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為衣食星卜設教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詩曰:漫道文章不察飢,揮毫亦有賣錢時。
章台街上九士,金屋家中三教師。
儒者生涯無壟斷,書生貨殖有錐。
堪憐閨豔畫籌策,不敵人計謀欺。
卻説康夢鶴既善其言,依而為之,每坐在館中看書,蕭然寂寞。人家看見一個新牌坊,都個個説:“揀擇口課,不是要處,我須求那經用的老人家才停當。這個後生家,不必問他,若是問卜書畫,這個無關
命,求他不妨。”又有人在傍説:“這個人書役且不會做,教書又做不得,如今覆在那裏星卜。俗雲:‘一事成,百事
;一藝顛,百藝敗’。我曉得這個人,不農不秀,都是顛狂。”又有一二半通識之
在那邊議論説:“這個人學問稍稍通,不過命運未亨,為衣食所累故也。你若不信,我有一把白扇,到那裏求他一首詩,試他才能如何?”又有一人説道:“古詩我亦會念數首,他不過抄寫就是,何以見其學問?”又有一人道:“我們各限一個韻,出一個題目與他做,便曉得了。”三人遂齊到
課館中,惹得夢鶴心中想到:“我今
有利息了。”誰知都是要來試他。那人陪一面笑臉對夢鶴道:“我們要求一求,不曉得先生前否?”夢鶴道:“領教。”那人道:“外人都説先生狂顛,不曉得先生是真狂假狂?要求一首五言佳章。”大家發起笑來,説道:“你這個人更顛狂,怎麼好把這話對先生説!”那人道:“我心實抱不平之憤,要把這個話為題目,類字為韻。先生休怪了。”夢鶴道:“合當領教。小子忘卻壯士志,無怪乎
俗之譏也。但詩之事,弟極蓬蒿鉛槧,望諸兄休笑。”遂舉起笑來,不須思索,臾立成。大家求讀一明白,夢鶴即讀雲:潦倒塵埃中,於今有數年。
花憂風雨夜,竹耐水霜天。
我笑世愚昧,世譏我妄顛。
奮飛期後,誰識此幽玄。
又一個人持出一幅箋紙,要七言律詩一首,以《菊生於六月間》為題,‘青’字為韻。斯時菊未盛,花未開,實要難他。夢鶴又提起筆來,即題雲:四顧眾芳開滿庭,懶看金不才葉青。
甘心籬舍聊沉醉,翹足風霜來喚醒。
堪笑趨時何種種,可憐知已獨零零。
天生窮達無非運,願寄陶潛共一聽。
中又有一個人看他文字飛舞如神,忙忙走去街中,買一把金扇來,説道:“小弟斗膽,求一道賀壽詩,中要句句藏‘詩’、‘酒’二字。”夢鶴又題雲:蚤期穎聊沉醇,對席無文俗了人。
寓目高懷五斗解,停杯覆翩三都新。
澠增賞調商羽,珠玉揮成醉壽
。
椒柏長賀反飲,喜題時旨祝芳辰。
康夢鶴題完,並讀在家聽。大家不曉的是如何美,如何不美,但觀其舉筆如雷驅雨,揮毫如風掃地,滿紙如龍蛇飛舞,個個歎服。那個道:“我明年覓一書館,尋幾個生徒來,請先生教書。這生業又穩些兒,免被俗人譏謗。未知有當先生尊意否?”康夢鶴道:“小弟命途多蹇,讀書滿腹,不合時宜,區區株守館中,管窺天卜,無計安枕。倘蒙垂顧,銘刻不忘。”遂拱了一拱,大家別去。
