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趙雲之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得到楚地大規模直接援助後,遼州的人才、軍備實力迅速提升,以孟建為治略總督,李嚴、吾桀、向寵、楊峻等新近湧現的年青才俊為治略參事的治略台正式組建起來,遼州的建設也開始漸漸進入軌道,而劉協事先制定的策略也一步步在遼州實施。

遼州百姓過少,原來的土著除了三成願意完全漢化外,餘者皆被遷移到昌黎郡,孟建對當地除漢人宗族外的殘留本地土著大族分數次清除,悉數移走後,將遼州玄菟、樂兩郡七層土地劃歸官田,組建成二十一個農場,與移遷來的三萬北方民和十餘萬遼州本地漢人皆簽了五十年長約,提供了總計七千六百萬紫銅錢的一次農業補貼,幫助他們買馬進行農耕。

趙雲見馬休雖然年青,但在襄陽軍院中成績優異,武藝弓馬嫺,深悉兵法,頗為喜愛,穩定遼州軍防,幾次帶其一起出徵遼州北方東胡部落聯盟殘部,這裏都是一些小部落,兩次小規模出兵就打至馬訾水北端買溝附近(今鴨綠江延吉一帶),徹底降服諸小部落,而馬休在趙雲的故意安排下,也帶着玉翼營總是在前為先鋒,連續對陣幾個稍微有些實力的部落,卻屢屢大勝立功。

孟建將趙雲新攻下的馬訾水以南土地重編為新浦郡,其最北端設海港延吉港,新浦郡中設新浦港,再沿馬訾水沿線設水港,實現水路補給。

新的漢族移民每個月都會抵達,從最初的治略府安排,到部分在楚地沒有足夠土地的百姓自動申請前往,楚地的商社也加大力度開發新興的市場,基礎建設也轟轟烈烈展開,遼州的大規模建設開始揭幕。

從一個貧瘠之地,遼州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擁有四郡三十餘萬人口,雖然暫時還只是依靠楚地接濟,但生產建設正在按照楚地的節奏有序開展,孟建相信不出三年,遼州就可以繁榮起來,雖然不能算是楚地中的富州,但和同一起跑線上的廣州、涼州、州相比一定要好的多,而依靠馬訾水、水師和趙雲的徵北軍對北方鮮卑、烏恆實現防禦,也暫時不需要擔心北方遊牧部落的騒擾。

劉協的安排完全打亂了諸葛亮的安排,對此,諸葛亮也是束手無策,對劉協也更加敬畏,當田豐和文丑完全接手幽州事務之後,諸葛亮帶着一絲遺憾,與太史慈啓程返回晉陽,但此行對諸葛亮來説還是非常成功的,即使是在被劉協打亂部署的情況下,他還是在臨走之前挑動鮮卑與烏恆動手爭奪鮮卑山。

太史慈則更為遺憾,滿心期待和趙雲一戰最終落空,但他知道,只要還在對立局勢下,他和趙雲始終將有一戰。

看到昌黎危機四伏的諸葛亮並沒有出兵奪下昌黎,而是挑唆鮮卑族中分佈在遼西的素利部和漁陽的彌加部出兵搶奪昌黎。

孟建對此到並不在乎,畢竟從一開始,劉協就打算犧牲昌黎,甚至是有目的利用昌黎清洗遼東本地土著。

趙雲卻不能容忍,在他看來,無論如何,昌黎都還是劉協的領土,而且劉協也沒有説允許鮮卑族人侵佔昌黎,不顧孟建反對,馬上率三萬騎軍直殺入昌黎,將素利部落殺的七零八落,一直追趕到烏侯水,追進了柯比能的地盤。

柯比能本要出擊趙雲,滅其威風,有族人勸道:“單于之能比之公孫瓚如何?”柯比能道:“略有不如而已!”族人續道:“趙雲三回合震死公孫瓚!且公孫瓚鋭之部白馬義從都歸降在他帳下啊!”柯比能大驚失,乃道:“此乃神將,復有白馬義從之助,豈敢為敵!”復令族人退後百里避趙雲鋒芒。

趙雲知再追下去,軍隊便要如強弩之末,遂調令回昌黎,再擊彌加,彌加素來自認神勇,單人對陣趙雲。

兩人對戰數十回合,趙雲念其尚有武力,個破綻,待其一錘砸來,忽然拍馬橫槍用盡全力將其震下馬背,生擒而歸。

彌加終於知道趙雲了得,未待趙雲招降便自主歸降,誓言永不再反,又敬佩趙雲若神勇,乃帶族中兵原隨他征戰,趙雲見其在部落中頗得人心,又有武力,也惜之,令人取過酒,與他割臂滴學立誓必厚待如兄弟。

