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想到這裏,我由深震驚,而拍案奮起。我大罵鼻涕一把混蛋頭頂,繼而又大罵自己十惡不赦。
正是因為先前,我二月柳絮,追水中月的膽子不大,力度不夠,才使我們的校花,成了籠子裏寂寞的金絲雀啊。送走淚眼濛的水中月後,我真想一頭撞死在牆上。
“但是,二月柳絮,你不能啊。”我聽見小霞客對我喊着。
“但是,眼病大王,你不能啊。”我聽見小羲之對我喊着。啊,太恐怖了,怎麼對我説話的,全是一些死去的人啊。太可惜了,我的小霞客,我的小羲之,你們早已去了天國。
你們不能對我指點津了。水中月是我苦苦追求的目標,水中月是我心中圓圓的月亮。現在,飽受三座大山壓迫的水中月,就要飛回那個沒有男人,沒有幸福,沒有伴兒的“雀巢”了,而我,竟沒能夠像m國攔截飛
腿導彈那樣,攔住她。我真是渾蛋!我二月柳絮,真是渾蛋!我眼病大王,真是混蛋加三級!***不知何時,我身下的楊柳婆娑,早已蜕掉了她那粉紅
的連衣裙。我蓄勢待發之際,卻遇到了意外。
***今晚,我和楊柳婆娑共同搭建的帳篷,悄無聲息地撤去了。我的帥哥靚姐們,你們可不要想不開啊。
其實,昨晚的事兒,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畢竟是出師未捷,這裏就不再贅述了(以後,二月柳絮會重提此事的)。
非常幸運的是,二月柳絮我雖然出師未捷,但還是留下了楊柳婆娑。因為,我們又把共同的帳篷,搭載了野思坡另外的某個地方。
二月柳絮名言:留得楊柳婆娑在,不怕約會不成功!這時,我想起了野思坡的廣告詞…身在此坡不是客,身臨其境樂陶陶。真的,野思坡太美麗了。
它的美不在於完善的服務,不在於特的小吃,不在於妙趣橫生的民族園,不在於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而在於漫山遍野的山花。看,紅的,黃的,粉的,紫的,白的…各種各樣的花兒,競相開放,爭奇鬥豔。
這裏,是花兒的世界,這裏,是花兒的海洋。月兒緩緩地爬上野思坡的時候,我和我的楊柳婆娑,靜靜地坐在花兒的世界裏,相互凝視着。
我和我的楊柳婆娑,悠悠地伏在花兒的海洋裏,相互傾訴着。在這幽靜而沉寂的夜晚,人們不知道,花的世界裏,有一對忘情的戀人。在這芳香而温馨的野思坡,人們難以想到,花的海洋裏,有一對特殊的戀人。
他在對她講故事。他在對她講,他學友們的真實故事。小詩仙經歷了喪的傷痛,又看到小哥德巴赫的巢兒,被燒了個赤壁連營,內心也處在極度彷徨和鬱悶之中。小詩仙
到,人們掛在嘴邊的愛情,就像現在免費的朦朧詩一樣,晦澀難讀,
濛難測。於是,小詩仙拋棄了苦苦追求的繆斯女神,轉行研究後現代派的小説。
意識三傑之一伍爾夫的《牆上的斑點》“表現文學”先驅卡夫卡的《飢餓藝術家》,與歐?亨利齊名的李科克的《史比利金斯的愛情故事》等,成了小詩仙的座上賓。
小詩仙還把沃爾夫奉為神明。因為這個沃爾夫,把喬伊斯的“意識”和惠特曼的“豪邁
”雜糅在一起,創作出了驚世之作《四月,四月衫》,這可是當代描寫愛情的經典啊。
對這部不足六萬字的《四月,四月衫〉,小詩仙卻像研讀他和小羲之的愛情那樣,品味它,琢磨它,珍視它。一年後,小詩仙的小説女處作《愛情沒有保鮮期》,在mm雜誌的女刊發表,立刻引起了都市婦少們的連連喝彩。