是晚,夢鶴歸家,對平娘嘆道:“道士憎茲多口,之輩皆説我顛狂,正是要利途反生謗門。才有一二抱不平之心,要試我文墨,考我題詩,我即時問他題目,遂題云云。那人稱譽説明年要尋一館,請我去設帳,未知虛實何如。”平娘道:“君何患謗?必謗而後見君天下大才之人。不遇盤
錯劃,無以見利器,不經千迴百轉,無以見人情;必有人謗我,乃有人成我。來年之學,妾卜是實的,不是虛的。”正是:與世無爭守藩籬,因何蜂蝶亂侵欺。
一身成敗隨人轉,豔女中蚤度知。
過了來,果不出平娘所料,忽見一人,手持一個關書和幾個小子,遙指門首,施施然而來。那人道:“先生認得我麼?小弟前
有約,不敢失信,敬奉關書一紙,內題束金十兩,膳米四石,萬望叱存,並和生徒在這裏,要請先生即
開館。”康夢鶴道:“今
雖是吉辰,何其速也!小弟書箱行李收拾未便,雖擇別
可也。”即約遲了五
,眾弟子方才別去。
至五後,正要起程,適逢平娘腹痛。夢鶴嚇驚,疑是搬出衣箱,動了胎神,卻教我怎好?夢鶴即淨口整衣,指龜而筮,佔得澤風大過三爻動,系已未
。夢鶴道:“不好了!是要生男子了。”平娘道:“生男子,怎麼又説不好?”夢鴿道:“《易》有之曰:‘棟撓兇。’正應長男撓折之兆也。”平娘道:“盡信書不如無書,休信乎卦。”言未了,而腹愈痛。須臾,果生男子。夢鶴道:“好,好。今朝有酒今朝醉,明
愁來明
當。”遂後亦歡喜不題。
且説夢鶴,幸得平娘生產明白,即到鄉村開帳設教。將近半年,虧了平靜娘在家守有夫之節。愁悶起來,閒看古書,見一篇古詩韻,不覺,援筆題一首《閨思》迴文:蕭聲幾度暗傷情,岫出飛雲曉
晴。
寥靜深閨窗月,妒嬌花園竹敲箏。
橋高泛水聲急,夜寂寒蟬噪語輕。
遙寄錦書傳去雁.銷魂拂柳渭啼鶯。
平娘寫畢粘在壁上,又要思起《閨怨》,限韻一題。正要下筆之時,忽聽得革履之聲,回頭視之,乃夫君夢鶴也,手持一柄破雨傘,足穿一雙草鞋,顏憔悴,形容枯槁,坐在椅上長吁短嘆。平娘吃一驚,不知是什麼緣故。原來這館中弟子多是洪袖中的表兄弟。袖中要報前
之恨,屢屢在他表叔面上説:“這先生先
經做書算,因不識字,被官府責逐,又在街上星卜,胡講亂説,被人棄嫌,平生並無一長,想必是長於教讀,大家乃請他乎?”那學父説道:“或能或不能,我輩不識字,那裏曉得他?”袖中復知夢鶴家貧,要討束-,又想道:“這人口嘴不好,要脾眥罵人。”因假意入館,寫一張字,暗暗囑託一個[年]長的弟子,教他如此如此,那弟子不肯。忽一
,合當有事,那弟子讀書差錯,被夢鶴責了數板。那弟子惱將起來,不知已之不是,竟聽袖中囑託,把一張字持與父親看。他父親不識字,怎曉得緣故,因問道:“這字誰寫的?”那弟子道:“是先生寫的。説束-若不盡還,一個要打二十板,嘴裏又勞勞叨叨在那裏罵。”那學父持出與識字之人讀,盡是衙門的口吻。讀雲:讀書好事,拖爾束禮,惡俗可鄙。屢計數次,並無分釐,深可痛恨。今寫數字聞知,立等送還,不許挨延
子。倘再挨延,你等學生各責二十板,仍呈官究治,決不輕發。積壓宜遍告凜尊,毋違速速!
