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老命婦病在膏肓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詩曰:改裝潛出避爹孃,億女情深黯自傷。輾轉愁腸誰可訴?病源從此入膏肓。

話説孟相府也令家人到來問候郡主,昨回來安否?並帶了孟夫人賞賜江媽的一兩銀子,一匹青綢,付王府門官送入宮內。節孝夫人就差江三嫂出外相問,孟太太病體如何。江媽進來稟道:還沒有退熱,夜來依然發熱。今大清早就請徐郎中看視。郡主見説,也把眉兒皺了一皺,叫聲:怎麼好?消停了片時,潘良回來道:孟府少夫人叫謝謝郡主,送小公子的禮物,收了紅絲硯,玉板箋,金玉帶一條,織麟緞二端,回了四轉來。孟太太病體仍與昨一樣,叫郡主不要記念。節孝夫人道:忒也客氣,爾該推推才是。潘良説:小的推了兩三次,只不肯全收。

言訖潘良退下堂,劉郡主,於是也即便回房。這一天,更無別事休多説,次臨辰正曉妝。定省公姑俱已畢,進完早膳坐蘭堂。忽聞孟少夫人到,太王妃,已是先出外廂。郡主聞言離繡户,華妝不用換衣裳。侍兒隨出前宮院,走過重門款款行。早見太妃陪入內,佩環飄動響噹噹。魁郎公子相隨至,打扮得,衣服鮮明似錦妝。但見他,少小之年六歲,面如傅粉映仙桃。金冠抹額雲龍翅,繡蟒披身銀鼠袍。小樣京靴雙踏足,新雕玉帶半垂。跟隨孟少夫人進,真正是,公子公孫一俊豪。郡主見時心內喜,慌忙走近笑相邀。

啊呀嫂嫂,失。妙呀,小官人也來了,可喜可喜。

言訖含歡遜幾聲,殷勤請進少夫人。珍珠簾內齊相見,飛鳳端然把禮行。拜過太妃恭喜畢,又和郡主禮深深。見完蘇母魁郎拜,尹氏王妃大讚稱。不叫拜完先扯住,誇聲好個小官人。於是飛鳳回呼婢,同着媽媽姐姐們。帶領魁郎公子去,請安千歲到書廳。侍兒答應忙移步,相煩了,王府丫鬟引道行。宮內正然將遜坐,西衙女伯勇娥臨。表姑表妹同行禮,謙讓多時坐定身。獻上茶來排上點,書房請進小官人。侍女啓稟章飛鳳,兩王爺,回請金安恭喜聲。孟少夫人含笑應,多嬌郡主便抬身。輕輕抱上魁郎坐,點果拿來與彼。仔細笑看公子面,連誇長得好神。又將小手凝眸看,低問如何帶墨痕。侍女在旁和笑語,小公子,方才把筆寫書文。因而沾上些須墨,學之將完就請臨。郡主見言拿手帕,和茶抹去絕無痕。堂中諸位齊歡悦,彼此相同進點心。竇氏亦於旁首坐,談談笑笑敍寒温。上完三道香茶後,椅移開立起身。

話説茶點過時,劉郡主便相陪孟少夫人攜魁郎公子,往各宮散步閒行。這邊尹氏王妃向蘇娘子道:親母,爾可料理料理,左邊備筵席,右邊備酒飯,再買些鮮果與小官人吃,晚間也可送他帶回。

蘇家娘子管銀錢,出入俱皆在手間。用殷殷親寫帳,早辰分發晚來盤。寸私不蓄多明白,上下之人盡贊賢。昨者過年逢大節,忠孝王,送銀二十到她前。自家也得相添補,再不在,公帳之中暗積錢。當下王妃如此説,回房舉筆就開單。寫明上席如何菜,派定了,該用湯來該用盤。又及下邊相待飯,無非是,雞鵝魚盡周全。兩邊帳目俱開畢,復又標明買菜單。各點心家內有,只要那,新鮮果品備諸般。於是寫罷從頭看,喚過隨身一女鬟。