小詩仙聲名鵲起,便一發而不可收。短短几個月的時間,他就陸續發表了《我的愛情猜想》、《你擋不住的福》、《從愛的大道上
福走過》,稍後,他又以自傳體小説的形式,發表了《昂貴的約會》。
這一系列以人類的情與
愛為內容的中篇小説,頓時風靡神州大地,長城內外,大江南北。
而小哥德巴赫眼見升官無望,科研經費又被水中月佔用了五分之三,再加上被鼻涕一把火燒赤壁,心情一落千丈。他從一幅“驢畫”受到啓發,停薪留職,專攻繪畫。身在“驢畫”之中,小哥德巴赫就覺得“驢”正是我們這一代知識分子的象徵。因為,雖然“驢”沒有牛的堅忍不拔,卻有牛的倔強不屈。雖然沒有馬的雄壯奔放,卻有馬的熱烈豪情。
當已成為文學大師的小詩仙,把小哥德巴赫這個天真的看法,告訴我的時候,我卻連連稱讚小哥德巴赫的過人膽識。因為幾年如一,我們這些山丹丹花開紅豔豔學院的弟子,始終戰鬥在教育戰線的最前沿。
雖然我們學歷不高,地位低下,但是,我們為人類的啓蒙教育,獻出了青和熱血。多少人讚美牛的腳踏實地,多少人仰慕馬的馳騁疆場,卻從來沒有人讚美驢。
雖然屢經時代的淘洗,但是我們處變不驚。無論風吹
打,我們依然像驢一樣,默默無聞地工作着。我們同牛一樣,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
和血。
我們同馬一樣,拉的是車,創造的是人類的進步和文明。對不起,各位朋友,還有我的楊柳婆娑。二月柳絮發了一通慨,該接着説小哥德巴赫了。誰都知道,畫驢的道路是艱難的。
小哥德巴赫先是擺地攤,現畫現賣,現賣現畫。那些出自小哥德巴赫之手的默默無聞的“驢”開始走進了千家萬户,有的還登上了大雅之堂。是金子,總要發光的。
不久,小詩仙就被hz國畫大師發現了。hz國畫大師畫驢四十餘載,獨具慧眼,技藝湛。他對小哥德巴赫這個晚輩後生關愛有加,小哥德巴赫乾脆師從他老人家專門畫驢。
在zhong…ri友好會展即將開幕之際,hz國畫大師力薦小哥德巴赫奔赴京城,參加文化部牽頭舉辦的這次畫展。
畫展開始的第一天,東道主拿出了一幅百米長的條幅,要求每位參展畫家,畫一幅拿手的國畫,但是,要分幾次完成。輪到小哥德巴赫的時候,只見他雙手握筆,像青蛙在水裏跳躍那樣“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地點了八下兒,就頭也不回地走了。人們納悶啊,這是什麼?
是竹子?可竹子,也不是這麼個畫法兒啊?待到墨跡稍幹,第二輪繪畫開始。小哥德巴赫手託硯盒,在像竹子的東西左上方,畫了一個橢圓。
然後,悠然而去。人們又小聲議論開了:這是什麼?是太陽?可太陽是圓的啊。這個年輕人,畫的太陽,怎麼像個躺着的大鴨蛋呢?
小哥德巴赫的國內同行們,也墜了雲霧裏。他們在心裏暗暗問自己:這小子,是不是在文化部舉辦的賽事上,耍起了瘋子。要知道,這可是最高級別的畫展啊。
看看,幾個rb友人,也出了驚詫之
。在這裏丟了人,影響可就大到天上去了。但是,畫家們又想起了“
有成竹”和“畫龍點睛”的古訓。
所以,誰也沒有指責小哥德巴赫,只是在心裏為他捏着一把冷汗,也為我國的國畫藝術捏着一把冷汗。待到第三輪時,小哥德巴赫把手中的畫筆,在硯邊輕輕一揩,就在“竹節”和“鴨蛋”上劃出了一條彎彎的墨線。
驢?
