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娶皇妃更聯美眷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陳寅恪評:但外廊營舊宅實是再生緣發祥之所,故為最有價值之地,蓋端生撰再生緣自第一卷至第八卷即自乾隆三十三年九月至三十四年五月皆在北京外廊營舊宅。(編者按;以下省略)端生於再生緣第一七卷第六五回首節雲“追憶閨中幼稚年”及“隔牆紅杏飛晴雪,映榻高槐覆晚煙”雖似指登州同知官舍而言,然“紅杏高槐”乃北方所常見,本非限於一地,若視作描繪外廊營舊宅之語,則於久客長安,習知城南坊宅情況之人,更覺端生此言,親切有味,亦不必過泥至認為止可適用於牟子舊邦(再生緣第一四卷第五六回末節雲:“錦綺妝成牟子國”)景物之描寫也。(《論再生緣》)郭沫若評:當然,《再生緣》前十七卷也並不是毫無缺點。如果要認真加以指摘,它的缺點很多。不了神道佛法、仙行妖術等的非現實的成份,可無用説。作者對於歷史的真實
是完全置諸度外的。故事被擬訂在元成宗時代,元成宗鐵木耳生於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年(公元一二六四年),是世祖的孫子,即位於至元三十一年(公元一二九四年),其時已經三十歲,而書中卻説他是“少年天子。”元代漢人的地位很卑下。民分四等,蒙古人為第一等,
目人為第二等,黃河
域的居民是第三等,長江
域和以南的是第四等。在《再生緣》中,元帝竟接連以漢人為後,且在朝廷中擔任王侯將相的都是漢人,而且都是南方的漢人,此外卻看不見有什麼顯赫的蒙古人。這是完全違背史實的。(《(再生緣}前十七卷和它的作者陳端生》)詩曰:靖國功成拜列侯,江陵女爵德全優。天顏咫尺恩深眷,貞靜幽閒配冕旒。
話説廿四名宮女擁出娘娘,早有堂官內都監統率一眾宮官一齊跪倒,把龍盤繡袱中包着的金螭虎紐、中宮玉璽獻將上來。兩個親的綵女跪了一跪,恭恭敬敬奉上娘娘。
王后端然接過來,退行七步跪塵埃。金蓮軟踏在紅氈,玉印高擎翠袖抬。頓首三呼朝北闕,謝恩已畢起身來。仍將寶璽宮女,相遞欽差內監懷。拜印完時王后出,掌宮官,一聲吆喝就分排。
呀:教坊奏樂,內監抬車,娘娘就此起駕。
一聲傳喚應齊齊,抬入金玉輅車。頃刻大張紅錦帳,閒人迴避不能窺。宮娥忙亂扶王后,內侍來伺枕風輿。皇甫娘娘登了輦,教坊司,大吹音樂起香車。只見那,仙樂三吹放正門,金
寶輦在中行。宮宮脂粉明霞彩,曲曲黃羅陣陣雲。六部九卿行國禮,宮娥內監叫平身。一聲起駕街則靜,十里花棚浩浩行。御樂飄音輕縹渺,宣燈照道影沉沉。娘娘端坐漫天帳,點首嗟吁三兩聲。
咳!這是祖宗的餘德,天子的洪恩。
江陵歸夢果無差,今承恩侍翠華。儔侶豈于山寨內,姻緣卻在帝王家。可奇可幸還可喜,奴定把,賢后之名萬古誇。皇甫娘娘心暗想,
風映面泛桃花。寅牌時候鑾車到,掌堂官,捧寶先行奉翠華。
啓萬歲皇爺得知:娘娘到,乞聖旨定奪。
風帝主面含
,聖旨飛宣新貴人。皇甫娘娘隨召入,宮妃簇擁謁金門。上階先用君臣禮,紅錦兜頭跪在塵。天子心歡忙下座,親提翠袖叫平身。中宮王后方才起,香案排齊奏一聲。
啓萬歲爺,早參天地,卯刻良辰到了。
君王含笑正龍袍,相共娘娘立一氈。拜過天來參過地,王爺國母對相。報聲太后娘娘至,帝主欣然欠體邀。太后下車升玉殿,慈顏大悦贊聲高。
啊唷妙呀!好一對夫!
