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起航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與此同時,台南港正是人聲鼎沸之時,張世豪的船隊將要啓航,小皇帝親自來碼頭送行,更是讓氣氛更加莊嚴。

雖然舟楫數百,旌旗林立,可是,蕭統心中在自豪之餘,卻更多了幾分失落,如今拼湊全台資財,也只能拿出這樣的船隊了,這些大大小小的船隻,雖然看起來很是威武,可是誰都知道,遠洋船隊最需要的,是整齊,標準,如今這麼做,也只是想盡可能多的運點貨物罷了。

沒法子,台灣缺錢啊!可是蕭統心中暗暗發誓:總有一天,我要讓漢家旌旗的船隊遍佈五洋,讓中華成為不落帝國!

開船前,自然還是要和張世豪多説幾句,此行張世豪身負三大使命,其一自然是按照慣例,要運貨前往南洋,這條航線張世豪已經跑了幾次,自然不必多説。

其二,則是蕭統反覆囑咐的,一定要前往滿刺加,在當地大興土木築城,廣留兵丁駐守,必要時,此行可不攜銀而回,卻務必守住滿刺加。

當時還有些大惑不解的張世豪,不知為何滿刺加彈丸之地,卻被如此重視,蕭統卻笑而不答,只是命張世豪取出了南洋海圖。

當然,這份海圖其實就是張世豪自己沿路繪製,由於沒有六分儀這類的儀器,因此畫得甚為糙,與蕭統印象中的南海可不是一回事,但是,大抵事情還是能看明白的。

只是,張世豪還是把台灣島畫在圖的正中,還比其他各處用的比例大了不少,倒讓蕭統有些哭笑不得,後世島上的一羣無知政客們這麼做,曾讓蕭統嘲笑很久,沒想到自己忠實的手下,卻依然不能免俗。

展開地圖,蕭統並沒有多説,圖上滿刺加周圍的馬來亞和婆羅洲畫得很不準確,大概張世豪當時也沒有實際航行測繪,不過,還是能説明問題的。

“張將軍你看,這滿刺加的海道,西北寬八百里,而東南僅八十里不到,這説明什麼?這是喇叭形海峽,我們築城,就要在東南端,務必控制住這條水道,花再多錢也值,莫要忘了,這北地,東洋和西洋的跑海的,只要他還做海上生意,這條路他就非走不可!這就是海路的咽喉,我們一定要掐住。”張世豪聽了,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一臉煞氣的小皇帝,只因為他説話時的神態,就像攔路搶劫的惡霸一般惡狠狠的,絲毫沒有一國之君的風度。

“對了,滿刺加還有個算端是吧,你這次多帶金銀,行賄於他,務必讓他讓出滿刺加東南之地,我們要築城,就要建個大的,要多少銀子,朕都給你,這座城,唔,以駐軍一萬為標準,務必把他修得固若金湯,巋然不動!”

“末將遵旨。”

“如果可能,你甚至可以在這滿刺加設卡收税,哼哼,想想每天從此南來北往的船隊有多少?這是多大一筆啊,嗯,為了防止算端變卦,先給他點甜頭吧。”

“是。”

“此外,這三佛齊十幾年前是不是想打錫蘭,反而大敗而回,如今正國勢不隆,對不對?”蕭統剛剛看上了馬來亞,如今又把主意打到了蘇門答臘島上,怎麼説,這東南亞萬里之地,我們不要誰要?

“回陛下,確實如此,如今三佛齊據説也有奪嫡之事,百姓多有逃散,國力已經大不如前。”

“那好,你帶兵過去,自己斟酌,能打贏就打,滅了三佛齊也無妨,反正是立威,如果不便打,就也用懷柔之策,記住,就隔着滿刺加海峽,也建一座城,兩城犄角之勢,才能固守。”

“微臣領命。”

“至於安南之事,如今陳晃既然態度曖昧,你也不妨跟他曖昧下去,朕的口信你也得帶到,他來台灣自然一切都好,若是不來,哼哼。”蕭統冷哼兩聲,道:“那朕明年就去找他!”見小皇帝神不豫,眾人自然諾諾不敢多説。

很快,吉時到了,不消説,首先自然要祭拜媽祖,祈求庇佑,接着焚香禱告,然後宣讀祭文,祝詞,蕭統再給了遠洋船隊上下以極高的評價,鼓勵他們要為了朝廷,為了百姓,要在海外打出一片新天地!

隨着一聲“起錨”的號子,蕭統知道,中華民族通向海洋的閥門,已經被自己漸漸打開了。只是如今,很多事情畢竟還是假手他人,蕭統不可能親歷親為,可是開疆殖民之事,説不得還得自己出手,才能獲取最大成效,蕭統只恨,自己實在長得太慢了!

而大陸上,等到忽必烈接到各地急報時,中原大地點起的星星之火,已有燎原之勢。白衣軍所到之處,漢人秋毫不犯,蒙古人斬盡殺絕,農田一律毀壞,牛羊一律帶走,至於馬匹,更是毫不客氣的笑納。

當然,對於漢家百姓,自然不能白白徵用人家的東西,反正先前的各縣幾乎被洗劫一空,各路白衣軍手上,還是有不少金銀紙鈔的,而頭領們也不小氣,特別是徵用馬匹的出手簡直有些費。

可是,河南關中三晉之地,養馬民眾着實不少,雖然這與蒙古鐵騎的矮種馬比,差的自然不是一點半點,可是,隨着白衣軍馬匹越來越多,就意味着他們行軍的速度越來越快,開始時只因為馬匹不多,因此主要用來駝物,可是隨着三晉大量村莊被洗,白普的軍隊馬匹迅速增多,終於,當白普軍迅速洗劫了臨汾的高家莊時,他們的馬匹已經足以讓所有人都騎上馬了,雖然有的是兩人一騎。

自此,赤旗軍行動如飛,開始橫掃中原大地。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