…
驢!像在巨震後的餘波裏,人們猛然驚醒了。原來,這個年輕的中國畫家,畫的是一頭昂揚奮發的驢!啊,那四“竹子”就是四條驢腿兒,那個斜躺着的“鴨蛋”就是一個驢頭,那彎曲的墨線,就是驢的脊樑。
這條墨線,的確是神來之筆啊。它剛剛透出紙背,整個驢的光輝形象,就躍然紙上,並呼之出。更為匠心獨運的是,這幅畫兒又與中國漢字的博大
深,遙相呼應。你看,那四條腿兒,不是傾斜的“馬”字嗎?那驢頭,不是“户”字的口部嗎?那
墨
的脊樑,不是“户”字的最後一撇嗎?真是“畫中有字”、“字中出畫”啊。小哥德巴赫的“驢”無聲地告訴人們,中國現代的文字,就是從象形文字演變而來的,中國的字與畫,是息息相通的,是永不分離的。
不久,小哥德巴赫的“驢畫”便漂洋過海,奔赴了東邊的rb國。小哥德巴赫的“驢價”也像水銀柱子似的,扶搖直上。從此,我的學友小哥德巴赫,在畫壇一舉成名。
***楊柳婆娑仰着美麗的頭,望着天空的牛郎織女,淡淡地問:“二月柳絮哥,看,這野思坡上,草兒這麼綠,怎麼沒有驢啊?”我緊地抱起我的楊柳婆娑,意味深長地説:“可愛的人兒,有啊,有‘驢’啊。”楊柳婆娑嫵媚地一笑,悄聲問:“‘驢’在哪裏?”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我高興地説。然後,我用“驢嘴”接過了楊柳婆娑送來的朱。***微風吹來,我和楊柳婆娑共同的帳篷,像朵野花似的搖曳起來。藍
的帳篷,緊貼在我和楊柳婆娑的身上。嫵媚的楊柳婆娑,緊貼在我的身上。
我們兩個,好像成了一對連體的親兄妹。野花醉人的芳香,從帳篷外飄進來。飄得我二月柳絮成了聖男,飄得楊柳婆娑都成了女仙。
楊柳婆娑輕啓朱,忘情地説:“二月柳絮哥,你這張‘驢嘴’,真好啊。”我心領神會,高興地説:“是啊是啊…我可愛的人兒,還是接着我們昨晚的故事吧。”小哥德巴赫這小子,憑藉他的“驢畫”不僅得到了極高的榮譽,得到了豐厚的財富,而且得到了一個絕世美女。這個絕世美女,就是他原先帶的研究生“納米”
“納米”這妞兒小巧玲瓏,嬌豔滴,簡直比水中月還“金絲雀”呢。在一個月朦朧鳥朦朧的夜晚“納米”去拜訪自己那成為畫驢高手的老師。當小哥德巴赫興致正濃,畫出一頭光
股雄驢的時候,姍然而來的“納米”就蜕掉了自己身上那淺粉
的皮兒。身為導師的小哥德巴赫,在帶着研究生“納米”攻克1+2=3時,就曾偷偷地欣賞過“納米”玉女般的身子,還曾窺視過她那像兩隻粉氣球的雙
。
那時,小哥德巴赫站在講台上,向下俯視時,看到了其中一個女研究生的脯,意外地發現了這兩隻“小米粒”可是今晚,一絲不掛的“納米”就站在自己的驢畫前。那兩隻“小米粒”豐腴了,飽滿了,紅潤了,
拔了。
那唯一的小山丘,靚麗了,高聳了,柔軟了。那令人神往的女兒溝,鮮活了,嫵媚了,水潺潺了。看到這般尤物的小哥德巴赫,猛地把畫筆擲在桌子上,什麼話也沒説,就像一頭野驢似的撲了過去。
“納米”軟綿滿地倒在了小哥德巴赫的單人牀上,小哥德巴赫直地伏在了“納米”的
體上。不久“納米”成了小哥德巴赫的
子。新婚燕爾的小哥德巴赫,攜着小鳥依人的“納米”來到了庫布齊大漠的“響沙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