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盟誓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好在帝舟只是震動了一會,便恢復了平靜,可是,蕭統深知,這絕對不是海所造成,綿延的海只會讓船不斷的搖晃,而不是這樣劇烈的震盪。

果然,不一會,神焦急的張世傑就推開艙門,一個軍參,便急切説道:“陛下,張弘範的船隊已經來了,先前的震動正是張弘範的艦隊發炮示警,如今大戰在即,還請陛下暫避一時,臣定當擊退韃子,保陛下週全。”終於來了,蕭統心裏升起一絲動,決定命運的時刻終於來了。

“他們距離這裏還有多遠?”

“回陛下,方才的炮聲是一艘偵艦所放,據臣的經驗,大概還有20裏地。”蕭統微微皺眉,道:“離戰鬥開始,最多還有多久?”張世傑猶豫了一下,道:“考慮到他們順風,裝藥,勸降,佈陣等等,最多還有一個時辰!”

“一個時辰。”蕭統沉道。

“陛下,還是請陛下到內艙暫避一時吧。”張世傑再次努力道,而陸秀夫和馬凌也開始幫腔。

躲?哪裏躲去?這是在海上,躲哪裏都不好使,想通這節,不顧馬凌和陸秀夫的焦急神,蕭統走到張世傑面前,扶起這位久經沙場的忠勇之士,淡淡説道:“張樞密,朕且暫避,暫避到何處?四周皆是茫茫大海,若是上天不佑,朕又往何處去?”張世傑聽了一愣,忙道:“臣有罪。。”陸秀夫和馬凌聽了,也都跪在地上,蕭統卻揮手,示意他們不必糾纏,徐徐説道:“如今大宋乃是危急存亡之秋,朕和諸位愛卿,更當戮力同心,共渡難關,朕雖年幼,卻也知道,君臣相,貴在知心,如今朕也不怕説出不敬歷代先皇的誅心之論,江山落入韃子手中,以至於斯,歸到底是君王之過,而非臣子之失,是趙家歷代先皇,對不住天下蒼生,可是今,朕還是希望諸位,能同心合力,擊退韃子。”這話一出,陸秀夫和張世傑面面相覷,而馬凌則哭成一團,一直稱愧對先皇厚恩,考慮到馬凌這幾伺候自己還算用心,而且也沒像自己印象中的太監那樣大進讒言,蕭統對馬凌印象還是不錯,於是就先把馬凌扶了起來,温言寬了幾句。

這時,張陸二人才回過神來,陸秀夫早已淚滿面,而張世傑更乾脆,將右手食指放入口中狠命一咬,然後將血塗在自己的嘴上,舉手指天,朗聲道:“陛下之恩,黃天厚土也難及一二,張世傑無能,使時局惡化至斯,然今張世傑歃血對天盟誓,必要保吾皇驅逐韃虜,復我江山!”陸秀夫也不甘示弱,同樣咬破手指,歃血為誓,大表忠心。

看來古人對忠義着實看得太重,難怪華夏五千年文明不滅,難怪堂堂中華至今依然屹立東方。

雖然我們的民族多災多難,歷經坎坷,雖然遊牧民族和西方的殖民者,總是試圖閹割我們的思想,閹割我們的勇氣,可是真正到了絕境,無論士農工商,無論三教九,那不屈和血,那忠義和正氣,永遠守護着華夏。

蕭統自然心中動,扶起二臣,温言道:“卿之忠義,朕心中有數,不過如今戰事緊急,還是先説要緊的,張樞密,連環鎖可曾解開?”張世傑神一凜,道:“回陛下,遵陛下口諭,已經解開,只有不到萬人,大概50條船要求離去,臣沒有阻攔。”蕭統聽了,點頭道:“不錯,看來大部分士卒還是心懷忠義的,好了,你去召集眾將,商議軍事去吧,朕也要聽聽。”

“臣遵旨!”議事廳其實也很簡陋,在帝舟的一層,一個方圓幾丈的屋子,裏面有一張桌子,十幾把凳子,桌上擺着一個巨大的沙盤,牆上按照慣例掛着白虎圖,看來,這就是厓山這支宋軍的核心要害了。

不一會,四名將領跟着張世傑進來,依次對小皇帝行禮,而經過悄悄問馬凌,蕭統也知道,這四名將領,有兩人是張世傑的弟弟虎翼軍指揮使張世豪,龍驤軍指揮所張世英,他們分別擔任京湖制置大使和嶺南東路制置大使,雖然京湖和嶺東大部分已經淪陷,而虎翼軍,龍驤軍其實在臨安就已經潰散。而剩下的四人,範武雄任前將軍,錢能熙任後將軍。

這張世傑的勢力,是不是大了一點點,蕭統被自己這個突然的想法嚇了一跳,難道自己這麼快就開始猜疑重臣了嗎?

不,國家危難之際,怎可懷疑忠良?歷史上的張世傑不還是最終為國盡忠了嗎?不一樣為小皇帝守住了臣節嗎?

可是,這時,蕭統心中,卻有一個聲音:“忠貞是因為沒有背叛的籌碼,堅守是因為沒有放棄的機會,現在忠貞不代表以後忠貞,就算你成功的光復河山,再造中華,那時他張世傑也就權傾天下了,你不一樣是個傀儡?當斷不斷必受其亂,不如趁現在他羽翼未豐。。”

“那是自毀長城,難道你忘記了檀道濟忘記了袁崇煥嗎?”另一個聲音適時的在腦中響起。

“得了吧,《茄明》你又不是沒看過。”

“那是yy小説!”

“小説永遠源自生活而高於生活!”

一時間,蕭統居然滿頭大汗,費了好大力氣,才讓自己冷靜下來。他終於知道伴君如伴虎這句話的道理了。難怪明君難做,賢臣也難做啊。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