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慷慨赴戎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聽馮虞發話,只見一名大鬍子營長一下子蹦起來,匆匆敬了個禮便嚷嚷着:“大帥,國家養兵千用兵一時,今
韃子大老遠送上門來,怎能放縱了。當
標下在宣府,便曾手刃數十敵軍,如今正是立功的大好時機。依標下看,咱們一不做二不休,連夜馳援遼東,給他來個狠的。”邊上簾便有軍官起立説道:“不可。我軍成軍未久,正面硬憾無有成算。末將以為,我軍不妨前出至錦州一線待機,同時廣佈遊騎,探清敵軍動靜。”方才那位當即“嗤”了一聲。
“你這不是避戰麼。”
“何來避戰之説?兩軍對陣,當立於不敗之地。縱觀全遼戰局,錦州是第一緊要處。佔住此地,進,我軍東可援三萬、瀋陽,西可援營州。若是戰局不利,咱們即可關內援軍,又可接應遼西殘局,不至使敵直迫山海關。這一子佔住,滿盤皆活。”此時又有一名軍官起立答道:“末將以為,哪一方先佔錦州便佔了先手。謀定而後動,咱們探查清楚韃子動靜,再相機擊其側後,可收奇效。”那大鬍子“哼”了一聲,一臉不以為然的神
。
“要收奇效,咱們乾脆走西淩河,抄他後路,直殺奔他老家去!”此時,一干軍官議論紛紛,有説援營州衞的,有説直奔遼西的,有説守錦州的,還有説屯寧遠的,爭論不下。
看看差不多了,馮虞咳嗽一聲,登時滿場肅靜。
“現下依本帥研判,韃子以偏師牽制、威脅遼南,主力席捲遼西遼東態勢已成。先説這一路偏師。若是讓他們拿下營州衞城,或沿努魯兒虎山、松嶺之間河谷犯營州中屯衞。或沿松嶺、醫巫閭山之間大淩河谷犯錦州,不論往哪一方運動,都將威脅我遼東大軍補給線,隔斷關內援軍。不過,敵軍盡為輕騎,攻城不易,若是營州衞一心死守。短時之間倒也不易失陷。至於敵軍主力構成、動向,尚無確切情報。不過,至少當在五萬以上,兵鋒當下只怕已迫近遼河。諸位還有什麼補充?”眾人一齊搖頭。
“好,接着説。按以上態勢推想,不論我軍屯錦州或援營州中屯衞,都不是萬全之策,韃子或許便在另一頭冒出來。除非是分兵防堵。不過,咱們這次兵力不過兩個師兩萬多人,如此佈置便再無餘力支援主戰場。此外。若是以半數守錦州,若是遭敵兩向夾擊,情形也是不妙。本帥以為,咱們全軍,必得攥成個鐵拳,往戰局要害處招呼。方能發揮奇效。那麼何處是戰局要害處?”馮虞頓了頓,伸手往地圖上一指:“在這一處!”眾人湊近一看。卻是營州衞城。再聽馮虞説道:“與其分兵戍守各處谷口,不如前出堵截這唯一的入口。衞城駐軍數千。韃子偏師單單對付那頭還夠,要是加上咱們這兩萬奇兵,加上守軍,且不説什麼攻其不備,單單兵力便已超過對手,戰局簾將有大變。若是衞城一戰,我軍能擊破當面之敵。韃子主力側後則在我兵鋒威迫之下。此役可説是已輸了大半。接下來是攻是守,如何攻如何守,便之在我。至少是立於不敗了。諸位還有何高見?”馮虞這一席話説得眾人紛紛點頭。
“大帥高見!”
“不過,錦州那邊也不能全然不顧。我軍可派一支小部遊騎,前往增援。這一部人馬不可進城,只在城外逡巡。若是有敵,正好於側後牽制,犄角相持,使敵無法專心於一方。”
“大帥,”邊上一名參謀遲疑地問道“當初兵部軍令只讓我軍拉練,不曾允准出戰,咱們…”馮虞打斷了他的話“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咱們到了這裏,怎能坐看友軍危殆。至於兵部那邊,只説咱們與韃子遭遇,不得不戰。諒他也無話説。李錦!”
“末將在!”就是方才力主援錦州那位。
“你率本部騎二團馳援錦州。如何行事方才本帥已説過。你在大同和蒙古人沒少打過道,知道他們那一套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招數吧,如今你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是!”
“趙化成!”
“有!”那大鬍子軍官一下子蹦了起來。
“你率本部騎一團為全軍前驅,與中軍保持二十里距離,經中屯衞馳援營州衞。一路如遇韃子游騎散兵,以攻擊態勢強行推進。如遇大股敵軍,保持接觸但不可戰,急速回報,待大隊來援。”
“得令!”這傢伙嗓門就是大。
回過頭來,馮虞面向眾人發令:“兵貴神速,今晚備妥乾糧、軍資,明一早,全軍拔營起寨。”用過晚飯,馮虞信步出賬。只見夜
下的軍營中篝火星星點點,風中帶來將士們的嬉笑附和、口令來往、闊論高談之聲。看情形,大家對即將到來的戰事信心滿滿,甚至是有些期待了。畢竟自己麾下許多老兵,見慣了戰陣,如今兵甲
良,吃好喝好,還怕誰來?
馮虞本想喚來親兵前去巡營,可總覺着有件什麼事未做。思來想去不得要領,略有些煩悶地轉身回了外帳。猛抬頭,只見帥案邊上架上供放地天子劍,猛一靈,就是他!馮虞連忙來到案前,取了紙筆,伏案疾書:《遼西遇虜求戰疏》。這一紙求戰奏章轉眼成書,馮虞緊接着又攤開一張紙《遼西尋機平戎策》,將侍衞親軍禦敵方略、戰術預案。
寫完之後,馮虞自覺意猶未盡,拿起奏章想了一想,在末尾又添了兩句。
“侍衞親軍為陛下私軍,臣為陛下私臣。此役我軍運籌實則為陛下運籌,我軍往戰實則為陛下往戰,我軍若勝實則為陛下勝。三軍兒郎陛下洪恩浩蕩,皆已抱定允身報國之志。且請陛下寬居廟堂靜候佳音。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完成之後,馮虞伸了個懶
,將兩份奏章裝入專奏密匣子,喚人進來連夜以六百里加急呈遞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