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初,青州人耿翔聚眾反,亡奔蕭衍,衍資其兵,偷據膠州。除子鵠使持節、侍中、青膠大使,督濟州刺史蔡俊討之。師達青州,翔拔城奔走。在軍遇病,詔遣醫給藥。仍除兗州刺史,餘官如故,便道之州。子鵠先遣腹心緣歷民間,採察得失。及入境,太山太守彭穆參候失儀,子鵠責讓穆,並數其罪狀,穆皆引伏,於是州內震悚。
及出帝入關,子鵠據城為逆。南青州刺史大野拔、徐州人劉粹各率眾就子鵠。天平初,遣儀同三司婁昭等率眾討之。子鵠先使前膠州刺史嚴思達鎮東平郡,昭攻陷之,仍引兵圍子鵠。城久不拔,昭以水灌城。靜帝招
下之,遣散騎常侍陸琛、兼黃門郎張景徵齎璽書勞子鵠而入,野拔因與相見,左右斬子鵠以降。
賀拔勝,字破胡,神武尖山人。祖爾逗,選充北防,家於武川。以窺覘,兼有戰功,顯祖賜爵龍城男,為本鎮軍主。父度拔,襲爵。正光末,沃野人破落汗拔陵聚眾反,度拔與三子、鄉中豪勇援懷朔鎮,殺賊王衞可瑰。度拔尋為賊所害。孝昌中,追贈安遠將軍、肆州刺史。
度拔之死也,勝與兄弟俱奔恆州刺史廣陽王淵。勝便弓馬,有武幹,淵厚待之,表為強弩將軍,充帳內軍主。恆州陷,歸爾朱榮,轉積將軍,為別將,又兼都督。及榮入洛,以預義之勳,封易陽縣開國伯,邑四百户,除直閣將軍,尋加通直散騎常侍、平南將軍、光祿大夫,進號安南將軍。尋除撫軍將軍,為大都督,出井陘,鎮中山。元顥入洛,勝從東路率騎三百赴行宮於河梁。榮命勝與爾朱兆先渡,破擒顥息冠受及顥大都督陳思保。莊帝還宮,以功增邑六百户,復加通直散騎常侍、徵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武衞將軍,改封真定縣開國公。尋除衞將軍,加散騎常侍。
爾朱榮之死也,勝與田怙等奔走榮第。於時宮殿之門未加嚴防,怙等議即攻門。勝止之曰:“天子既行大事,必當更有奇謀,吾等眾旅不多,何可輕爾?但得出城,更為他計。”怙乃止,及世隆夜走,勝遂不從,莊帝甚嘉之。仲遠東郡,詔勝以本官假驃騎大將軍,為東征都督,率眾會鄭先護以討之。為先護所疑,置之營外,人馬未得休息。俄而仲遠兵至,勝與
戰不利,乃降之。
普泰初,除右衞將軍,進號車騎大將軍、右光祿大夫、儀同三司。共爾朱仲遠、度律北拒義旗,相與奔退,事在《爾朱兆傳》。後俱敗於韓陵,勝因降齊獻武王。太昌初,拜領軍將軍,餘官如故,又除侍中。出帝既納斛斯椿等讒間之説,將謀齊獻武王,以勝弟嶽擁眾關西,仍廣為勢援,除勝使持節、侍中、都督三荊二郢南襄南雍七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荊州刺史。勝將圖襄陽,攻蕭衍下迮戍,克之,擒其戍主尹道玩、戍副庫峨。又使人誘動蠻王問道期,道期率種起義。衍雍州刺史蕭續遣軍擊道期,為道期所敗,漢南大駭。勝又遣軍攻均口,擒衍將莊思延,又攻馮翊、安定、沔陽、酇陽城,並平之。續遣將柳仲禮於谷城拒守,勝攻之不克,乃班師。沔北蕩為丘墟矣。衍書敕續雲:“賀拔勝北間驍將,汝宜慎之,勿與爭鋒。”其見憚如此。進爵琅
郡公。
出帝末,詔勝統眾北赴京師。軍次汝水,出帝入關。勝率所部從武關趣長安,行至析陽,聞齊獻武王平潼關,擒
鴻賓,勝懼,復走荊州,城人閉門不納。時獻武王已遣行台侯景、大都督高敖曹討之,勝戰敗,為