話説蘇娘子住居王府,尹氏太妃曾派一個十四歲的丫鬟在她房中伏侍。這丫鬟名喚瑞柳,倒也十分勤力。當下蘇娘子喚過來,就叫她把三張帳目發下廚房,令廚司買辦等照帳辦理。

瑞柳傳言不必雲,內堂中,且談郡主眾人們。相同女伯章飛鳳,笑語低聲各處行。曲繞迴廊鳴玉佩,輕扶彩柱款湘裙。行來靈鳳深宮內,推入朱扉看一巡。只見華堂寬似殿,盤龍椅兩邊分。雲母榻中鋪金玉,雕花樑上掛珠燈。古書萬本高堆架,新句千章遍貼屏。案供金瓶搖翠尾,牆懸錦袋動瑤琴。居中兩幅紅綃帳,隱約間,內有新圖畫美人。飛鳳見時連喝彩,鋪排雅淡絕纖塵。不知紅帳因何設,這深宮,可是深宮翰墨林?郡主回眸含笑答,此間靈鳳作宮名。上懸姐姐真容像,早晚焚香自用心。因恐風吹顏變,故將這,紅綃帳幔掛堂門。自家就在房中睡,每每的,秉燭觀書獨一人。飛鳳聞言心暗道,姑夫如此好多情。正房不同新娘住,僅伴真容耐冷清。這等男兒天下少,婆婆錯怪彼重婚。於是遂入堂中看,仰視新圖果掛屏。顏鮮明仍似昔,又添詩句數行文。哦一遍連聲嘆,何事姑夫守又深。海角天涯無信息,總然跋涉也難尋。言完回視姑娘像,珠淚連彈玉甲輕。復又抬頭朝上看,有一塊,硃紅擱板釘門屏。龍盤三尺描金柱,結下攢花掛彩亭。心下不知何所意,回眸重問內中情。多嬌郡主含歡説,特命能工起造成。御筆敕封元配誥,因而高供小龍亭。但求姐姐返家國,也不枉,金屋三年待玉人。飛鳳聞言心讚歎,披圖良久始回身。魁郎公子多聰俊,認得真容也淚零。蟒袖斜遮傅粉面,不言不語暗聲。多嬌郡主偷窺見,説向奇英女伯聞。燕國夫人忙挽住,相逢出外不遲停。魁郎因自回頭望,戀戀難分勉強行。飛鳳見時長嘆氣,劉郡主,吃驚連道是奇聞。

卻説節孝夫人見魁郎下淚,不覺吃驚起來。飛鳳道:姑娘在家時,原本過於愛他,後來單身出走,魁郎正在花痘之中,大家惟恐悲傷,都相瞞不説。滿月後得知此事,終裏陪着祖母悲啼。他頭一次看見掛的真容,就認得出姑娘的面貌,今在此又想念了。

郡主聞聽極讚揚,挽住了,官人小手出華堂。相同飛鳳從西走,看過了,映雪之靈到房。金雀宮中坐定齊,侍兒問候獻茶湯。掀簾走入蘇娘子,笑請官人把果嘗。頃刻排齊盤幾個,乾果異品與魁郎。石榴花果紅鑲綠,端桔香橙紅配黃。還有梨和雪藕,紛紛亂亂不須詳。魁郎公子欣然吃,頑耍安心在房。郡主十分心喜愛,倒與他,開榴剝桔手忙忙。香閨笑語多親密,寬坐移時要出房。女伯相邀西府去,大家復又繞回廊。

話説在金雀宮中坐了半晌,奇英伯就向西府去一遊。這平江侯的大宅,是內外相通的。從銀鑾殿儀門過去,就是熊友鶴的書院。從太妃舞彩宮過去,就是衞勇娥的上房。故此雖則分居,如同共宅。當下女伯邀了孟少夫人、劉郡主等都到西衙之內,章飛鳳也遣僕婦們領了小公子往書房內拜見平江侯請安。

熊君算是表姑父,一見之時喜氣多。忽然間,想起懷郎亡內子,自不得,歸心打動要辭都。

哎,也罷,我就明打點辭朝便了。

想起那,亡未葬好悲傷,就在新出帝邦。歸去看看年幼子,懷郎也必是魁郎。不言友鶴歸心起,公子於時返上房。女伯相留重待果,姑娘們,笑談良久移窗。俄聞侍女來相請,太王妃,有請夫人飲酒漿。燕國夫人同接去,小筵設在百孫堂。當下諸位齊齊起,赴席傳杯飲酒漿。

話説太王妃留在住孟少夫人,在百孫堂上飲酒。黃昏席散,章飛鳳就將帶來的賞封遞與伏侍的婦女,然後一一拜辭。太妃送了小公子四盒乾鮮果點,還有格外禮物八。四府夫人等,也有荷包果品及賞隨來婦女的銀封,太妃亦分賞過了。一概喜封盤盒都是蘇娘預先停當,不費一毫心思。當晚也遣家人送歸,次遣僕人問候。住表兩家來往的親情,且説一人出場的蹤跡。那梁丞相的長女,東牀姓裘,名仲義,字惠林。父親官拜副都御史,已去世七載。母親符氏在堂,頗有教子成名的令譽。家當亦不算富足,只有三百畝田,六七所租房,也可以過得歲月。鄉試之期,已中過十九名舉人。進京應試,就卸車住在梁相府中。翁婿相逢,不勝歡喜。梁夫人見了嫡親的女婿,自然更加疼愛。這裘生雖則中舉,文理尚是平常。

時逢三八作文章,每每的,呈上樑公看細詳。閣老觀來無妙處,不過是,風雲月枉盈箱。心中待加批改,竟須要,削去前篇十數行。便叫惠林當面道,我看爾,在家未必坐寒窗。此文做得雖堪中,筆法輕而不算強。若遇房官才捷者,決難薦爾這篇章。還當與爾高明講,腹內通時好進場。我亦暮年無意緒,賢婿嚇,問於襟丈酈明堂。

啊賢婿,那酈明堂乃當世奇才呀!