那讀的人説道:“這口氣真是他寫的,他前經走了衙門來,這等真個胡説!”眾學父聞知,發怒起來,遂不理不管他。大家商量道:“這先生亦不是教書,不如辭他去罷。”大家即到館中,對夢鶴説道:“今七八月農忙之際,小子個個要樵牧,不得閒暇,請先生暫回,束金隨後送來,書箱着人和先生挑去。”夢鶴道:“何必挑書箱去,如此之速也?”眾學父道:“路途跋涉,寒館淒涼,免先生再來。”夢鶴道:“任人之事,務要勞人之苦,説那裏話。”眾學父道:“雖是這説,爭奈俺大家這七月要獲稻,八月要耕種,九月要叔苴,十月要收成,十一月採茶薪樗,不如就此罷館便了。若是束金,有託無負。”夢鶴微知其意,忽吧一聲,相辭而歸,悶悶無已,一步分兩步。正是:已道無翻覆,忽然猶變更。
貧窮當此際,不忍聽蟬鳴。
平娘問道:“君一去半載,回來直喜,胡為不樂之甚?毋乃以妾之故而見忌乎?”夢鶴道:“不然。”遂將館中被嫌緣故一一説了。平娘聽了,怡怡自適,説道:“君何必憂焉?君不聞孔子見詛書社,麝裘被謗,文王拘囚美里,不殮厥愠,兩座無損為聖人。展禽為士師三黜,子文為令尹三已,而卒不損為賢者。他如展出平之見放,張儀之被謗,馬遷之腐型者,何可勝數?大凡士君子卓然自命,不肯與世同塵,往往為俗謗絕,大抵如斯。雖然,寧為
俗所棄,不為
俗所取。君何不樂天安命,淡然自得?而何苦乃爾乎?矧俺家衣食雖不至豐裕,然妾之女工亦聊足以清飢矣。君何患焉?”夢鶴聽了歡然喜樂。
須妗,洗爵當前,夢鶴飲了數杯,仰觀壁上一首詩説道:“這詩清逸俊雅,思致藴奇,不失詩人之志也。文韻一筆。”平娘道:“不必步韻,別有《閨怨》,限韻之中要存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丈尺兩雙半。妾正思索間,適遇君到,知懸在此,請君一筆賜示。”夢鶴詩思泉湧,頃刻間滿紙珠玉亂墜,持與平娘看。平娘接來一看,只見上寫道:萬疊雲山九曲溪,十年有夢半遼西。
八行錦字又江鯉,一盞孤燈五夜雞。
六七釵環羞鬢懶,二三花柳妒眉齊。
樓高百盡愁千丈,四望淒涼兩淚啼。
平娘看完説道:“君有此捷才,目有此秀雅,真可與東漢詩人相頡頏。”夢鶴道:“鼓在內打,聲不見外響。賢卿嘖嘖稱譽,外人慶慶謗毀,教我怎麼好?”平娘道:“相識滿天下,知已有幾人?大抵人情多慕虛名,待郎君一舉成名時,即天下皆知其賢,豈獨區區一漳郡乎!今郎君年二十餘,功名未就,雖有韓陸之才,李楊之學,夫孰從而信之?願君無怪乎俗人也。”兩人談論相
,不覺
已晚了。
正逢六月十四夜.月白風清。二人開了後門到菜園中。這菜國約有二支闊,四圍牆蔽,外面有數叢綠竹,能引清風,內面有數珠桐柳,能勾月,芳菲陰濃.麗麗鮮鮮,俯仰高典。既而夢鶴在月下顧盼平娘,百媚千嬌,宛若嫦娥下界,
心難
,抱住平娘,對了一嘴,要求合歡。平娘道:“幸有先人敝廬在,無端於
天之下,得毋近於瀅蕩之輩乎?”夢鶴道:“念夫
情分,不妨見這月下會佳期,愈加生
,望勿見拒。”平娘搖曳不肯,益生嬌態。夢鶴益生眷戀,無奈情牽意絆,即在這梧桐下,石片上,扶龍扶鳳,同入桃源
了。那時月白風清,悠忽之間,黑雲滿天,狂風暴起,恍若神童子下降,宛如十八姨懊恨。平娘問道:“此何兆也?”夢鶴道:“天人同道,蓋夫婦和而云雨
,天地和而雨澤降。德澤知俺雲雨
,而他亦要雨澤降也,何足異哉?”姑置不題。
且説夢鴿被人所
,無學教讀之後,人人皆藉此為口實,每年設都,盡無終始,多者誤無書教。惟夫
二人,清粥(文韭)鹽,並無怨尤,只樂於詩章而已。
忽一,鄭判軀來報道:“康哥哥,你知之乎?文宗入省,約明
縣考,初三府考。”夢鶴慌忙買了卷筆,候次
入考。未知進泮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