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毒士出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好好的調教了一把楊,經過一番軟磨硬泡,劉辯終於讓楊化主動為被動,着實享受了草原姑娘的火辣。一夜風,天微亮,劉辯便早早起牀,洗漱沐浴一番便前往外殿處理公務,獨留楊在內殿休息。

上三竿之時,劉辯才走進內殿,牀榻上楊已經醒了,整個人在蜷縮在被窩中。劉辯朝着被窩裏的楊説道:“我説你還累嗎,這裏終究是朕的書房,若是有大臣前來,卻是多有不便。你若是還要休息,朕讓你去後宮,給你準備一座宮殿,你若是睡夠了,朕讓你給你準備了早點。”過了片刻楊才掀開被子,掙扎着起身道:“睡不着不睡了。”楊心中還有氣,用力過猛之下牽扯下身傷口,疼的不由得了口冷氣,劉辯連忙走上前去,扶着楊。楊身上還有些汗珠,自己承歡的痕跡。劉辯遂抱着楊,來到卧室中間的木桶前,輕輕將楊放了進入。

氤氲着熱水,水中放着時令的‮花菊‬的花瓣,清新淡雅。劉辯拍了拍手,走進來兩個侍女,劉辯吩咐道:“侍候楊姑娘沐浴,稍後再準備些吃的,從今以後你們便跟着服侍她。”楊心知劉辯這是讓她們監視自己,不悦的看了劉辯一眼也沒有多説。楊此時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想法,他也擔心一但自己真做了什麼對不起劉辯的事該怎麼辦。有人看着自己也好,省得自己做出什麼後悔終生的事情。

兩個侍女服侍着楊沐浴,劉辯前往前殿書房處理公務,剛來到書房,錦衣衞副指揮使華歆前來求見。

“微臣參見陛下!”華歆進入書房向着劉辯拱手行禮。

“愛卿平身,請坐!”劉辯擺了擺手,讓華歆在下一個座位上坐下。

“陛下,益州出事了!”華歆沒有就坐,而是急忙向着劉辯稟報。

劉辯硃筆一頓,沉聲道:“劉焉已經死了兩年,這段時間劉璋與李儒扶持的劉範一直在爭權奪利,如今分出勝負了?”

“分出了,劉璋贏了,駐益州錦衣衞總指揮李儒暴,逃亡路上跌落山崖而死,益州錦衣衞也若是慘重!只有少數人逃了出來。”華歆一臉悲傷道。

劉辯大驚失道:“怎麼可能,李儒向來謹慎,又掌控着龐羲,就算被現,也不至於暴被殺啊。”同時劉辯溝通腦海中的系統詢問李儒如今的去向,系統回答道:“系統檢測到李儒已經死亡,由於是被人上絕路,在蜀道逃亡不慎墜崖而死。所以不造成大事件,系統第一時間也接受消息。”劉辯臉陰沉無比,當初呂布自己益州兵馬攻打長安,他捉住了龐羲,劉範等人,故而派遣李儒前往益州奪權。但劉辯已經事先代李儒,不能暴身份,劉辯怎麼也想不通,以李儒的智慧以及心機,怎麼會暴自己的身份,將自己置於危險境地。

劉辯冷喝道:“到底生了什麼事?李儒就算遇到危險,怎麼會一點氣都不傳過來?”華歆被劉辯的氣勢所攝,連忙回答道:“以往我每個月都有與李儒書信來往,就是上個月書信也一如既往,但據逃回的錦衣衞回報,李儒是遇到了一個對手,想要跟他比比,結果…”

“結果他陰謀玩不過人家,把自己玩了進去?”劉辯沉聲道。

華歆點了點頭道:“只怕李文優也沒有想到對方的厲害吧?”

“還不是為了心中那點傲氣,居然隱而不!”劉辯太陽,好在與李儒沒有什麼情,不然他還得難受一陣。只是益州錦衣衞勢力好不容易建立起來,如今居然功虧一簣了。

“知道是誰在幫劉璋做局嗎,居然連李儒都鬥不過他,還有如今益州的局勢又怎麼樣了?”劉辯詢問道。

“是河內司馬家,當初陛下滅了楊家之時,司馬家就搬去了益州,如今司馬一族投靠了劉璋。自李儒事情敗死後,劉範自然看不到益州文武的支持,他們全部支持劉璋。如今劉璋繼承了益州牧。”

“據逃回的錦衣衞説,司馬家準備借用呂布滅了張魯,李文優則打算挑起劉璋與張魯的矛盾。沒想到還是棋差一招,誒!”劉辯目光陰沉,喃喃道:“河內司馬家,司馬妨,司馬朗,司馬懿?司馬八達?”

