怯懦,我教後也難立足江湖。此役我非去不可。我走之後,城中一切聽李浩瑜調遣。比武較量,生死有命。”少衝説完親自燃火將書信燒燬,眾人泣拜而退。

黃昏時,李浩瑜召集周南、謝華、趙曉廣等人,命諸軍帶齊三干糧,約定三更天梯次出城。

擔驚受怕,業已筋疲力盡,本想趁出城前打個盹,不想頭一歪竟然睡過去,不知幾時忽然有人呼喚自己,睜眼一看卻是李浩瑜,驚道:“要走了嗎?”李浩瑜道:“首座召見,大小姐快去。”李看看天,用手梳了梳頭髮,整了整衣裳隨李浩瑜來到少衝居所。李浩瑜門外留住腳步,李心裏一靈,忙推門而入,堂中燈火昏暗,少衝坐於紗簾之後,身邊只有一個侍從。紗簾前的矮几上放着一個包袱和一火劍。

“包袱裏是我這輩子的內功修煉綱要和火劍你都拿去。”李道:“為何突然要送我這些?

”少衝苦笑了一聲:“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你我的緣分到盡了。”李抓起火劍轉身便走。

“你連一句道別的話都沒有嗎?”

“事到如今,你讓我還能説什麼?”李突然之間情緒就失控了,她衝着少衝大聲嚷道:“你殺了那麼多人,到底是為了什麼?”紗簾後傳來微微一陣嘆息:“你本不該知道這些。”

“可我沒辦法再騙自己。”李痛苦地閉上雙眼,任淚水滿雙頰。少衝身邊的侍從説道:“首座這麼做,還不全是為了大小姐你。”李抹了一把淚,咬着牙一字一句説道:“你聽着,從今天起我跟你沒有任何瓜葛。這十幾年的養育之恩,我無法報答,只待來生還給你了。”説罷李硬起心腸,頭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門外李浩瑜見李含着淚走出來,一言不發與自己擦身而過,心知不好,忙進屋查看。紗簾已經被拉開,侍從正在給少衝換壽衣。李浩瑜頓時滿臉是淚,他含着淚走上前去,跪在少衝屍體面前,鄭重其事地叩了兩個頭。侍從下少衝身上的紫袍,換上一件灰土布袍。李浩瑜問道:“為何不給他擦洗身體?”侍從嘆息了一聲,揭開了少衝的面具,李浩瑜駭然大叫:李少衝已然面目全非,臉上肌全部落,白骨森森竟像一具骷髏!

李浩瑜好半天才緩過神來,他吩咐侍從道:“首座屍身要儘早火化,一塊骨頭都不要剩!他佩戴的物品,用的兵器,統統焚燬,什麼也不要留下來!此外,你把所有知道首座死訊的人的名單列給我,一個也不許漏下!”李浩瑜深了一口氣,雙膝跪在少衝面前,顫抖着雙手將面具戴回屍體的臉上。侍從不緊不慢地忙碌着,李浩瑜説的話他似乎一句也沒聽進去。

“你究竟聽到沒有?”李浩瑜目兇光,手按在了劍柄上。

“知道首座死訊的人除了李堂主您,就只有我一人。等我收拾好了,我會隨首座一起去的。”李浩瑜嘆了一聲,這個老僕人從隴西跟到現在,任勞任怨,忠厚可靠,自己到現在都還不知道他的名字是什麼。

“敢問老伯怎麼稱呼?”

“李堂主不必知道啦…”侍從給少衝穿好了壽衣,又將換下來的幾件衣服收攏在一起。他抬起頭望了一眼目含怒的李浩瑜,鼻子裏哼出一聲:“即便如李首座,姓名也遲早被人忘記,又何必記着我的名字呢?”三更時分,九原城城頭立起許多草人,虛點火把,在李浩瑜的督率下,數百人由西門出城,沿着絕壁爬上了梵冢山。李從少衝屋中出來後,沒有跟守在門外的李浩瑜説一句話,她找了一件小卒號衣穿上,混雜在人羣中,隨眾人一起出城,一起爬山。梵冢山形狀像一座土墳,山頂終年積雪不化,半山處雪花飄舞,寒風呼嘯,乾冷的氣息將人包裹住,嗆的人不過氣來。眾人正在艱難行進,忽見九原城正中心騰起沖天大火,眾人見狀莫不驚慌失措,紛紛跪地哀嚎起來。起火的地方正是少衝的居住的議事廳,李只覺得心裏一陣虛空,不由地跌坐在雪窩裏,眼前金星閃爍,頭暈目眩。

忽然一支弩箭夾着疾風擦耳而過。

“有埋伏!”隨着一陣慘呼,雪地裏突然站起來數百名弩箭手,眾人呈半圓形散開,手裏都端着連發連的金山機弩。為首之**喝道:“爾等已入死境,還不棄械歸降?”周南大笑道:“憑爾等也要留住爺嗎?”話音剛落,數十弩箭齊發,周南一聲未吭,便被成了刺蝟。眾人見狀莫不大驚失。李見狀,手中扣住一把銀針,挪到謝華身邊,低聲道:“推我過去。”謝華會意,一聲大吼,雙掌齊出,一股雄渾大力推着李“嗖”地一聲竄出十餘丈遠,李藉着他這股力道,縱身飛起,手一揚,十數枚銀針呼嘯而出,眾弩箭手頓時栽倒一片,未等眾人緩過神來,她已殺入敵陣。火劍鋒利無雙,紫陽劍法最擅近身砍殺。直殺得血花亂飛,哀聲遍野。

謝華趁機舞劍而出,殺入敵陣,伏兵不敵,丟棄機弩轉身便逃,謝華正殺得興起,緊追不捨,片刻之間八百人便被拉成一條細細的長蛇陣。李眼看不對,大聲呼叫,已經來不及了,雪地裏突然又殺出三股伏兵,總數不下兩千人,將長蛇陣切為三段,分割包圍起來。這些伏兵人人身經百戰,個個身手不凡。混戰之下,天火教大敗,李仗着金甲護身,憑藉火劍之利,趁亂殺出重圍。此時天放亮,大批元軍開始搜山,領路的是卡姆多的親弟弟明夏。李見元軍蒙、漢、藏各人種都有,言談舉止各不相同,相互之間雞説鴨語語言不通,便化妝成一名漢軍,隱身軍中。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