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八方風雨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長江自湖北宜昌以下,江面寬在十里以上。如此寬的江面,不論輕功再高,在桅頂旗以後,不可能立刻逃得無影無蹤。
他來時既未被人發現,他去得又如此飄渺,這人如果不是潛入水中,就必然仍藏身在這船上。
當鄭雷躍登桅頂,拔下旗細看時,發現旗幟雖幹,但杆上尚留有水跡,於是就暗中在注視着水面上。
忽見水紋一動,他就使出他自己想出的“飛龍身法”直向江面撲去。
鄭雷投入水中很久,只苦了站在桅頂的方芳,急得她東張西望。
船行甚速,轉眼間已下行百丈,方芳這一急,只急得滾出兩顆淚珠,她晃身飛起,人也糊里糊塗的往江面飛去。
眼看她要落入水中,她藉着手中的“神龍行雲”旗揮動之勢,人又凌空拔起,又飛出十數丈。
方芳愛鄭雷心切,也顧不得自己的安危,把“神龍行雲”旗納入懷裏,她腿雙一收,雙手抱劍,就如“玉女執拂”似的,飄身落回水面。
這時,忽然水中伸出一隻手,把方芳一託,方芳藉力而起,嬌軀又飛向半空。
原來是鄭雷從水中冒出,一託之後,叫道:“姐姐,天不早,我們回到岸上去吧!”方芳在空中叫道:“小鬼,你真急死人了!”鄭雷道:“追蹤
旗之人。”方芳道:“追到沒有?”鄭雷長嘆一聲道:“又遲了一步!”瞬間,二人到達江岸,方芳落至岸上,鄭雷亦隨即從水中躍出,方芳看見他混身濕淋淋的,不
焦急道:“弟弟,你全身都濕透了,怎麼辦?”鄭雷道:“不要緊,趕快追船要緊!”鄭雷拉着方芳,一看烏蓬船早已在十里之外了,二人騰身飛掠,就順着江岸往前狂追!
追了二三十里,遠遠看見烏篷船已轉向江岸駛來,二人高興之餘,立即緩下身形,一面注視着烏蓬船,一面緩緩前進。轉了一個彎,遠遠已經看到倚岸一個不小的市鎮,烏蓬船正在向鎮市靠近。
天已經大亮,趕赴鎮市的人很多,鄭雷同方芳再不便施展輕功,反正烏篷船已在靠岸,不怕它逃去,於是二人邁步前行。
二人趕到前面市鎮時,原來這市鎮是江西所轄的“香口鎮”二人穿過鎮街,早市零落,他們不暇多顧,急急趕赴碼頭。
碼頭不大,可容二三十艘船隻,一目瞭然。卻不見烏篷船的蹤影。
二人詫異大驚,偌大一艘船,明明看見它已經靠岸,就是轉向開走,也不可能在短短一剎那間就失去蹤影。
這烏篷船到何處去了呢?二人在碼頭上轉來轉去,茫然不知所措!無可奈何之下,他們正想找一個人探詢一下。
倏然,人聲紛嚷,有人在大喊大叫:“失火了!失火了!”二人隨着人,順着碼頭下跑,不到一箭之地,原來有條小河汊子,彎到鎮後,烏篷船正停在這河汊之中。
着火的正是烏篷船,火已經燒到船艙,火勢熊熊,兩岸人如湧,但徒然紛嚷叫喊,無法施救。
鄭雷和方芳一看,就知道船上早已無人,這顯然又是焚船滅跡!
鄭雷把方芳拉出人羣,沉聲道:“走!找人要緊!”二人匆匆重返小鎮,他們找遍鎮上所有的客棧,雖然他們不認識乘船的人,但昨晚他們曾看到船,依然還能認識,但找遍了小鎮,連一個船伕都沒有看見。
鎮上此時已經熱鬧起來,小小的幾條街道上,摩肩接踵,極為擁擠,在這些趕集的鄉民之中,顯得有股不尋常的現象。有很多男女鄉民,甚至於老弱婦孺,都在肩上斜背了一個黃布口袋,擠在人羣之中,循着一個方向前進。
鄭雷一拉方芳,隨着背黃布口袋的人,就往鎮西走去。
出得街口,鄭雷一看,果不出自己所料,於是興沖沖的一邁步前進。
方芳一看,這一路上除了背刀仗劍的武林人士外,盡是三步一跪,九步一拜善信男女。
方芳心中奇怪,不知鄭雷跟着他們走幹什麼?
於是問道:“弟弟,你到那裏去?”鄭雷沉聲道:“你沒有看見,他們在趕赴一個廟會。”方芳一怔道:“趕廟會幹什麼?”鄭雷輕聲道:“你不覺得神龍行雲足跡所到之處,都是有盛大集會麼?”方芳道:“你能確定神龍行雲到了香口鎮?”鄭雷道:“當然!”方方急道:“何以見得?”鄭雷道:“神龍行雲在紫雲山莊和這烏篷船上留記,都沒有下手殺人,但是,焚莊滅跡與焚船滅跡,如出一轍,你説這烏篷船上是不是就是紫雲山莊莊主?”方芳默然無語,又重重的點點頭,鄭雷又道:“神龍行雲兩次留記,而未下毒手,必然有特殊原因,但是我想他絕不會甘心任由紫雲山莊莊主逃去。”方芳覺得鄭雷確有見地,於是道:“那我們快走,不然又遲了!”二人走了數里,已能隱隱聞到山間傳來的鐘鼓之聲,二人加緊退步,隨着地勢,漸漸往上爬行,不數里,面一山聳峙,蒼翠雄偉。
就在密樹叢林之中,出幾角紅樓殿宇,只聽鐘鼓悠揚,香煙絕繚繞,顯然這廟會的熱鬧非比尋常。
鄭雷同方芳隨着眾人,拾級而上,在山途中,有一石砌平台,可供遊人遊覽風景小憩之用,二人走至平台,抬頭一望,巍峨莊嚴的廟門上,橫匾一塊,原來這兒是“香山娘娘廟。”鄭雷同方芳在平台上停了一下,環視四周山勢後,然後跑跑跳跳直登“娘娘廟”廟門口一排紅
合圍的大柱,一律是雕刻雄偉的石獸石階,令人未進廟之前,就有一種肅然起敬之
。
跨過高大的石門坎,進入廟門是一個白石無塵的大廣場,廣場中有,座足有四五尺高的古銅鼎,所有善男信女。持香跪拜至此,都將剩餘香火,扔進鼎中,然後重新點香,進入大殿。
所以這古鼎中火勢熊熊,濃煙騰騰,適才遠遠所見煙霧,大多是由這古鼎中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