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一台冰箱的記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哪怕他成績不好,我也相信他是個好孩子,只要他努力了,快樂着,健康,有信心就行了。
至於老師的小金帽,不戴也沒關係,媽媽小時候就沒拿幾朵紅花,還不是過得很好?
編劇王麗萍在與我一起做節目的時候,對電視劇裏的一個情節——蔡姐的公公對一台已報廢的冰箱反覆修理的細節提出疑問。她説,上海人注重生活品質,不應該對一台已使用過十多年的冰箱執著地修理,就不放棄。她對這個細節耿耿於懷。
我當時答:我們不是老人,我們不理解老人的心。
我當時寫的時候,也是看論壇裏有個媳婦的抱怨,當時引來同齡媳婦的一片同情。家有古如此,不知道每如何生活。可我的心卻怦然,腦海裏飄浮着那年的夏天,我與表哥們在外婆家,幫她和外公收拾破爛,把家裏一些廢棄不用的傢俱都掃地出門。
我們忙得滿頭大汗,門外堆了一堆垃圾,外婆也忙得滿身大汗,又把垃圾搬回來。
外婆指着已被汗水浸潤成棕紅的藤椅説,這個,加幾
藤就可以用了。指着斷胳膊斷腿的玩具説,這些,等我空下來縫,送給以後的鄉下孩子。
最後,一堆的垃圾,就剩點報紙了。
正當我們幾個哀嘆,説一早上的活兒就幾張報紙的時候,外公回來了,他生氣地説:"讓你們扔我的報紙了?這些都是我特地收起來的!裏面很多消息,我都拿筆標出來的!有用!"門外一片清。門內亂七八糟。
我們幾個還得費力把東西回去。
當時,我們幾個苦笑搖頭説:"人一老,腦子就僵了。"外婆去世前,我回去。
那時候,以前那個年富力強的外婆,已風燭殘年了。她曾抱我的臂膊,甚至無法抓住我纖細的手指頭;她曾炯炯的雙眼,已然失明瞭;她跌斷了幾次的腿,每次都在我們的驚歎中站起來,而今,站不起來了。
她摸着我的臉説:"阿妹呀!讓外婆再摸摸。下一次,外婆就看不到你了。"她這樣説狼來了,已十幾年了。從最初的看我,到現在的摸我,每次的告別的話,都是"以後怕是不會再見了"。我都習慣了,心想,下次回來,又看見外婆躺在牀上,除了越來越瘦,越來越沉默。
然後,有一天,在我在歐洲的路上,有電話説,外婆去世了。
我的心,驀地就丟了。
那一刻,我看見——小時候的藤椅上,外公坐着看報,小時候的布娃娃,外婆在釘釦,小時候的夢鄉里,外婆坐着打扇唱歌。
我哭了。
這次再回去,藤椅,布娃娃,報紙,全都沒有了。隨着外婆的最終離去,它們大多作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