君王與後一齊參,玉鏘鏘展拜前。太后娘娘心內喜,親身下座就相攙。連稱難得偕佳偶,願官家,夫婦相和一百年。見了上宮王太后,又來各院眾紅顏。但見那,珍珠簾叮噹響,似玉如花跪幾行。宛轉鶯聲呼萬歲,飛揚鳳袂拜娘娘。新婚帝后同傳免,綵女宮官入唱將。合殿拜完音樂起,笙歌相送入昭陽。坐牀撒帳挑紅錦,合巹杯捧玉觴。婚禮行完天子出,傳呼賜宴孟和梁。二公謝聖方才轉,已見那,宮樹朦朧送夕陽。
卻説其時天已晚,元主在萬壽宮陪侍太后。皇甫娘娘坐於紅羅帳內,有那一班宮娥綵女侍立兩旁。
一自娘娘依鳳幃,人人舉目暗偷窺。盡言勝似劉皇后,獨佔宮花第一魁。王后端然牀上坐,想一想,省親大禮卻須為。
啊,眾妃子,可為我在前引道,往萬壽官省親。
眾妃應諾在前行,低喚宮人快秉燈。王后起來先正袂,丁丁環下宮門。兩班綵女擎龍扇,各院宮娥款鳳裙。一到上宮快入奏,諸妃扶後就升庭。娘娘進步忙行禮,垂袖低低説省昏。在側君王心內喜,居中太后口含。和容悦
忙扶起,連叫中宮快起身。皇甫娘娘方禮畢,中宮取椅設西橫。宮娥回首一移去,面對王爺太妄尊。語罷殷勤先告罪,這娘娘,鸞綃一欠坐花墩。君王含笑深憐愛,太后含歡亦贊稱。
啊,官家,這乃新王后的敬君大禮。
風天子應聲知,太后欣然出訓辭。皇甫娘娘忙坐近,老太后,慈顏不喜備言之。中宮呀,爾本閨中一俊英,全忠全孝有聲名。如今敕立昭陽後,須得般般據理行。外助何能如內佐,宮幃不比在軍營。莫存私見偏親族,須把良言勸主君。休恃朝廷宜守禮,母儀天下要修身。當年劉後多仁政,今
中宮須美名。陰德盛時無月蝕,乾坤
化見分明。爾如效得貞觀後,皇甫門楣即長新。太后言完三太息,中宮聽訓説尊行。於時王后稱安置,聖上輕車就轉行。一眾嬪妃齊送到,娘娘回首便開聲,啊,貴妃們,回宮去罷。
一眾嬌娥即下廊,各回宮院不須詳。娘娘步入昭陽殿,宮女圍隨進房。忽報一聲鑾駕至,中宮含愧接君王。紗燈一閃開宮扇,天子離車竟進房。喜
相扶新國後,幽情轉念舊昭陽。
咳!劉後呀!
可憐去歲爾亡身,過眼昭陽又一。今
公然更氣象,
房花燭喚新人。風
天子心悲喜,扶起娘娘入寢門。宮女下簾呈細茗,君王未寢且消停。只見那,寢宮富貴好
光,燭影分紅上綠窗。王后坐於龍榻上,果然美麗不尋常。君王細把中宮看,美貌真稱世絕雙。但見她,珠冠低叩花容冶,寶帶斜懸體玉妝。鳳眼如凝秋水碧,蛾眉似畫遠山青。妖嬈態度憑龍榻,端重姿容有鳳章。比並勝於劉國後,為儔只許衞紅妝。少年天子凝眸視,不覺觀弰在
房。
啊唷妙呀!好一個新王后!
朕躬幸得此嬋娟,不枉為君在少年。可惜勇娥歸別姓,不然也在朕躬前。。深宮好夢連宵續,錦帳風永夜歡。此夜先同王后卧,來朝再共后妃眠。惜她已屬江侯府,未許雙花供御前。
咳!此之謂人心不足。
已得傾城一女郎,何須再念那紅妝。今宵立下新王后,朕必要,滿月方離此房。元主暗思含笑問,御
何不去濃妝?君臣此夕成夫婦,為甚麼,冠帶森嚴坐在牀?王后聞言紅粉面,玉軀微欠道端詳。
陛下呀!
臣妾叨恩立正宮,今惟敕命是依從。未得主上傳宣過,如何敢,擅卸冠袍慢聖容?太后訓言臣妾受,事君惟盡一心忠。少年天子心歡悦,笑執香尖叫正宮。
啊唷,寡人有幸得此賢德中宮。
御就此卸珠冠,莫誤良宵早早眠。明
寡人如晏起,朝中文武必多言。御
速就巫山夢,免得朕,坐對良宵脈脈然。言訖含歡攜玉手,娘娘立起就除冠。分開絡索花容畔,卸下簪釵寶髻間。粉面映燈嬌冶冶,
尖掠鬢影纖纖。濃妝一卸花冠現,元天子,笑視花容愛又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