矢所中,乃率左右五百餘騎奔蕭衍。明年,從間道投寶炬。勝好行小數,志大膽薄,周章南北,終無所成,致歿於賊中。
勝兄可泥,永熙中,太尉公,封燕郡王。
勝弟嶽,字阿斗泥。初為太學生,長以弓馬為事。與父兄赴援懷朔,賊王衞可瑰在城西二百餘步,嶽乘城之,箭中瑰臂,賊眾大駭。後歸恆州,廣陽王淵以為帳內軍主,表為強弩將軍。州陷,投爾朱榮,榮以為別將,進為都督。
永安初,除安北將軍、光祿大夫、武衞將軍,賜爵樊城鄉男。坐事失官爵。二年,詔並復之。尋除使持節、假衞將軍、西道都督,隸爾朱天光為左廂大都督,討万俟醜奴。天光先知嶽,喜得同行,每事論訪。尋加衞將軍、假車騎將軍,餘如故。嶽屆長安,榮遣兵續至。時万俟醜奴遣其大行台尉遲菩薩向武功,南渡渭水,攻圍趣柵。天光遣嶽率騎一千馳往赴救,菩薩攻柵已克,還向岐州。嶽以輕騎八百北渡渭水擒賊,令殺掠其民,以挑菩薩。菩薩果率步騎二萬餘人至渭水北。嶽以輕騎數十與菩薩隔水言,嶽稱揚國威,菩薩自言強盛,往復數返。菩薩乃自驕,令省事傳語。嶽怒曰:“我與菩薩言,卿是何人,與我對語!”省事恃水,應答不遜。嶽舉弓
之,應弦而倒。時已
暮,於此各還。嶽密於渭南傍水分置
騎,四十、五十以為一所,隨地形便,駱驛置之。明
,自將百餘騎,隔水與賊相見,並且東行。嶽漸前進,先所置驛騎隨嶽而集。騎既漸增,賊不復測其多少。行二十里許,便至淺可濟,嶽便馳馬東出,以示奔遁。賊謂嶽走,乃棄步兵,南渡渭水,輕騎追嶽。嶽東行十餘里,依橫崗伏兵以待之。賊以路險不得前進,前後繼至,半渡崗東。嶽乃回戰,身先士卒,急擊之,賊便退走。嶽號令所部,賊下馬者皆不聽殺。賊顧見之,便悉投馬。俄而虜獲三千人,馬亦無遺。遂渡渭北,降步兵萬餘,收其輜重。其有土民,普皆勞遣。醜奴尋棄岐州,北走安定。
其後,破侯伏、侯元進,降侯機長貴,擒醜奴、蕭寶夤、王慶雲、万俟道洛,走宿勤明達,事在《爾朱天光傳》。天光雖為元帥,而嶽功效居多。加車騎將軍,增邑二千户,進封樊城縣開國伯。尋詔嶽都督涇北豳二夏四州諸軍事、本將軍、涇州刺史,進爵為公,改封清水郡公。
天光入洛,使嶽行雍州事。元曄立,除驃騎大將軍,增邑五百户,餘如故。普泰初,都督二岐東秦三州諸軍事、儀同三司、岐州刺史。尋加侍中,給後部鼓吹,仍詔開府。俄兼尚書左僕、隴右行台,仍停高平。後以隴中猶有土民不順,嶽助侯莫陳悦,所在討平。二年,加嶽都督三雍、三秦、二岐、二華諸軍事,雍州刺史,關西行台,餘如故。及爾朱天光率眾赴洛,將抗齊獻武王,嶽與侯莫陳悦下隴赴雍,以應義旗。
永熙初,仍開府、兼僕、大行台、雍州刺史,增邑千户。二年,詔嶽都督雍、華、北華、東雍、二岐、豳、四梁、二益、巴、二夏、蔚、寧、南益、涇二十州諸軍事,大都督。嶽自詣北境,安置邊防,率部趣涇州平涼西界,布營數十里,使諸軍士田殖涇州。身將壯勇,託以牧馬,於原州北招万俟受洛於等,並遠近州鎮聚結者。靈州刺史曹泥身詣嶽軍請代,嶽以前洛州刺史元季海為州。彼民不促,擊破季海部下,獨聽季海囗三年正月,嶽召侯莫陳悦會於高平,將討之,令悦前驅,北趣靈州。聞渴波隘中河水未解,將往趣之。嶽既總大眾,據制關右,憑強驕恣,有不臣之心。齊獻武王惡其專擅,令悦圖之。悦素服威略,既承密旨,便潛為計。時嶽遣悦先行,悦乃通夜東進,達明晦