“司馬妨生有八子,長子司馬朗已經而立之年,次子司馬懿今年已經弱冠。其餘几子年紀尚幼,聽説如今司馬朗,司馬懿乃是劉璋的謀主。”華歆順着劉辯的話回答道。

劉辯眼睛一眯暗道:“三國最後的勝利者司馬家,沒想到有了朕,你居然還出來趟這趟渾水。不過如今可沒有勝利果實讓你來取了,就算你拿劉璋為傀儡,也不過增加點麻煩罷了。”

“朕知道了,益州境內錦衣衞重新建立,司馬家不是庸人,關於錦衣衞的建立千萬小心謹慎!甚至不要去接近他!”劉辯擺了擺手道。

“是陛下,微臣這就下去準備益州錦衣衞重新建立之事!”華歆拱手退下。

“司馬懿這個陰謀家在益州,益州是不能在派人才了,否則又會被害了。不過益州出現變故也沒有什麼,益州易守難攻,對我威脅不大,只要後從隴西,南陽,以及長江三個方向進攻,益州自然可破。如今諸葛亮可在朕的手下啊,上一世諸葛亮與司馬懿鬥到底是被司馬懿熬死了,這一世,若是他們在一起,又不知會生什麼樣的故事。而且角反轉過來了,真是有趣。”李儒的死,劉辯也沒有多少傷,不過到底是為他做事的,劉辯當即給足李儒家屬優待,作為補償。

而楊當天也離開了皇宮,幾過後劉辯派人稟報了楊繼業,便納了楊入宮。

涼州,曹駐兵五萬於隴西,隴西對面金城郡,韓遂領兵五萬駐紮,麾下有閻行,賈詡等人。而蒙古人,則駐紮在更遠的武威後方,原來的統帥郭侃已經離開,如今駐紮在武威的乃是鐵木真之子拖雷,以及鐵木真麾下四傑之一的木華黎,四猛之一的哲別兩員大將。

金城郡金城,府中一間書房之中,賈詡手中端詳着一封書信:“吾兄文和親啓,聞兄於當初逃離長安,於牛輔麾下效力,牛輔死後從於韓遂。韓遂此人詐無比,野心,如今蒙古崛起兵進西涼。韓遂依附蒙古,欺辱我漢家百姓,你我兄弟當初心懷大志,勢要改變寒門困境。

除隨董卓,然董卓為人暴,弟如今從於天子,天子以科舉改變我寒門困境,尚且賢明,如今我的目的達成,不知兄台可望當初之志?還請兄長今早離開胡人,不辱我漢家風骨。”

“如今我於益州為陛下安排大事,心心中常不安,然弟早已經看透生死,能見寒門興盛之局面,已然無悔,且看此事成與不成,若成,此書信當不能為兄台所見,我亦為陛下效力。若不成,我當早贖清自己的罪孽,然弟最不放心的便是兄長。還請兄長繼承弟之未竟之事,早離蒙古異胡。”賈詡年近五十有三,兩邊頭已經花白,看着手裏的書信,賈詡將其放在書上燃燒的乾乾淨淨,眼眶略有些紅潤:“李文優,你的心在投靠董卓的時候就已經死了,苟且偷生,只是為了看劉辯能不能做到給寒門一條出路的承諾。如今寒門大興,你居然不想活了?還是説益州的司馬家太厲害,你已經無法身?”

“按照你書信所説,我收到書信你就死了,你就這麼死了?我這把老骨頭惜命得很,可捨不得死啊。”賈詡摸了摸鬍鬚低聲道。

眼神望向南邊,好似看到了他們當年相遇的情景,二十多年前,兩個寒門第子相遇,他們深如今大漢的**,以至於世家蠶食天下。於是他們一見如故,決定以一己之力,改變當前的局勢。

李儒年輕,賈詡年長,他們投靠了董卓,剛開始的董卓有俠義豪傑之風。李儒賈詡投靠於他,年輕的李儒為了實現自己的報復,為董卓獻了無數的計策。而賈詡年長老練,處處隱藏自己。

後來董卓變了,李儒也死心了,只希望為董卓盡忠,直到李儒遇到了劉辯,在劉辯手上看到寒門大興的局面之後,李儒畢生的願望也就達成了。

身份暴,留在益州不走是李儒故意為之,他想賭,要是贏了就自然賣力為劉辯效力。要是輸了,自然人死如燈滅,前往陰間贖清自己的罪孽。

只可惜已經萌死志,稜角磨平的李儒,又如何鬥得過鋭氣正盛的司馬懿?

很遺憾,賈詡看到了李儒提前派人準備的這封象徵自己死亡的書信,賈詡搖頭苦笑道:“李儒啊李儒,你還真是難為我啊,當年什麼事我都推給你去做,如今你臨死也要坑我一把嗎?”

“我這把老骨頭怎麼還玩的動啊,只是我終究是漢人,我不會忘了我的本心,這也算你求我的唯一一件事了,當初董卓的事我沒幫你辦好,這一件,我便接下了,至死方休!”賈詡緩緩起身,從窗户向北望去,那是蒙古人佔據西涼的地盤,賈詡眼中散着絲絲寒芒。

很明顯,賈詡又在想陰招了,儘管他毒,甚至坑害過大漢朝廷。但賈詡是漢人,國難當頭,文人也有文人的風骨。而毒士,更有自己的手段,當賈詡這頭隱匿的毒蛇鑽出,於黑暗中尋找獵物的時候,就註定他不會空腹而歸。

大家正在读