此後,孟建安排彌加部落安居烏侯水至樂水之間放牧,仿新野舞陽匈奴小部落為楚王牧馬。

在趙雲率部回到昌黎之後,諸葛亮和太史慈已經遠離幽州,田豐、文丑獨掌幽州大權,此時幽州外族從開始畏懼公孫瓚變成更畏趙雲,皆傳言趙雲三頭八臂,青面獠牙,乃天上妖獸化身,文丑不服,乘趙雲部疲憊之時,突擊襲之,田豐雖聽諸葛亮勸告不可佔據昌黎,然亦以為文丑神勇,可敗趙雲威震長城內外,遂讓文丑率兵兩萬餘奇襲趙雲徵北軍。

趙雲雖未防備,但守城多年,素來嚴謹,軍防周密,文丑偷襲之下,徵北軍亦未出現大亂,兩人陣中相遇,初一手趙雲便知其人剛猛,施展開梨花槍法,飄忽靈動,又偶用師傳九鳳游龍槍法,鋒鋭如刃,奇麗如錦,令文丑倍吃力。

兩人手三十回合開外,趙雲見局勢不利,不願久戰,想起劉協槍劍合用,猛然近的兇猛打法,夾馬忽然貼近文丑,龍膽槍壓住文丑重刀,拔青缸劍風直劈其頸,文丑招架不住,慌忙跌下馬背,倉皇躲過一劫,為親兵拼死救回。

主將失利,文丑部士氣低落,趙雲單槍匹馬衝鋒在前,領着千餘出身鐵翼營的親兵在文丑部中肆意衝擊,如入無人之境,連斬數員將領後終於退文丑部。

楚王劉協知之,正式任趙雲為後將軍,使他與徐庶、周瑜、荀攸同列為右、前、左、後四大將軍。

劉協知道這個任命下去後,孫堅、張遼、文聘三位功勞不在趙雲之下的大將必然不服,乃同時重賞三軍,封呂布為冠軍侯,封張遼為朝陽侯,孫堅本被朝廷封為烏程侯,劉協改封為西陽侯,封文聘為當陽侯,四侯領地為鄉,但封地仍歸楚地各治略台統管,只是在統帥府年俸外,另享爵位年俸兩百萬錢,再享封地財税盈餘兩成利;封黃忠為南鄉伯,封魏延為昭陽伯,封甘寧為都陽伯,封高順為陽伯,享爵位年俸一百萬錢,皆暫無封地。

荀彧、陳羣、徐庶、張昭、荀攸、周瑜、趙雲七人皆未封爵,只是將他們年俸提升為三百六十萬錢,荀彧、陳羣、徐庶更額外得到楚王府津貼年俸五十萬錢,使得荀彧、陳羣、徐庶楚地年俸過四百萬錢,只從年俸來説,三人地位已經超過皇甫嵩等人,但在禮儀待遇上卻還是低過皇甫嵩和丁原,見到他們兩人,除楚王劉協外,餘者便是荀彧也得行躬禮,對楊彪、周邑、蔡邑、種拂、崔烈、陳湛等十六位老臣另增加楚王府津貼年俸八十萬錢,禮儀待遇仍繼續保持,既保持皇甫嵩、丁原的殊榮,又彌補其他老臣,稍作平衡。

霍俊、廖化、韓當、程普、黃蓋、皇甫康等四十六名將領亦封子爵,皆無封地,在統帥府年俸外,另享爵位年俸六十萬錢。

在此之餘,劉協調華歆出任襄陽學府經學院祭酒,調管寧出任江南學府總祭,責成管寧負責在江南推廣《三家制衡論》,至於不贊成《三家制衡論》的邴原,劉協也懶得和他廢話,直接送出眼前為上,省得每隔幾就上諫幾次。

劉協將邴原送出去,也是對學子們一個暗示,不要以為孤王平時很注重教育就可以得了便宜還賣乖,不顧大局,擅自和朝廷唱反調,孤王肯定有辦法治你們,莫説是一個學者,就是大賢孤王都可以動手清除出門。