,嶽行軍前與悦相見。悦誘嶽入營,坐論兵事。悦詐雲腹痛,起而徐行,悦女夫元洪景
刀斬嶽。後嶽部下收嶽屍葬於雍州北石安原。六月,贈大將軍、太保、錄尚書事,都督、刺史、開國並如故。
侯莫陳悦,代郡人也。父婆羅門,為駝牛都尉,故悦長於河西。好田獵,便騎。會牧子逆亂,遂歸爾朱榮,榮引為都督府長
參軍,稍遷大都督。莊帝初,除徵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封柏人縣開國侯,邑五百户。
爾朱天光之討關西,榮以悦為天光右廂大都督,本官如故。西伐克獲,皆與天光、賀拔嶽略同勞效。以本將軍除鄯州刺史,餘如故。爾朱榮死後,亦隨天光下隴。元曄立,除車騎大將軍、渭州刺史,進爵為公,改封白水郡,增邑五百户。及天光向洛,使悦行華州事。普泰中,除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秦州刺史。天光之東出,將抗義旗,悦與嶽下隴以應齊獻武王,至雍州,會爾朱覆敗。永熙初,加開府、都督隴右諸軍事,仍秦州刺史。
永熙三年正月,嶽召悦共討靈州。悦誘嶽斬之,嶽左右奔散,悦遣人安雲:“我別稟意旨,止在一人,諸君勿怖。”眾皆畏服,無敢拒違。悦心猶豫,不即撫納,乃還入隴,止永洛城。
嶽之所部,聚於平涼,規還圖悦,遣追夏州刺史宇文黑獺。黑獺至,遂總嶽部眾並家口入高平城,以自安固,乃勒眾入隴徵悦。悦聞之,棄城,南據山水之險,設陳候戰。黑獺至,遙望見悦,待明
決鬥。悦先召南秦州刺史李景和,其夜,景和遣人詣黑獺,密許翻降。至暮,景和乃勒其所部使上驢駝,雲:“儀同有教,
還秦州,守以拒賊”令軍人嚴備。景和復紿悦帳下雲:“儀同
還秦州,汝等何不裝辦?”眾謂為實,以次相驚,人情惶惑,不可復止,皆散走而趣秦州。景和先驅至城,據門以
輯之。
悦部眾離散,猜畏傍人,不聽左右近己,與其二弟並兒及謀殺嶽者八九人棄軍並走。數之中,盤迴往來,不知所趣。左右勸向靈州,而悦不決,言下隴之後,恐有人所見。乃於中山令從者悉步,自乘一騾,
向靈州。中路,追騎將及,望見之,遂縊死野中,弟、息、部下悉見擒殺,唯先謀殺嶽者悦中兵參軍豆盧光走至靈州,後奔晉陽。悦自殺嶽後,神情恍惚,不復如常,恆言:“我僅睡即夢見嶽語:‘我兄
何處去,隨我不相置。’”因此彌不自安,而致敗滅。
侯淵,神武尖山人也。機警有膽略。肅宗末年,六鎮飢亂,淵隨杜洛周南寇。後與兄念賢背洛周歸爾朱榮。路中遇寇,身披苫褐,榮賜其衣帽,厚待之,以淵為中軍副都督。常從征伐,屢有戰功。
孝莊即位,除領左右,封厭次縣開國子,邑四百户。後從榮討葛榮於滏口,戰功尤多。榮啓淵為驃騎將軍、燕州刺史。時葛榮別帥韓樓、郝長等有眾數萬,屯據薊城,爾朱榮令淵與賀拔勝討之。會元顥入洛,榮徵勝南赴大軍,留淵獨鎮中山。及莊帝還宮,榮令淵進討韓樓,配卒甚少。或以為言,榮曰:“侯淵臨機設變,是其所長,若總大眾,未必能用。今擊此賊,故當不足定也。”止給騎七百。淵遂廣張軍聲,多設供具,親率數百騎,深入樓境,執行人以問虛實。去薊百餘里,值賊帥陳周馬步萬餘,淵遂潛伏以乘其背,大破之,虜其卒五千餘人。尋還其馬仗,縱令入城。左右諫曰:“既獲賊眾,何為復資遣之也?”淵曰:“我兵既少,不可力戰,事須為計以離隙之。”淵度其已至,遂率騎夜進,昧旦,叩其城門。韓樓果疑降卒為淵內應,遂遁走,追擒之。以勳進爵為侯,增邑八百户。尋詔淵以本將軍為平州刺史、大都督,仍鎮范陽。