連中三元做翰林,登時兵部又飛昇。年方十八為丞相,博學多才有大名。慢説老夫難以及,真真壓倒滿朝人。文章詩賦多多少,刊刻而成世盡聞。天子珍藏三四部,不時觀覽愛如珍。常常就在金鑾殿,披讀明堂酈相文。天下傳稱推第一,綽號是,荊襄龍虎大將軍。你今請教於他去,一定還當學問增。可把此文呈與看,再問其,談談五典與三墳。裘郎受訓心慚愧,他就雲,請叫才高酈大人。相國明堂難見卻,即行批改與評論。看完就付連襟覽,服殺雲南裘惠林。時刻坐於文座側,敬如師傅問高明。少年元宰多瀟灑,絕不藏言便語云。抱玉握珠真博學,經天緯地實奇英。常敲棋子深深語,或剪燈花娓娓論。一個是,玉帶金貂秦相國;一個是,儒巾素服弱書生。裘郎深得明堂力,漸漸文章做得。酈相居官名望重,鬨動了,在京應試眾門生。

話説酈丞相考中的那些門生齊集在京,一個個做了文章都呈上老師批看。還有那不是門生也來拜認的,大門前車馬不絕,來回。那丞相好不廉潔,送老師的寶禮,一概不收。託關節銀錢,半文不受。凡有求批文字者,總無不留下。堆積得千篇萬軸,擺滿了書榻芸窗。

朝中內閣還,更衣就坐聽槐軒。推情欣喜觀文字,看了那,雪案芸窗不覺煩。分付司閽人役等,親朋如至只休傳。只因有事無閒暇,待相爺,辦理完將拜望還。一命下來齊百諾,府前車馬就蕭然。風相國心中悦,終裏,朝罷歸來得了閒。親友門生俱謝絕,也不與,東平王子敍寒暄。端然坐在書房內,看一篇時批一篇。發得東時西又到,千堆萬疊在窗前。明堂無不相留下,他就是,晝沒工夫夜也觀。梁氏素華陪了坐,梅香累得也遲眠。風酈相看痴了,廢寢忘食只是看。因恐夫人無耐坐,竟乾脆,搬移衾枕外邊眠。

卻説丞相酈明堂專心文字,乾脆搬到聽槐軒安寢,也不用家人伺候,只叫榮發相隨。

書齋暖設圍盆,獸炭騰騰早晚生。自己坐於圍椅上,家僮立在案頭橫。英風凜凜披貂袂,雅態翩翩帶軟巾。紅枝雙燭窗下照,朱毫一管手中擎。忽然間,桃花笑處圈連句。忽然間,柳葉顰時嗟連聲。忽然間,停毫沉觀且讀。忽然間,翻篇批改,草字真書,累犢盈箱,紛紛不絕。有時朗誦誇聲妙,有時點首道聲清。惱的是,侍女人等催用膳。喜的是,門生入府送佳文。靜沉沉,芸窗深掩燈花落。寒寢寢,竹院重開生。坐久聊花一盞,倦將來,批完小飲酒三巡。真正是,高才捷風相。真正是,年少英華貴顯臣。看文章無片暇,也不會,滿京親友與門生。且慢談,風相府衙中事,再錶王親府內情。

話説忠孝王府中,新年熱鬧,連大擺華筵。初十那天,是武憲王請酒,會的是親戚老輩公卿等。十三這,是小王爺開宴,會的是親友同年。熊友鶴、韋勇彪等一班少年豪傑,還有崔攀鳳也在其中。

王府豪華敞綺筵,上燈良夜十三天。東平千歲穿冠帶,大會同僚諸少年。三面轅門飄彩幔,一層寶殿卷珠簾。龍飛鳳舞花燈滿,下雲開皓月寒。府外旌旗搖碧落,階頭管笛繞朱欄。一陣陣,金鑼亂擊分雙面。一聲聲,畫鼓齊敲打十番。玉帶蟒袍環綺席,銀花火樹立鰲山。燈討賞人無數,鬧亂了,忠孝王爺大府間。一眾少年齊暢飲,小皇親,金盃一按口開言。

啊諸君,不知酈老師因何緣故,我去道喜請安,一次俱皆是不見。

平江侯爵應聲雲,我亦曾經走一巡。門上官兒回有事,卻不知,老師在府做何情。熊君之語方才畢,又有當筵一位雲。

呀,正是。我也去過兩回了,門官總回酈相爺有事。

未知到底有何緣,如此忙忙不得閒。兩次三番俱謝絕,莫非是,誰人得罪老師前。這邊談論猶未畢,西首停杯又接言。

啊二位君侯,不須疑惑,我倒猜着了幾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