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交州安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每次看到手中的噩夢連弩,劉協心中都有點膽寒,和唐斬他們吩咐,不到萬不得已,不要用這種武器。

他心中暗暗想,關羽啊關羽,萬一你哪天興致高昂地來追殺我,那可別怪我啊,保命第一,這個噩夢連弩就能要你的命哦。

經過半年整頓,劉備開始繼續圍剿張曼成和袁紹的時候,劉協也開始讓皇甫嵩正式安排楚軍南攻州。

經過三年的圍剿和不斷在秋天收割山越人的糧食,現在號稱兩百萬的山越人已經基本被清理,安穩的在丹陽和豫章做個普通越人。

劉協的處理辦法是,凡是因為糧食被搶收投降的一律進行記錄,再次發現和別人躲到山裏拒絕税賦的,馬上當眾斬首,對付純正的漢人,必須用仁厚來安穩,對於這種不知道死活的必須殺一儆百。

在初泰五年秋的時候,孫堅一次殺掉兩萬八千後,今年各地駐軍再去山越人集中的地方,已經沒有多少人敢去山裏躲税賦了。

很多山越人歸降成為越人之後,組成軍隊幫助孫堅、黃忠進山殺人,黃忠的回覆是山越人過於血腥,經常屠殺的滅掉幾千人。

孫堅的回信中寫道:如果可以,臣願意把現在的軍隊給別人,全部換上山越人。

哈哈,孫堅不錯,有眼光!

劉協大筆一批:准許換掉一半,多餘人發放補貼回官地種糧免税。

自此之後,楚軍開始不停的招募壯的越人戰士,劉協特地立了《南越兵律》,規定凡是徵募的越兵統稱為丹陽兵,徵募的南蠻兵統稱為南山兵,不得稱呼山越和南蠻,一切待遇如同漢人,該獎的要獎勵,該升職的要升職,發現將領歧視丹陽兵和南山兵的一律退軍職,嚴重的斬。

黃忠已經將軍隊開到州境內,擔任主力的都是丹陽兵和南山兵,因為他們最擅長的就是山地戰。

按照劉協的記憶,州的士家是會支持別人處理掉州刺史吳巨的,甚至會幫忙。

果然,歷史再怎麼變,某些人沒有變。

州的士燮首先派人送信並且願意派人刺殺吳巨,還奉上州地圖,據軍機院收集的情報,吳巨還算一個好父母官,在州頗有名望,因為士家在當地實力非常雄厚,經常不將吳巨放在眼裏,也想獨掌州,所以和吳巨的關係並不好,甚至可以説很壞。

徐庶來之前已經和劉協問清楚了,劉協更希望吳巨掌管州,因為他不是本地人,也沒有很強的關係,靠的是過去朝廷的任命和多年的威望。

徐庶想了下,派人把士家送來的信和地圖轉給吳巨,並且表示只要吳巨願意投誠楚王,還可以繼續當刺史,只是軍權必須轉給鎮南軍。

吳巨沒有同意,在他眼裏州這麼多山,楚王靠的是水軍和騎兵,來了這裏也沒有用,但很快他把率軍將士家滅族,自己也遭受重創。

徐庶以丹陽兵和南山兵為主力,派劉協特意安排的沙摩柯和他的南衞營為前鋒,帶着劉協讓沙摩柯圈養的三千條狼狗,直衝州,後續的鎮南軍負責救援和糧草,不過三個月就清除了州境內吳巨所有的勢力,吳巨躲到山中,被沙摩柯放狼狗活生生咬死。

徐庶太清楚自己這個學弟的想法了,他就是要沙摩柯立功,然後好好的封賞給所有丹陽兵和南山兵看,告訴他們:你們也可以獲得這樣的封賞,只要你們為楚王殺敵,只要你們為楚王立功。

雖然有時候,徐庶也因為劉協的心機還害怕,越是厲害的帝王越值得下臣們恐懼,不過他想起一起在水鏡學府讀書的子就不那麼害怕了,畢竟自己和他關係太好了。

徐庶班師回朝已經是初泰七年夏初,州完全被穩定下來,整個州被殺了十六家豪族,而所有豪族的土地三分之一的良地被劃為官田,餘下悉數分給百姓,並且按照劉協的意思,州農税暫免三年。