及爾朱榮之死也,范陽太守盧文偉誘淵出獵,閉門拒之。淵率部曲屯於郡南,為榮舉哀,勒兵南向。莊帝使東萊王貴平為大使,勞燕薊。淵乃詐降,貴平信之,遂執貴平自隨。進至中山,行台僕
魏蘭
邀擊之,為淵所敗。會元曄立,淵
歸之。常山太守甄楷屯據井陘,淵又擊破之。曄乃授淵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定州刺史、左軍大都督、漁陽郡開國公,邑一千户。前廢帝立,仍加開府,餘如故。幽州刺史劉靈助舉義兵,屯於安國城,淵與叱列延慶等破擒之。後隨爾朱兆拒義旗於廣阿,兆既敗走,淵降齊獻武王,後從王破爾朱於韓陵。永熙初,除齊州刺史,餘如故。
出帝末,淵與兗州刺史樊子鵠、青州刺史東萊王貴平密信往來,以相連結,又遣間使通誠於獻武王。及出帝入關,復懷顧望。汝陽王暹既除齊州刺史,次於城西,淵擁部據城,不時納。民劉桃符等潛引暹入據四城,淵爭門不克,率騎出奔,
兒部曲為暹所虜。行達廣裏,會承製以淵行青州事。齊獻武王又遺淵書曰:“卿勿以部曲輕少,難於東邁。齊人澆薄,唯利是從。齊州城民尚能
汝陽王,青州之人豈不能開門待卿也?但當勉之。”淵乃復還,暹始歸其部曲。而貴平自以斛斯椿黨,亦不受代。淵進襲高陽郡,克之,置部曲家累於城中,身率輕騎遊掠於外。貴平使其長子率眾攻高陽,南青州刺史茹懷朗遣兵助之。時青州城人饋糧者首尾相繼,淵親率騎夜趣青州,詐饋糧人曰:“台軍已至,殺戮都盡,我是世子下人,今已走還城,汝何為復去也?”人信其言,棄糧奔走。比曉,復謂行人曰:“台軍昨夜已至高陽,我是前鋒,今始到此,頗知侯公竟在何處?”城人兇懼,遂執貴平出降。淵自惟反覆,慮不獲安,遂斬貴平,傳首京師,
明不同於斛斯椿也。
及子鵠平,詔以封延之為青州刺史。淵既不獲州任,情又恐懼,行達廣川,遂劫光州庫兵反。遣騎詣平原,執前膠州刺史賈璐。夜襲青州南郭,劫前廷尉卿崔光韶,以惑人情,攻掠郡縣。其部下督帥叛拒之,淵率騎奔蕭衍,途中亡散,行達南青州南境,為賣漿者斬之,傳首京師,家口配沒。
史臣曰:朱瑞以背本向義,責不見原。延慶黨舊違順,常刑所及。斛斯椿佞為心,讒忒自口,取譬蒼蠅,
亂四國,投於豺虎,天實棄之。賈智、侯淵,反覆取斃。破胡器小謀大,終於顛蹶。子鵠
機寡算,竟以殲殄。嶽負力無謀,制以一劍。悦果行慮淺,死不旋足。觀其亡滅,自取之也。
部分譯文朱瑞,字元龍,代郡桑乾人。祖朱就,字祖成,卒於沛縣令。父朱惠,字僧生,行太原太守,卒於任上。永安年間,朱瑞貴達,朱就被贈為平東將軍、齊州刺史,朱惠贈使持節、冠軍將軍、恆州刺史。
朱瑞厚道質樸正直,敬愛人士。孝昌末年(527),爾朱榮引薦他為其府户曹參軍,又任大行台郎中,很是被爾朱榮所親近信任。建義初年(528),除任黃門侍郎,仍為中書舍人。爾朱榮擔心朝廷的事情他有所不知,所以讓朱瑞居門下省職,作為他的心腹安朝廷。朝廷錄朱瑞前後所立功勳,封為陰邑縣開國公,食邑一千户。沒多久,又除授散騎常侍、安南將軍,黃門職仍舊。服父喪,去官。詔書徵起復任,除授青州大中正。等到元顥內