胡昭、司馬徵、管寧及黃誠彥四大學府總祭皆封為侯爵,由於他們本身都享有兩百萬錢年俸,比呂布等人年俸要高八十萬錢,也為了控制四百萬錢年俸只有荀彧、陳羣、徐庶三人這條線,以顯三人尊貴,故只享一百二十萬錢爵位年俸,其他學府祭酒封為男爵,享爵位年俸三十萬錢。

程秉、駱統、向朗等三十六名大臣封為子爵,享爵位年俸六十萬錢;白翳、馬鈞、鄭渾、蒲元四人封伯爵,另有四十餘名工匠封子爵。

為表彰糜竺多年來為平穩糧價所作的貢獻,封為舞陽侯,陸績等五名老國商封伯爵,二十餘名初泰八年後出任的國商、三百餘名小將和各業卓越人士被封為特殊的新爵,新爵的爵位年俸僅為十萬錢,但可以説是楚地爵位的起始一介,成為新爵也就算是貴族,對很多平民出身的人來説,也算是楚王的大賜了。

這一次大封天下,使得楚地官員振奮,人人出門第一件事情就是互相道喜,荀彧、陳羣等人雖未封爵,但年俸之高已經讓諸官員將領明白,他們後必封公爵。

楚地的爵位制度也訂立下來,改秦漢時期的二十等爵為公、侯、伯、子、男、新六級,但這只是暫時,諸人知道後肯定會有王爵的出現。

治略府初泰十一年的財税雖然仍然呈現赤字狀態,但考慮軍費增幅超過四成、商税持續仍良態增漲、百姓平均消費增加幅度超過三成的三大因素變化,劉協認為楚地經濟在穎川風暴、擴張外部市場空間、提升黃金儲備、擴張內部消費能力四大措施的整治下,已經逐步走上消費與投資維繫平衡的道路。

為了加大財税的運作,劉協將原本治略府八部的分散財務運作機構集中在一起,成立財税司,由張昭直接管轄。

考慮到廉政問題,從軍機院調一部分監查英成立廉政司,歸荀彧獨立管轄,在楚王府的監督體系外建立治略府的自律體系,尤其監督中下層官員。

同時加設安民司,由胡昭直接管轄,對民生、民情進行監測,各縣皆設安民主簿,獨立在荀彧的廉政司和吏部外,對各縣、鄉的民、醫、教等關係百姓基本生活條件進行掌控,一旦察覺異常,安民司必須直接將信息同時反饋給督政院和吏部。而楚王府的督政院也開始將觸角伸到各地設民訪主簿,對治略府各地官員,包括廉政司、民訪司進行監控,隨時查各層各地官員執政情況。

安民、民訪兩個體系出現,對楚地政治從最初的上層監管開始深入到上中下三層立體縱深監管,使政治中心可以迅速接收了解百姓的想法,進一步加深廉政的執行。

楚軍鎮番號五軍(張遼鎮北軍、魏延鎮西軍、文聘鎮東軍、黃忠鎮南軍,劉協手中鎮中軍)、定番號四軍(孫堅定東軍、魯肅定南軍、閻行定西軍、臧洪定北軍,其中定北軍實際上是臧洪、廖化、譚雄分管),徵番號三軍(龐德、呂蒙徵東軍,趙雲徵北軍,馬騰的徵西軍,不過由於徵北軍過於龐大,轄眾十二萬人,且半數為自新野預備軍中出來控鉉輕騎,故即使是趙雲也只掌控其中第三、第六、第七、第八四個營,計四萬人。)全面開始整頓調配,除魯肅定南軍仍然留長沙外,其餘十一軍計六十餘萬兵馬全線跨過長江,集中在黃河南側。

劉協下令六個月各軍三成將領輪換享受一個月回荊州省親假期,治略府撥掉六千萬錢專門用於各軍不能迴歸的將領家眷探軍,治略府在初泰十一年的基礎上繼續提升軍費三成,勒令馬騰停止對西域用兵。

同時在壽、宛城、汝南、新野、彭城、穎川、天水、平壤大規模擴建糧倉,使壽、宛城、汝南、新野四地的糧庫存儲能力超過一億石,調長江以南各郡糧庫堆積存儲向新糧庫移送。

軍備台開始加大力度訂購消耗軍備,如弓矢、弩矢。洛陽和長安的襄陽銀莊迅速撤退,所有涉及北方貿易的商人開始清賬,準備南歸。

這一系列的舉動終於引起了北方朝廷的關注,劉備、諸葛亮等人意識到短暫的南北貿易期終於走到了盡頭,也開始倉促進行防備。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