劉協所做第一件事情就是大賞沙摩柯,雖未封侯升官,但俸祿提高很多,又厚獎百金。

荀彧則調虞翻任州刺史,皇甫嵩調朱雄為州駐防督尉,由他調從各軍退下的老兵在州官田和當地徵募的兵士為駐防兵。

劉協看了看,批覆同意,順便讓皇甫嵩開始考慮安排各州郡的駐防督尉,駐防督尉一般帶兵限度在三到五萬,不過裝備一般,基本不需要朝廷花多少錢,主要靠駐地官田農場的收入。

州這麼快的平定讓劉協想起歷史上東吳平叛州的困難,也許沒有前幾年的穩步發展,想要迅速解決州的問題確實是比較麻煩的,尤其是山越丹陽兵的加入,如果不是這些丹陽兵,楚軍中確實沒有擅長山地戰的士兵,真的打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平定州。

安定了南蠻和山越的楚王之地是空前強大的,沒有了內患,集中出兵各地變得格外容易,經過八年治理荊州,使得楚地的糧草錢財之豐遠盛昔,也使得出兵之時,不用像歷史上的三國時期那樣,總是擔心糧草的問題。

隨着南北對決的到來,背後腹地的那些大將和主力楚軍要漸漸調到前線去,不能臨時調,必須現在就開始安排。

皇甫嵩也知道目前楚軍最大的缺陷就在兵力分散這個問題上,既然劉協同意了,他就開始逐步調一些有經驗但年紀較大的督將和牙門將到各地任駐防督尉和駐防校尉。

徐庶回來後,黃忠也在長沙等郡大量設置駐防督尉後,開始調動到江陵,和甘寧、蔣欽、周泰的三個海營組成的水軍開始準備進攻巴蜀。

劉協把平定巴蜀消息放出去之後,本以為張松會來送地圖,誰知道不僅他來了,劉循、董和、高沛都有派人送地圖。

劉協甩着四份大同小異的地圖和幕僚院的謀士們笑道:“呵呵,還看好我的嘛!”徐庶笑道:“殿下東安揚州,北定西涼,南征州,現在就剩下這個巴蜀之地了,他們能不害怕嘛!”劉協拍拍徐庶的肩膀,嘆一聲:“學兄這些年辛苦了!”徐庶擺了擺手,道:“該我能做的,我都會盡力,後我若有了子嗣,殿下能讓他們一生無憂,我就滿足了。”劉協站起身,大笑道:“僅讓他們一生無憂豈不寒了天下人的心,學兄的功勞在我楚王之地,除了文若和三位託孤老臣,有誰能比得上,高祖説非漢室劉姓不得封王,以學兄的功勞應該封王啊,反正我打破的漢祖陳規夠多了,這條也讓我來打破吧!”眾人恭喜徐庶之時,徐庶急忙跪下,動地説:“殿下,什麼規矩都可以破,這個規矩不能破啊,殿下請想下七王之亂和今天的諸侯之亂啊!”眾人沉默不語,劉協托起徐庶道:“學兄不用太計較眼前這些事情,你的功勞應該封王,我既然説了,就一定會封,我封的王賞地為一縣,管理歸朝廷,錢税歸王,這個王只可以傳三代,三代之內沒有相應的功勞,就要退回縣侯;再三代沒有功勞,則退到亭侯,其次再三代則為鄉侯。侯的封賞大家現在也看到了,只有年俸,沒有封地;王除了封地的錢税還有很高的年俸。我知道大家聽了可能不舒服,可我想諸位也不希望子孫們只知道吃你們當年打下的老本,不自力更生吧?”荀彧點頭道:“如此最好,能夠讓子孫有所勵,否則只知道坐享其成也不是好事,反而教壞了他們。”現在文臣都以荀彧為首,他一表態都紛紛表態此策很妙,徐庶也點頭道:“這樣的話,我心裏就安穩多了,能夠讓子孫有個寄託,並且讓他們不斷努力,這個辦法也確實很不錯。”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