,朱瑞勸皇上北逃,於是從駕河陽,除授侍中、徵南將軍,兼任吏部尚書,改封北海郡開國公,增加食邑一千户。莊帝還歸洛陽,加授衞將軍、左光祿大夫,又改封樂陵郡開國公,仍為侍中。朱瑞雖然被爾朱榮所委託,但他善於處理各種關係,莊帝也很賞識優待他,莊帝曾經對侍臣説:“作為人臣應當忠實,至如朱元龍,朕對待他不比別人差。”朱瑞啓奏請求三從之內都屬滄州樂陵郡所有,帝詔同意他的請求。仍轉滄州大中正。朱瑞開始以青州樂陵有朱氏,便想投靠他,所以請求任青州中正;又因滄州樂陵郡也有朱氏,而朱瑞心好河北,於是請求移任滄州。不久朝廷加授車騎將軍。
爾朱榮死後,朱瑞與爾朱世隆都北逃而去。既而因莊帝待他一向很好,而且見爾朱世隆等人都無雄才大略,終當敗喪,走到半路又回來了。莊帝大為高興,拉着他的手説:“社稷忠臣,就應當這樣。”爾朱天光擁眾關右,皇帝想招納他,於是以朱瑞兼任尚書左僕為西道大行台前去
勞。朱瑞既到長安,正逢爾朱兆入洛,又還歸京師。都督斛斯椿先與朱瑞有隔閡,屢屢在爾朱世隆面前説他壞話。爾朱世隆天
多疑,而且因朱瑞先前違逆於他,更加忿恨,普泰元年(531)七月,把他殺了,時年四十九歲。太昌初年(532),朝廷贈他為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青州刺史,諡稱恭穆。
叱列延慶,代州西部人,祖上世世為酋帥。曾祖叱列。。石,世祖末年跟隨帝駕到瓜步,賜爵臨江伯。父叱列億彌,襲承祖爵,高祖時為越騎校尉。
延慶少年時即嫺弓馬,有膽力。正光末年(524~525),除授直後,隸從大都督李崇北伐。後來隨爾朱榮入洛,又跟隨爾朱榮到相州討伐葛榮。延慶,是爾朱世隆姐姐的丈夫,爾朱榮很親近地對待他。葛榮被擒之後,朝廷除授他為使持節、撫軍將軍、光祿大夫、假鎮東將軍、都督、西部第一領民酋長,封永寧縣開國伯,食邑五百户。永安二年(529),以本將軍除授恆州刺史。普泰初年(531),爾朱世隆得志,特別委以重任,遷任他為散騎常侍、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又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其餘官職仍舊。不久又除授都督恆、雲、燕、朔四州諸軍事,大都督,兼尚書左僕
,太行山東行台,北海郡開國公,食邑五百户。
當時,幽州刺史劉靈助因莊帝幽崩,於是舉兵倡義,諸州豪右都競相巴結附。劉靈助進軍屯駐定州的安固,爾朱世隆報告了前廢帝,讓延慶與大都侯淵在定州會師,以討伐劉靈助。侯淵對延慶説:“靈助善於卜算,百姓都被他們
惑,紛紛響應,不易圖取,假如萬一戰鬥失利,大勢就去了。不如還師西入,據關憑險,以待其變。”延慶説:“劉靈助,常人也。天道深遠,哪是他所能認識的?大兵一到,他們都依靠其妖術,坐看符驗,哪肯戮力拚死一戰,與我們爭勝負呢?依我之計,正要出城池之外,詭稱西歸,劉靈助聽説,必然信了且會放鬆警惕,我軍偷偷前去偷襲,便可一舉擒獲他們。”侯淵聽從了他的意見,於是出軍駐紮城西,聲稱準備回軍。選擇
幹騎兵一千人乘夜出發,一大早趕到劉靈助營壘邊,戰於城北,於是打敗擒獲了他們。仍兼尚書左僕
,為恆、雲、燕、朔四州行台。又除授使持節,侍中,都督恆、雲、燕、朔、定五州諸軍事,定州刺史,其餘官職仍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